卓尔文档网 - www.qiying88.com 2024年03月29日 10:13 星期五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调查报告 >

    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调查报告(范文推荐)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2-06-09 10:20:02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调查报告(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调查报告(范文推荐)

     

      成 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实践调查报告

     题 题 目:

     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调查

     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调查

      实践地点:广西壮族自治区

     实践时间 : 2 2022 年 年 5 5 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多民族聚居地,生活着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京族、回族、彝族、水族、仡佬族等 2 12 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形成了自己极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节庆活动。这些节庆活动是民间传统民俗文化的载体,凝聚了广西各族人民的智慧,也反映了各族人民追求 理想生活的美好愿望。民族节庆活动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广泛的群众性参与,深深影响着广西各族人民的社会生产和生活。

     实践目的:

     本次调研在实地调查走访崇左市宁明县骆越王节、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金坑红瑶晒衣节、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多耶节以及防城港东兴市京族哈节等独具特色的节庆活动的同时,还通过资料搜集的方式,系统梳理了当前广西少数民族文化节庆活动总的发展现状,并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对策和思路,以期为今后广西各地少数民族文化节庆的开展提供建设性意见和理论参考,为推动广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推进广西民族 文化强区建设作贡献。为此,我们从广西少数民族文化节庆的形成发展、开发性保护传承的实践、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等几个方面入手,进行了专题调研。

     实践内容:

     没有传承积累,文化就没有基础和灵魂;没有创新重构,文化就没有活力和张力。文化传承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东兴人民一直在不遗余力地保护和传承京族哈节文化。

     哈节至今已有 0 500 多年的历史,6 2006 年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主要内容有迎神仪式、独弦琴演奏、踩高跷、祭神、乡饮、送神等民俗活动,后来增加了字喃书法展、文化摄影展、风情油 画展等活动。

     广西少数民族文化节庆部分地区详情:

     作为每年哈节的主办人之一,东兴市氵万尾村哈亭亭长、京族独弦琴文化传承人苏春发一直致力于哈节文化的保护传承。自 8 2008 年接任氵万尾村哈亭亭

     长后,他补充和完善了敬海神的仪式;从 5 2015 年开始,在哈节的迎神方队中增加了喃字方队和小独弦琴方队;他还自费办起独弦琴培训班,至今已免费授课近 近 8 8 年,培训学生累计数千人,使独弦琴技艺得到较好的传承。

     东兴市京族学校也一直致力于哈节文化和京族文化的传承。该校在按时按量开设国家规定的基础课程之外,还通过开设京语课,举办独弦琴、京族 歌舞、竹杠舞兴趣班,特设展馆展示京族民俗文化,为学生定制京族服饰等形式,实现京族文化的特色教学和日常传承。正是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哈节文化和京族文化得以在青少年中生根发芽、长久传承。

     宁明县对于骆越王节相关文化的深度挖掘就颇具代表性。9 2009 年,在整合了民间相关骆越文化活动的基础上,宁明县举办了首届花山民族民俗风情节,此后历经变更发展,始终以骆越始祖祭祀典礼为核心,直到 4 2014 年, “ 骆越王节 ” 这一节庆名称最终被确定下来,定于每年农历 “ 三月三 ” 前后举办。

     2014年 年 8 8 月,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彭清华到宁明县调研时,给花山岩画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题词 “ 骆越根祖,岩画花山 ” ,这也成为骆越根祖文化内涵的本质诠释。

     为进一步挖掘花山文化的精髓,丰富节庆内涵,宁明骆越王节期间,除了举办骆越始祖祭祀大典活动外,还举办花山鼓舞舞蹈表演、百人齐唱迎客歌、民族器乐表演、竹筏竞渡、骆越歌王山歌大赛、徒手捕鱼比赛等系列活动。

     花山岩画以人文景观成功申遗,除了 “ 活态 ” 的骆越王节展现花山文化,宁明县还着力扩展花山文化的外延,拓展节庆活动的宽度。花山岩画上大多数人物的动作是双腿张开半下蹲,双手张开上举,这一动作是古骆 越人为稻谷求雨的标志性动作,展现了骆越民族早期的稻作文化。结合这一元素,宁明县在明江镇创造性地打造了花山田园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包含花山稻作功能区、花山绿色蔬菜区、花山生态立体种养区、花山生态休闲区、花山民居、现代特色农业基础设施工程等。示范区建成使用后,将与骆越王节这一节庆活动相辅相成,更好地促进花山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近年来,广西各地紧紧结合节庆活动,在保护原有历史、艺术、文化真实性和生产劳动完整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民族民俗风情资源优势,发展少数民族乡村文化产业,打造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开发民族特色 旅游产品。龙胜晒衣节、三江多耶节是其中典范。

     晒衣节的举办地位于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金坑景区,这些年通过晒衣节的举办,龙脊金坑景区知名度逐年上升,晒衣节也成为景区一张靓丽的名片。来自龙脊旅游有限责任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3 2003 年刚开始举办晒衣节时,当地群众加上游客不足 0 1000 人,但 6 2016 年晒衣节的参加人数已增至近 2 2 万人,旅游和节庆互相带旺的效果明显。

     同样,作为多耶节主办地之一的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景区,也因为举办了多耶节系列活动之后,每年吸引了近 0 10 万名游客前往参加,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三江的 冠小屯村民还通过举办多耶节的系列活动 “ 百家宴 ” 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凭借 “ 百家宴 ” 这一在中国侗族地区传承数百年的独特饮食习俗,冠小屯全屯的年总收入从 9 2009 年的 8 18 万元增至 1 2011 年的 0 60 万元,每户人家年平均增收 0 4000 元,每年招待游客达到 8 2.8 万人。

     龙胜晒衣节、三江多耶节是旅游产业与少数民族文化节庆紧密结合、共赢发展的成功探索,成为少数民族同胞增收的有效载体,切实带动了当地百姓就业和致富,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广西少数民族文化节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

     节庆是政府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良好 载体,既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弘扬,又有利于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引导和提升。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不少地区在举办节庆活动时,仍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于 6 2016 年 年 7 7 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对于如何将这块 “ 金字招牌 ” 和骆越王节结合起来,宁明县目前尚未有科学统一的可行方案。在我们的调研走访中,每一个相关部门都表示要充分利用好这块 “ 金字招牌 ” ,大力发展节庆及其相关活动,推进当地的旅游经济文化建设,但如何实施,各部门都还在各自探索,尚未形成合力,统一规划。

     三江多耶节的知名度在不断提升、影响力不断扩 大的同时,其统一规划性仍有欠缺。比如,多耶节每年的举办时间并不固定,有时在国庆节期间,有时在 在 1 11 月份。如果没有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场合、相对固定的形式和内容,难以让群众形成强烈印象,牢牢记住节庆。

     (二)对节庆活动的扶持力度不够

     当前,很多民间节庆活动的开展因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往往因陋就简,规模不大,档次不高,缺乏新意。比如,东兴京族哈节近年来的发展就受限于经费短缺,目前主要由当地哈亭民间事务组委会自筹经费,由于种种原因,政府的经费拨款有限;三江多耶节系列活动 “ 芦笙踩堂 ” 也因为经费欠缺,导致该活动的规模越来 越小。

     另外,尽管广西各地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接待能力已经有了大幅度提升,但仍然不能支撑起节庆活动期间的旺盛需求,供需矛盾突出,诸如饮食卫生、交通拥堵、住宿条件有限等问题,成为扩大节庆活动规模和影响的瓶颈,亟待完善。

     (三)举办节庆活动程序较为繁杂

     目前,广西的节庆活动正逐渐转变为 “ 政府引导,群众自办 ” 为主的模式,这也就意味着,今后群众将成为节庆活动的主体。我们在调研时了解到,群众申请自办节庆活动时,办理程序较为繁杂。

     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金坑大寨村村支书潘保玉是龙脊金坑晒衣节的发起人和主办人,每年举办晒衣节 活动,他仅是跑各有关部门办理各种手续,就需花费相当长的时间。这是因为节庆是一个系统性的活动,涉及食品安全、安保等敏感问题,需要跑文化局、食药局、卫计委等部门,程序繁杂。

     每年举办哈节时,办理相关手续也是防城港市氵万尾村哈亭亭长苏春发的“ 重头 ” 工作,需要花费较多精力。此外,多耶节的系列活动如芦笙踩堂、百家宴等也都遇到类似问题。

     (四)节庆活动缺乏亮点

     广西许多少数民族节庆目前仍处于浅层次开发状态,停留在千篇一律的民族歌舞、美食展示等方面,而对于具有民族特色的原生态文化、节庆活动纪念品、工艺品等的开发还不足;其 次,缺乏对节庆活动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整合,没有形成节庆文化产业的概念,对发展节庆文化产业的重视不够。比如,我们调查走访的东兴京族哈节和三江多耶节等,仍是由民间自行组织,随意性比较强,没有专业公司或者机构对节庆进行整体包装和推广,缺乏创新创意点。

     (五)自我保护传承意识不强

     随着时代的变迁,在科技、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因为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外出务工的客观压力,年轻一代距离民族传统文化节庆越来越远。一方面,现在的少数民族节庆被过度 “ 现代化 ”“ 商业化 ”“ 娱乐化 ” ,传统民族文化内涵被 “ 稀释 ” ;另一方 面,由于少数民族特色文化教育的缺位,导致一些青少年基本不穿本民族服饰,不讲本民族语言,玩的是韩国游戏,看的是日本动漫,跳的是美国街舞,而对自己民族的节庆文化了解甚少、知之不足。实地调研了解,目前东兴在保护传承京族文化和哈节文化方面,可谓是下足了力气、做足了功课,建构起了一套相对系统的传承体系。

     实践总结和体会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省区,有着异彩纷呈、古朴神奇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作为民族风情重要内容的民族节庆活动名目繁多,且民间基础深厚。如何更好地传承和保护这些民族瑰宝,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为了更。

     好地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我们应该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少数民族文化节庆传承保护的建议:

     1 科学规划少数民族文化节庆的开发 2 做好少数民族节庆文化的普查工作 3台 建构文化节庆与区域产业的融通平台 4 扩大群众对少数民族文化节庆的参与度5 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节庆的投入力度 6 进一步普及少数民族节庆文化

      本文素材均来自当代广西网 《当代广西》

    推荐访问:广西 民族文化 调查报告 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调查报告 广西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调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