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文档网 - www.qiying88.com 2024年05月21日 15:27 星期二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空间格局及高质量发展策略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4-02-06 16:15:03

    文冬妮,叶晓莹

    (南宁师范大学 a.旅游与文化学院;
    b.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是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服务而设置的教育场所,其作为科普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公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载体和设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强调,要实施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大力加强科普基地建设,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自1999年中国科协开展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创建工作以来,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和大力支持下,科普教育基地创建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促进科普工作的社会化、群众化、常态化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仍面临一些瓶颈问题,如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模式较为单一、整体水平不高、区域、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科技与文化融合不足、社会氛围不够浓厚、基础设施有待加强等。因此,如何推动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当下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推进实施和对公众科学文化素质提升的日益重视,与之有关的学术研究正愈发显现出其重要性和迫切性。回顾相关文献可知,国内关于科普教育基地的相关研究日渐丰富,从研究内容上看,主要是集中在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资源配置效率评价[1]、人才队伍建设[2]、建设现状与发展路径[3]、服务效能[4]、转型发展[5]、科普旅游资源的时空分异[6]等方面。从研究尺度来看,以某一类型[7]、市域[8]、省域[9]的相关研究较多,全国性的研究较少。然而,目前现有研究成果大多从社会学[10]、教育学[11]等学科视角进行探讨,从地理学视角进行相关研究较为少见。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作为科学知识的空间载体,是有效实现科学普及的重要抓手,在其建设过程中应当充分结合地方特色、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现状等,探索科普教育基地高质量发展路径,充分发挥其在科普中的价值与功能。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以高素质人才支撑高质量发展。鉴于此,本文基于空间视角,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为研究对象,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揭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空间分布特征,并研究其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就进一步促进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高质量发展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新时代背景下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空间优化与创新发展提供路径参考,为实现全民科学素养提升和社会文明进步提供有益借鉴。

    1.1 数据来源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每五年认定一批,截至2022年2月,中国科协技术协会官网先后公布了4批全国教育科普基地名单。本研究以最新公布的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作为具体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中国科协官方网站,涵盖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798个全国教育科普基地(不含港澳台数据)。此外,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经纬度由高德开放平台坐标拾取器获取。空间矢量数据来源于地理空间云数据。社会经济发展数据来源于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国家文旅部官网。

    1.2 研究方法

    1.2.1 最邻近点指数

    最邻近点指数是用于判断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空间分布类型。最邻近点指数作为一种地理指标,是衡量全国教育科普基地在全国范围内聚集程度的重要手段。算式:

    式中,R为平均最邻近指数,若R>1,则表明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分布模式趋于离散;
    若R=1时,则表明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呈均衡型分布态势;
    若R<1时,则表明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呈集聚型分布态势。

    1.2.2 核密度分析

    核密度分析在地理要素分布研究中应用较多,本研究用于测算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在全国范围内的凝聚情况,能够较好地反映出每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对周边区域的影响范围。fn(x)值越高,表示此区域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分布越密集,fn(x)值越低,则表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分布越离散。算式:

    式中,fn(x)代表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核密度值;
    h为带宽。

    1.2.3 缓冲区分析法

    图1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类型结构分布情况

    以全国交通线路为基础要素,建立围绕其一定距离的缓冲区,将该图层与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分布图进行叠加,分析得出结果的距离分析方法。算式为:

    B={x|d(x,0)≤R}

    式中,x为空间任意一地理要素;
    O为给定的空间目标;
    d为x与0之间的距离,通常为欧式距离;
    R为缓冲距离。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办公厅颁布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创建与认定管理办法》的分类标准,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类型进行划分,目前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包含六大类(图1),主要包括科技场馆类科普教育基地、教育科研与重大工程类科普教育基地、“三农”类科普教育基地、企业类科普教育基地、自然资源类科普教育基地、其他类科普教育基地。从类型上看,科技场馆类科普教育基地数量最多,共计308个,占总数的38.60%;
    其次是教育科研与重大工程类科普教育基地,共计244个,占总数的30.58%;
    紧随其后的是自然资源类科普教育基地,共计125个,占总数的15.67%;
    企业类科普教育基地、其他类科普教育基地、“三农”类科普教育基地数量相对较少,分别为63个、34个、24个,所占比例均小于10%。由上可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类型多样,不同类型之间的数量差异明显,呈非均衡发展态势。

    3.1 总体空间分布特征

    3.1.1 总体空间分布类型

    借助ArcGIS10.2的平均最近邻工具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数据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平均实际最邻近距离为27.89km,理论最邻近距离为82.34km,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最邻近指数R为0.34,小于1,Z得分-35.74。由此可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

    3.1.2 总体空间分布密度

    运用ArcGIS10.2软件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进行核密度分析,得到空间分布密度图(图2)。

    图2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核密度分布图注:本底图来源于自然资源部标准地图服务官网(http://bzdt.ch.mnr.gov.cn/)

    由图2可以看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集聚分布态势,呈现出“东密西疏”的空间分布特征,在空间上形成了三个高密度核心区、五个次级核心区。三个高密度核心区分别位于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由于这三个地区地理位置优越,社会经济基础好,高科技发展迅速,城镇化水平高,人口密度远远高于其他地区,注重科技创新发展和公民素质培养,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创建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同时,高密度核心区是我国优秀科普文化和先进科学技术的创新地,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培育、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五个次级核心区主要分布在川渝地区、关中地区、华北地区、苏皖交界区、湘鄂地区,上述区域在经济、文化、科技、资源禀赋等方面也各具比较优势,因此,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分布相对聚集。西部地区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低密度分布区,由于该区域地处内陆地区,地势险峻,气候变化大,经济发展缓慢交通不便,人口稀疏,故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分布较少。总体来说,当前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形成了“小集聚,大分散”的空间分布格局。

    3.1.3 不同类型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空间分布密度

    借助ArcGIS10.2软件核密度分析工具,分析得出全国不同类型科普教育基地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各省区的数量统计见表1。

    从表1看,六类科普教育基地都以京津冀地区分布最为密集,形成高密度核心区。其中,科技场馆类科普教育基地分布较为广泛,全国均有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地区形成两个高密度核心区,并以此为核心由内向外形成连片辐射带,主要涉及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浙江省。自然资源类科普教育基地在京津冀地区形成一个高密度集聚区,在关中地区、皖苏交界处、长三角地区为次级核心区。教育科研与重大工程类、企业类科普教育基地在京津冀地区也有集中分布,形成了单个高密度集聚区。“三农”类科普教育基地相对来说分布较为集中,在冀西南地区、皖中地区分布形成高密度分布集聚区,并以此为核心辐射至河南省、山东省。其他类科普教育基地分布相对分散,在京津冀、珠三角地区、辽中地区形成了核心区。总体来看,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等经济社会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是不同类型的科普教育基地分布密度最高的地区,形成单核分布态势。

    表1 全国不同类型科普教育基地数量分布情况 (单位:个)

    3.2 总体结构分布特征

    3.2.1 省域分布特征

    采用ArcGIS10.2中的自然间断点法(Jenks)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在31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量划分为5个等级(图3)。

    图3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省域空间分布图注:本底图来源于自然资源部标准地图服务官网(http://bzdt.ch.mnr.gov.cn/)

    根据统计结果可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在31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不同类型、数量不等的分布。其中,北京是拥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数量最多的直辖市,科普教育基地数量为94个,占比为11.75%。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创建与所在地区城市的经济发展实力、文化环境、高科技发展紧密相关,北京是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中心,人口众多且文化素质较高,科普事业发展最为兴盛,因此,所拥有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数量最多。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上海五省所拥有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数量相差不大,分别为54个、44个、44个、41个、41个。青海、山西、内蒙古、西藏是拥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数量最少的省份,分别为9个、9个、7个、3个,与排名首位的北京相比相差较大。由此可见,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主要集中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位居前列的省份。

    3.2.2 区域分布特征

    从三大地带分布来看,中国东部地区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数量最多的区域,科普基地数量为438个,占总数的54.75%。东部地区拥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地形平坦,社会经济发展成熟,交通发达,人口集聚度高,对科普工作高度重视。因此,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数量最多。西部地区数量超过中部地区,但相差不大,具体来看,中部地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为170个,占总数的21.25%,西部地区拥有189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占总数的23.63%。由此可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主要集聚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相差不大。

    3.3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空间分布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涉及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方面。本文根据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空间分布的实际情况,从人地关系角度探析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主要从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地理因素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3.3.1 自然地理因素

    自然地理因素是制约人类生存的重要基础,能够通过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空间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空间分布产生重要影响。由图2可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主要分布在第三阶梯的平原地区以及第二阶梯的丘陵、盆地地区,地势起伏小,满足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要求。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在第三阶梯呈零散分布,该地区平均海拔均超过3000m,山高坡陡,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气候条件也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空间分布产生一定的影响,东中部地区离海洋较近,降水较多,气候适宜,适合人类居住,与东部地区相比,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温差大,降水稀少,人口较少集聚,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分布较少且以教育科研与重大工程类科普教育基地为主。总的来说,自然环境优越的地区通常是人类活动较为频繁的地区,平原、丘陵以及中低山地区有利于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发展,以及科普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3.2.2 人文地理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空间规模与分布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选取2021年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统计分析表明,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空间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我国地区生产总值前四位分别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这些省份城镇化发展迅速,拥有较强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科普知识更新速度快,科普资源集聚,因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集聚性特征显著。良好的经济发展水平,可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开发与创建提供人才、资金、基础设施、科学技术等提供有效支撑。甘肃、海南、宁夏、青海、西藏等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分布也较少,这表明在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过程中,资源条件、政府政策等能起到一定的基础作用,但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更为关键,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创新发展离不开资金、技术的支持,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在此方面受到限制。

    (3)交通因素

    现代交通是影响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空间布局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以全国现有铁路、高速公路为基础数据,运用ArcGIS10.2中的缓冲区分析方法,建立铁路、高速公路10km缓冲区,根据结果统计可知,铁路10km缓冲区内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689个,占比86.34%,高速公路10km缓冲区内有696个,占比87.22%,铁路20km缓冲区内有745个,占比94.42%,高速公路20km缓冲区内有748个,占比94.80%,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周边铁路和高速缓冲区内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最为密集,尤其是在交通线路交汇的节点处。由此可见,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空间分布与区域内交通线路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良好的可进入性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便捷的交通网络为人类活动提供了便利,客观上为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3)人口因素

    人口是推动我国科普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外在动力,其分布情况是影响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总体格局的重要因素。根据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以及中小学在校生情况,发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空间分布与人口分布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广东、山东、河南、江苏、河北、浙江、四川、北京由于地理区位优越,经济基础较好,交通区位良好,适合开展各项生产活动,容易吸引外来人员到此定居生活,因而人口基数大,人口密集分布;
    同时,这些地区教育发展水平较高,注重科普教育,中小学在校生人数也较多,社会科普需求大,故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数量较多。海南、内蒙古、宁夏、青海、西藏由于气候、地形、经济等原因,人口较少,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数量也相对较少。

    (4)旅游资源禀赋

    旅游资源禀赋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普旅游基础条件。4A级以上旅游景区拥有良好的品牌效应、基础设施相对完善,能够辐射带动周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发展。因此,本研究选取4A级以上景区作为衡量各地区旅游资源禀赋的指标,统计结果表明,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空间格局与各地区旅游资源禀赋存在正相关关系,四川、广西、浙江、江苏、山东、安徽、江西、广东、河南4A级以上景区均超过200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数量相对较多,青海、宁夏、海南、西藏应努力培育4A级以上旅游景区,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开发与发展提供良好的资源基础。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与A级景区之间存在共生关系,一方面,可以形成旅游景区带动周边科普教育基地的杠杠效应;
    另一方面,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发展同样会促进A级景区的发展,形成两者间的良性互动。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景目标的建议》提出,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建设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贯穿高质量发展全过程,通过创新科普工作理念与方式,以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为重点,不断优化科普产品开发模式,不断提升科技文化普及和服务能力,不断满足公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科普需求,持续提升公众的科学素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科技人才。基于高质量发展内涵,以新发展理念为导向,结合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发展特性,就进一步促进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高质量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4.1 注重分类指导,实现差异化发展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数量丰富,类型多样,各具特色。不同类型的科普教育基地具有不同的展现形式、开发方式和特色资源。因此,需充分考虑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条件和要素禀赋差异,注重分类指导,通过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发展模式,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助推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高质量发展。

    4.1.1 科技场馆类

    科技场馆类科普教育基地多以科普馆、科技馆或自然博物馆形式开展科普活动,相对于其他类型科普教育基地而言,参与性、体验型较弱。一方面,科技场馆主体应提升数字科技馆服务能力,根据科技前沿发展和社会科普需求定期更新与扩展内容,开发多形态数字化科普资源,设立“前沿科技”等科普专区,依托网络直播、远程交互等方式,组织公众科普报告、科学家科普讲坛等活动,开展进社区、进校园、进乡村等“走出去”的科普活动;
    通过承接青少年的科普、研学、社会实践等活动,为学习者提供数字化和沉浸式学习体验;
    另一方面,促进科技场馆与文化场馆的融合共享,创新工作领导体系,鼓励优秀科技文化作品创作,加强短期展览开发与创新,联合举办特色文化科普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科技文化氛围,促进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此外,通过合理规划,科学引导、示范,推动科技场馆的有序集聚,因地制宜优化科技场馆布局。

    4.1.2 教育科研与重大工程类

    教育科研与重大工程类科普教育基地数量较多,形式多样,涉及教育、科研机构、实验室等科普场馆。首先,根据其特征与价值,可以利用科普场馆、科学观测台、实验室或研究所开展主题科普活动,及时向社会公众普及重大科技成果,积极申请相关科普课题,让学生完整参与从制定选题到结题汇报的科研工作,掌握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创造性科学思维,增强文化认同与自信。其次,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作为一个整体,在高质量发展中要着重强调其整体性和成果的共享性,建立科普资源数据库,公开科普馆藏资源存量,搭建产品开发共享平台,向社会公众开放部分科普资源,提供团队预约科普服务,开发形式多样的高质量原创科普图文、视频、书籍、课程等科普资源,不断丰富馆藏资源。最后,紧密结合时代需求和学校特色优势,加大教育科研资金投入,设立高水平科普创作交流平台,开展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为我国科普创新和科技发展培育一批高素质人才队伍。

    4.1.3 自然资源类

    自然资源类科普教育基地主要包括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自然遗产等自然资源。绿色发展理念是高质量发展内涵之一,在开发过程中,必须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要坚持保护好自然资源所依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把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放在优先位置,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对各种环境污染行为实行“零容忍”。结合自然生态资源特色、季节变化等,积极开展以自然科学、人文历史等主题的精品主题展览科普活动,推出形式多样的绿色体验、第二课堂活动以及自然资源类主题研学项目,加强课本知识与科普实践的联动,促进公众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政府应将绿色发展贯穿于实践中,与环保部门共同建立环境保护管理机制,注重绿色发展的内涵建设,确保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开发的规模符合生态承载力。加强科普教育基地基础设施,设立生态博物馆等展示厅,深挖极具地方特色文化的科普产品,依托省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机构,拓展科普基地建设,加强自然资源的调查与保护,开展科学研究、科学普及与交流。

    4.1.4 企业类

    企业类科普教育基地主要是指依托科技成果、研发资源、生产设施、产品等面向社会和公众提供科普服务的场所。首先,打造绿色低碳科普体验服务基地,展示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场景,设立工艺体验馆和科普长廊,推广现代化生产技术与工艺,传播先进的管理思想,展示工业遗产文化。其次,拓展科普交流渠道,定期举办企业科普学术年会,加强与中高等院校、教育机构等机构合作,创新科普组织形式,建设多功能用途的“研学基地”,主动承接大学生专业实习、中小学生科普活动、研学、社会实践等活动,开展专业技能科普竞赛。最后,搭建企业科普信息公益平台,设立科普资源互助网络,分享企业科技创新成果、科普组织经验等,让社会及时了解企业科普工作进展,建立互动窗口,通过社会舆论推动科普教育基地的发展。此外,创新是企业类科普教育基地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强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利用大数据探索建立科普产业体系,最终实现企业类科普教育基地的转型和创新。

    4.1.5 三农类

    “三农”类科普教育基地主要是指操作性强、体验型、生产性较强的科普场所。在发展过程中,应当注重开发体验型科普活动。每年定期开展现代农业研学、劳动教育、植物鉴赏、素质拓展等实践活动,结合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普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公众农业科普活动,利用体验游览、现场讲解、动手操作等多种手段,强化农业基地科普教育功能,实现科普基地与学校教育的良性互动。设立不同主题农业展区,以农业技术互动为明线、以隐藏在展品背后的知识和故事为暗线科普农学知识。创新农业复合型融合模式,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融合,发展研学科普、农耕体验等休闲农业新业态,开展针对欠发达地区农民群众的科普活动,促进农民科学素质提升,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以绿色发展和循环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科技支撑,努力形成“龙头带动、示范推动、产业驱动”的区域特色农业集群发展模式。

    4.1.6 其他类

    其他类科普教育基地主要是指利用人文、历史、艺术等资源面向社会和公众提供科普服务的公共场所。首先,充分利用纪念馆、文化馆、文博展馆等资源禀赋,定期开展科技文化热点的科普活动,促进公众理解科学与文化、历史、艺术等共同的创新智慧,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质和文化传承保护意识。其次,加快构建科普资源共享传播平台,线上科普专题展览,线上线下全景式展览平台,图书馆、美术馆、书院等应形成包括线下课程、短视频、MOOC课程在内的系列科普产品,通过媒介传递给公众。最后,将各类文化展馆中的要素、功能融入科普纪念品中,培养一批质量好、传播广的优质原创科普资源,通过品牌打造,不断提升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4.2 优化资源配置,协调空间布局

    协调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协调要求正确处理好发展不平衡问题。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为数众多,分布地域广,在空间上形成了三个高密度核心区、五个次级核心区以及多个低密度集聚区,不同地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在数量、类型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各地区经济社会基础、历史人文、资源禀赋等差异性,协调区域之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发展重点与内容。

    4.2.1 核心区及辐射区

    该区域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数量众多,类型齐全,社会经济发展良好,地理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禀赋好,为联合开展科普主题行动,整合科普教育基地资源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现实条件。因此,在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分布核心区可以采用区域联动模式实现发展。区域联动模式是依据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交通、资源等横向与纵向联系,结合各地区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特色,将科普教育基地进行有效整合,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空间模式。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科普教育基地作为发展龙头,打造具有号召力、示范性和创新性的科普教育基地活动品牌,待这三个地区发展比较成熟后,再逐步向川渝地区、关中地区、华北地区、苏皖交界区、湘鄂地区等地区推进,同时提高这些地区的科普服务质量和能力,最后,向低密度区层层推进。各地方政府应将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纳入社会发展规划,建设全国联网的科普教育基地网站,汇聚共享基地数字科普资源。构建跨区域间人流、物流及资金流的互联机制,进一步完善地区之间交通网络,以驱动沿线科普教育基地高质量发展,加强科普教育基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搭建区域科普合作平台,实现对科普教育基地的资源整合与开发。

    4.2.2 低密度集聚区

    低密度分布集聚区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相对较少,影响力较低,空间分布较为零散,故可以采取集群化模式。集群化主要是指在政策的主导和推动下,一定范围内的科普教育基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整体。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低密度分布集聚区可以依托科普教育基地资源丰度高的地区,结合地区文化特色,努力挖掘和培育区域潜在科普资源,促进科普公共服务、资源共享。每年全国科普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重要主题日期间联合举办主题科普活动、专题科技展览、科技讲座和科普资源的开发等,相互学习和交流,以便丰富科普教育的内容,提高科普教育的效果。引导社会优质科普资源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开展边疆科普活动,大力开展科技援疆、援藏活动,提高边远地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内生发展动力。不断创新科普活动形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打造科幻产业集聚区和科幻主题公园。

    4.3 加强创新发展,探索基地科普旅游

    科普旅游是科学技术发展到新阶段的产物,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以更直观、生动的方式将科学知识呈现在人们面前。因此,发展科普旅游必须坚持创新发展的原则。依托现有的5A、4A级景点、自然风景名胜区等旅游景区,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将科普教育基地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努力打造集科普、旅游、休闲等为一体的科普创意基地。开发科普旅游产品,如“科普研学游”“科普亲子一日游”等旅游产品,制定科普旅游新路线,开展“科普+旅游”系列特色体验活动,设计类型多样化的科普旅游精品线路,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打造科普旅游带,努力成为“网红科普打卡地”;
    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科普教育基地资源丰富,可开发海洋科普旅游来吸引游客。通过发挥区域文化特色,创建科普旅游品牌,针对市场需求,创造出具有个性和特色的产品。此外,构筑顺畅的交通网络,以现有铁路、高速、国道、省道所形成的交通网络为基础,整合周边科普教育基地资源,构建科普旅游新格局,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创新强国、素质强国提供支撑和服务。

    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为具体研究对象,运用ArcGIS10.2空间分析方法,对其展开核密度分析、最邻近指数分析,在揭示其空间分异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高质量发展策略。通过研究得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数量众多,类型差异显著。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涉及六大类别,科技场馆类、教育科研与重大工程类、自然资源类科普教育基地数量较为丰富,其他类型数量较少。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分布,集聚型空间分布突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主要集聚在东部地区,形成了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高密度集聚区以及川渝地区、关中地区、华北地区、苏皖交界区、湘鄂地区等次级核心区,其他地区分布较为分散。其空间分布特征是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一般位于平原、丘陵、盆地地区,具有明显的沿交通线分布特征,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越集聚、旅游资源禀赋越好的地区分布较广。新时代下,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注重分类指导,实行差异化开发;
    优化资源配置,协调空间布局;
    加强创新发展,探索基地科普旅游。

    猜你喜欢科普基地发展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06-01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科普达人养成记学生天地(2020年23期)2020-06-01我的基地我的连军营文化天地(2018年2期)2018-04-20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科普漫画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2017年12期)2018-01-20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科普连连看发明与创新(2016年38期)2016-08-22科普连连看发明与创新(2016年34期)2016-08-22“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汽车零部件(2014年9期)2014-09-18

    推荐访问:高质量 科普 格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