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文档网 - www.qiying88.com 2024年05月22日 05:13 星期三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诞生,讲义--高考统编版(2020)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完整)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2-06-10 14:55:0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诞生,讲义--高考统编版(2020)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完整),供大家参考。

    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诞生,讲义--高考统编版(2020)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完整)

     

      第 1 21 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讲义

     【知识梳理】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五四运动 (1)背景:日本侵华加剧;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2)概况:1919 年 5 月 4 日—6 月 28 日;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主力由学生转变为工人阶级;方式有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主要口号有“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等。

     (3)成果:释放被捕学生;拒绝和约签字等。

     (4)意义 ①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的爱国革命运动、社会革命运动和思想启蒙运动。

     ②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开始:从俄国十月革命后开始,以北京与上海为宣传中心。

     (2)表现 ①发表文章:1919 年,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②组建学会:1920 年,李大钊和陈独秀先后组建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典型例题】

     1.“五四”之前,鼓吹新文化的报刊仅有《新青年)等数种;“五四”之后仅一年多时间,此类报刊就增至 400 多种,遍布大江南北。经验主义、实验主义、国家主义、无政府主义、民主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都有文章介绍,都是知识分子谈论的话题。这一现象(

      )

     A.导致民众思想陷人混乱局面 B.导致知识分子分化为不同派别 C.致使传统思想退出历史舞台 D.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创造了条件 2.五四运动后不久,《湘江评论》在长沙创刊,其中第 2 至第 4 期连载了毛泽东撰写的《民众的大联合》一文,后该文被《新青年》等杂志争相转载,文章指出“一国的民众,总比一国的贵族资本家及其他强权者要多”“历史上的运动不论是哪一种,无不是出于一些人的联合。较大的运动,必有较大的联合”。据此可知(

      )

     A.毛泽东的统一战线思想已形成 B.马克思主义开始被正式介绍到中国 C.中国内地的无产阶级纷纷登上历史舞台 D.五四运动促进了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 3.五四运动时期。在当时社会名流当中,大家都会谈“劳工神圣”“劳动神圣”这样的话题。从 1919 到 1921 年,《青年》杂志发表过 140 多篇报道中国劳动人民生活和探讨劳动合理性、必要性的文章。这些文章(

     )

     A.说明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B.服务于社会各阶级联合的革命活动

     C.推动国共两党关系缓和 D.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准备 【知识梳理】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条件 (1)阶级基础:工人运动的持续发展。

     (2)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3)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4)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2.诞生——中共一大 (1)时间:1921 年 7 月。

     (2)地点:上海法租界→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

     (3)内容 ①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②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③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陈独秀任书记

     (4)意义: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典型例题】

     4.20 世纪 20 年代是大量与“革命”相关的新词汇进入中国语言的时代,后来在中国流行的各类“革命”语词,几乎都能在这个时期的报刊中找到。这表明这个时期(

      )

     A.社会变动更加剧烈 B.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 C.党际斗争非常激烈 D.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5.1922 年 7 月,中共二大在上海召开,通过了第一部《中国共产党章程》。会议要求党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深入广大的群众里面去,领导和团结各界人民奋斗;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对工人运动、妇女运动和青少年运动提出了要求。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确立了扶助农工的政策 B.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C.明确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D.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原则 【知识梳理】

     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1.国共合作 (1)背景 ①大力开展工人运动的同时,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1923 年,中共三大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

     (2)标志:1924 年 1 月,国民党一大召开。孙中山提出了新三民主义,通过了联俄、联共、

     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3)意义: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国民革命兴起。

     2.国民革命 (1)进程 ①1925 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

     ②两次东征使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统一。

     ③1926 年,国共两党合作开始北伐,使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2)失败:1927 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汪精卫在武汉“分共”。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民革命失败。

     【典型例题】

     6.1926 年,《京报副刊》开展“新中国柱石十人”民意测验.前后进行了 55 天,投票者达791 人。在评选出的前 10 位“柱石”中,国民党及亲国民党人士占了 7 位。这说明(

      )

     A.国民革命影响广泛 B.军阀割据不得人心 C.国共合作深受欢迎 D.统一战线成效显著 7.1927 年初,党的早期工人运动领导人赵世炎提出“工会工作,区委用全力弄好上总(上海总工会)……组各工会联合会,由各部委负责”。之后,罗亦农在各部委书记会议上提出“党与工会要分开,党指导工会,支部指挥工会,部委指导工联”。这表明当时中国共产党(

     )

     A.力图维护国共合作的局面 B.高度重视对工人运动的领导 C.认识到工农联盟的重要性 D.突破了城市中心道路的桎梏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仅一年多时间,此类报刊就增至 400 多种,遍布大江南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D 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民众思想混乱的问题,排除 A 项;材料涉及的内容的变化,未谈及派别,排除 B 项;“退出历史舞台”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2.答案:D 解析:根据“一国的民众,总比一国的贵族资本家及其他强权者要多”“历史上的运动不论是哪一种,无不是出于一些人的联合。较大的运动,必有较大的联合”可得出五四运动后,国人的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毛泽东主张全体人民的联合,才能救中国,反映出五四运动促进了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D 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已经形成”,排除 A 项;B 项是 1918年,排除 B 项;材料不能体现“无产阶级纷纷登上历史舞台”,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3.答案:D 解析:据题意可知,五四运动时期从社会名流到报刊杂志都在推崇劳工的地位,说明认识到无产阶级的力量,从而为中共的成立做了思想准备,D 项正确;这些文章是在探讨劳动人民,并不是说明民主观念深入人心,排除 A 项;“各阶级联合”的说法过于夸张,排除 B 项;中国共产党到 1921 年才成立,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4.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 世纪 20 年代,中国共产党成立并开始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国民党改组,各阶级联合推进国民革命,北洋军阀统治被推翻,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国民革命由兴起到失败,中国革命由城市转向农村,这一时期大量与“革命”相关的新词汇盛行,正是体现了该时期社会变动更加剧烈,A 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出向西方学习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深入过程,排除 B 项;“党际斗争非常激烈”概括太过片面,排除 C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在 1918 年,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合,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5.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中“党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深入广大的群众里面去,领导和团结各界人民奋斗”、“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对工人运动、妇女运动和青少年运动提出了要求”可知,中共二大提出党的活动要深入群众,领导工人运动、妇女运动和青少年运动等,说明中共认识到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D 项正确;扶助农工的政策是 1924 年国民党一大确立的,排除 A 项;材料未体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排除 B 项;材料未体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6.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926 年正值国民大革命时期,在国民党的统一领导下,开展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因而受到人民的欢迎,A 项正确;材料并未直接反映民众对军阀割据

     不满,排除 B 项;材料只反映了人们对国民党的认同度较高,并未反映人民对共产党的态度,排除 C 项;材料并未反映统一战线整合革命力量促进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排除 D 项。故选A 项。

     7.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工会工作,区委用全力弄好上总(上海总工会)……组各工会联合会,由各部委负责”“党与工会要分开,党指导工会,支部指挥工会,部委指导工联”可知,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对工人运动的领导,B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国共之间的关系,得不出力图维护国共合作的局面,排除 A 项;材料也没有涉及工农的关系,得不出认识到工农联盟的重要性,排除 C 项;井冈山道路的创建就是突破了城市中心道路的桎梏,排除 D 项。故选 B项。

    推荐访问: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诞生 讲义--高考统编版(2020)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中国共产党 高考 讲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