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文档网 - www.qiying88.com 2024年05月20日 05:36 星期一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以历史教育为载体进行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和实践理路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4-03-06 16:30:05

    刘 怡①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清醒剂和营养剂,历史教育是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号召广大青年要“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并“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提出要引导学生“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来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继而“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习近平还强调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就“必须修好”党史、国史这门“必修课”①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走向未来 交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答卷,《人民日报》2013年6月27日,第1版。。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有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的青年一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让青年接受历史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形式。历史教育作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梳理它的功能定位、发展历程及实践理论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对青年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有两点重要遵循。第一,服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关于培养符合时代要求、能够承担时代责任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第二,关照作为教育对象的青年关于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时有更多获得感的期待,回应青年对于“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的美好生活需求。作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历史教育主要在以下三方面体现其特殊功能和作用。

    1.历史教育供给青年明确的历史坐标

    要培养青年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就需要克服当下在青年中普遍存在的虚空感、无根感。这种虚无感源于青年对本国历史的疏离,它会让青年的成长遭遇一系列困境——对国家、民族发展的来龙去脉既不了解,就无法客观地认知当下的国情,也就更谈不上家国担当,继而造成理想信念的缺失,导致青年精神上“缺钙”。

    历史教育提供了对症之药。毛泽东曾提到“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单通现在是不够的,还须通过去”②《毛泽东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7页。;
    邓小平认为“了解自己的历史很重要”“要用历史教育青年”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5页。,使青年搞清楚“中国现在干的究竟是什么事情”;
    习近平谈到“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历史教育疏通了过去、现在和未来,帮助青年明确自身所处的历史坐标,解决了青年有关“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以及“当下要承担什么样的历史使命”的困惑。

    青年基于“了解”,继而认同;
    因为“参与”,所以自觉地担当。当代青年接过历史接力棒,便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建立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历史教育为青年提供了明确的历史坐标,只有置身其中,青年才能够自觉地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深沉的家国情怀”以对抗虚无感。

    2.历史教育供给青年明辨是非曲折的实践经验库

    当前世界形势纷繁复杂,多种思潮、各类问题甚嚣尘上,青年面临的学业、工作、生活方面的问题也层出不穷。青年涉世不深,思考不深入,得到的认知也就不够深刻、坚定,往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无法透过现象看本质,遇到挫折便容易怀疑动摇;
    更有甚者,部分青年面对诱惑,在大是大非面前迷失了自我,导致人生的路越走越偏、越走越窄。

    历史教育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库——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青年“实践经验尚少”的局限性——来帮助青年培养明辨是非曲折和正确判断、选择的能力。首先,过去的历史实际上是已经证明的过去的实践,其中的是非曲折成为把握当下的重要参照,为青年做正确的决断提供借鉴。毛泽东虽一再强调实践经验对于青年掌握“完全的知识”的重要性,但也提出对于青年而言,接受“前人总结的”、已被“人家证明了”的知识“是完全必要的”。再者,历史教育在提供丰富的史实基础上,更注重引导青年深入思考“为什么”“如何评价”的问题。青年通过思考历史发生过程的来龙去脉,并适时总结历史规律,进而逐渐习得历史意识和历史眼光,便能“自觉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办事”。青年一旦养成科学的历史思维,便能“终身受用”。科学的历史思维提供了想问题、作决策时的强大底气——“用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把握历史和时代的发展方向”“把握社会生活的主流和支流、现象和本质”。正如习近平所说,正确的观念和科学思维是一把“总钥匙”,有了它,再来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就洞若观火、清澈明了”①《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7—8页。。“是非明,方向清”,才能“路子正”。

    3.历史教育供给青年持续的、正向的精神资源

    青年往往与正面能量相关联。马克思赞扬青年昂扬的斗志,因为青年“无疑是开始走上生活道路而又不愿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听天由命”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5页。;
    较之“老年人习以为常的平庸迟钝”,恩格斯热情地肯定青年“崇高奔放的激情”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05页。;
    毛泽东说青年们带着可贵的“新鲜血液与朝气”“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
    习近平评价“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这种天然的正面能量是宝贵的,但若不加以积极地引导,往往转瞬即逝。

    在当下青年中普遍存在两种有关正能量的误解。一种是口号式的、空洞的“正能量”,它回避挫败、问题和困境。部分青年视这种正能量为自动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面对困难,他们总是试图掩耳盗铃,对由自己所构想出的美好生活幻境感到亢奋。另一种误解则是对正能量的反感与排斥,正能量被认为是土气的、过时的事情。部分青年认为人生的底色就是灰暗的,对正能量嗤之以鼻,转而在审美意义上去追求“佛系”和“丧”。既是“无所求”,偶有所得,便又欢喜于“小欢喜”“小确幸”。显然这两种有关正能量的误解,会使青年的思考浮于表面并丧失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狭隘、肤浅的,也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正能量。

    好比在小麦的“灌浆期”“拔穗期”,阳光、水分若跟不上,就会耽误一季的庄稼。青年也需要接收持续的、正向的能量支持。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教育对象“因实实在在地收获体验而产生的持续的正向的主观感受”①黄冬霞、吴满意: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内涵、构成和形成机理,《思想教育研究》2017年第6期。。历史教育则是供给这种正向能量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曾说多学习、重温历史,心中会增添许多正能量。历史教育通过提供丰富的精神资源库,为青年供给持续的、正向的精神资源。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从历史中汲取“信仰”和“精神资源”,以支持青年的成长。江泽民号召青年学习和发扬鲁迅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坚韧的战斗精神和博采众长、勇于创新的精神;
    号召青年学习以王铁人为代表的大庆精神——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
    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
    讲究科学,尊重科学的“三老四严”精神;
    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
    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习近平强调在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中汲取精神资源——家国担当的五四精神、不忘初心的红船精神、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抗战精神。

    历史事件虽已过去,但凝结在历史事件和人物活动中的精神气质和思想资源,具有联结时空的能量,为每一代青年的成长供给精神营养。历史人物所表现出的苟利国家生死以的大义,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魄力,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信心,是真正的正能量,也正是青年成长需要的阳光、雨露。青年只有习得这些真正的正能量,方能站得高些,看得远些,便不至于顺利时觉得不可一世,稍受挫折就消极悲观。胸怀正能量的青年,无论面对的是坦途还是陡坡,是平川还是险滩,是丽日还是风雨,是喜悦还是哀伤,都能“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

    “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高校毕业生走入社会,他们的思想和言行往往影响一代年轻人,他们代表了一代人的方向;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上看做的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际上将影响一代青年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思想政治理论课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历史教育历来是高校思政课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历史教育在高校思政课程体系中的演变过程,提供了有关历史教育作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基本经验。

    1.延安时期作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历史教育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主要是在1936年至1945年的延安,在中央党校、抗日军政大学、泽东干部学校、中国女子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等高校开设作为一般课程的历史课,主要讲授中国革命和战争问题。这些高校开设的历史课程以“中国革命史”为主要内容,所使用的代表性教材有毛泽东编写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以及由张闻天编写的《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该著共分7讲,从鸦片战争写到1927年的广州起义——在各根据地被广泛使用。历史课程既是根据战争形势和革命现实所需而开设,它服务于把青年大学生培养成八路军的干部以及能够担当起抗日救国大任者的总体教育目标。

    为了给抗日救国提供助力,延安时期的历史教育体现两个突出特点,第一,向青年强调“实践”的重要性。正如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吕振羽所说:“抗战建国中的民族革命的战略和策略,都要根据历史作决定,依靠历史作指南;
    当前一切实际问题,只有历史给予正确的解答,能指示我们实践的方向。所以在目前,对本国史的科学研究,是迫切必要的”①《中国历史论集》,东方出版社1945年版,第154—155页。。第二,注重培育青年“与工农结合”的阶级情感。毛泽东曾说,知识分子在未和群众的革命斗争打成一片,在其未下决心为群众利益服务并与群众相结合的时候,往往带有主观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倾向,他们的思想往往是空虚的,他们的行动往往是动摇的;
    他们的缺点只有在长期的群众斗争中才能克服。

    2.新中国成立后高校思政课体系中历史教育的演变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高校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历史教育是该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新民主主义论”是1949年以后在各大学最早开设的三门马列主义课程之一,课程共七章内容,前两章与中国近代历史相关,分别是“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中国革命史”课程则在1950年由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开设,主张采用“3+1”模式,在根据“苏联模式”所开设的三门马列主义课程之外,另外开设“中国革命史”课程以强调“中国特色”。1953年前后,随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酝酿、公布及实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成为时代主题。从1953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革命史”全面取代“新民主主义论”。此后,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中国革命史”课程又先后被“社会主义教育”“马列主义基础”课程所取代。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在中国国内知识界和高校引发了广泛争论,随后国内反右派斗争开展。在此形势下,从1957年暑假起,包括“中国革命史”在内的四门政治课被整合到“社会主义教育”课程。在1958年4月,教育部政治教育司又下发工作意见,主张将“社会主义教育”改称为“马列主义基础”,强调以研究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为中心,反对“静止地孤立地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针”①《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85—87页。。此后,大跃进运动的开展,使原本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为了扭转这种局面,1959年4月到7月,教育部连续举办马列主义课程教师学习会,重新规定高等学校公共必修的马列主义课程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哲学”“中共党史”四门,其中“中共党史”以选读毛泽东著作为教材。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44页。然而,随着之后政治形势的不断变化,在60年代中期以后,高校思政课逐渐放弃了以往对中共党史的系统学习,取而代之的是现学现用的、断章取义的“语录”学习。直至“文化大革命”期间,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停止。新中国成立之初至“文化大革命”期间,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历史教育经历了多重演变,在历史课程的设置方面,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一,服务于意识形态之需。新中国成立之初,培养青年大学生对国家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同是课程设置的主要目标;
    同时,中苏关系之间的变化也影响了课程内容的调整。比如,“中国革命史”课程便是在“以俄为师”的基础上,通过向青年大学生讲授中国革命实践的具体情形来确立不同于苏俄经验的“中国特色”;
    1958年,开设“马列主义基础”课程来取代“社会主义教育”课程,也与“中共认为苏共偏离正宗马列主义路线”的基本认识有密切关系③刘芳: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演进及其特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9年第3期。,历史教育以“中国革命史”以及“中共党史”为中心内容,重点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实践”。第二,服务于新中国建设的现实所需。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如何充分动员青年大学生不遗余力地投入新中国建设,是包括历史教育在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目标。无论是“中国革命史”还是“中共党史”课程的内容,均强调“人定胜天”的精神力量,重点讲授革命斗争的经验,并且尤其突出人民群众的力量。

    尽管课程设置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是正确的,即培养能够担当起新中国建设之大任的青年学生,但在实践过程中,却出现了各类问题。第一,在强调国家立场的同时,忽视了青年立场。国家的意识形态和现实建设之需成为课程设置的唯一考量,却忽视了青年的认知特点、成长规律,也未照顾到青年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个体需要。第二,教学内容过分强调革命斗争的经验,并未充分探讨革命时期的斗争经验与新中国建设事业的适配度和正确转换的问题。第三,教学过程有些“急功近利”,过分强调历史知识的实用性,导致操之过急的零散化、碎片化的学习,逐渐取代了系统化的深入学习。上述特点为高校思政课体系中历史教育的实践提供了重要经验。

    3.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政课体系中历史教育的新发展

    1978年4月,教育部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定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即开设马列主义理论课,“是新中国大学区别于旧中国大学,社会主义高等学校区别于资本主义高等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志”,并规定在高等学校统一开设包括“中国共产党党史”在内的马列主义理论课程。教育部对“中共党史”做了特别说明,它“是马列主义的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历史,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胜利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胜利的历史”,这门课程的重新开设“是为了帮助学生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体系,学习党的传统”。①《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1页。

    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历史教育相继经历了几次重要改革。第一次是“85方案”的实施,以内容更宽广的“中国革命史”取代“中共党史”课程。1985年8月,中共中央提出设置“中国革命史”课程,旨在“以中国革命史为中心的历史教育,使学生了解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中国,是怎样根据历史的必然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教育文献选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97页。;
    “中国革命史”于1986年在清华大学率先试点开设,后于1987年开始在全国各高校全面推广。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85方案”开始出现难题,“中国革命史”课程主要处理1978年以前的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程,却没有容纳1978年以后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与实践上的重大突破。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87年,国家教委建议各高校开设“中国革命史”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两门课程以将1978年以后的发展史纳入教学内容,但这一安排造成了学生公共课程负担过重的局面。1993年8月,中央强调“学习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应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内容。1995年11月,进一步提出对高校本科生开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革命史论”两门课程来进行有关中国革命与建设史的教育。在“进一步推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课堂、进教材”②《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3页。的工作要求下,“98方案”正式出台,标志新的普通高校本专科“两课”教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正式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体系中的“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概论”主要解决了“85方案”的困境。“邓小平理论概论”取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重点讲授1956年以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史;
    “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继承“中国革命史”的教学内容,以中国革命史为讲授重点,并强调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学习,以“帮助学生理解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成果,掌握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内容和活的灵魂,懂得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发展和革命运动的规律,认清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③《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8)》,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4页。的道理。

    中共十六大召开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写进党章,全社会掀起了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热潮。随之,教育部指示从2003年秋季学期开始,将“邓小平理论概论”课调整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并同时强调大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以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05方案”出台,正式确定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名称取代原来的“两课”。其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增设,是“05方案”的一个突出特点。较之以往以“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为重点的历史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涵盖面更广、知识体系更系统。

    从2007年秋季开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在全国高校普遍开设。此后,该课程在教材编写、学术支撑等方面都获得了很大发展。首先,“05方案”后,中共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统一使用由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科书,在教材编写上全面实现了“一纲一本”。教材先后于2008年、2009年、2010年、2013年、2015年进行了多次修订。为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2018年对教材进行了最近的修订。较之2015版,2018版的教材主要增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其次,为了进一步强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程功能和师资队伍建设,2008年,教育部增设了“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二级学科,为纲要课程提供学科和学术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政课程体系中历史教育的发展历程,呈现出以下突出特点。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主要适应三方面的现实需要。第一,适应在意识形态层面为青年大学生答疑解惑之需,以中国近现代史历史教育为载体帮助学生建立对现行政治体制的认同;
    第二,回应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以历史教育为载体引导青年学生建立将所学用于国家建设的觉悟;
    第三,关照青年要求全面发展、实现个人价值的个体意愿和需求,在课程设置和讲授方面适应青年大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知识、观念和情感需求。其次,在历史教学的内容方面,呈现两方面突出特点。第一,突出讲授历史的完整性和关联性,重点展示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主要线索。比如,“05方案”增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使原本以“革命史”“党史”为中心的叙事,发展为时间段更长、内容更宽广的“中国近现代史”,以“四个选择”为中心,讲授历史的必然性,既讲成绩,也讲困难和弯路;
    从“85方案”到“98方案”,在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内容都纳入历史教育的同时,重点展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历史关联,帮助学生把握整体性与阶段性的关系。第二,注重理论与历史结合、实践与精神并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程,将史实与理论问题密切关联,同时,在讲授历史实践知识的基础上,纲要课程还注重总结精神资源以适应青年学生的成长之需,为他们供给思想和情感养分。

    当代青年所处的时代坐标,有两条线索。其一,从中国自身的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
    其二,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当今世界局势发生深刻变革,中国积极参与构建追求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国际事务中展现中国担当,青年则是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培养时代青年的要求下,作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历史教育在实践中要遵循如下原则。

    1.

    处理好“世界视野”与“中国立场”的关系

    近现代中国的发展历程,也是中国在世界格局中改变自身处境,并参与构建新的世界秩序的过程。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开篇内容“上编综述”部分“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到当今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实践着中国的世界担当。中国近现代史教育要引导青年大学生培养世界视野,理解近现代中国的世界地位的变化。比如在讲授“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时,与其说呈现处于封建社会迟暮之年的清王朝较之正处于资本主义发展青春期的西方国家的“落后”,实际上更应该正视中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代表的两种不同世界观之间的“差异”。中国所代表的天下体系曾经使中国文明造福过东方、影响过世界,但它背后缺乏足够的经济发展动力;
    而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试图建立的世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虽然野心勃勃、充满生机,但它却包含着明确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具有不平等性。此后中国的探索历程经历了以西方为师、以俄为师,继而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在逐渐摆脱贫弱局面的过程中,积极倡导共建平等、开放、共享的国际新秩序。考察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都要“以中国做中心,把屁股坐在中国身上”①《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07页。,才能不至于陷入西方逻辑,丧失中国立场。讲清楚如何在积极参与世界事务的同时,坚持明确、坚定的中国立场,是历史教育的重点内容。

    2.完整地讲“挫折”与“光荣”

    中国近现代史既以鸦片战争为起点,以往讲述中国近现代历史常是“耻辱的”“不堪的”情绪。近代以来,中国遭遇的难题不断,外来侵略接连不断,一系列国内探索救亡图存的活动均以失败告终;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党内“右”的、“左”的错误也使中国革命陷入一个又一个危机之中,这些问题都要讲。但同时,还要将这些内容置于完整的历史线索来梳理,中国革命也是在克服一个接一个的危机,在挫折中反思、在困顿中突围的不断走向深入。关于挫折和失败,毛泽东曾说:“那些失败,那些挫折,给了我们很大的教育,没有那些挫折,我们党是不会被教育过来的”②《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1页。。关于错误,毛泽东提出“真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逐步完成的”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0页。。只有完整地看待这些问题,才能理解习近平所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④习近平: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10期。;
    新中国史是“波澜壮阔、惊天动地的历史”等论断。通过完整地讲授历史过程,历史教育则能引导青年大学生实现情感转换,将有关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耻辱感”有效地转化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直面问题,奋勇抗争,克服困境的“自豪感”和“光荣感”,这也是增强认同感的重要基石。

    3.厘清“家国情怀”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中国近现代史是有效的载体,引导青年意识到个人理想与国家繁荣富强之间的密切关联,只有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每个人才能有真正的人生出彩的机会;
    而国家的繁荣富强,离不开每个人的艰苦奋斗。比如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抗战,不同身份背景、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在日本侵华期间的遭遇,表明国难当头,没有任何旁观者。没有国家的独立,就谈不上国民的生命安全和个人尊严。因此,抗日战争必然是一场全民族的抗战。此外,中国近现代史有丰富的人物故事,他们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的前途统一起来,在追求国家繁荣富强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他们可能是政治家、军人、实业家、工人或农民,但都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在各行各业将自己的专业投入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不同成长背景、不同专业背景、不同人生志向的当代青年大学生可从丰富的历史资源库中找到对应的榜样。

    远大的理想与爱国热情还需在脚踏实地中实现,必须“落细、落小、落实”。毛泽东提出青年要“永久奋斗”,没有这一条,什么都是空的。习近平说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猜你喜欢革命史历史思想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思想与“剑”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成都七中远程教学“革命史”瞭望东方周刊(2021年3期)2021-02-25——兼论“新革命史”问题">关于革命史的形成、建构与转向的历史思考
    ——兼论“新革命史”问题社会观察(2020年1期)2020-11-15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的新闻传播策略新闻研究导刊(2020年16期)2020-09-10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思想是什么”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新历史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历史上的6月科普童话·百科探秘(2015年6期)2015-10-13历史上的八个月科普童话·百科探秘(2015年8期)2015-08-14

    推荐访问:理路 意蕴 思想政治教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