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文档网 - www.qiying88.com 2024年05月20日 14:35 星期一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盐城市农村智慧养老服务共同体的建构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4-03-06 13:30:04

    朱晓丽

    (盐城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建设普惠、高效、智慧化的养老服务体系。但是,在养老服务体系构建过程中,长期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怪现象,为了推进农村养老服务的发展,《全国农村养老服务推进会重点内容(2020)》高度重视农村养老服务,明确指出农村养老服务中的突出问题:“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严重,家庭养老能力弱化,农民养老保障不足,农村养老服务设施不健全,养老服务运行可持续性和监管不足等问题,与广大农村老年人期待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1]。会议计划到2025年构建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形成家庭、社区、机构多元共建,医养、康养相融合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22)》指出:“截至2021年底,江苏全省户籍人口7881.06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872.12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3.75%;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443.95万人,占户籍人口的18.32%;
    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98.66万人,占户籍老年人口的15.95%。”[2]与城市相比,农村养老问题是重点和难点,也是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关键。位于苏北的盐城市农村老龄化问题更为严峻,涉及范围广、高龄深度化、空巢老人增长快、养老资源匮乏、智能养老产品普及率低等。为推动农村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关于推动农村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2022年)》强调要“构建与我省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形势相协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老年人需求相匹配的养老服务体系”[3]。随着新时代的智能化发展,农村老人对生活照看模式、保健护理效度、情感慰藉程度等需求在逐步提高。然而,与城市老人相比,农村老人因为经济发展落后和文化程度低,对智慧养老的提法非常陌生,也不认可。为了促进农村养老的良好发展,《数字技术适老化发展报告(2022年)》提倡“政府与社会各方将共同发力,探索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推动数字适老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建成兼顾老年人需求的智慧社会”[4]。因此,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人士有责任协同合作,形成强大凝聚力,助推农村数字技术适老化产业,营造农村数字适老化的良好环境,建成满足农村老人需求的智慧社会。

    “智慧养老”指依托互联网、移动通讯、大数据、智能硬件等现代技术产品,完善养老服务智能设备、健康监测系统等,建立开放、安全、普惠的养老服务一体化平台,打通公共服务机构、专业医疗机构、家庭等的数据壁垒,建立联动合作,实现老年人物质、精神等多重健康养老服务的一种智能化、专业化、现代化的新型养老模式。“智慧养老不仅能有效促进养老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还能促进社会治理方式的改变和创新,促进多元主体参与协同的养老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5]

    基于此,“农村智慧养老服务共同体”就是基于回应农村老人养老服务需求的核心目标及共同利益,政府、农村社区、养老机构、市场、社会组织、家庭等多元主体自觉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群体,具备较强的整合功能和凝聚力,能有效应对风险和危机。各主体协同参与,共同构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以科技资源作为支撑,高效整合零散的农村养老服务资源,实现对农村老人的线上线下全方位养老服务,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农村养老服务的“智慧化”。农村智慧养老不是智能化与养老的简单叠加,而是深层次的契合,既强调智能化的设备满足农村老人的物质需求,又重视服务给农村老人带来的人文关怀。具有一定优势:1.养老服务综合能力较强。以互联网、大数据等为依托,提高了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2.养老服务总体成本较低。智能化的设备节省了人力资源和护理成本;
    3.养老服务内容和方式较人性化。依托互联网的智能化设备有效实现对农村老人的生活护理、医疗保健、精神娱乐等服务,使农村养老服务具备人性温度。具体来讲,通过感知节点、数据分析等高科技手段,现代智能化养老产品能实时感知老人身体特征,智能分析和传达老人各层次需求,通过养老服务系统管理平台进行信息资源和相关主体的整合,将养老服务的供给方与需求方精准对接起来,根据老人物质和精神的实际需求提供针对性服务。借助于高科技,养老服务平台会依据不同老人的个人习惯和健康现状,自动规划科学到位的服务项目及服务人员,老人居家也可以享受专业化与个性化的健康监控、生活照料、保健护理等多项服务。

    二是农村养老服务主体的“多元协同化”。在农村养老服务多元主体中,各主体是责任分工明确且协同合作的关系。“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供给主体有利于满足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提升养老服务的社会化程度。”[6]因此,应“注重多元主体供给,强调服务供给范式的多样性,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市场及家庭均能参与到多元主体合作之中”[7]。其中,传统家庭仍然是农村养老服务的核心主体;
    政府发挥顶层规划者、统筹者和协调者的主体作用,规划统筹养老服务的目标任务,通过农村养老的相关政策支持激发多元主体的活力,运用政策制度规范多元主体养老服务行为;
    市场发挥着创新者和促进者的主体作用,通过创新农村养老服务设备,完善养老服务方式和提高服务水平,满足不同层次农村老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农村社区发挥着政策承接者、需求挖掘者、资源整合者的主体作用,负责承接和实施政府制定的养老方针政策,能精准掌握社区老人的经济、精神和医疗保健等需求,引导多元主体为农村老人提供针对性的养老服务;
    社会组织发挥着沟通者和宣传者的主体作用,助推农村老人与政府、社区的有效沟通,弘扬“孝老”文化,协助深入农村为老人提供政策宣传、健康答疑、生活护理等志愿服务。

    当前,盐城市正致力于推进医养融合、科技助养的“智慧型”养老服务业,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主要侧重在城市,由于盐城市农村存在智慧养老服务业扶持政策有限、科技硬件设施弱、处理技术信息能力不强、农村老人认知水平低等薄弱因素,盐城市农村“智慧型”养老产业仍发展缓慢,有待进一步完善。

    第一,农村智慧养老服务缺乏顶层规划和统筹。相对于城市智慧养老建设,盐城市农村智慧养老产业还未能形成一定规模,尚处于分散的试点阶段,部分村庄和企业自行合作开发智能化养老产品,并进行试点运营,如在东台梁垛镇临塔村、安丰镇红安村试点农村智慧养老,同步试点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开展互助式养老服务。盐城市虽然出台了《盐城市区政府购买与补助养老服务实施办法》《盐城市养老服务条例》等政策文件,高位设计“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协调”体系建设,但主要侧重于城市,因为农村缺乏政府部门的顶层规划和政策支持,农村智慧养老服务难以获得大数据和现代科技的支撑,信息的不匹配导致养老服务未能契合农村老人实际养老需求,造成了供给与需求的断层:尚未建立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出台激励社会多元资本参与农村智慧养老服务领域的各方面优惠措施,未充分调动社会多元主体参与农村智慧养老服务,尚未建立财政投入动态增长机制,未能为农村智慧养老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

    第二,农村智慧养老服务普及率较低。盐城市目前主要是以购买“智慧型”养老产品的方式开展城市智慧养老服务,并有机融合城市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满足城市老人多元化的养老需求。但对于农村智慧养老投入的新技术资源有限,推广应用智能养老产品的力度也不大,智能养老产品也仅为便携式手环或智能手机,操作繁琐,难以满足老人多元个性化的养老需求;
    由于农村养老数据具有零散性和碎片化特点,较难整合分析,信息的不对称造成养老智能产品供需错配,不能根据养老个体的需求制定个性化智慧养老服务方案,尤其不能适配农村失能老人的医疗保健、生活护理、情感关注等刚性需求,忽略了农村老人整体较低的文化水平和收入水平对新型智能产品的接受能力和应用能力;
    目前,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虽然大多通了互联网和有线电视,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们的经济负担,为节省费用,农村老人的互联网使用率并不高;
    部分农村老人甚至抵触与排斥新技术和智能化养老产品,因为他们很难学会使用新技术和智能产品,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智慧型”养老产品在农村老人中的普及。

    第三,农村智慧养老服务缺乏专业技术和人才。智慧养老产业涉及医疗、心理学、营养学、科技等众多领域,需要既有扎实的医学护理、心理咨询、营养调理等专业知识,又能精通信息数据处理的复合型人才。目前,盐城市积极设计适老化产品和推进智慧养老新业态,但是仍存在智慧养老产品研发技术能力不足、养老服务队伍整体专业水平欠缺等突出问题。智慧养老产品研发需要政府和企业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但回报率并不高,尤其在农村,更收益甚微,导致政府和企业投入有限,并且少数专业人员大多聚集在市区,农村养老服务专业人员相对更短缺,大部分现有服务人员专业技能和养老服务能力亟待提高,存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流动性较大、护理能力薄弱等问题,主要因为农村养老服务工作强度高、工资待遇低、心理压力大、社会地位低,难以吸引高端复合型人才。

    第四,农村智慧养老服务多元主体缺少协同。目前,盐城市农村智慧养老服务尚未形成多元主体积极参与格局,多元主体间缺乏协同。一是家庭结构趋向于小型化和空巢化,不少家庭很难给予老人日常的生活照料和精神关怀,导致家庭养老部分失灵;
    二是政府过度介入资本,政府应该是农村养老服务的主导者,却以直接供给者的身份全程介入,掌控了农村养老服务的资金、智能技术、养老信息的供给;
    三是市场缺少参与动力,相对于政府扶持的城镇公办养老机构,企业等社会资本拟投入的农村个体养老机构和智能养老产品制造公司难以获得优惠和补贴,投入多,回报利润却低,导致市场失能;
    四是农村社区缺乏养老服务机构,更缺乏智能化的公共基础设施投入,智慧养老服务资源碎片化,导致社区失能;
    五是社会组织包括养老顾问、志愿服务者、情感关怀者和法律援助者等,主要依靠政府扶持和微薄的有偿服务得以延续,因此参与度也不高。

    近期,盐城市养老服务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工作推进会汇报了省民生实事项目三项、市民生实事项目“五个一”的推进情况,并确保在2022年10月底完成全部目标。从以上养老服务民生实事项目的推进可以看出盐城市对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视。但是,这些项目主要面向城市养老,未能对农村智慧养老服务体系的优化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因此,要实现盐城市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优化,就要建构起农村智慧养老服务共同体,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家庭、市场、社会等多元参与的格局。

    (一)智慧政策服务:顶层驱动,让农村智慧养老“有章可循”

    政府要高位制定和落实政策措施,构筑农村智慧养老服务的“保障网”,发挥政府在统筹规划、制定政策、兜底保障、加大监管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同时,政府应加强与民政部、财务部、公共卫生部和监管部等部门间的协同合作,共同保障农村智慧养老服务体系的有效运行。

    第一,加强部门协同,完善农村智慧养老针对性政策扶持。近年来,盐城市政府积极推进养老工作,各部门协同合作,先后制定落实一系列养老政策文件,主要包括:《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推行居家养老服务智能化市场化(各级人民政府、民政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等协同负责);
    《盐城市区政府购买与补助养老服务实施办法》,包含购买与补助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购买与补助机构养老服务、奖励养老护理从业人员等内容(各级人民政府、财政局、民政局、老龄办等协同负责);
    《关于加强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依托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留守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急、健康护理和精神安慰等关爱服务(各级人民政府、民政局、司法局、财政局、医保局、老龄办等协同负责);
    《盐城市养老服务条例》进一步为完善本市“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提供了法治保障;
    《盐城“十四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凸显了“老龄健康促进行动计划”“医养人才队伍建设业行动计划”“家庭养老保障能力行动计划”“智慧助老行动计划”等。尽管市政府制定的政策涉及智慧养老,但主要适用于城市,缺乏对农村智慧养老的针对性政策扶持。因此,盐城市政府应高位构建契合农村老人实际需求并可有效落地的刚需政策。针对农村智慧养老服务“碎片化”难题,制定适合农村的智慧养老服务规则,使参与养老的多元主体的服务制度化和标准化,为农村智慧养老提供法律保障;
    针对农村智慧养老服务“社会力量参与度不够”问题,制定和落实农村智慧养老服务优惠准入扶持政策、养老机构运营扶持政策和人才资源扶持政策等,激励社会企业、市场资本和志愿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进来。

    第二,加大农村智慧养老资金投入,设立专款专用资金。2022年,盐城市财政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预算安排养老专项资金7250万元,比上年增加3650万元。市级养老专项资金将主要用于向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养老金,向一线养老护理人员发放特岗补助,向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和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发放运营补贴”[8]。尽管市政府加大了养老资金投入的力度,但缺乏对农村智慧养老的专项资金扶持。盐城市财政应加大农村智慧养老服务项目经费、养老专业人员服务经费、养老基础设施完善经费的投入,为农村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的建设和维护设立专项资金;
    为农村养老智能产品的研发和推广给予大量资金的支持,加大科技支撑,推进智能养老产品在农村环境中的广泛应用;
    采用财政贴息、低息贷款等激励措施,加大企业对农村智慧养老建设项目的信贷投入;
    对于投身于农村智慧养老的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可按机构年度投资额的一定比例给予贴息补偿,如其收住失能失智农村老人连续半年以上,则提高对其养老运营的补助标准,补助标准可定为每人每月300元;
    对于积极组织智慧养老服务的农村社区给予贷款、税收等方面的优惠;
    对智能化的农村老人护理服务给予一定费用减免优惠,如适当减免农村小微型养老服务机构的日常开支费用,机构的水电煤气费用按照普通民宅缴费标准收取等,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其参与农村养老的积极性。

    (二)智慧健康服务:全人健康,让农村智慧养老“有需必应”

    近年来,全人健康理念使得养老产业从单纯注重老人的身体健康转变为同时关注老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盐城市在养老实践中将老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一并纳入到养老服务范围内,制定了实现全市老人的全人健康的养老服务策略。

    第一,提供智慧医疗服务,保障农村老人身体健康。2022年,盐城市大力推进智能化养老服务工作。进一步提高县(市、区)、镇(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三级中心的智慧养老服务水平,实现失能失智老人救援呼叫服务全覆盖;
    开展“智慧助老”服务,对老人进行智能技术的专项培训;
    汇集整合老人的健康数据,实现对老人健康的个性化服务和精确化管理;
    依托“互联网+养老”服务模式,融合线上线下,构建养老机构、社区和家庭一体的智慧养老服务网络;
    借助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推广老人健康服务的技术和设备,开展远程实时监控和定位、健康监测和紧急救援等服务。尽管市政府已经高度重视全市老人的智慧健康服务工作,但尚未针对性地深入探索农村老人的智慧医疗服务策略。因此,应协同各多元主体,从医疗服务入手,因地制宜地推进农村智慧养老,保障农村老人身体健康。与城市相比,农村存在经济不发达、医疗资源不足、交通不便捷等问题,导致农村老人健康长期被忽视。针对此问题,首先,政府出面引导市场在农村投入智能养老设备,农村社区负责为农村老人设置智能健康检测终端,由志愿者每日上门测量老人的血压、血糖等健康指标,获得的数据自动上传至网络平台进行存储与分析,并及时将异常情况汇报给医疗部门,由专业医护人员回应处理。其次,在农村社区建立医疗健康服务中心,安装B 超仪、大型血压计等检查仪器,按社区老人人数配备一定比例的专业医护人员,负责日常坐诊和上门看诊服务。最后,为居家老人配置具有呼叫、求助等智能功能的通信设备,并连接到社区网络平台,以便工作人员能实时收到呼叫求助信号,及时给予救援。

    第二,推动智慧关爱服务,关注农村老人心理健康。盐城各地均已建成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符合条件的城乡困难和高龄老人提供助洁、助浴、助医、陪聊等上门服务,从而有效降低了老人患心理疾病的风险。“盐都区率先建立留守老人关爱库,提供线下上门服务的同时设立12349线上呼叫平台,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照看、健康护理、心理辅导等7大类养老服务。”[9]市政府虽已高度关注养老服务中老人的心理需求,但尚缺乏对农村老人的专项智慧关爱服务。因农村经济条件和个人家庭因素导致农村青壮年普遍外出打工,加上农村缺少公共娱乐设施和精神文化活动,导致农村空巢老人产生了很多心理问题,亟待关注。首先,盐城市政府可协助农村社区建立老年文化广场,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设备为老人播放新闻或影片等,并在现场组织健身、棋牌等娱乐活动,丰富老人生活。其次,鼓励企业为各村老人提供低价智能养老产品,当老人要疏解心理压力时,可通过智能设备求助社区工作人员,等待志愿者或专业心理师上门服务。最后,呼吁志愿者定期通过在线平台邀请农村老人在外的子女参与父母心理关爱活动,督促他们经常在线与父母沟通,多回家看望父母,在农村形成敬老的正向舆论与关爱氛围。提倡村干部与老人签订关爱服务协议,实行心理专家定期沟通制度,通过上门走访、视频通话等方式,确保每周3次的心理关爱服务。

    (三)智慧技术服务:跨越鸿沟,让农村智慧养老“落地生根”

    基于盐城市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农村智慧养老服务的核心就是技术。盐城市各多元主体可协同合作,调动市场的积极性,引导农村老人接受智能产品,通过专项培训,帮助其享用新科技。借助智能产品和信息平台系统,联结农村老人和养老服务者,为老人提供医、餐、洁、浴、行、购等助老服务。

    第一,发挥市场活力,促使农村智慧养老资源“投进来”。盐城市一直积极鼓励市场参与养老服务,计划十年内建成长三角(东台)康养基地,惠及15万人口;
    支持公办养老服务机构采取“公建民营”的新模式,吸引各类品牌养老服务机构入驻盐城,给予一定建设和运营补助,确保老人“负担得起”,也保障机构养老“供应得起”。当前,应该加大力度促进与农村适配的智能养老产品投入农村,实现农村智能终端设备的层次化。智能终端设备主要包括三种:一是穿戴式终端设备。如智能腕表、智能手机、一键呼叫器等;
    二是固定式智能终端设备。如智能灯控、智能门禁、智能安保等;
    三是智能机器人。如常规照料型机器人、病患护理型机器人、精神陪伴型机器人等。为能承担智能家居一定成本的老人家庭优惠安装智能家居产品,并跟踪售后;
    为能完全自理的老人提供智能手机,配上视频键和紧急求助键;
    为能半自理的老人配备一键呼叫器、智能拐杖和智能机器人等;
    为失能生病的老人配置多功能床、智能浴缸和可视化呼叫器,发放智能手环,实现定位和健康监测。以上所有费用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并保证企业能够盈利,从而增强市场参与养老的动力。

    第二,加大智能技术培训力度,促使农村智慧养老资源“转起来”。2022年,盐城市发布了《关于实施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专项普及培训工程的通知》,由市卫健委和老龄办牵头,继续推进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专项普及培训工作,内容涵盖了如何使用手机APP实现微信语音和视频聊天、网上挂号、健康扫码、网络约车等常用功能,熟悉“我的盐城”APP的功能,帮助老年人突破数字壁垒,“到目前止,盐城市已经完成培训4.3万人次”[10]。但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老人因无力购买智能产品,且不了解网络信息和智能技术带来的便利,缺乏参加培训的积极性。目前,首先应基于农村老人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程度,拟定差异化、人性化的智能技术培训方案,涵盖农村老人的日常生活难题,如视频聊天、健康扫码、智慧就医、手机付款、智慧出行等,并开发一套简单易学的智能技术培训微课。其次,可依托农村老龄协会、农村养老服务机构和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上下联动,多方协同,分层培训。如,聘请行业专家和教师,对有一定文化的老人,采用村里设点集中培训或线上平台培训的方式开展培训;
    动员行业内的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对文化程度低的老人,采用小班结对培训或上门个别指导的方式,引导他们正确认识智能技术,帮助他们掌握智能技能,融入智慧生活。

    (四)智慧人才服务:跟上需求,让农村智慧养老“有劲可使”

    基于盐城市农村老人的实际需求,农村智慧养老服务的重要保障就是人才,主要包括:智能技术专业人才、农村养老机构运营人才、医护专业人才、家政专业人才、心理辅导专业人才等,为了弥补农村智慧养老服务的人才缺口,应将“引进人才”和“就近用人”相结合,建立起一支业务能力强、服务态度好、专业水准高的农村智慧养老服务团队。

    第一,对于专业能力要求较高的智能技术、机构运营和医疗岗位等,可联合驻盐城市的职业院校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为农村智慧养老服务“引进人才”。目前,盐城市已鼓励本市院校专门开设养老服务、康养护理等专业,并扩大招生规模,培养复合型养老服务人才,但还没有专门针对农村养老的专业。因此,应由盐城市政府出资或吸引民间资本支持,村委会出面与职业院校签订合同,按具体岗位类别委托其定向培养农村养老人才,学制三年。职业院校针对农村老人需求增设农村智慧养老服务与管理二级学院,一设智能技术应用养老专业,主要课程包括智慧养老基础知识、智能养老产品的功能、智慧养老平台的操作系统等,旨在培养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人员;
    二设医疗护理养老专业,主要课程包括基础医学、养老护理技能训练、老年营养学、老年病管理等,旨在培养专业医护养老服务人员;
    三设老年心理健康养老专业,主要课程包括老年心理健康教育、老年艺术教育等,旨在培养老年心理辅导的养老服务人员;
    四设养老综合管理专业,主要课程包括管理学基础、养老机构管理实务等,旨在培养养老服务的专业管理人员。明确要求学生就业前必须在校内智慧实验室、老年护理实训中心等基地实践一年,且取得养老服务“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村委会在学生学成毕业时按合同规定的岗位类别引进相应人才,并拟定薪酬保障制度,在福利、考核、岗位晋升、职称评审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从而“留住人才”。

    第二,对于专业能力要求一般的养老护理员、陪聊师等岗位,可遵循“就近用人”原则,吸纳本村待就业的健康村民,优先考虑老人的子女亲属,进行养老服务上岗培训,让农村智慧养老服务更“接地气”。“盐城市依托3个省级养老护理员实训基地,将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技能培训纳入全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十三五’时期累计免费培训养老护理员1.5万余名,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率达85.1%。”[11]但是,愿意去农村的养老护理员却很有限。当今农村,空巢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堪忧,有些生病失能的老人需要专人护理,养老护理员便显得尤为重要。此外,老人的心理健康也不容忽视,陪聊师能够耐心倾听老人的压力和焦虑,为老人提供心情护理。因此,应由盐城市政府统筹安排师资到村,村委会出面设立培训基地,严格筛选出身心健康的应聘村民,在他们取得健康证后,按具体岗位类别进行专项培训,综合提升他们的服务意识、业务水平和素养。为保障服务质量,培训人员必须获得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证书后才可以上岗。考虑到农村条件相对艰苦,可以为每个养老护理员配备一个功能齐全的智能手机,便于他们为老人提供高效服务。对农村养老护理员实行特岗补助,护理生病或失能老人的可得到10000元/年补助;
    护理能自理或半自理老人的可得到5000元/年补助,从而提高其积极性和从业归属感。陪聊师首选老人的子女亲属,同样为其配备智能手机,以便其能随时随地为老人排忧解难。在情感上,老人对于熟人提供的服务更易接受和习惯;
    在效果上,熟人较为了解老人的实际情况,更能针对性地提供帮助。这样既能保障子女亲属的稳定收入,依法履行对老人的赡养义务,也能促使他们将对老人的心理关爱落到实处,带动村民发扬传颂孝亲敬老的村风。

    盐城市农村养老服务建设势在必行,而智慧养老是基于互联网和智能产品实现养老服务的新型产业,为当下盐城市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突出问题提供了全新的应对举措。针对盐城市农村养老现状,构建盐城市农村智慧养老共同体,以满足“农村老人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需求”为根基,以“智慧养老服务”为目标,以“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家庭、市场、社会等多元参与”为策略,有效提升农村老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猜你喜欢盐城市养老智慧盐城市开展重点钢铁企业全面体检江苏安全生产(2022年9期)2022-11-02养老生活环球时报(2022-05-19)2022-05-19被“忽视”的角平分线数学大世界(2020年13期)2020-07-14盐城市中级法院和盐城市侨联共同举办涉侨纠纷调解中心揭牌仪式华人时刊(2018年23期)2018-11-18养老更无忧了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华人时刊(2017年19期)2017-02-03养老之要在于“安”大社会(2016年5期)2016-05-04有智慧的羊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4年6期)2014-07-22智慧派智慧与创想(2013年7期)2013-11-18智慧决定成败网球俱乐部(2009年9期)2009-07-16

    推荐访问:盐城市 共同体 建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