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文档网 - www.qiying88.com 2024年05月21日 02:11 星期二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肖赛归来——和李穗荣、饶灏的师生对话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4-01-21 18:00:11

    访谈者/李 航、孙 栋

    访者按:“第十八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落下帷幕已近一年,一切喧嚣归于宁静,所有的参赛者亦重启人生。这次比赛中最引人关注的中国选手饶灏,2021年底于国家大剧院为首都听众分别献上了一场协奏曲音乐会和一场独奏音乐会,在演出间隙,我们和他及一直陪伴他左右的指导老师李穗荣女士进行了一场对话。谈话内容主要围绕比赛准备和未来计划两方面。

    Q:这次肖邦比赛争论很多,各种评论漫天飞舞。

    李穗荣(下简称“李”):我很为我的学生感动,他这么小的年纪,要面对这么多状况真的很不容易。也真的没想到有很多人专门去他的社交平台攻击他,我当时很生气,我们只是去比赛,做的是一个钢琴学生该做的日常。

    Q:不过,还是要祝贺你们在这次肖邦大赛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你们是什么时候开始为比赛做准备的?

    李:其实我很早就开始为饶灏积累参赛曲目,因为饶灏的年龄还比较小,所以我之前计划是带他参加2025年的“第十九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在培养学生时,如果我认为孩子有能力,就会不断给他升级一些大的挑战,这样学生在平时大量学习新的曲目时会很有动力。而且通过参加比赛,这些作品就有机会在舞台上被检验,同时也能看出来学生适合什么。我的学生在很小就会出国参加比赛,饶灏13岁时,我就开始有计划地带他去参加一些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只要能入围的,我们就去,就当是累积舞台经验,培养健康的心态和开阔视野。

    作为老师,我要从长计议,根据学生的潜在发展路线,配合不同比赛的曲目要求,一点一点逐渐增加挑战性和难度。随着在众多舞台上用不同种类的曲目体现出你的进步,这些国际钢琴比赛的评委们也会慢慢注意到你、记住你。

    所有有经验的选手都知道,每一个大赛获奖者都不是突然冒出来的。这些大型国际比赛,一轮轮进阶的时候怎么样去调整自己的心态,如何安排每一轮的曲目,种种经验都得要慢慢累积和磨炼。老师虽然都明白各种道理,但还是需要学生自己亲临其境体验感受。而这种临场经验,从小慢慢养成会比较容易。而且,时间管理的技巧对学生未来的自我发展有很大的帮助,这种在不同国际比赛中同时把握多轮曲目的质量,还要自我调节、抗压、保持享受过程的心态,是日后走职业演奏道路必备的基础条件。我班上的这些比较有能力的学生,都是被我这样从小带出来的。如果长大成人以后再去培养这些能力,就会比较困难。而且从小能有老师带在身边出去一边闯一边教,很多方法都可以让学生立刻活学活用。这样有引导的实战经验慢慢使他们的胆子变大、心思变细密,无论是演奏前的准备还是临场发挥,都会逐渐拥有灵活的应变能力。作为一个演奏者想要路走得长远,情商也很关键。我亲自带学生们出去,也想要让他们慢慢学会待人处事。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情,他们应该怎样面对和处理,不同的处理会带来什么不同的后果,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坚持自己的底线。比如这次在肖赛我们遇到的很多选手也都是12岁就出道,之前也在各种青少年国际比赛中认识和遇见过,他们都是非常有经验的。经常参加这样级别的比赛,对于学生是多方面的收获,每次都会交到很多新朋友,尤其同龄的会关系特别好。这些孩子其实都是全世界最好音乐学院里,最优秀老师的尖子生,这样的从小互相观照、促进也是很难得的。

    Q:学生会眼界更开阔、更有前进的方向,可以看到世界上最优秀的同龄人都在做什么。

    李:对,一定要着眼于国际化的大方向,眼光要放长远。我们在这里资源有限,不能让学生眼界就局限在这里,一定要想办法带他们了解国际乐坛上同龄人的水平,感受这些年轻人每一年的变化和成长,因此我会安排学生慢慢地在一个个比赛中成长,经常会有很多惊喜收获。比如在比赛之后的评委见面会,就是一次重要的收获。其实每个比赛在跟评委见面的时候听取意见时,评委未必是说你演奏的某个细节,可能是更宏观的一个方向,也可能就是那几句话,可以点醒你、指明你的路线,因为这些国际大赛的评委们都是过来人。北京小肖赛时的见面会就有评委问饶灏,“你多大了,你应该去试一下波兰的大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你的曲目可以去录第一轮选拔的”。说实在话,我当初的计划里并没有让他那么小就去华沙。所以我很感谢这些评委,如果不是他们的建议,我还不太敢!我原先的计划是等他成年以后先去仙台、滨松这类型的综合性曲目的国际比赛中锻炼一下。

    Q:在综合比赛里面再确定一下他更适合什么样的风格和曲目?

    李:是的,多考验他。不过在几位评委的建议鼓励下,我们就赶紧回广州开始准备肖赛的报名选拔曲目,因为12月1日(2019年)就截止报名了,当时北京小肖赛结束已经11月了。后来录好视频寄过去之后,我们感觉就完事了,起码参与了,很有满足感。饶灏还特别高兴,他觉得自己居然可以送录音去参加华沙大肖赛了!

    真正开始准备曲目,是看到我们入围预选赛名单之后,那个时候已经是2020年的2月了,也正好是2020年疫情的开始。他报名的时候才15岁,作为老师,我很谨慎地按照他擅长的类型和该吸收的营养,给他准备了一套曲目,也是锻炼学习了!加上预选赛,肖赛一共有五轮的曲目,反正就给他定一个这么高的目标,看一下他能要求自己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吧!因为疫情,我就让他搬到我家,有个沙发床,有台琴,有个写功课的小桌子,自己照顾生活,好在广州餐饮业发达,半夜饿了也可以有各种美味外卖。我每天抽出时间陪他练琴,他那段时间一下子进步得很快。

    Q:这个付出真是太不容易了,你还那么忙!

    李:挤时间呗,没课的时候我每天会陪他五六个小时。如果有课,我就抽时间检查。比如早上我有课,到中午的时候,我就去挑一首他今天练的来听,看看进展如何,提醒一下不好的地方,应该怎么练,目标应该是什么;
    下午的时候,我再去检查一下他的进度;
    到了晚上,我下课的时候,还要检查他一天的工作成果。每次检查他的时候,我会录下来,弹完以后我们一起听。先让他自己评价,我再说,他再对比,然后我们再复盘,安排第二天的练习内容,天天如此。

    宵夜的时候我就陪他看往届肖赛一些我觉得特别好的选手演奏,同时也让他对那个舞台有一种渴望!

    Q:有感受和有追求!

    李:我们从邓泰山一直看到最近一届的赵成珍,他一直看着那个舞台,他对那个舞台很有欲望。饶灏是很喜欢舞台的,他是能在舞台上突然有超常发挥的那种人。当然,除了看这些,我还会按照风格流派给他看。比如像圆舞曲,还有一些比较华丽的练习曲,甚至像大波兰舞曲那种,我会让他多看一些法国学派的钢琴家演奏,比如桑松·弗朗索瓦(Samson Francois)、让-杜瓦杨(Jean Doyen)那一类的钢琴家;
    然后如果是像波兰舞曲、玛祖卡这种比较民族性的作品,就学习一下特别有个性的波兰钢琴家,比如伊格纳兹·弗里德曼(Ignaz Friedman)、海琳娜·车尔尼-斯泰芬斯卡(Halina Czerny-Stefańska)等;
    弹大型作品的时候,我会让他参考一下德奥学派的演奏,他们的结构感和整体性值得学习。反正我们会有针对性地学习,每天我陪他不只是练习,还包括了听唱片、看视频这样的学习内容。当然听得最多的还是鲁宾斯坦和齐默尔曼。

    Q:学生的自觉性也很重要,自己积极要求进步,有追求,这样进步会非常快,全方位的提高。

    李:对。

    Q: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你是如何避免养成学生的依赖性的呢?

    李:这是师生之间不断磨合和观察的过程,两个人是在共同进步,我们是一个团队,我作为引导,大家一起不断为这个共同创造过程而贡献。所以作为年长有经验的一方,也就是老师,必须要很留意学生的个性和学习状态发展。这是一个动态,我要不断调整教学方向,不同的学生不能用同样的方式。就算是同一个学生,在不同心智年龄段都不能用同一种方式。

    Q:很多老师并没有告诉学生,我为什么让你这样做,我是怎么分析才得出让你去这样做的结果,这一步,在课堂上解释的并不多,大家往往都是在说怎么做。

    李:对,除了教要怎么做,更关键要不断地启发他自己的思辨能力。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不同的发动机,你要想办法让他们自己转动起来。饶灏是个性很特别的学生,他有的时候很佛系,就是演奏,喜欢弹,不会有太多杂念。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他的这个心态是很好的,是对成为一个职业演奏家很有利的个性。

    Q:其实就是心态,我觉得心态很重要,回归本源——为什么要演奏,就是因为想表演。

    李:对,这是他的一个优势,他上台非常放松。

    Q:能说一下你们入选以后的安排吗?

    李:交完录像是12月,转年2月份公布预选赛入围名单我们就开始准备了。

    Q:这一准备就是一年!

    李:是的。我们其实从2月份到8月份,学习的中心还是备战华沙,先把所有比赛需要的曲子学出来,同时也还学了很多别的。其实最后到了他比赛时候弹的曲子,有些都不是当初一开始定下来的那些。就是这样一边备赛一边学习新曲子,一年过去,他的技术和对音乐的理解变化很大。当时到了8月,比赛组委会一宣布再次推迟,我们就马上就松口气,回归正常学习。中间还代表星海音乐学院去“第五届全国钢琴教学研讨会”弹了贝多芬的奏鸣曲和小品集,还有同年一些纪念贝多芬诞辰的音乐会,也学了几首不同作曲家的协奏曲。因为那半年在我家的“肖邦集训”,他的整体进步好大,细致很多,耳朵听得也更仔细了。再回去弹其他作曲家的作品,感觉整体都提高了很多。还有他之前入围的一些国际青少年比赛,比如美国的“吉纳·巴考厄”“E-piano”和莫斯科的“Krainev”比赛,这些本来要去现场的青少年比赛最后都变成了线上,在2021年去肖赛之前进行,我们就只好同时按照以前的计划准备作品比赛。线上比赛最难的地方是你必须全部一镜到底录完各种不同风格类型的曲目,幸好有一部分肖赛的曲目也可以用在这几个青少年国际比赛当中。在录音棚里录音,对作品的细致度和技术的准确性也再次打磨了很多。

    Q:在录音棚里录和在音乐会现场弹是完全不一样的。

    饶灏(下简称“饶”):录音棚录比赛现场,我真的头大!

    Q:尤其是一镜到底,真的是太难了!

    李:像有几个是一轮有五十分钟左右曲目的,一次次的NG很崩溃!只能重来。太多可惜的次数,因为某些小原因放弃,重新来过。

    饶:在那个环境里面真的压力很大,很容易越到最后越紧张,太多次功亏一篑的惨痛教训。

    李:压力很大,是对他的考验。无人状态下,怎样能弹得像在音乐厅面对几百人演奏那样有跟观众沟通的感染力?录音时我会坐进去,让他觉得有个观众。那段时间我们所有的准备都是争分夺秒,还参加了中国音协“金钟奖”的选拔、波兰使馆举办的音乐会。

    等到肖赛公布了具体的赛程时间以后,我们马上投入备赛状态,我找了很多地方,让他上台演奏,去锻炼。曲子其实没有丢掉,这些演奏其实就是为了让他找到舞台上演奏的感觉,怎么迅速适应场地,把自己演奏中有光彩的东西迅速展示出来!音乐会的内容就是每一轮比赛的曲目,在每一次的演出中不断完善。主要锻炼就是前两轮的内容,还有部分第三轮的曲子。在我预期中能闯入正赛、站在那个历史舞台上就是胜利!结果真的到了正赛的时候,他每一轮就像在蜕变,不断地进步!

    饶:听到我进第二轮,我特别开心,我很喜欢肖邦的《行板与大波兰舞曲》,能冲进第二轮,在那个舞台上演奏这个曲目,我觉得特别开心。而且很久没有出国,在波兰遇到很多外国的朋友我也很开心!

    李:对,他特别开心,很享受过程!可能因为年纪小,他还入选了肖赛组委会纪录片的拍摄,从预选轮开始整个过程中一直有一个团队跟拍,多了很多好玩儿的经历。当时7月底比完预选轮回国,隔离结束就要马上投入10月正赛的准备。其实时间很紧张,因为除了要保证正赛中三轮独奏的新鲜度,还要重新再准备一下协奏曲。好在4月的时候他和学校的乐队合作了一次,也是赛前唯一的一次完整跟乐队演奏。其实我们的心态就是集中精力,把第一、第二轮准备好,尤其是第一轮,你不能只是准确,还要有自己的光彩,有自己的个性和魅力,所以曲目的顺序、音乐表达的具体方式都需要重新安排和再度启发。

    李:幸好在不同施坦威店里弹了很多次九尺琴,积累了很多小型音乐会经验。我们条件有限,学校也没有办法提供一台施坦威给你练习。不像中央院、上海院条件那么优越。当我们10月再一次回到华沙的时候真是很感慨,就觉得我们竟然又回来了!再回来正赛就和上次预选轮很不同了,上次是比赛游览各占一半,这次是专心比赛。

    Q:在对评委邓泰山的访谈里面也提到,因为疫情关系,他把学生都聚到了蒙特利尔集训。

    李:再回华沙,我们每一步都很谨慎地安排。肖赛给每个选手安排了每天四个小时的练琴时间,两个小时在肖邦大学,两个小时在你选择的钢琴品牌所提供的地点。我觉得琴点太少,就还找了一个音乐中心去租琴练。我们每天走路去三个地点练琴,还能当是运动减肥!每天在路上走,真的感受到了华沙秋天的美,很怀念。到了选琴那天,我们踏进华沙爱乐大厅,真的有一种很神圣的感觉。他知道时间紧任务重,要安排好每天的练习计划,一分钟都不能浪费。

    饶灏弹第一轮的时候我真的是很激动,看着自己从小培养的孩子从那个神圣的肖赛舞台走出来的时候,我老泪纵横!第一轮我还是挺满意的,我觉得他自己调整得很好,比预选的时候又好很多,他是一个比较随性灵活的人,他每次在台上都会给我一点儿小惊喜。

    Q:比较有灵感。

    李:对,他有那种临场发挥的东西,我一直没有压制他这个特点,其实这个特点在比赛当中是危险的,因为你不知道他下一步会怎么样。但我觉得这又是他的亮点,这种在舞台上很享受、很自如的灵光一现很宝贵,而且非常自然和真诚。从第一轮开始他就完全表现了这些个人特点,想要给观众和评委留下的印象就是自然,听得就是舒服、自然、真诚。

    他只有17岁,我不可能把他教成像47岁、57岁那样去弹,我要展示他在17岁的最佳状态,我就希望他弹出自己真正的感受,我只是帮他把想说的展示清楚,而且有很多在青春年少时候的优点,年纪大了反而会变味儿,要珍惜。每一轮结束我们都会复盘,总结这一轮的演奏,下一轮要注意什么,总结完了以后就安排第二天的时间。当然,同时我还去看各种外媒乐评,尤其是波兰本地的反响,能够看出来他的哪些闪光点被人注意和喜爱,再下一轮要重点突出表现。

    Q:能够调整得很快,也很不容易。

    使用分析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李:我对他很熟悉,了解他的能力、性格,所以我说我们是个团队。这么多年,我知道怎样跟他说,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我发现第一轮人家还真的就是喜欢他的自然和朝气,喜欢他对肖邦那种真诚自然的青春气息。第二轮我们计划是做一个更大的规划,带着听众一起走。那个时候国内网上开始了各种言论,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磨炼。我不断提醒他,别人怎么说你管不了,你就好好自己上台弹琴享受。我让他要相信自己,不要管那些噪音。

    饶:我就做该做的事情,就是好好去比个赛而已。

    李:对,我就特别心疼他。那么小,突然要面对各种莫名其妙的污蔑和诽谤,可是同时,也让我们特别感受到一直支持和关心我们的朋友、老师们的强大温暖,真的特别感恩。进了第三轮,非常激动,这60分钟,怎样安排?我们立刻调整顺序,让他先弹了摇篮曲,进入状态以后再弹最艰巨的大作品“肖三”。我知道他只要弹完“肖三”就肯定如释重负,可以更放松地豁出去弹玛祖卡和“英雄”,民族作品很关键。当地报纸说他的玛祖卡弹得很地道,我非常开心。《“英雄”波兰舞曲》虽然漏了四个小节,可是他音乐一点儿都没断,毫无违和感,虽然当时我的心脏差点飞上了华沙爱乐大厅的天花板。我觉得孩子已经很不简单了,之前几天晚上,因为网上的那些言论困扰,他根本就没怎么睡觉,我真的很心疼,只能带他去多吃好吃的。

    饶:第三轮我差不多弹到最后的时候,已经累到开始感觉控制不住自己的身体。当时我脑子里完全清楚,心里也一直跟着音乐走,就是手会有些控制不了,突然靠惯性演奏着。幸好老师一直以来都要我每天冥想练习,所以突然发生状况我也就很自然地能接下去,脑子抢回控制权。

    李:我们之前在练习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是冥想。他在我家住的时候,我是看着他,每天晚上练琴结束后,我就让他坐在钢琴前面看着键盘在脑子里练,把当天某一首我们细节讲得特别多的,在脑子里放大回放一遍。其实不动手,只看着键盘用脑子想,会更专注,而且能发现的想法更多。

    饶:幸好李老师一直在华沙陪我,不然我早就回家了,太多专业和专业以外的突发状况了。

    李:他还小,但他有这个能力可以去国际上拼一拼,只是还需要更多经验。这个时候老师除了在专业上引领他,还必须要注意他的情绪。

    饶:我觉得那些言论太影响我了,就把APP都卸载了。清空自己,只留下比赛这一件事。

    李:没错,我就告诉他,清空自己,不要想,不要在意。我们是来比赛的,没必要为那些人消耗自己,难道因为晋级了第三轮、晋级了决赛,你还得给他们道歉吗? 我认为要尊重的是那些在现场的热情观众和一直熬夜支持你的朋友们,要珍惜每次能为他们演奏的机会。

    Q:通过视频听到的和现场很不同。

    李:完全不一样,不在那个声场里面,我觉得是很不一样的。很多人说在线上听到某个人很好,某个人很平庸,为什么平庸的那个反而上去了之类的。我只能说在现场,不同的位置听到的声音效果都不同。评委坐的地方,和现场摆放话筒收声的地方不一样,所以你听到的那个不一定是评委听到的。而且视频看到的是个别镜头角度,评委和观众是看到演奏者如何驾驭整个舞台和音乐厅。

    Q:赛后你们是怎么规划的?有什么新的计划吗?

    李:继续好好进步,大量累积曲目,把每一首作品的质量再提高。他现在又上了一个台阶,对于作品的细致度会有新追求,其他方面的综合素养也要继续提高,沉淀自己,才能踏实地走得更远。这次参加比赛,他经历了很多人情冷暖,音乐上成熟了很多。从另一个角度,我还是感谢那些“键盘侠”,让他看到了人性本善以外的人生百态,越早认识这些越好,是一种难得的磨炼。同时我还立刻要他活学活用,永远谨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在这次比赛中所展露的演奏风格特点在颁奖典礼之后的评委见面中也再次得到了肯定,评委老师们对于他的真诚和自然的音乐表达,还有温暖歌唱的声音印象尤其深刻。所以我们要继续在这个基础上做得更极致、更全面,拓展风格,同时一定要保持自己的个性和魅力。有个别评委老师表示这次比赛有些选手表现出的都是“拼盘”,是各种教学思想的结晶,但都不是自己的感受。

    Q:饶灏,刚才李老师说了很多,你谈谈你这段时间的感受吧?

    饶:挺锻炼我的。我是第一次离家那么久,一个人照顾自己和生活,在老师家又住了半年。突然就觉得好像很多事情需要自己去做,生活上各种事情,包括对自己的时间管理,效率问题,都得我一个人面对。而不能仅仅只考虑练琴一件事,我一直在努力寻找平衡。开始的时候有点难,因为要打理所有的事情。我住在老师家的那段时间,李老师其实也很忙,她还有大学的课。自己一个人在她家练琴,自己打理生活,对我的独立性是个蛮重要的锻炼,让我自己很快地成长起来,得自己去想所有的事情,去考虑很多以前没有考虑过的方方面面。

    Q:提前进入一种留学生活的状态,类似于留学第一年。

    饶:那段时间对我专业上有很大的帮助,我会更主动更大胆地去想问题,之前还是相对被动地学习和思考。

    Q:锻炼还蛮大的。人在不断获得成功,或者说在不断往上走的时候,内心的变化是非常大的,可能一开始觉得我只是小透明,慢慢会觉得好像大家认识我了,好像我跟同龄人比还可以,一直到大家都认识我,可能很多人我不认识他们,但是他们知道我是谁,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饶:我其实倒还好,没有感觉太大的不同。平时还是跟同龄人、李家班的同学接触比较多。大家在一起聊天、待人接物各方面,还蛮志同道合的,并没有觉得我高人一等或者有什么不同。

    Q:刚刚李老师也说到你在国际比赛、各种夏令营中交到来自全世界的朋友,你觉得你们之间有哪些不同?

    饶:我感觉好像大家的终极目标是一样的,都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职业演奏家,有很多的演出机会,但是每个人选择走的路不一样,所以大家前进的过程可能会有点儿偏差,我最幸运的是有李老师!还有就是他们很会社交,是真的很会社交,完全没有“社恐”,我还蛮需要去学一下,自己还不是很放得开,也不是说不愿意,就是稍微有点不好意思跟别人主动沟通,我希望可以尽早成熟起来。

    Q:是不是因为你的老师把你保护得太好,没有及早进行社交锻炼?

    李:我还是希望保持属于他这个年龄的纯真,不需要那么早就看人眼色。这种比较真诚的东西,我是希望他能保持,并且希望我的学生都要保持真诚和属于自己的价值观,不要人云亦云。

    Q:不要太八面玲珑?

    李:对!

    饶:其实,很多我的同龄人都已经有了比较复杂的几层面具,而且他们也比较习惯了这种相处的方式。

    李:我跟他说我们要有恰当的社交礼仪,大方友好、有礼貌,学会从多方角度看待事情,尊重和体谅同与不同,自己保持舒适自如就可以了。

    饶:音乐应该是一种很本真的东西,如果掺杂了太多的东西在里面,反而没有什么意思了。日常生活的复杂情感也会污染你本真的演奏。

    李: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很多人喜欢他在比赛中的演奏,唯乐不可以伪!

    Q:你有考虑过未来对于饶灏要逐渐放手吗?

    李:当然。现在就放手很多,很多采访之类的都是他自己去做,让他去感受怎么样跟不同的人接触,尤其年长的。

    Q:现阶段你想更多提高哪方面的素养?

    饶:还是继续好好多学点东西,不只是在钢琴或者是音乐,还需要积极开拓自己的眼界,更多吸收养分,这样才能大路越走越宽。具体的我想还是多看各种书,多听更多不同的音乐,我觉得这是最直观的一种。我并没有选定一个类型的书读下去,还是属于抓到什么看什么那种,这样的阅读会比较有意思。比如我现在就很喜欢看东野圭吾的书,他写得非常直接了,很多人性在里面说得很清楚。这可能也是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在我也觉得需要去了解这些。

    Q:那西方的古典文学著作你比较喜欢哪一个?

    饶: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里面的有些台词我觉得很有意思。

    Q:你为什么会喜欢悲剧?

    饶:喜剧我觉得写得有点儿太悬了,我觉得悲剧可能更真实一些,并没有那么美好或者是那么圆满的事情,美好得不太真实,所以我更喜欢看他的悲剧。

    Q:你对于莎士比亚悲剧的喜好是比赛之前产生的还是比赛之后?

    饶:我很早以前就看了,但是以前并没有那么看得懂,我只是觉得人物关系很复杂,每个角色都有不同的苦衷,我会对于每一个不同角色,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小时候可能会觉得他为什么要这样去做,而现在经历了一些事情以后,我就能理解他只能这样做。由此及彼,我觉得在未来我也要调整好自己,迎接更多的挫折。

    Q:你觉得将来你会发展成为一个悲情人物吗?这个话题可能对你来说太难了。

    饶:不会。通过感受别人的苦痛,我会更加向往光明。也理解成功并没有那么理所应当,积极努力总是不会错的。未来的五年,我还是尽量多学点东西,抓紧时间在还没有那么多其他事情干扰我的时候。

    Q:你17岁了,这次比赛的爆红把你迅速推到了职业化的轨道上,你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期许和职业规划现在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做了吗?

    饶:期许和希望,怎么说呢,我希望每一场音乐会都能好好表现,对得起喜欢我的听众。希望能多点机会演协奏曲,向更多优秀的音乐家前辈们学习。未来我也真的想不到之后会发生什么,因为太大的变数了,每天都在变,就会觉得反正每一场演好,准备到最好,不断进步就可以了。

    Q:所以对你下一步的学习有什么规划?

    饶:本科我会继续留在学校和李老师学习。

    Q:从小学琴到现在,你的学习观和学习方法肯定也会产生很大的变化,可以谈谈吗?

    饶:小时候其实学琴很被动,别人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我虽然听进去了,但是练的时候,还是需要自己去执行,所以在这个时候,我还是很被动地去做,就没有那么好的效果。小时候还是比较依赖去接受别人对我的规划和要求,有人在替我做自己的一个耳朵也挺好,我不需要考虑任何事情,我只需要按要求去弹就好了,反正有人会给我讲。没有自己主动思考如何用科学的方法练好,如何能更快、更高效率地达到预期目标,还是过多地依赖老师的耳朵。所以小时候上课,时常会处于老师把我推到了第三步,然后我自己又练回第二步,老师把我推到第四步,我又回到第三步的那种,那时候进度会稍微慢一些。我是跟着老师第一次出国比赛之后发现接触到的选手都很独立,他们都是很独立地存在,很清楚自己该怎么去做,怎么把自己的专业越练越好。那时候就突然觉得,弹琴这是我自己的事情,我需要自己去考虑,很多事情到后面也就越来越愿意自己主动去想问题。

    李:每一次去比赛,我带他去都要让他知道,他所有学到的这些东西,怎么样能实际运用。最重要的其实还是自己的脑子和感受,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才能最直观地去进步,解决问题。

    Q:现在如果学习一个新的作品的话,你会怎么安排学习的进度?

    饶:学习新作品我会先去听十几二十个演奏家不同的版本,因为自己还不会弹,听明白了之后我会把所有我想去做的东西,先在脑子里面全部想好一遍,然后再去慢慢地练,认真看谱子,在练的过程中我会发现有很多不是很实际的一些处理需要重新慢慢地调整。我应该是先建立框架,然后慢慢弄清楚我想怎么包装外表,最后再考虑如何体现内涵,怎样烙印上我的专属印记。

    Q:从演奏技巧方面,你觉得还有哪些部分需要拓展吗?

    饶:当然需要拓展,我还有短板,很多东西我还需要继续弥补,现在也一直在调整,也包括演奏技巧。

    李:对,还有一些需要慢慢补起来。比如巴赫,还有近现代作品。

    Q:巴赫是为什么?还有现代派,是很排斥那个音响吗?

    饶:也不是很排斥,反正我很不喜欢听那种声音,比如普罗科菲耶夫,我还是不太能接受那种音响和语言表达。至于巴赫怎么说呢?

    Q:是线条太复杂吗?

    饶:不是,我是觉得它并不能去表达我很直接的一种感情,不太严谨地说就是可能都太过于委婉?我觉得它很难直接地任由自己表达情感,我弹起来很憋屈。不过我知道巴赫是最重要最需要学的作品,所以还是会逼自己大量去学。

    Q:你是觉得束缚感太强吗?

    饶:对,束缚感很强。

    Q:也有一些钢琴家演奏了很多浪漫主义作品以后,就会回归巴赫,并且在近现代作品中找到很多共鸣,一种是本源,另外一种是打破了所有的规则。

    饶:我更喜欢印象主义时期的作品,还有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作品,这三大类作品我很容易找到共鸣,演奏起来很自如。当然不可以偏食,那两个时期的作品也要学,老师给我一些这样的作业,我尝试过,但是真的有点吵。我总想埋怨他们为什么不写好听点的旋律,一定要写那些刺耳的不协和音和复杂的错位节奏。

    Q:因为总是要打破规则,发掘新的东西,新的效果。

    李:我也在教学中慢慢帮他扩展接受能力,巴赫作品是逼他要练脑子,他是个很感性的人,所以需要一些束缚,用巴赫的作品培养一下他的理性化思维。

    猜你喜欢比赛老师学生赶不走的学生作文世界(小学版)(2018年4期)2018-10-16选美比赛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7年10期)2017-10-31比赛小雪花·小学生快乐作文(2016年11期)2017-01-09学生写话快乐作文·低年级(2016年12期)2017-01-03最疯狂的比赛智慧少年(2016年2期)2016-06-24老师,节日快乐!小学教学研究·新小读者(2015年9期)2016-03-03老师的见面礼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5年10期)2015-10-14六·一放假么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2015年6期)2015-07-03聪明的学生等故事作文·低年级(2009年10期)2009-10-20

    推荐访问:师生 归来 对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