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文档网 - www.qiying88.com 2024年05月16日 01:04 星期四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阳了,怎么办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4-01-20 16:45:04

    施晶晶

    新冠病毒从未如此迫近我们每一个人。

    2022年的最后一个月,人们短暂地享受了封控解除的欢愉,也同步迎来新的现实:越来越多人亲历新冠病毒,看着它一步步感染室友、同事、家人、自己。

    “阳了吗”“阳了怎么办”成了人们最关切的家庭议题、办公室话题。

    这是新的局面。

    在这之前,新冠病毒多存在于新闻发布会,阳性病例更是一组抽象的数字,远离多数人,但如今,“封控”“转运”成了过去时,防治新冠成了每个人必须具体应对的健康挑战。

    事实上,当新冠病毒在身边惊现,我们仍会惊慌、短暂地不知所措。

    无论是心理建设还是行动准备,每个家庭、个人都需要习得新的經验。

    12月,金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以一种迥异的方式又火了起来。

    书中3个带“yáng”的角色名,恰好描述了当下人们感染新冠的进程,一起被人编成了段子—“阳过”(杨过)盼着“阳康”(杨康),不想重复感染成“王重阳”。

    让人莞尔的段子背后,也显示出人们正逐步适应感染扩散的现实,疫情议题顺应变化,正从“清零”向“防护”转变。

    与此同时,被新冠病毒击中的年轻人大方地在朋友圈里晒“阳”,病友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感染体验、康复经验,围观者众,留言鼓励居多,观感上,谈“阳”色变的气氛正在退却。

    但从网络回到现实,即便很多人都有“迟早感染”的心理预期,也把“不慌不怕”挂在嘴边,默认它毒性减弱,但真实感受到“阳”在靠近时,仍会不由自主地退缩或逃离,诚实地显露出我们的不安。

    哪怕只是一方办公室,面对第一波冲击,同事之间的心态也很微妙,氛围的变化显而易见。

    人们开始在办公室里时刻戴口罩,继续笑脸相迎的同事,多少会引起旁人一丝警惕,有时我们拿捏不好分寸,该怎么明确、尴尬又不失优雅地提醒同事戴上;
    入冬的广州,是开着窗通风,还是关上窗取暖,总要有一方妥协。

    办公室陆续出现阳性,私底下,有时人们会有意识地隐去“阳了”的同事的名字,似乎那仍是“忌讳”和不宜公开的“隐私”,而继续来办公室坐班的人会获得同伴脱口而出的一个“勇士”称号。

    有同事的抗原检测盒显出了一深一浅两道杠,她条件反射地向后退了2米,问着“我是不是该回家”“是不是要让阿姨来消杀”;
    帮她确认结果的同事,下一分钟戴上了口罩。

    我们很容易就能意识到,在哪些瞬间,彼此的脑海里拉响了警报,心理防线又绷紧了一些。

    当然,这是人之常情。

    且不说,“上有老、下有小、妻有孕、身有疾”是很多人的现实处境,哪怕独居青年都可能面临无人照料独自扛的现状。而合租的单身青年,从办公室回家,也将面对连锁反应。

    一旦确认“阳”了之后,我们是一起感染还是尽可能保护好室友,如何共用一个洗手间和厨房,这些是迫在眉睫的具体问题。

    事实上,同处一个屋檐下的室友,也很难提前达成共识,因为我们同样对外界风险系数的感知有差异,也没有讨论过具体的应急预案。

    我们很容易捕捉到这样一种心态:即便我们默认它毒性减弱,但当越来越多人讲述感染症状的时候,我们仍然不希望它落在自己和亲友头上—人们之所以厌恶生病,不只是害怕死亡,还怕痛苦和麻烦。

    我们都在经历这样的两难:即便你自己不在意,你身边的人却有顾虑,那你要不要配合?我们仍然处在彼此牵连的系统里,我们既要为自己的健康负责,对身边的人也肩负一种道义上的责任。

    也许从未有过这样的时刻,我们集体患上了“疑病症”,开始频繁感知自己的身体状态,抚摸自己的脑门儿感受热度,盼着鼻腔继续畅通无阻,感受太阳穴最深处和扁桃体传来的疼痛程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已经阳了”,还是“在阳的路上”,又默默祈求自己的症状只是普通感冒。

    脱销的黄桃罐头和杨梅罐头告诉我们,无论是它甜润的口感、丰富的维C,还是“逃过疫劫”“阳没了”的字面吉利,“东方神秘力量”的调侃之下,其实是人们需要心理安慰。

    新冠病毒是不是“大号流感”的争论仍然喋喋不休,但现实应对当中,它远远没有被我们当成普通的流感来对待,只需稍加回忆,就能意识到,在疫情之前,即便每年都有流感高发的季节,但我们从未有过如今的心态和举动。

    这也是我们第一次集体意识到,面对传染病不只是和病毒的生理对抗,也是一场焦灼的心理战,需要免疫的不止身体,还有心理。

    在以“家庭”为单位的中国社会里,“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隐藏在更复杂的现实之中。

    因为共处一个屋檐下,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暴露在风险之中,这需要一家人共同承担身心压力、化解它,也离不开家庭以外的社会支持。

    河南一位怀孕5个月的准妈妈用“如履薄冰”向我形容她的感受。怀孕之初,她就被父母灌输“孕妇不能发烧、不宜感冒、用药对宝宝不好”的观念,为此,她和丈夫都很小心,一旦有感冒的症状就分房睡。

    疫情管控政策松动后,她已居家半月,防护做到了“快递外卖都要先消毒静置半小时才动”的程度,但她还是感染了新冠。

    12月10日,意识到自己发烧的那一刻,她觉得“所有的努力白费了”,孤立无援的清早,她一下子就崩溃了,体温持续升高的时候,她更慌了。

    她想去医院,但在医院工作的家人劝她不要去,医院并不一定安全。她和丈夫开始联系认识的医生,想从专业的人那里找到一个准确可行的办法:退烧;
    对宝宝没有副作用。

    最后是之前偶然手寫在产检单上的医生电话,给了她“定心丸”,对方既缓解了她的生理症状,也让她的情绪镇定下来,安慰她“没关系,宝宝没事的”。退烧后,她恢复了精神,坐在飘窗上晒太阳,感受着腹中胎动,和爸妈视频通话。

    感染的焦虑仍然持续,放开后,两边的双亲也减少出门,怕自己感染了,给儿女添麻烦。她和丈夫都是独生子女,很可能照顾不过来,一大家子都盼着,感染新冠的经历,一次就够了。

    不只是阳性脆弱人群本身,就连照料他们的老伴儿孙,也要默默承受心理压力。

    照顾农村老人,更是如此,除了抵抗病毒本身,农村老人基础病多、防护意识不强、缺乏病识感和处理经验,还有家族成员间的观念差异,都是棘手的问题。

    一位专门赶回河北农村照料阳性老人的青年教师雪菲告诉我,即便村里有阳性病例,村子里仍有老人不戴口罩走动。家中爷爷的抗原第一次显出两道杠时,他不相信自己真的感染了新冠,觉得只是普通感冒,又重复测了一次抗原,直到第二天晚上,他才在家族群里感慨:没想到新冠传染得这么快,真的落到自己头上。

    最忐忑的其实是雪菲,回到老家,她进门第一件事就是给院子喷酒精消杀,也提前让爷爷奶奶分房住,错峰活动,她在后头随时消杀。家中长辈觉得她反应过激,但雪菲还是想着“能隔开就隔开”,主动揽下这份责任,她担心71岁的爷爷,也害怕体质更弱、有基础病的奶奶被感染。

    奶奶也有些慌,觉得自己也有了症状,可能阳了,慌着问她“感染新冠对身体有没有特别大的损伤”。雪菲也说不准,只知道高龄老人是高危人群,小心为上—让家人以身犯险和受苦,我们的内心是最敏感脆弱的。

    奶奶疑病的瞬间,她心里一惊,想着如果同时照料两个感染的老人,自己可能真的招架不住,直到奶奶的抗原呈阴性,她们才松了一口气,意识到这可能是心理作用。到了第10天,爷爷觉着身子清爽了,抗原恢复阴性,他很是兴奋。

    回过头来,雪菲觉得“最难的还是在心理上”。

    他们扛住了第一波冲击,风险并没有解除,在偌大的村子里,他们是否仍有余力,抵抗后续的冲击,这仍是让一家人焦虑的问题,而村子里的抗原已经买不到了。

    过去3年,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对新冠的经验认知,即便新近一些医疗建议、科学结论努力破除我们对它的恐惧,但认知转向,并不像潮汐一样能在顷刻间改变它的流向,它需要愚公移山的精神,推着过时的认知一点点松动。

    代际之间沟通,这种心态更加微妙,言语尺度的把握像穿绣花针,说得严重了,可能引起恐慌,说得轻巧了,可能不重视,说得辩证些,反倒失了立场,徒增模糊和混乱。在向老人建议接种疫苗的时候,最窘迫的瞬间莫过于,父母反问一句,那你为什么不打?这种进退失据、不知所措的感觉,仍将持续。

    是遵从“老人孕妇不宜生病”,还是“新冠病毒传染性强、致病性减弱”,我们始终要在“经验判断”和“科学结论”这两股声音里,为家人和自己寻找个性化指南,一边焦虑一边谨慎,最终寄希望于难以捉摸的自身抵抗力。

    你是否发现,直面新冠,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觉得自己阳了、病了,并且突然之间,我们急着抢药,按图索骥去找名字生僻到根本记不住的药。

    医学上有个术语叫“病识感”,它说的是患者是否意识到自己病了。它可以分成四种状态:一是知道自己生病,也愿意配合就医,这是最完整的病识感;
    二是知道自己生病,但觉得不需要就医;
    三是知道自己有点不太对劲,但归咎于太累或其他原因,不认为是生病,没必要就医;
    四是完全不认为自己有问题,这是病识感缺失最多的状态。

    我们对新冠的认知和心态差异,其实可以从这四种状态里找到对应,但总体上,时刻担心自己“阳了”,紧接着开始抢药的我们,正处在一个集体病识感最强烈的时候。

    无论是之前的日常核酸检测,还是如今的抗原检测,“阴性”和“阳性”的持续区分,以及转运和隔离,都是推高病识感的有力工具。

    个体病识感高的确可以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眼下,这也显露出新的矛盾。当新冠病毒致病性减弱的时候,集体病识感高是否仍然利大于弊?因为这关联着后续对“会不会出现医疗资源挤兑”的担忧。

    对个体来说,更微妙的是易感、脆弱人群之外的普通人,有时也突然恍惚起来,竟不知道怎么治病,也忘了发烧、嗓子疼、味觉减退并不是新冠病毒独有的症状。我们抢购的也并不是3000元一盒的新冠特效药,而是几十元一盒的家庭常用药,况且自身免疫系统仍然起着防线和自愈作用。

    这种恍惚也不是突然形成的,3年来,对平民百姓来说,我们并没有看清新冠病毒的真面目。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极少公开、具体地谈论“阳”,这在公众认知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真空,以至于在面对第一波冲击的时候,很多人着急忙慌,不知所措,这也是社交媒体上,分享新冠感染体验的内容备受关注的原因。

    在我们身边,很多人依靠经验在生存,专家的建议和研判离他们很有距离。平民百姓的生活经验是神农尝百草,要自己检验过才真正知道酸甜苦辣、是骡子是马。“阳过”的个体经验有更具体的参考价值,围观者也能从中获得面对它的勇气和康复的信心。

    雪菲告诉我,她之所以争取到爷爷的配合,唤起他的病识感,短视频帮了她不小的忙,就连怎么做抗原,在她录视频示范之前,爷爷就刷小视频自己学会了。

    可以确定的是,祛魅已经开始,当我们公开谈论“阳”,新冠病毒将显露它最真实的面目。在第一波冲击中,我们也将逐渐明了如何应对它,并将它融入我们的生活经验。

    病识感很微妙,它不会一成不变。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是一个立体的景观,病识感会在“阳过”“阳康”“阳没”的段子里短暂消失,通过身体的症状显现,在生活中归于平淡,在集体康复中隐入尘烟,最终塑造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此时此刻,还想分享这样两段有趣的新冠记忆:

    一段来自在纽约工作的朋友,前些天,她接到办公室的节前圣诞午餐邀请,而去年同样的圣诞午餐,最终因为一半的同事集体得了新冠,被迫取消—那时纽约刚刚恢复线下活动,大家可以回公司上班。

    谈笑间,这位朋友不识趣地问:“万一今年圣诞晚餐,大家又得新冠了怎么办?”同事回她:“Don’t jinx it.(乌鸦嘴,别搞砸了。)”大家纷纷开始敲桌子,他们有个迷信,如果有人说错话了,马上敲木头三下,这可以带来好运。

    另一段记忆来自武汉,一位叫安瑜的朋友收集了200多张“核酸通行卡”,那是疫情期间,她出入小区的凭证。它们像邮票一样好看,按周分出7种颜色,上面印着武汉的诸多地标建筑,还有她和家人做核酸的具体日期。安瑜记得,有个星期,卡片刚好差了一天。5岁的儿子,每次都想拿混检核酸管当“管长”,这一次,他拿来水彩笔,兴致勃勃地给妈妈亲手画了一张。

    猜你喜欢抗原新冠病毒病毒红蜻蜓·低年级(2022年5期)2022-05-11感冒病毒大作战幼儿园(2021年16期)2021-12-06新冠疫苗怎么打?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11-27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03-19宁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疯狂英语·初中天地(2020年5期)2020-06-22病毒,快滚开红领巾·探索(2020年5期)2020-05-19珍爱生命,远离“新冠”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20年3期)2020-04-13感冒病毒家教世界·创新阅读(2020年12期)2020-01-11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西南医科大学学报(2015年1期)2015-08-22结核分枝杆菌抗原Lppx和MT0322人T细胞抗原表位的多态性研究医学研究杂志(2015年6期)2015-07-01

    推荐访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