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文档网 - www.qiying88.com 2024年05月04日 14:51 星期六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新时代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的价值意蕴及其实践路径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4-03-06 09:30:04

    孟鹏涛,王雅懿

    (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春理工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吉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22)

    劳动精神是在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和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所体现的劳动态度、劳动意志、劳动情感、劳动观念等精神品质和价值理念的有机复合体[1],遵循“劳动认知奠基、劳动态度催生、劳动情感推进、劳动意志驱动、劳动能力促成、劳动行为品格铸就”的内在生成逻辑。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生力军,他们的劳动精神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未来一段时期各行各业的发展。重视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通过端正劳动认知、培养热爱劳动的态度、尊重劳动的情感、锻炼勇于拼搏的劳动意志、提高劳动能力、养成自觉劳动的习惯,引导大学生形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能够最大程度凝聚起时代新人的智慧和力量。

    (一)中华民族热爱劳动优秀品质赓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劳动在延续至今的中华五千年璀璨历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是帮助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必要手段,而且也常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团结协作的精神相伴而生。我们今天所能享受到的各种物质财富和赖以延续的精神财富,无一不是依靠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辛苦奋斗得来的。因此,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需要大学生接续奋斗,传承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在新的奋斗征程上用劳动创造书写新的时代辉煌、成就新的历史伟业。一方面,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有利于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是生活习惯,也是一种美德。“俭,德之共也;
    奢,恶之大也。”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因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成就伟业的事例不胜枚举,大到国家,小到个人家庭,都需要持续不断地弘扬和传承勤俭节约的美德。进入新时代,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绝大多数人能够延续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但社会上也存在过度追求精致生活、舌尖上的浪费、攀比消费等挥霍浪费现象。我们现阶段的幸福生活和所能享有的丰富社会资源都是无数劳动者辛勤付出换来的。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有利于大学生珍惜现有幸福生活,感知劳动创造美好的不易,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另一方面,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有利于大学生延续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精神力量。近代以来千疮百孔的中国正是在无数秉持艰苦奋斗精神的劳动者的不懈努力下,破除重重关卡,一步步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进入新时代,大学生仍然需要有敢于碰硬的勇气、善于创造的能力、勇于突破的魄力,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发扬伟大斗争精神,赋予艰苦奋斗精神全新的时代内涵,克服在发展道路上的精神之艰难,通过劳动和创造使艰苦奋斗精神发挥全新的价值和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然会有艰巨繁重的任务,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特别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2]

    (二)“五育并举”教育目标贯彻落实的重要着力点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依靠教育基础性作用的发挥,即需要劳动教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多措并举,共同构筑起全面培养大学生的教育体系。“五育并举”中,劳动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发挥着核心和纽带的作用。因为劳动教育不仅仅是提升劳动技能的外在实践性活动,其中还蕴含着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毅力和品质、坚定克服困难的意志等德育目标;
    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也渗透着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和智力提升的训练;
    毋庸置疑,实践性劳动也是一种体力性活动,亦会达到提升学生体质、引导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体育目标;
    此外,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学生通过劳动带来的创造性成果感受到幸福、满足、喜悦等美的体验,也能达到潜移默化提升学生美学素养的目标。由此可见,劳动教育应该也必然成为“五育并举”教育目标贯彻落实的重要着力点,而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作为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内核,势必成为“五育并举”教育目标贯彻落实中加强劳动教育的精准发力点。

    (三)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

    作为人们获取生活来源的谋生手段,劳动也是人们体悟生活、感受美好的重要载体,更是人们借以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介体。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人类借由劳动获得自己的本质,从而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因此,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劳动,通过多种方式培育他们的劳动精神,引导其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提升劳动获得感,能够促进其全面发展。一方面,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能够实现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目标。培育劳动精神的过程不仅引导学生通过参与劳动提升实践动手能力,更增强了学生自主性、磨砺了他们的坚强意志,增进学生智慧、强壮体魄、提升感知劳动之美的审美情趣,能够助力大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的形成,从而锤炼大学生高尚品质、形成健全人格。另一方面,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也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能够在理论上廓清大学生对劳动本质的模糊认识,引导大学生理性认识人类劳动实践的创造本质,明确劳动基本理论,更加懂得和理解劳动的重要性,为未来参与各式各样的劳动实践形成理性认知基础;
    在实践上培育大学生劳动精神,有利于引导大学生从行动上“重劳动”“爱劳动”,通过一系列劳动实践逐步提升劳动技能、培养创造精神,不断提升社会实践能力,克服大学校园重理论知识传授、轻社会实践操作的问题,从而帮助大学生提升综合素质。

    “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提到劳动的重要性。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倡导通过在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开展劳动教育,培育学生劳动精神。而当前的大学生群体由于从小成长于国家社会快速发展、家庭条件日益改善的时代,难免会有部分大学生在劳动精神上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正视并分析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教育,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工作。

    (一)功利化的劳动认知导致劳动态度的利己性

    职业本无高低贵贱之分,劳动也没有等级差别,但由于生产力要求进步、社会分工不断细化与发展造成的脑体劳动分离,以及由此产生的收入差距,给不同职业带来了社会地位的差异。大学生由于心智尚未成熟,容易被外在的表象和可以直接量化的收益左右认知和判断,导致部分大学生在看待劳动分工和职业差别时容易出现功利化倾向,使其看待劳动和选择职业的态度呈现利己性。受实用主义和劳动等级等思想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简单认为劳动就是谋取个人更好物质生活条件的手段,参与劳动就是为了得到一份优厚的薪酬,导致其在未来择业和选择劳动领域时避重就轻,更多考虑收益高的工作,而不愿意参与专业技能要求高,复杂性、创造性强而短时间内收益不那么诱人的工作。此种现象影响大学生社会价值的发挥,不利于劳动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此外,由于片面化和功利化就业观念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就业选择劳动岗位时一味追求大城市、“白领”职业这些所谓的“成功”岗位,而不愿到基层最需要人才的艰苦岗位。大学生对劳动目的、劳动本质的认知呈现的功利化倾向导致劳动成为了获取经济报酬或者赢得体面的工具。“功利倾向的劳动观背后实则隐含的是经济理性的思维”[3],将劳动与回报的经济关系看作劳动的目的会使部分大学生对劳动产生功利化的错误认知,导致其只关注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而忽视劳动本身的价值所在。由此引发部分大学生的劳动态度呈现利己化,有违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基本要求。

    (二)劳动动机偏差导致劳动意志的薄弱

    劳动意志是劳动精神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劳动认知、劳动情感和劳动动机综合作用下形成,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劳动习惯的养成和劳动行为能力的持续提升。而近年来,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还有在网络中比较流行的“佛系”亚文化,大学生的奋斗意志易被侵蚀,导致部分学生产生逃避劳动、鄙视体力劳动、企图不劳而获等不良劳动动机。依靠短平快方式获取高收入的社会现象引发部分大学生劳动动机的偏差,从而影响大学生坚韧、拼搏劳动意志的形成,导致其不能很好地依靠热爱劳动、诚实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也导致他们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容易产生退缩心理、躺平心态、“佛系”对待等消极现象,影响大学生拼搏奋斗精神的养成。

    (三)劳动实践教育弱化导致劳动能力的不足

    当今大学生的成长经历和教育经历中,家庭和学校教育中劳动实践锻炼和劳动教育还不充分,使得大学生缺少习得和提升劳动能力的机会。一方面,部分大学生生活劳动实践能力不足。步入大学之前,大多数家庭为了给孩子更多学习和休息时间,由父母长辈代劳生活事务,使得部分学生生活劳动能力不足;
    而进入大学校园后,部分大学生又比较依赖发达的生活服务,缺乏自觉进行日常生活起居劳动的兴趣,从而出现适应自主生活、从事生活劳动实践能力不足的情况。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专业劳动技能不足。大学阶段虽然设置了与专业课程相关的实践性课程和实际操作性活动,但部分大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动机只是完成作业和课程考核,而忽略对自身专业劳动技能提升的长远认识;
    加之近年来受疫情常态化影响,高校课程时常被迫转为线上教学,导致线下实践教学不能按时、按计划开展,只能通过虚拟仿真或者老师线上讲解等形式进行,大大弱化了实践教学效果。此外,部分大学生劳动实践的创造性能力不足是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劳动是创新和创造的源泉,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精力旺盛、接受新事物能力强、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很丰富的阶段,理应成为创新创造的生力军,理应成为职场中利用所学知识推动行业创新发展的主力军。但由于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存在重视理论学习而忽视实践性活动,导致出现“眼高手低”“高分低能”现象。此外,由于当今物质生活条件普遍比较富足,导致部分大学生难以忍受长期劳动实践中需要克服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艰难困苦,尤其是创造性劳动往往伴随着长期的时间、智力和体力的叠加投入,而部分大学生劳动意志薄弱导致抗挫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差,难以适应创造性劳动的复合型需求。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培育需要对标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育人标准,遵循劳动教育基本规律和新时代对大学生劳动精神的要求,从科学设置劳动精神培育目标、制定并完善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家校社协同体系等方面探索实践路径,助力提升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科学设定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目标

    《意见》明确提出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其中提到要培育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我们有必要遵循螺旋上升的教育规律和成长特点,有针对性地细化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目标。总目标的设定既要体现大学段教育教学要求、教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生成长需要,更要实现对中小学阶段劳动精神培育内容的衔接和超越,同时要贯穿“一体化”思维;
    具体目标要结合各高校的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需求而设定。就总目标而言,新时代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目标就是要引导大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尊重劳动的劳动态度、培养热爱劳动的劳动情感、锻炼坚忍不拔的劳动意志、养成自愿自觉的劳动习惯、提升勇于创新的劳动创造能力、塑造脚踏实地信守诚信的劳动品格。就具体目标而言,由于不同层次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生职业定位不尽相同,各高校应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行业类型制定不同层次、对标行业发展要求的劳动精神培育目标。如应用型高校应重点关注学生劳动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升;
    应用研究型高校既要注重学生专业动手能力提升,还应兼顾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应重点培养学生劳动创造能力、劳动创新精神等。同时劳动教育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也应该结合学校专业学科特色和办学定位综合考量而定。通过科学设置劳动精神培育目标,以达到劳动教育各项措施精准服务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目的。

    (二)制定并完善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劳动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强化学生劳动认知、增强学生劳动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应该在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遵循大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和高校教育教学规律,全面统筹设置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首先,要从顶层设计视角,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科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构建特色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各高校应在全面遵循《意见》中关于劳动教育课程设置要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特色和教育教学安排等情况,系统化设置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在“劳动+”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开设一定学时的劳动教育专门性必修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具体学时安排上可各占50%;
    在此基础上,将劳动精神培育要求贯穿在各类专业课程中,有机融入各类实践教学环节和专门性实践课程,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融入劳动精神培育内容和考核要求,实现劳动精神培育在课程体系中的合理覆盖。其次,要分层次设计好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涵盖的教学内容。其中,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中要设置劳动观和劳动精神培育的理论性教学内容。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理论思维,就会连两件自然的事实也联系不起来,或者连两者之间所存在的联系都无法理解。”[4]因此,在劳动教育理论教学环节,要注重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引领,系统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和系统认同劳动精神的科学内涵和具体要求,自觉树立正确劳动观,形成劳动精神培育的认知基础。同时,在必修课程中设置一定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设置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如设置校园劳动周,可以让大学生参与校园清洁、校园环境维护、图书馆书籍整理等工作,既体悟劳动创造幸福校园生活的满足感,又增进学生对校园的热爱情感;
    还可以积极拓宽学校劳动实践范围,增设校外劳动实践内容,与校外农场、企业、工厂等实践单位建立长效实践联系,为大学生创设锻炼机会。在其他能够融入劳动精神培育内容的专业性课程中,注重强化专业技能和职业理念的培养,为大学生未来入职参与劳动奠定专业基础,同时结合创新创业要求在实践性课程内容中提高教学内容的高阶性和复杂性,注重学生专业创造能力的激发和培养。以此激发大学生的劳动情怀,引导大学生感知劳动、体验劳动之艰辛、体悟劳动之美、感受劳动之创造性魅力等,提升大学生参与劳动的兴趣和意愿,为劳动精神培育奠定有效基础。

    (三)构建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家校社协同体系

    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并不是简单依靠大学几年的学习生涯就能铸就,而是需要统筹发挥家庭的基础性作用、学校的主导作用和社会的支持作用,发挥好家庭、学校、社会的协同育人作用。就家庭层面而言,发挥好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基础性作用需要从两方面入手。一要发挥好日常性家务劳动和家庭生产服务性劳动对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积极作用;
    二要充分发挥父母正确劳动观对大学生劳动精神的潜移默化影响。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技能和劳动能力都需要在家庭环境中日渐习得。在寒暑假大学生返乡在家之际,要引导大学生自觉参与家庭劳动,指导大学生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和家务劳动处理能力;
    有条件家庭还可以创造机会鼓励大学生参与父母的生产服务性劳动,使其亲身感受父母劳动的辛苦,为家庭共同生活奉献个人力量,提高参与劳动的兴趣和对家庭的责任感,为在校和今后独立生活提供保障。子女的劳动观念会不同程度受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因此父母也要给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无论从事何种职业、依靠何种性质劳动谋取生活来源,父母都应该给子女树立诚实劳动、辛勤奉献的好榜样,引导其理解并认同劳动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基本观点。学校层面需要发挥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要发挥家庭教育和社会熏陶的联动作用。学校在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中发挥好课程教学主导作用之余,还要在学校场域中形成家庭劳动教育和社会劳动氛围熏陶的纽带和桥梁。即大学生在家庭中受到的劳动实践锻炼需要在学校自主生活过程中进行巩固,来自家庭对大学生劳动观念的潜移默化作用需要在学校教育中进行强化或者纠偏;
    社会大环境对大学生劳动精神的影响也需要依靠学校教育进行引导,弘扬正向影响、纠正不良风气的侵蚀。就社会层面而言,要为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提供锻炼场所、实践教学资源和环境氛围等支持。各地政府应引导当地企业为当地高校提供力所能及的社会服务和劳动教育场地支持等,为学生参与校外生产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提供帮助和扶持。同时,也要注重发挥社会风气对劳动尊重和重视的作用。媒体要大力宣扬劳动最光荣、创造最伟大的劳动理念,宣扬好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通过典型事例的宣传增强大学生对劳动重要性的直观感受,激发大学生参与劳动创造、自觉奉献的信心和勇气,引导大学生诚实劳动、踏实做事。

    总之,大学生劳动精神培育是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一维,更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着力点,需要全社会形成最大合力共同发挥作用,引导大学生通过劳动创造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自觉肩负属于新时代青年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在火热的劳动和创造中引领社会前进发展。

    猜你喜欢培育劳动精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2年5期)2022-05-25虎虎生威见精神文萃报·周二版(2022年5期)2022-02-18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人民周刊(2021年22期)2021-12-17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科普童话·学霸日记(2021年5期)2021-09-05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拿出精神学苑创造·A版(2018年7期)2018-08-07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少年文艺·开心阅读作文(2018年4期)2018-05-02热爱劳动文理导航·科普童话(2017年5期)2018-02-10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科学大众(中学)(2018年2期)2018-02-01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当代工人·精品C(2016年6期)2017-01-12

    推荐访问:意蕴 新时代 培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