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文档网 - www.qiying88.com 2024年05月20日 20:13 星期一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数学说课稿范本2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4-03-21 17:00:07

    数学的说课稿范文第1篇一、教材分析:圆是一种曲线图形,和以前学的直线图形在性质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研究方法上联系又很紧密。因此,认识圆以及圆的周长计算都注重了引导学生应用转化的思想,找到问题的突破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说课稿范本2,供大家参考。

    数学说课稿范本2

    数学的说课稿范文 第1篇

    一、教材分析:

    圆是一种曲线图形,和以前学的直线图形在性质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研究方法上联系又很紧密。因此,认识圆以及圆的周长计算都注重了引导学生应用转化的思想,找到问题的突破口。由此,在本节课中,仍然渗透转化的思想即“化圆为方”的思想,把圆的面积转化为长方形的面积,通过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来推导圆的面积,得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在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首先让学生回顾以前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公式,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运用转化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教材中呈现的几种探究方法,非常注重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探究,把探究如何将圆的面积转化为以前学过的图形面积作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沟通圆与其他图形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
    渗透极限、转化、化圆为方等数学思想方法。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深入思考的良好思维品质,锻炼学生面对困难勇于克服、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把圆转化为什么平面图形以及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三、学生知识储备分析:

    学生在学习直线图形的面积计算,如: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时都是利用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把未学过的图形的面积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的面积来解决的。出示大小不同的圆,让学生猜一猜圆的面积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学生很容易地得出和半径有关系。然后让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利用转化的方法将圆转化为学过的图形,从而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四、 教学设想:

    圆面积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圆的认识和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圆的面积对于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可以说是一次思维的飞跃。在过去所学的平面图形的面积中运用的转化思想是显性的,如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将三角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等等。而圆的面积对于学生来说运用转化的思想不是难点,但是由于圆是曲线图形,使得学生不知该如何转化为熟悉的直线图形成为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本节课我采用“探究法”,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探究过程中讨论、操作、观察、比较,让学生经历“猜想——设想——操作——推导”的过程。其中的操作是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剪拼,学生可能失败很多,但即使失败了也不要紧,在巡视的过程中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寻求不同的方法,通往成功之路。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习,这才是终身受益的。在学生的失败中,激励、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剪拼方法拼成长方形,可能会有学生拼成其他图形来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这样的教学主要靠学生自身积极、主动地去探求知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探究的魅力,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在充分尊重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还要适时地加以引导、点拨,在学生动手操作已经无法再完成时,要用动态演示来弥补学生操作与想象的不足,帮助学生进一步感知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剪拼成的图形越来越像长方形,并围绕“怎样更像”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追问,让学生充分体验“极限思想”。在学生多次地折、剪、拼活动中发现把圆的面积转化为求长方形的`面积后,让学生思考: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引导学生说出:面积没变,形状变了。再让学生观察、思考长方形的长、宽分别相当于圆的什么?引导学生得出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圆周长的一半×半径=πr×r=πr2。

    五、练习题的设计:

    因为圆的面积=πr2 ,所以要计算圆的面积必须知道半径。但是如果条件中知道直径或者周长,怎样求圆的面积呢。让学生明白首先要求出圆的半径再利用圆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数学的说课稿范文 第2篇

    一、教材分析

    《圆的周长》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节内容,这是在三年级上册学习了周长的一般概念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力图通过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分析、归纳中理解圆的周长的含义,经历圆周率的形成过程,推导圆周长的计算方法,为学习圆的面积、圆柱、圆锥等知识打下基础。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结构特点的分析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认识圆的周长,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

    2、能力目标:通过对圆周长的测量,圆周率的探索和圆周长公式的推导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分析、概括、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圆周率的探索,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结合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教学重点是:理解并掌握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圆是曲线图形,是一种新出现的平面几何体,这在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教学上又深了一层。特别是圆周率这个概念较为抽象,所以我把探索圆周率的含义以及推导圆周长计算公式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说教法学法:

    学生是开放的、有创造性的个体,他们会带着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灵感和兴趣参与课堂的师生交往。他们会用自己的猜想,验证来丰富课堂。使数学课堂充满着活力。因此,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数学学习充满着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和结论的准确性,进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法思考问题的意识。这正是学生适应未来生活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带着这些对新课程的认识,在《圆的周长》教学中,我采用操作、猜想、验证等方法,具体如下:

    1、运用猜想、验证的数学思维方法: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再用语言引导学生想办法进行验证猜想,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思维方法,感知数学的严谨性。

    2、动手操作、积极互动法:教师让学生通过测量、实验、计算等活动,发现问题,自主探究。具体的做法是:让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发现规律,从而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在探索过程中,老师给予点拨引导,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3、观察讨论、交流合作法: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合作交流,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提出交流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有序、有目的、有方法的交流。提高交流的时效性。

    教学程序:

    整个教学过程分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建立圆周长概念

    1、出示一块钟表,钟表上的小秒针顶端一分钟走的轨迹是什么图形?那么小秒针顶端一小时走多少路程?引出课题(圆的周长)

    2、让学生拿出圆形学具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圆周长指的是哪部分?自己体验、领会圆的周长的含义。(有效的触摸体验,充分的理性概括,使圆周长概念的建构过程充分而有效。)

    第二环节:动手实践,感悟测量方法

    1、提出疑问:圆的周长是曲线,该怎么来测量圆的周长?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找出测量圆周长的方法。

    3、学生汇报并演示测量方法。(绕绳法、滚动法)

    4、这些圆比较小,如果有一个很大的圆还能用绕绳法、滚动法测量出它的周长吗?如果不能直接测出,怎么办呢?

    (通过对两种测量方法的有意反思和自由评价,使学生辩证性地感受到了“缠绕”、“滚动”方法的局限性,引发其探索“计算公式”的积极性,为深入研究圆周长的计算问题作好了“心理”铺垫。)

    第三环节:提出合理猜想,并验证猜想

    1、正方形的周长是它边长的4倍,那么圆的周长是否也和某条线段有关呢?(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2、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课前准备的圆形学具,分别量出它们的周长和直径,并算出周长和直径的比值,把结果填入下表:(测量值精确到毫米)

    物品名称周长直径1号圆

    2号圆

    3号圆

    3、学生观察比较后,可以发现不管圆的大小发生怎样的变化,

    圆的周长和其直径的比值大概都是三倍多一些。

    第四环节: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例1(设计目的:通过实例计算,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于生活,又能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的作用,又可为最后的实践打下很好的伏笔)

    2、现在你能告诉大家不知疲倦的小秒针顶端,在一个小时时间内所走过的路程了吗?要解决这个问题你想得到什么样的数据(设计目的: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条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此题和前面的引入题互相呼应,做到解决问题有始有终。)

    数学的说课稿范文 第3篇

    一、 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处于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三章最后一节。从这一章开始利用字母表示数(即符号化),它深刻揭示存在于一类实际问题中的共性。有助于人们对显示世界的认识,它的各种表示方法(如公式法、表格法、图象法等),不仅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重要策略,而且为数学交流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它的模型化方法、函数思想以及推理的方法也为数学本身和其它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二、 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中“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及应用意识”确定了如下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1、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运算、验证规律的过程。

    2、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用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法则验证所探索的规律。

    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确定了如下的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利用转化、类比的方法去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交往协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创新能力。

    三、教材重点、难点的确定。

    根据“材设计关注的是学生是否理解字母表示的含义,能否用字母表示和能否积极从事数量关系的探索过程”,从而确定了教学重点是能将探索发现数学规律并能正确验证。对于刚刚接触用字母表示数的学生来说,整个过程需要大胆进行探索、猜想、归纳、验证等能力的培养比较困难,因此发现数学规律也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如何突出重点和难点71页

    教法:根据本节课的特点,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法。

    学法:根据初一学生知识储备量小、学生性格好动的特点,采用分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流程:

    1、巧用情景引入课题,通过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
    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引出问题“n只青蛙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从中鼓励学生发现规律,尝试用字母符号表达规律。

    2、讲授新课:首先出示某年某月的日历,然后根据问题探讨日历中的规律。由于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学生情况,为了突破难点,对于课本的编排从新调整。提出了如下的几个问题:

    ①日历中同一行中连续三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②日历中同一列中相邻三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③日历中斜着的三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④用长方形框住的四个数有什么关系?

    ⑤用正方形框住的九个数有什么关系?

    先让学生用具体的数来回答问题,然后上升到用字母来反映规律。从而让学生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

    教师评价:71页另外教师不断鼓励学生发现、表达、合理解释。

    以上主要采用教师启发引导式的方法。

    其次,让学生动手折纸完成课后随堂练习第2题,目的是换一种活动方式。本题主要由学生独立完成。

    最后,通过以上的日历、折纸,对学生分组完成做一做。本题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五。

    学情预测:

    优点:问题的层次递进符号学生的实际情况。

    缺点:规律找到但是表达不准或不正确,如去括号问题,另外缺乏验证。

    针对缺点采用的弥补方法是:适当布置有关去括号知识的问题,强调规律探索中的验证这一环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六。总结反思和理念:

    探索规律要用到归纳、推理,它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数学史上的一些发现如哥德巴赫猜想等都是通过探索、总结、猜想而得到的,但是要注意猜想的验证。

    数学的说课稿范文 第4篇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圆的周长》第一课时。

    2、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学习的。这节课既是“圆的认识”的深化,又是“圆的面积”的基础,并为进一步学习圆柱、圆锥做好准备,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通过对圆周长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也渗透了“化曲为直”的转化思想。是小学几何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3、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课件2)

    1、知识与技能:理解圆的周长和圆周率的意义,推导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

    2、数学思考:通过动手实践、猜想验证、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活动发现和理解圆周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转化思想。

    3、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使学生能利用圆周长计算公式正确解决相关的生活问题。

    4、情感态度: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通过圆周率的教学,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
    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善于合作、勇于质疑的良好品质。

    (课件3)根据教材的特点,我认为本节课的

    重点是:推导总结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

    难点是: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4、学情分析

    《圆的周长》是六年级的学习内容,高年级学生已经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迁移类推来探索新的知识,他们在小组合作的学习环境下,利用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直观地认识了圆,建立了周长的概念,并会求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对圆的周长有着丰富的感性经验。在此基础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经历圆周率的产生与形成过程,探究发现圆的周长计算公式,并能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5、基于以上目标,结合六年级学生特点,我特做了以下教学准备:(课件4)

    教具:圆片多媒体课件

    学具:圆片四个大小不同的圆形实物直尺线绳计算器实验记录表

    二、说教法、学法

    课程标准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根据这一理念,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突出两点:(课件5)

    一是让学生主动经历猜想验证和动手操作的过程;

    二是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课堂的始终。

    三、说教学程序

    根据以上各方面的特点,我将从以下几个环节来进行教学:(课件6)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认识圆的周长(课件7)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在引入新课时我利用课件出示小熊小狗跑步图(课件8),先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果要求小熊所跑的路程,实际是求正方形的什么?怎样求?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复习正方形的周长知识。接着顺水推舟问:如果要求小狗所走路程,实际是求圆的什么呢?让学生揭示课题:圆的周长(板书)。

    [设计说明]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鉴于此,我在本节课开始就结合生活实际,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充分感知,理解圆周长的意义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点,在教学圆的周长定义之前,我让学生动手把学具圆片,摸一摸,指一指,让学生充分感知圆的周长,引导学生自己概括出圆周长的定义。

    [设计说明]这一环节,学生通过眼看、手摸、口述等多种感官,参与到圆的周长概念的形成过程中,丰富了学生的表象,同时也自然地把学生带入到了学习新知的环节。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发现规律(课件9)

    推导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这一内容,我安排了两个环节:一是直观的测量圆的周长,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得出“滚动法、绳测法”两种主要测量方法(课件10)。渗透了化曲为直(板书)的转化思想,紧接着让学生求风车转动的周长(课件11),使学生辩证性地感受到了“缠绕”、“滚动”方法的局限性,引发其探索“计算公式”的积极性,为深入研究圆周长的计算问题作好了“心理”铺垫。

    在圆的周长与直径关系的内容中,探究和理解圆周率是个难点,因此我通过学生猜想和媒体演示(课件12),使学生观察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系。那究竟有什么关系呢?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先测量手中几个不同圆的周长与直径,再填写实验记录表,然后通过小组讨论,得出圆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课件13)

    这两次活动,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充分的机会。通过测量和计算,重点解决了“周长与什么有关”和“周长与直径有何关系”两个问题,最后由学生得出:圆周率是一个固定的数,它表示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倍数关系,也就是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圆周率最杰出的贡献者祖冲之是数学课堂上一个非常好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典型。因此,我在此设计了一个环节,通过多媒体课件(课件14),介绍祖冲之和圆周率,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解决好了圆周率的问题,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就可以水到渠成。根据“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π倍”这一结论,引导学生自己得出圆周长的公式C=πd,C=2πr(板书)。

    [设计说明]《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组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知,使学生从中感受数学发现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反馈练习,解释应用(课件15)

    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在练习题的设计上,我围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思想,主要设计了判断题和应用题(课件16—18)。练习完以后,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目的是让学生能正确运用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渗透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

    (四)自主总结,和谐整合(课件19)

    最后师生对本节共同总结,结合板书巩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课件20)并让学生谈谈学习的感受和收获,促使学生知识、情感、技能和方法的和谐整合。

    四、教学随想(课件21)

    多年的从教生涯,使我深深体会到:课堂教学就是一门艺术,在这门艺术中,老师只是一个导演,学生才是真正的演员。因此,我在设计本节教学时,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为学生搭设自主探究的舞台,尊重学生的需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大胆尝试的机会,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表现自我的空间,从而使他们获得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情感体验,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数学的说课稿范文 第5篇

    一、说教材及学情

    《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在这一单元中,《分数的意义》十分重要,学好这部分内容,将会对后续建构真分数、假分数等概念以及学习分数基本性质、分数四则运算、分数应用题等内容奠定坚定的基础。

    《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三年级上册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重点是使学生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许多物体看作的一个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基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编排情况,我计划安排2个课时来学习,今天着重对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该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如下。

    1、知识目标: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
    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察及创新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的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的难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

    二、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我探究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使学生观察、操作、口头表达等能力得以培养,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开发与增强。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及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即把问、说、讲、做的权利和时间交给学生,力途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眼、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我能行”。全课以“实践导入,唤醒已知—动手操作,创造分数—媒体演示,揭示产生”三大主线贯穿全课。

    三、教具、学具准备

    根据教学需要,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学习卡和苹果图和熊猫图、一袋奶糖等。

    四、教法、学法

    我主要采用“提出问题”、“动手操作法”、 “引导发现法”、 “讲解法”、“ 游戏教学法”等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发现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最后通过动手操作、讨论、理解、归纳、总结出分数的意义。既提升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意识与探索精神,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五、说教学流程:

    (一)趣味加法导入,激发兴趣。

    闯关前教大家一个有趣的加法题:1+1=?(一只手加一只手等于一双手)1+1+1=?(一个父亲加一个母亲再加一个孩子等于一个幸福之家) 1+1+…+1=?(把10颗糖装进一个袋子里就是一袋糖) 共10个

    通过“趣味加法”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又为后面学习把多个物体看做单位一奠定基础。

    (二)回顾已有知识,达到新旧知识的衔接。(闯关一)

    ⑴以 为例,说说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1 …… 分 子

    — …… 分数线

    4 …… 分 母

    ⑵你能把一张长方形(或正方形)纸平分成两份吗?拿起其中的一份来,它的面积是原先那张纸的几分之几?你能用折叠的方法把它的面积变成现在的 吗?能用线段表示 吗?

    ⑶分数的产生:

    生活中经常遇到像这样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情况,于是就产生了分数。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分数的意义”。

    通过闯关一引领学生回忆已有知识,感知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又根据学生自己动手强调平均分,使学生在感觉好玩儿、不知不觉的动手操作中开始学习新知,调动了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对分数单位“1”在生活中有初步感知,为后面突破难点奠定基础。

    (三)动手创造分数,感知分数意义。(闯关二)

    ⑴老师这里有一堆苹果,如果平均分给四位同学,每位同学分得多少?

    (这堆苹果的 )为何不说是多少个呢?(不知道共有多少个)如果是这一盘苹果(学生可以清楚看到是4个),每位同学分得多少个呢?(1个)你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一盘苹果共4个,平均分给四位同学就是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1个,所以每位同学就分得1个)

    师:我听明白了,你们把这4个苹果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位同学分得一份,就是1个,也就是这个整体的 。谁能像老师这样再说一遍?

    ⑵各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学具(8个苹果、24支彩笔),自己动手创造分数 ,并和身边的同学说一说:你把谁看作了一个整体?是怎样分的?取了其中的几分?(选两个小组的成果展示)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直观地感知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都可用分数来表示,也就是初步感知分数的意义。

    2、师生互动,理解意义

    ⑶师阐明单位“1 ”:

    这三分图都是把多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所以说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这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 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

    ⑷仔细观察这三幅图,特别是老师的苹果图和你们自己的苹果图,有何发现?(每一份的数量不同,但都可以用 来表示?)这是为什么呢?(单位“1”不同)它们的单位“1”分别是谁呢?

    ⑸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学生辩解、交流中,知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三分之一。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直观的帮助学生感知份数与个数的不同,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分数的意义,为概念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⑹把学习卡上的24颗五角星平均分一分。创造出自己喜欢的分数,想一想你是怎样得到这些分数的?把它们写在卡片上。

    ⑺概括分数意义:

    师阐明:平均分的份数作分母,取的份数作分子。同桌分别再说一个生活中的分数,并且说一说它的意义?

    ⑻生活中的分数举不胜数,选一条你喜欢的说说句中分数的意义。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从身边的生活中感知分数。

    (四)反馈练习,拓展创新 (闯关三)

    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控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达到训练和提高的目的。为了能使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相结合,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我设计下列练习:

    ⑴判断题: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对的打“√”,错的打“×”。

    ⑵选择题:

    ①用分数表示下面图中的阴影部分。

    A A A

    B B B

    C C C

    D D

    ②用分数表示下面图中不是阴影的部分。

    ⑶下面每个图中涂色的小正方体各占整体的几分之几?

    ⑷分糖块游戏:

    师:分数不光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上,还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请看大屏幕:①头部的高度约占身高的八分之一;
    ②长江干流约五分之三的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只有几分之几的水体没被污染?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从自身做起?同意的请举手!这时候举手的人数该用哪个分数表示?老师也举着手呢!)③死海表层的水中含盐量达到十分之三。选择你喜欢的一条说说其中分数的含义。

    此题设计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并渗透保护环境意识。

    生活中的分数多不胜数,有时在你的脚下,有时又在你的眼前,老师的口袋里就有许多分数,(从口袋里掏出9颗糖)前边的同学数一数一共有多少颗。老师想把这些糖分给大家,但是有个条件,你必须拿对我所说的分数,否则空手而归,“望糖兴叹”。(一位女同学先来拿走三分之一,一位男同学也拿走剩下的三分之一。)老师最公平!男女同学分别拿走三分之一!(同学们嚷嚷“不公平!”)师反问:都是单位一的三分之一,为何又不公平呢?(女同学拿了3颗糖,男同学只拿了2颗糖)、谁在更清楚地说一说?(女同学拿时单位一是9颗糖,男同学拿时单位一是6颗糖)结论:单位一不同时每一份中的颗数也不同。(女同学回到座位,只留男同学在讲台)现在再请一位女同学来拿走剩下的二分之一,咦:为何三分之一和二分之一都是两颗糖呢?(男同学那的三分之一是把6颗糖看做单位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2颗;
    而这位女同学拿的二分之一是把4颗糖看做单位一,平均分成2份,每份也有2颗,所以……)现在再换一种方法,你自己先说一个分数,再拿走和这个分数对应的糖。问什么都拿走了?还可以用那个分数表示全部?我口袋里还有很多糖,这是其中的十分之一,你能猜出我口袋里现在有多少颗糖吗?

    此题进一步强化了分数的意义,

    (五)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于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哪!同学们课下继续去学习、去探究吧!”教师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延伸到了下节课。

    (六)布置作业:

    P63练习十一1——4题填在课本上。

    六、媒体演示:

    借助媒体演示,其目的就是创造一种宽松、愉悦的氛围感受数学文化。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引导、点拨,学生是在一种自主、自动的时间和空间中,通过自己的思考,达到学习目标的。实现了先进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融合。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清晰明朗、形象直观,通过板书引领学生回忆整节课所学知识,学生通过这一环节可以将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回顾、按一定的线索梳理新知,形成整体印象,便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数学的说课稿范文 第6篇

    一、说教材

    《圆的周长》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第三节。本课教学是以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知识为认知基础的,是对前面所学“圆的认识”的深化,也是后面学习圆的面积等知识的基础。本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编写意图,确立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理解掌握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2、能力目标:会初步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思想目标:通过祖冲之与圆周率故事的介绍,激发学生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探究并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圆的周长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我首先采取课件演示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圆的周长,渗透转化思想;
    然后利用实验法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圆周率,并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培养学生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的能力;
    最后运用自学辅导法,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测量、计算,最终发现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和半径的关系,从而学生提高自学水平。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及小组交流,交互运用各种学习形式,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

    教学准备:

    ⒈多媒体课件。

    ⒉每个学生都准备三个大小不同的、直径为整数的圆片,一根线条,一把直尺。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课件出示阿凡提的小黑驴与国王的小花驴赛跑的故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要求小花驴所走路程,实际是求圆的什么?让学生揭示课题:圆的周长。

    (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⒈教具演示,直观感知,结合认知认识圆的周长。

    (学生独立实验,用绕线法、滚动法量出圆的周长,教师指导操作要点,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小组合作,完成实验。

    a、量一量、记一记:学生测量圆的周长、圆的直径,然后记下数据,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b、比一比:比较数据,揭示关系。

    学生继续实验并算出每个圆周长除以它的直径的商,把商记录下来。通过计算学生发现:这三个圆中,每个圆的周长,都是它的直径长度的3倍多一些。得出结论:所测量的其他圆的周长也是它的直径的3倍多一些。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技能、技巧,提高学生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的能力。)

    3、介绍圆周率。

    ①先介绍表示这个3倍多一些的数,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我们称它为圆周率。用式子表示: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π)

    ②介绍π的读写方法。

    ③最后结合画像介绍古代数学家祖冲之与圆周率的故事,激发学生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同时指出:圆周率是一个无限小数,小学阶段取它的近似值为3.14。

    ④学生总结归纳出圆的周长计算公式:

    圆的周长=圆的直径×圆周率,用字母表示为C=π×d。

    课件显示直径50米的圆形跑道和它的外接正方形跑道示意图。请学生观察思考圆的直径和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然后利用公式快速算一算,这两个跑道的周长是多少?看看国王和阿凡提的比赛到底是不是公平。

    数学的说课稿范文 第7篇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8单元中的内容。本节内容安排了两个例题,分4课时进行教学,今天我说的是其中的第1课时。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量关系及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了解了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好本课知识,必将为学生以后的解决数学问题提高一个阶层。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学习时,已经会用表内乘法、除法以及加减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对本课所研究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在生活的实践体悟中,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经验。

    (三)目标定位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及本课的知识特点,我预定如下几个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注意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难点是会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二、说教学理念:

    1、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以学生熟悉的广播操、跑步、相册等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在教学时,我立足于让学生自主收集、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信息、寻找方法,对于学生合乎情理的阐述,给于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信心。不断的引导和鼓励,使学生逐步形成从多角度去观察问题的习惯,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程序:

    1、创设情境以旧引新

    这一环节,我从学生熟悉的广播操入手,通过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猜的,加深学生对行列的认识,同时也巩固了几个几。

    2、注重发现,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从一个小方阵,很自然地呈现出书本的例题:三个大方阵,让学生通过观察,去发现题中所呈现的数学信息,再出示问题,形成一道完整的解决问题。通过例题的分析与解答,旨在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一题多解的思维。当然,此时的教师不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在看,而是以合作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在解题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此题的教学,意在使部分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理解并能掌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题方法,而其余学生只要掌握自己理解的那种方法即可。

    3、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这里我安排了三个练习,第一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第二题放手让学生自己来探索,在反馈时重点让学生来说说是怎样想的,第三题安排了一题让学生自己来提问,并解决问题。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通过“你今天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对本课有一个回顾,然后通过数学日记的形式来提出“一家五口一共要花多少钱?”?这个问题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这两类两步计算问题的不同有一个初步的比较,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在两年的新课程数学教学发现,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有所下降,很多的学生拿到题目后,总是很茫然,或是有些学生知道该怎么解决,但让他把想的过程说出来却很困难,那么他还不是真正地懂应该怎么做。拿到这一课时,我问了一些教过老教材的教师,她们认为以前教老教材时,用先提中间问题的方法来教,学生普遍掌握得比较好,思路很清晰。于是在本课中,我借鉴了老教材的一些做法,把传统的方法引进了新课程课堂,在学生把想的过程说出来以后,我把它板书在黑板上,一来想给后进的学生一个引领,当然最大的目的还是想把学生混乱的思维整理出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里只是想尝试一下。

    数学的说课稿范文 第8篇

    一、说教材

    (1)地位与作用:《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
    将为以后学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假分数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奠定基础,是本单元的重点。

    (2)学情分析:由于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对学生学习有着一定难度,尤其是对单位“1”的理解,所以在教学时,需要将抽象的知识与直观形象的场景相结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知识基础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的重难点。

    (3)教学目标:

    我设计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并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能力目标:通过动手操作和直观教学,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形成并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
    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察及创新能力,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对数学出示好奇心,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我借助图形感知、类比推理,让学生经历分数的形成过程,从而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认识,所以让他们主动参与,把抽象的教学变为直观的教学是本节课的重中之重。

    教学难点:理解整体和单位“1”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让学生必须明白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的份数不一样,表示出来的分数也不一样;
    在一定情况下,分数虽然一样,如果选取的份数不一样,看作的整体也是不一样的,学生学习起来会感到抽象,所以要多举实例,多加比较,多方引导,才能突破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采用了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及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即把画一画、折一折、说一说、讲一讲、做一做的权利和时间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眼、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说教学流程:

    为让学生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这节课我设计了1、创设情境,认识 “1”2、类比推理,揭示单位“1” 3、沟通单位“1”,归纳分数的意义 4、借助分数,归纳分数单位5、应用升华,深化分数的意义6、学生谈收获六大环节进行,循序渐进、步步深入,来达到预设的目的。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认识 “1”

    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的数量可以用1来表示?

    1可以想象成一个物体,也可以也可以想象成一堆、一些物体,也就是说任何物体不管有多少,不管有多大,只要我们把它看作一个整体,都可以想象成1,1既然无所不包,我们就在1上加个引号,由此引出“1”

    第二个环节:类比推理,揭示单位“1”。

    通过3个苹果作为“1”,类比推出6个苹果,12个苹果,18个苹果中含有多少个“1”,有几个1就是几,3个苹果所看作的“1”,其实就成了一个计量的单位,从而引入单位“1”。

    第三个环节:沟通单位“1”,归纳分数的意义

    通过1个月饼这个单位“1”那么,下面5个月饼、1个月饼、不完整月饼,又该用哪个数来表示?再通过1个长方形、1米这样的长度单位、8个圆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感知分数和整数与单位“1”的联系,再通过不完整的月饼、长方形、1米这样的长度单位、8个圆片观察、对比,归纳出分数的意义。

    第四个环节:借助分数意义,归纳分数单位

    通过分数的再认识,你能利用手中的图案,涂一涂,你最想表示的一个分数。引导中还有多少个,中还有多少个,从而归纳出分数单位。

    第五个环节:应用升华,深化分数的意义

    练习是巩固新知的必要手段,我设计了:

    1、现实生活中,分数的确很多。同学们之所以看到的不多,还是因为我们关注的视野还不够开阔。我们可以借助网络、报刊了解更丰富的世界时,你会发现,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真的离不开分数网络中分数。

    2、自我检测。(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的红色部分)

    3、给出分数 1/4 ,取其一份1、2、3朵,深刻理解整体有多少朵。

    以上练习的安排,检测了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和认知情况;
    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生活的能力;
    激发了学生更加了解分数的意义的欲望。。

    第六个环节:总结升华 应用分数

    引导学生畅谈自己的收获,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小结:

    1、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什么数?你能说说吗?

    2、能不能谈一谈分数在你身边的应用呢?

    四、说板书设计

    结合教学内容,我分了两版进行板书,既突出了重点,也强化了难点,让学生一目了然。

    数学的说课稿范文 第9篇

    教学目标:

    1、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方法,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

    2、比较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掌握求比值的方法,会正确求比值。

    3、能联系实际应用比的意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4、提高学生观察、讨论、交流、归纳的能力,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方法,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掌握求比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比较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能联系实际应用比的意义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倒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认识比(板书课题)。通过昨天的预习,你对比的知识有了哪些了解,你还需要了解哪些知识?

    同学们对比的知识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研究比。请同学们看黑板。

    二、新授

    (一)教学例1:(挂图)

    1、认识比

    妈妈早晨准备了2杯果汁和3杯牛奶。

    看到这组信息,你能提哪些数学问题?

    (1)牛奶比果汁多几杯?(口答)

    (2)果汁比牛奶少几杯?

    (3)果汁杯数是牛奶的几分之几?

    (4)牛奶杯数是果汁的几分之几?

    果汁杯数是牛奶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23=就是用----果汁杯数除以牛奶杯数(板书)

    师:果汁杯数和牛奶杯数之间的这种关系,除了可以用除法、分数表示,我们还可以用一种新的表示法比来表示。可以说成:果汁与牛奶杯数的比是2比3。

    那么牛奶杯数是果汁的几分之几?怎样求呢?32=就是用牛奶杯数除以果汁杯数。还可以说成----牛奶与果汁杯数的比是3比2。

    2、比的写法及各部分名称

    2比3可以记作2:3.2叫做比的前项,:叫做比号,3叫做比的后项。请你在自备本上把2比3写下来。说说它的各部分名称。

    3、同样是2杯果汁,为什么有时是比的前项,有时又成了比的后项?

    小结:所以在比中,我们要看清谁和谁比,不能随便颠倒位置。否则,比表示的具体意义就变了。

    师:像这样的比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

    过渡:同学们找了许多生活中的比,说明数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实际是密切相关的。这些比表示什么,与我们今天研究的比是否相同,等会再下结论。

    3、练一练

    这是一瓶多用途清洁剂。加入不同数量的水后可以清洗不同的物品。现在老师来加水配制一杯溶液。

    操作:一瓶盖清洁剂,三瓶盖水。

    问:把一瓶盖清洁剂看做一份,三瓶盖水就看做几份?这时清洁剂和水的比是---1:3。说说它表示什么?

    这杯溶液太浓了,可以------加水。再加5杯水。这时它们的比又是多少呢?这个比表示什么?

    如果清洁剂和水的比是1:1,那么清洁剂和水的体积之间是什么关系?

    出示手中的杯子:这杯溶液能不能配制这样的溶液呢?你有什么办法?

    8瓶盖清洁剂看做一份,8瓶盖水看做一份。

    小结:比表示的有时是具体数量,有时是份数。

    (二)教学例2

    在日常生活中,对两个数量比较的例子还有很多。

    (出示小黑板)看黑板:请一生读题

    师:你会求他们的速度吗?

    小写的速度怎么样求?是多少?板书:90015=60米/分路程时间=速度(在小黑板上书写)

    师:小伟的速度呢?90020=45米/分

    师:因为速度=路程时间我们也可以用比来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数学的说课稿范文 第10篇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是同学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一些基本图形的基础上,接触到的一个笼统的图形概念。对于刚上二年级的小同学来说,如此笼统的图形会让他们感到很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为同学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为日后深入的学习角的含义和系统的学习直角的知识提供必备的条件。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局部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同学的初步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会从实物、平面图形中辨析角。

    德育目标:让同学知道周围许多物体外表都有角,了解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密切,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大胆尝试。

    3、教学重点:

    对角的认识。

    4、教学难点: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和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5、教材编排特点:

    先由实物入手,让同学指、摸、感知角的形状,然后利用折角,找寻角的特点。第三层,利用活动角大小的变化,引出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最后是画角。总体来说,教材采取小步子,从形象直观到笼统运用的编排,符合同学发展的规律。

    6、教具准备:

    计算机设备、教学课件、自制活动角、三角板、直尺、红领巾。

    7、学具准备:

    自制活动角一个、三角板、直尺、不规则的纸。

    二、说教法、说学法:

    本节课在教学上运用尝试教学法和动手操作法相结合的形式,由好奇、有意思的事物引发同学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在这一过程中,以同学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知识,探索数学规律,发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本课制成生动、新颖的多媒体课件,巧妙地架起了求知的桥梁,使同学在“寓教于乐,寓智于趣”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探索,获取新知。

    知识固然重要,但探求知识的过程更重要;
    尝试结果固然重要,但解决问题的尝试过程更重要,因此在学法指导上,注重对同学观察、操作、归类的思维能力培养,注重组织同学合作讨论,让他们互相启迪,多向交流,尽可能的给同学们多一点考虑的时间,多一分活动的空间,多一次表示自身的机会,多一些尝试胜利的喜悦。

    三、教学程序设计:

    (一)活动引入:

    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图形,你们知道哪些图形吗?出示图形,问有角吗?谁愿意上来指一指。

    意图:根据二年级同学的特点,首先从同学认识的图形和已有的经验知识入手,让他们从开始就充溢好奇心、满怀兴趣的参与学习。同时,教师运用合作的语言,创设宽松、民主、活拨的课堂气氛,使同学心情愉快精神振奋,这种积极的情绪很容易打开思维的闸门,萌发发明力。

    (二)导入课题:

    “角的初步认识”。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学习些什么?

    【意图:在此让同学谈一谈自身的要求,设置悬念,把同学带入到尝试新知的境界,让同学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1、(准备题)出示实物大三角板,红领巾,一本书,在这些图形中有角吗?谁可以上来指一指,说一说,注意引导同学正确的指角方法,并且同桌间互相指指看。

    【意图:在实践中充沛感知角,让同学尽量放开手脚,思维真正“展翅高飞”充沛调动同学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

    (尝试题)利用自身喜欢的圆形纸或不规则纸折角,找出哪里是角,摸摸有什么感觉?请找出角的特点。

    【意图:小朋友的智慧来自于指尖。小朋友们动手实践,操作参与这一优秀教案适应了儿童好动的年龄和心理特征,符合着儿童认识事物的规律。让同学充沛感知角的内涵,并利用语言描述出角的特点: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从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出示有争议的尝试题:

    出示折好角的图形 这是角吗?

    【意图:“以疑激趣,以趣解疑”用有疑问的尝试题可以鼓励他们找出规律和方法,使同学在尝试学习中感觉到知识的力量,拥有学习的快乐。】

    3、尝试练习题:判断下列图形是否是角?为什么?(小组间讨论)

    【意图:这一组尝试题目既是对前面学习知识的总结,同时也是对有关角的表象知识的巩固。尝试教学中“同学讨论”这一步,动员大家积极发言,说出他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使同学在讨论中“悟”出道理,发现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方法,从争论中筛选信息,区分真伪,分析对错。既培养了同学数学的表达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积极参与的意识;
    既发展了同学思维,也发挥了同学间的相互作用。】

    4、 解决有争议的尝试题:

    【意图:同学利用自身学到的知识,解决了尝试题,同时对“什么是角”在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的表象,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5、请同学们列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外表有角。

    【意图:由具体到笼统,又由笼统回到具体,在这样周而复始的过程中,同学在获得了从感性资料向理性知识的飞跃过程。在各抒己见的发言中,知识得到更深的理解。】

    【小结:第一阶段的尝试,同学在想、做、说中进行尝试和探索,使同学对于教学重点角的认识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第二次尝试:

    (1) 和(2)两个角一样大吗?请你想想方法。

    【意图:这是本节课的难点——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让同学自身想方法判断,自身尝试一下,从而找出好方法,为同学提供了充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通过想各种方法,养成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师讲解并归纳: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出示课件尝试练习题,钟面的指针间角度的大小在变化,请同学判断角度变大还是变小了。

    【意图:加深对教学难点的理解,是引导探究,深入理解的过程。组织引导同学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掌握“教学难点”让他们在尝试中体味胜利。在小小的成绩感面前,感受学习的快乐。】

    2、同学自学画角:同学看书后,画一个自身最喜欢的任意形状的角。通过师生讨论、纠正后,再次画角。

    【意图:学习画角的过程是本节课的最后一个内容,引导同学画出任意的角,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用他们稚嫩的小手,画出自身最为满意的角。】

    (四)第三次尝试练习:

    1、数数每个图形中有几个角:

    2、动手利用小棒(2根)摆图形,数数你摆的图形中角的个数:

    【意图:动手实践是培养同学创新精神的主渠道。第一题是一个铺垫,第二题让同学利用摆一摆,数一数的实践活动,既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又在动手操作中,创新精神得到了展现。】

    3、发展题:

    一张正方形的纸,用剪刀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小组讨论,每个人试着剪一剪:

    【意图:发展题的设计,体现了教学的全部内容,同时也增加了内容梯度,出现了阶梯性,是一道很好的延伸题。使同学的发散性思维的到了提高。在剪一剪,拼一拼,数一数中,激发了同学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同学在交流、切磋中迸发出了思维的火花。】

    课堂小结:这节课开始时,你提出的问题都解决了吗?还有其他的问题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同学答,教师总结)

    四、板书设计:

    ① 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② 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和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③画角:先点顶点再画边,角的标志填里面。

    【意图:通过板书,将教学重、难点清晰的出现同学面前,整体板书设计重点突出,分散难点,有利于同学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

    五、作业设计:

    课下利用3根或4根小棒,看看能摆几种图形并数出每种图形里有几个角。

    数学的说课稿范文 第11篇

    一、说教材

    (一)说教学内容: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第二册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中的“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节,是一节新授课。

    (二)教材简析:

    在座的数学老师都很清楚,“表内乘法”是数学中最基础的知识,而“乘法的初步认识”又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弱,建立“乘法”概念较为困难。所以教材结合具体活动情境,从让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开始,并结合具体的事例,沟通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探究等学习活动,使他们逐步体会乘法的意义,从而帮助学生牢固扎实地建立“乘法”的概念,为以后学习多位数乘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重点和难点:

    我们都知道,新概念的建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对于六、七岁的孩子来说,就更为困难。因此,我针对他们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把“使学生知道乘法的意义”作为教学重点,把“使学生理解乘法的含义”作为教学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

    我们教育学生的目的无非是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点被大家所共识。因此,我依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从情、能、知三方面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

    通过学生在各种情境中的学习,进一步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从而更加热爱数学。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并理解乘法的含义,初步建立“乘法”概念。

    三、说教法、学法

    因为乘法的意义是最重要的数学基础知识,而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就要特别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参与学习。基于这一点,本节课我准备主要采用创设情境,引导探究的方法进行教学,并运用大量的观察、操作、交流等形式辅助教学。同时,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各种情境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学习数学。

    根据学生与教材的特点,本节课我准备指导学生用“发现探究”的方法开展学习活动。在探究发现中,学生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参与学习过程,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学有成功、学的愉快,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说教具、学具准备

    根据教学的需要与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节课我准备的教具、学具有:多媒体课件一套,每个学生50根小棒。

    五、说教学过程

    (一)说整体设计。

    在长期的教学中,大家都能体会到: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善于记忆具体事物。所以,我将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诱导学生按照直观感知——表象认识——概念形成——拓展运用的规律组织教学。因此,本节课的设计有四个层次。

    第一层:创设情境,激发情意(约7分钟)

    第二层:引导探究,概念形成(约15分钟)

    第三层:巩固练习,促进同化(约8分钟)

    第四层:迁移运用,深化新知(约10分钟)

    (二)说局部设计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意。

    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如果课一开始就能够为学生设计一个有趣的、有用的、可探索的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因此,我一上课,准备为学生创设这样一个情境。

    师:小朋友,在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里,你们的爸爸妈妈都带你们出去玩了吗?都到什么地方玩了呀?

    这简单的两句话,就会把小孩子的表现欲望充分地激发出来,肯定个个都想把自己的“不平常”经历炫耀给其他同学。正在他们的兴奋中我会趁势话锋一转,说:有一个非常美丽的公园,你们肯定没去过,想去吗?现在老师就带你们这些聪明的孩子去逛一逛。(课件演示教科书P44的情境图,P45的情境图也被浓缩成一个极微小又不易看清的图像,置于情境图中的一棵大树下)。

    听完这句话,看到这幅图,孩子们可能都会“哇”的一声瞪大双眼,不由自主地投入到特定的学习情境之中。正当他们惊叹这美丽的画面时,我将提出问题:

    “在公园里,你们都发现了什么?”

    “小火车上的人是怎么坐的呢?”

    引导他们说小火车上每节车厢坐着3个人,摩天飞轮的每个吊厢里坐着4个人等等,使他们初步体会“相同加数”,为引入乘法做准备。

    由于P45的情境图被浓缩的非常小,可能不容易被观察事物只会直观地看表面的小学生发现,所以我就会继续引导他们观察:“仔细看看,你还发现了什么?”

    这时可能就会有学生提出“还有些人好像在远处下棋”,或者可能会说“看不清楚他们在干什么?”

    抓住这一时机,我说:“他们究竟在干什么呢?咱们一起过去看看”。(课件把P45的情境图放大演示)

    当学生看清是在拼摆图形之后,我将激励学生:你们带小棒了吗?想不想试一试?请用小棒摆出一种你最喜欢的图形,并照着这一种学摆几个,给你们两分钟的时间,看谁摆得又好、又多。(在学生摆的同时,我会巡视一圈)

    我这样设计的让学生在“看中学、说中学、做中学”,不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通过他们自己亲眼看一看、亲口说一说、亲手做一做,获得了真切、可信的感性认识,同时,又满足了小孩子强烈的表现欲、求知欲,学习兴趣也就油然而生。自然地进入教学的第二个环节。

    2、引导探究,概念形成。

    在这一环节,我准备先让学生在小组里(同桌两人为一组)互相说说自己都摆了几个什么样的图形?每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然后在全班交流时,我将找有代表性的几个同学说一说,根据他们的回答我将板书几个有同数连加的和没有同数连加的等式,以便于下边的比较学习。由于二年级小学生的生活经验非常少,空间观念还很弱,他们头脑中再现的一般都是他所见过的或学过的一些简单的图形,可能会摆一些三角形、正方形或者简单的房子、树、鱼、船等等。所以就可能出现以下算式。例如:像这样的

    3+3+3+3=12(三角形)

    7+9+4=20(一座房子、一条鱼、一棵树)

    7+7+7=21(小船)

    5+5+5=15(三座小房子)

    现在新课标倡导要师生互动,共同参与学习。因此,我说:“老师刚才巡视了一圈,看到你们的作品都很优秀,看着你们这些优秀的作品,我也想露一手,所以我也摆了一种图形,请看大屏幕”(课件展示)。

    为了从小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我准备先让他们看这些图形像什么,然后说出每个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并说出加法算式。

    4+4+4+4+4+4=24

    接着,我将为学生出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

    “如果老师摆了50个这样的图形,要算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看谁能很快地把算式写出来。

    这时学生肯定会个个眼疾手快、大显身手,半分钟后我提问:

    “写完了吗?没有一个人写完呀!为什么?”

    学生可能会议论纷纷,抓住这一契机,我再说:

    “老师有一种方法可以在5秒钟之内就可以把这50个4连加用算式表示出来,信不信?”

    由于学生通过刚才的亲目验证,他们肯定大多数都认为不可能,所以会不相信,这时,我会趁势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之后引出“乘号”教学,我将这样提问学生:

    “乘法既然是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它肯定就有一种新的运算符号,大家猜一猜,它可能叫什么?”

    我这样设计主要是让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所以大多数学生可能都会猜到叫“乘号”。然后我边说边写乘号,并让他们观察乘号的样子像什么?

    因为低年级儿童的想像都是以具体形象的事物为基础,所以他们的想像富于模仿性、再现性,也因此他们可能会说出:像风车、、像雪花、像错号、像拼音X等等,我都将给予肯定。在学生认识乘号的基础上,我再开始教学乘法算式的改写。

    我准备以6个4连加这道算式为例,先让他们观察这个算式显著的特点,由此认识相同加数4(板书相同加数)然后让他们看一看、数一数有几个4。(板书个数)

    在此基础上,我会说:“像这样6个4连加,我们就把相同加数4写在乘号的一边(板书4×),把4的个数6写在乘号的另一边(4×6=24)”。在完成乘法算式之后,让学生对照加法算式说说4和6分别表示的是什么?然后再告诉学生6个4连加还可以用6×4=24来表示。最后教学乘法算式的读法。

    由于乘法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所以我把乘法概念的建立置入学生喜欢的拼图活动之中,并通过实物图,同数相加的算式与乘法算式对照,让学生完成对乘法的初步认识。这样,使概念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又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都能体会到,小时候学东西学得快忘得也快。所以,针对小孩子的认知特点,及时地进行反馈练习就是一种帮助学生掌握新知的好方法。因此,我准备让他们进行以下练习。

    在完成练习后,我将提出问题:

    “通过刚才的改写,谁能说说是不是所有的加法算式都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呢?它必须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通过教师的适量启发与学生的亲身体验,使他们进一步体会并理解了“乘法”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我让他们用手势来判断辅板书上的算式,哪此算式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哪些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并说出为什么,然后让他们挑一道自己喜欢的算式,把它改写成乘法算式。

    这样,乘法概念轻轻松松地就被建立在学生的脑海中,又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其实就这么简单”,重难点也迎刃而解。教学效果不言而喻,同时学生的个性也得到张扬。

    我们都知道,无论是在生活中、游戏中,还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新技能的掌握和发挥会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感,而重复使用新技能会使儿童有可能构筑或重新构筑情感图式。这就像我们小时候刚学会骑自行车,我们会洋洋得意地一趟一趟地来回骑一样。对于他们来说,展示新学到的技能就是一种乐趣,因此,我设计了第三个教学环节。

    3、巩固练习,促进同化。(课件展示)(先用小黑板)

    我这样安排,主要是给他们及时提供了“用武之地”,并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成功的欢乐又可以转化为一种巨大的力量,成为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

    在座的老师都知道,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使知识真正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这是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因此,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体会知识价值,还可以从深层上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基于此,我设计了第四个环节。

    4、迁移运用,深化新知

    我准备让学生重新观察风景秀丽的公园这幅情境图,之后,我先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数学的说课稿范文 第12篇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国标本苏教版四年级下册P45—46及想想做做1—3题。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这部分内容教学在方格纸上把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各平移一次,平移到指定位置。学生在三年级(下册)的学习中,已经会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移,初步体会了平移的特征。以此为基础,教材提供的例题要求学生将小亭子图从方格纸的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为学生利用有关平移的已有经验解决问题提供了机会。通过本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从运动的角度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为今后进一步探究平移知识打下基础。

    教材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对平移的认识和经验进一步学习在方格上把一个简单图形平移到指定位置,启发学生综合应用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平移的方法,按要求灵活地把一个简单图形平移。“想想做做”中编排了丰富的操作活动,第1题通过观察、描述图形的平移过程,进一步体验图形平移的多种方法;
    第2题让学生画平移后的图形,掌握平移图形的技巧;
    第3题则应用平移画平行线,体会平移的应用于价值。通过这些循序渐进的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图形平移的直观体验,学会图形平移的方法,并感受丰富的平移运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以及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经在三年级初步体会了平移的特征。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平移的学习经验,更充分地感受观察、操作、实验、探索等活动本身的独特价值,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究式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精神。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产生对图形与变换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先沿水平(或竖直)方向平移,再沿竖直(或水平)方向平移

    难点:掌握两次连续平移的方法,正确判断平移的距离。

    四、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的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引导发现法、直观演示法、动手操作法等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设计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操作,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二)说学法

    学法应遵循自主性与差异性的原则,让学生在“观察一操作一概括一应用”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

    五、说教具和学具准备

    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方格纸、黄色纸亭、三角尺、学生尺

    六、说教学程序

    课堂教学是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规划,遵循目标性、整体性、启发性、主体性等一系列原则进行教学设计,并分为如下的五个教学环节:(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三)、操作深化,巩固新知;
    (四)课堂小结,图案欣赏

    (五)课外拓展,动手创作

    七、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1、谈话导课同学们你乘过电梯吗?你站在电梯上是什么运动?(板书;
    平移)

    2、同学们,在三年级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图形的平移是图形上所有的点沿着平行的方向等距离移动。平移有两个要素,一个是方向,一个是距离。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只改变它的位置。(板书:形状、大小、不变,位置、变了。)

    3、课件出示:战斗机的平移图

    1电脑出示图,谈话:这里有一架战斗机,我们用虚线表示原来的图形,用实线表示移动后的图形。

    这架战斗机做的是什么运动?(平移)往哪个方向平移的?(向右)它向右平移了几格?怎么知道的?(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师演示小结:

    ⑴只要抓住一个点来看,数一数这个点到它所对应的点向右平移了几格,我们就可以知道热带鱼向右平移了几格。

    ⑵也可以抓住一条边或一个部分观察,看看把图形的一条边或一部分平移了多少格。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学生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对新知识的自我构建做好铺垫)

    (二)、动手实践,探索新知

    同学们也已经学过在方格纸上把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今天我们研究怎样将一个图形平移到不在同一水平线和竖直线的位置上。

    (板书课题:图形的平移)

    1、请看屏幕,你能把小亭子从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吗?

    拿出课前准备的亭子图和格子纸,先动手移一移,再小组讨论设计出平移方案:按怎样的方向平移图形的,怎样确定每次平移的格数的?

    2、反馈汇报,师生共同操作讨论,突破难点

    怎样才能把小亭子从左上方平移到右下方?

    (1)小亭子先向右平移6格,再向下平移4格。

    (2)小亭子先向下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6格。

    (3)小亭子向右下平移,斜着过去。

    (教师视学生汇报情况,只要合理,都予以肯定,并用电脑演示)

    3、指导画法:选择一种方法,投影学生作品,让学生边指边说是怎样平移的?:

    4、归纳提炼: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再次用电脑演示,及时小结。

    如选择方法一:先确定几个关键点(图中三角形的顶点和正方形的四个顶点),接着把这几个点分别向右平移6格,再连成图形,这是沿水平方向平移,最后沿竖直方向,用以上方法把图形向下平移4格。

    5、明确画平移图的方法和注意点,为了清楚地表示平移的结果,我们可以把平移过程中画出的图形用虚线画,箭头表示平移方向,平移的最终结果用实线画。

    (设计意图:新知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独立观察,再尝试动手移一移,画一画,然后交流画的方法,最后归纳总结,这一过程给了学生更多的思考、尝试、交流、自主解决问题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操作能力)

    师小结:同学们,把一个图形平移到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和竖直线上时,可以通过对图形某一点的观察来确定先向什么方向平移几格,再改换方向平移几格。

    (三)、操作深化,巩固新知

    1、判断平移的方向和距离。(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小船平移图,谈话:仔细观察小船是怎样平移的,并用手指出小船图的起始位置和平移后到达的位置,看一看先向哪边平移了几格?再向哪边平移了几格?请你自己先在书上数一数,填一填。

    反馈交流:你是怎么数的?(抓住一个点来看,数一数这个点到它所对应的点平移了几格,我们就可以知道小船平移了几格)

    (3)提问:这两幅图还可以怎样平移到达现在的位置?(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平移方法)

    2、画平移后的图形。(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1)谈话:刚才我们已经学会看一个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了,如果请你画出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你会吗?(提醒画图注意点)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加以指导。

    (3)投影学生作品,交流平移的过程与方法。

    3体验平移的价值。(“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两条直线,观察这两条直线,你发现了什么?(是平行线)

    你怎么肯定这两条直线是互相平行的?有无办法验证?

    (2)学生默读课本第65页第3题,按书上要求操作。

    (3)提问:观察你画出的两条直线你发现了什么?你能说一说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吗?

    小结: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紧贴直尺,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然后把三角尺沿着直尺平移,再沿三角尺的同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样先后画出的两条直线是相互平行的。

    (4)学生尝试用这种方法画平行线,鼓励学生可以画出距离不同的一组平行线。教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5)谈话:你能用这种方法检验刚才观察的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吗?

    (设计意图:这部分的教学,给学生提供了许多动手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数数、移移、画画等活动,通过具体实践操作,进一步认识平移,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四)、全课总结,图案欣赏

    1、交流学习体会:同学们,数学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今天我们在活动中进一步学习了平移的知识,你愿意和大家分享这节课中的收获吗?(学生交流)

    2、平移现象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的,尤其是在我国的民间传统艺术中,它更是一种重要的创作手段。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艺术家们利用平移设计的精美图案。(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感受数学美,培养热爱数学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五)、课外拓展,动手创作

    师:看了这么精美的图案,你是不是也想一展身手,那就行动起来,用平移的知识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来装饰我们的教室吧!(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使学生懂得观察生活,联系实际,体验用数学知识美化生活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八:说板书设计:略

    数学的说课稿范文 第13篇

    说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 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和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弄清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说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说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

    说学具准备:

    各种形状的实物

    说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情

    1、说学具:

    1)师:同学们,瞧谁来了?(出示课件:带音乐的机器人)

    2)生:对!机器人想和我们共同学习,还给每个小组的小朋友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什么礼物吗?赶快打开看看,你认识什么,就给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个人都说说。(学生以组为单位说出礼物名称)

    3)汇报:哪个勇敢的小朋友能大声说说你们的礼物?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有不同的吗?(组内小朋友轮流说学具)

    2、提要求:这么多学具中,你们能把"相同的"放在一起吗?四个小朋友共同试试看。

    二、操作感知

    A:分―――提示概念

    1)活动:按教师提的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2)汇报: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师:他们是这样分的,和你们一样吗?(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3)揭示概念师:每种物体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在电脑分出的各类实物中出示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

    4)活动教师板书:

    球 问: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拿对了吗?放回学具篮中,依次出现:圆柱、正方体、长方体(长方体不放回篮中)

    B:摸―――感知长方体

    a:感知长方体

    (1)活动: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2)汇报:

    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学生口答)

    b:感知正方体、圆柱、球

    ①活动: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的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给同组的小朋友说说心中的感受。

    ②汇报:学生仿照长方体的汇报,依次说:

    正方体:方方的,6个面,棱,顶点,不能滚动

    圆柱:上下一样粗,圆的,能滚动

    球 :光光的,能滚动

    学生每汇报完一种物体的特征,老师: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赶快找一个看一看,摸一摸,看一看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c:比较

    ①电脑出示第33页的做一做的第一幅图

    师:看了叮当带来的这幅图: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大家吗?(学生讨论)

    ②电脑出示圆和球的滚动图

    师:圆柱和球能滚动,但它们滚动的一样吗?

    d:形成表象

    师:去掉长方体的花外衣,你还认识它吗?(电脑依次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体………(依次分四种图形)一样吗?

    e:出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物体(板书:认识物体)它们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f:联系实际说一说在你身边哪些物体的形状是这样的。

    三、活动

    1、数一数(电脑出示)

    数一数刚才的机器人分别用了多少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学生可以独立地数,也可以自由组合)

    2、搭学具

    (1)活动:看看你们组的学具,说说准备搭个什么?然后再分工,由谁来搭,谁来传递,谁来讲解。讨论好了,就用你们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开始工作吧!(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2)各小组汇报: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各种形状的物体,还用它们装扮了我们的生活。

    数学的说课稿范文 第14篇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认识分数,发展学生的数感,理解分数的意义。

    2、结合具体的情境,体会“整体”与“部分”关系,感受分数的相对性。

    3、通过分数意义的学习,为后序学习活动积累经验。

    教学重点:

    分数意义的概括。

    教学难点:

    多个物体也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教学过程:

    课前小活动:老师手里拿了几只粉笔,用数字几表示粉笔的支数?现在老师手里拿了这么多粉笔,谁能用数字1表示这么多粉笔吗?(一些粉笔,一堆粉笔,一捆粉笔,一把粉笔)师:看来很多粉笔放在一起,也能用数字1表示。如果老师把这些粉笔放在一个盒子里,你还能用1表示出这些粉笔吗?

    一、直接导入,唤醒旧知

    出示分数四分之一,让学生读出这个分数,问:是什么数?关于分数,你了解了什么?(分数的组成———分子分母分数线,分子分母、分数线分别表示什么?分数表示什么?)

    师总结: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今天进一步研究分数。

    二、自主探究,交流建构

    (一)以旧知引入新知。

    昨天老师布置了作业,请你在一张纸上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出四分之一,请大家拿出自己所创造的分数四分之一,说一说你是怎样创造出四分之一的?

    (二)汇报反馈,进入探究。

    (1)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的。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创造。老师有意识的找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的。如一个圆形,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对比找出共同点,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即板书: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用四分之一表示。

    (2)把四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出四分之一的。

    还有学生画了四个物体,如四个三角形、四个圆形、四个正方形,也得到了它的四分之一。我们一起看一下: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指着说:四个三角形中一个涂色的就是它的四分之一。师:一个涂色的三角形是谁的四分之一?使学生明白这一个涂色的三角形是这四个三角形的四分之一。师强调,原来你把这四个三角形看做了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由几份组成的,每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四分之一。怎样才能让人一眼看出你这四个三角形是一个整体呢?引导学生说出在四个三角形外面画一个集合圈。怎样让人一眼看出是四份呢?引导学生用虚线分开。这样以来别人就能一眼看出你是把四个三角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分,涂色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个四分之一。让学生用刚才的一句话说说自己平均分的四个圆形、四个正方形如何得到四分之一的。为分数的概念学习做好铺垫。

    (3)进一步理解表示多个物体的

    学生利用给的三幅图依次表示。(一个集合圈中有8个三角,另一个集合圈内有12个三角,第三个是空白圈。)

    学生动手操作,然后反馈操作情况。谁选了八个三角表示了四分之一。说说你是怎样表示出四分之一的。(把8个三角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就是这个整体的四分之一)。谁选了12个三角形,又是如何得到四分之一的?谁选了空白集合圈,又如何表示了四分之一。(把这个圈平均分成四份,一份涂上色,涂色的部分就是它的四分之一)。以上根据学生的回答师随即课件演示。

    大胆猜测,这个空白集合圈内可能放的是什么东西?(苹果、圆形、正方形、人、铅笔……)再猜一猜,可能放得是多少个,(1个,4个、8个、12个……),师问,可能是2个,3个5个吗?学生摇头,师随即课件演示把2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把5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也能表示这个整体的四分之一。

    师:看来一个物体能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能平均分,一个物体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都能用自然数1表示,我们还给它起了个共同的名字,叫做什么?请看课本68页中间一句话。(一个物体或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做单位“1”),共同的名字叫什么?思考这里的1为什么加上了引号,使学生明白,这里的1不仅能表示一个物体,还能表示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所以加了双引号表示特定的含义。

    除了四分之一,你还能想到哪些分数?说一说

    (4)理解分数的意义

    ①在练习纸上想办法创造出你想表示的分数。学生汇报作品。学生一边展示给大家看一边说,说完把作品贴在黑板上。如把14个方框平均分成7份,其中的1份表示单位1的七分之一;
    15个圆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3份表示单位1的五分之三……

    ②对比这几幅图,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交流的结果。师总结像这样平均分成2、3、4份……都可以说成平均分成若干份,若干份可以是比1大的任何一个自然数。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引出分数的意义。让学生看书68页,什么叫分数。让学生读一读,找出重点词,画出着重符号,读一读,读出重点词,边读边理解其中的含义。

    (5)理解分数单位的含义

    刚才大家动手分出了很多分数,这一部分都是几分之一,这些表示几分之一的分数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是什么,看课本68页最下面一段话,让学生自己理解什么是分数单位。

    师反馈:对照刚才学生分的几分之一说,这里表示其中1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也就是四分之一可以是一个分数单位。七分之一也可以是分数单位……,那么五分之三的分数单位是什么,五分之三里面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三、巩固练习:

    (1)班里的班长***占一他所在一横排人数的几分之几?他占所在一竖列人数的几分之几?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五个1角,1个五角共五个硬币。(2)、

    一个硬币

    是硬币总个数的(),

    是总钱数的()

    (2)按要求操作:

    1、取出9枝彩笔中的1枝,用分数表示()。

    2、取出剩下的,取出了()枝彩笔。

    3、要剩下,应取出()枝彩笔。

    四、回顾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的说课稿范文 第15篇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书P60——62《分数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及作用

    《分数的意义》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主干,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分数"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一张白纸。是他们在四年级学习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读写法、以及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节课的学习是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也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尽管教材在知识呈现上显得比较简单,但是使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知识点较多,一共有五个。分别是分数的意义、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含义、以及分数单位和单位"1"的含义等。而理解分数的意义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的学习重点。这节课教学难点是单位"1"的理解。学好这节课是后面学习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基本性质以及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提,对以后学习有关分数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等学习活动,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单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在分析、比较、辨析活动中,拓展思维、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由于学生对分数意义的学习虽然不是从零开始,但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的思维特点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对概念的理解还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朦胧到明晰的过程,所以这一过程就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充分感知,形成表象,把理性知识物化在演示、操作过程中,使具体形象向抽象转化,建立分数的概念。基于以上教学理念,这节课我主要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感知,在发现中交流,在交流中体验,在体验中得到发展。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体现以下三个特点:

    1、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

    2、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感知—表象—抽象)

    3、让学生在练习巩固、内化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具体安排有四个环节:

    (一)揭示课题,忆旧引新。

    师:关于分数,你们已知道了哪些知识?"在唤醒学生已有知识的同时,学生可能会谈到分数的读写法、分数的产生、分数的各部分名称、简单分数的含义等(如1/21/4),这时教师作适当的小结。

    (二)提供材料,学习新知。

    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利用实物感知)

    根据学生在前面提到的一个分数作例子(如:1/4)让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师:你能否用学具袋中的学具(学具袋中有三角形、长方形、圆形、多根小棒、多个正方体)来表示1/4?

    (1)小组合作分一分或摆一摆

    (2)大组汇报(边说边展示作品)

    (3)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以上的表示过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归纳说明单位"1"的含义。

    (5)列举单位"1"。

    2、利用图像,加深感知。(利用图像感知)

    (1)出示图例(略)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其中两个不能用分数表示)。

    (2)说一说它们的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意思?

    (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围绕以下几点说一说有什么体会

    A、一个物体、一些物体可以用"1"表示;

    B、"平均分",没有平均分就没有分数;

    C、其中的一分或几分的数都可以用分数表示。

    3、创造分数,加深理解。

    用画图的方法把12个小正方体分一分,画一画,表示出一个分数,并把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说给同桌听。分数有:1/21/32/31/42/41/62/65/61/12等

    4、深化整体,总结意义。

    (1)师:我们已学了那么多的分数,那什么叫分数?

    (2)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3)最后接着问: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会是多少呢?(自学书本书p62)

    (三)巩固练习,强化意义。

    数学练习是巩固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节课练习的安排主要体现本节课的基本内容、重难点。

    1、从第一个纸盒里拿出1根小棒,就拿出了这盒的1/5,第一个纸盒里有几根小棒?

    2、从第一个纸盒里拿出2根小棒,就拿出了这盒的1/5,第一个纸盒里有几根小棒?

    3、从第一个纸盒里拿出3根小棒,就拿出了这盒的1/5,第一个纸盒里有几根小棒?

    (四)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这节课我采用说一句话的形式来总结课堂。如: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你能用一个分数说一句话吗?把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真实、亲切,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数学的说课稿范文 第16篇

    一、 说教材

    1、说课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88—89页例l及“做一做”,练习二十一的第1—2题。

    2、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亿以内的四则运算、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课内容包括认识一位小数和它的读、写法。认识一位小数是小数的初步认识中最基础的知识,它的学习,不仅为学生准确清晰地理解小数的含义,也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的知识打下初步基础。同时,小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较广泛,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3、教材简析:

    本课教材的知识结构呈现为:

    (1)复习分数的初步知识,长度单位、货币单位间的进率。

    (2)通过把长度单位分米改写成用米表示的分数,把货币单位几角改写用元作单位的分数,说明这些分数还可用小数来表示。利用例1和例2使学生初步认识十分之几的分数都可改写成零点几的形式。

    (3)初步概括出整数、小数的概念,理解小数的含义,并掌握一位小数读、写法。

    本课题的知识结构这样有层次地呈现,体现了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分层渐出,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利于学生学好课本知识。

    4、教学目的:

    我是从以下三方面考虑而确定的:

    (1) 本课是学生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结合元角分和米、分米、厘米的知识来认

    识一位小数,并理解小数含义,掌握读、写一位小数的方法。由此,可确定为本课时的知识目标。

    (2) 运用直观手段,分析归纳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十分之几的一位小数表示,培养学

    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通过理解小数含义,把某些分数改写成小数,提高学生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作为本课时的能力目标。

    (3) 本课时通过把十分之几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变与

    不变,相互转化的思想教育。可作为它的情感目标。

    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 使学生初步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的部分是一位的小数。

    (2) 通过理解小数的含义,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应用意识。

    (3) 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观点。

    5、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学生虽然对分数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过长度单位、货币单位间的进率,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同时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小数方面出现的很多问题是属于小数概念不清。因此,理解小数的含义(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既是本课时的重点、又是难点。在教学中要注意抓住分数与小数的含义的关键。

    二、 说教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选择了以直观演示法为主,辅以谈话启发法、尝试法、引导发现法、讲练结合等方法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小数的含义是属概念教学,较为抽象、凝炼,根据学生对概念的认知,一般遵循:感知——表象——抽象概括——形成概念的这一规律。教学时,先运用迁移法,复习与新知有关的知识,为学生的新旧知识架桥铺路,使学生的思维迅速进入最佳状态,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教学例题时,充分运用直观演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规律,沟通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形成正确的表象,从而概括出整数、小数的概念,归纳读写一位小数的方法。在教学中做到有扶有放,使学生愉悦民主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知识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讲练结合,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体会,有助学生技能的形成。

    三、 说学法

    “由教材定学法,以学法定教法”教学策略告诉我们,教法和学法是和谐统一的。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教学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诱发其内在的潜力,独立主动地探究知识,使他们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如教学例1时,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数学的说课稿范文 第17篇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正方形的面积》是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的第53页—54页的内容是本单元“面积”中的教学重点。学好这一内容,对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等的公式推导及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探究有着重要作用。鉴于这种认识,我认为,本节课不仅与实际相结合,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说学情分析

    (一)心理特征:三年级的学生好学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联系和模仿能力较强,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创造条件和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感受成功的快乐。

    (二)认知状况: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理解,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加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三、说教法

    根据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鉴于本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确定了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法、设疑诱导法、类比法。

    (一)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本课探究的难度不大,结论比较容易发现,而且便于展开直观的操作实验,因此我让学生通过“实验——猜想——验证——概括”的过程来学习。

    (二)设疑诱导法:在讲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推导时,需要老师给予设疑诱导,深入浅出的帮助学生理解。

    (三)类比法: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得出,是由一个长方形渐变成正方形,求面积的过程中得来的。

    教具:多媒体。学具: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

    四、说学法

    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究法、观察发现法、动手操作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情境导入

    1.首先复习两个概念,一是面积,二是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再区分1分米和1平方分米。设计意图:让同学们通过复习,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

    (二)自主探索,领悟方法

    2.有四个步骤:做一做、猜一猜、验一验、说一说。

    首先做一做,让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解决例题1,在预习纸上写出自己的方法,再交流。例1: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想办法测量出它的面积。小组成员可能三种方法:(1)画一画(画方格)(2)摆一摆(两种摆法:一是全摆上,二是只摆一行一列)(3)算一算(5×3=15(平方厘米))

    同学们合作交流后得到共识:用乘法计算最简便。接着猜一猜,我将提问学生有什么样的猜想?有人可能会说出:这个长方形面积=长×宽。我会肯定这一猜想是对的,然后提问其他长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可以用“长×宽”来计算?然后验一验,学生自己根据预习纸上的3个图形,摆一摆填一填,之后再汇报结果。通过刚才的过程验证了这个猜想是对的,即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最后说一说,我以例题1为例设疑诱导,找同学说出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不断的提问:长方形长5厘米,沿着长边一行可以摆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宽3厘米,沿着宽边可以摆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也就是说可以摆几行?(同时配合课件的演示)继续提问:这个长方形每行摆5个正方形,摆了3行,一共摆了几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怎样列式计算?算式中5、3、15是长方形的什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最后得出结论:每行摆的个数就是长方形的长,摆的行数是宽,小正方形的个数(即长方形面积单位的个数)就是长方形的面积。也就得出长方形面积=长×宽

    (三)利用迁移,探究知识

    首先引导学生猜想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我把一个长7米、宽6米的长方形花坛,渐变成边长6米的正方形花坛的过程;
    让学生去猜想、发现其面积的计算方法。得出: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接着让学生交流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否正确?最后让小组交流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联系。

    (四)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竞赛能手

    2.足球场的长是80米,宽是8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勤学巧用

    篮球场的长是28米,宽是1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六、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把收获讲给大家听。

    七、板书设计

    板书简单明了,基本概况的本节课的内容。

    数学的说课稿范文 第18篇

    一、教材分析

    1.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是学生在已掌握双曲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之后,在此基础上,反过来利用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研究其几何性质。它是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也是高考的一个考点,是深入研究双曲线,灵活运用双曲线的定义、方程、性质解题的基础,更能使学生理解、体会解析几何这门学科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解析几何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2.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

    平面解析几何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通过方程,研究平面曲线的性质。教学参考书中明确要求:学生要掌握圆锥曲线的性质,初步掌握根据曲线的方程,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的方法和步骤。根据这些教学原则和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现状,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使学生能运用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讨论双曲线的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渐近线等几何性质;

    ②掌握双曲线标准方程中的几何意义,理解双曲线的渐近线的概念及证明;

    ③能运用双曲线的几何性质解决双曲线的一些基本问题。

    (2)能力目标:①在与椭圆的性质的类比中获得双曲线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数形结合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以及类比的学习方法;

    ②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利用方程研究曲线性质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直角坐标系中曲线与方程的概念的理解。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对待知识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而且能够运用运动的,变化的观点分析理解事物。

    3.重点、难点的确定及依据

    对圆锥曲线来说,渐近线是双曲线特有的性质,而学生对渐近线的发现与证明方法接受、理解和掌握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把渐近线的发现作为重点,充分暴露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诱导、分析,巧妙地应用极限思想导出了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这样处理将数学思想渗透于其中,学生也易接受。因此,我把渐近线的证明作为本节课的难点,根据本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大纲以及高考的要求,结合学生现有的实际水平和认知能力,我把渐近线和离心率这两个性质作为本节课的重点。

    4.教学方法

    这节课内容是通过双曲线方程推导、研究双曲线的性质,本节内容类似于“椭圆的简单的几何性质”,教学中可以与其类比讲解,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究,得到类似的结论。在教学中,学生自己能得到的结论应该让学生自己得到,凡是难度不大,经过学习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应该让学生自己解决,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学习建立信心,使他们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从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渐近线是双曲线特有的

    性质,我们常利用它作出双曲线的草图,而学生对渐近线的发现与证明方法接受、理解和掌握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诱导、分析,从已有知识出发,层层设(释)疑,激活已知,启迪思维,调动学生自身探索的内驱力,进一步清晰概念(或图形)特征,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例题的选备,可将此题作一题多变(变条件,变结论),训练学生一题多解,开拓其解题思路,使他们在做题中总结规律、发展思维、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二、教学程序

    (一).设计思路

    (二).教学流程

    1.复习引入

    我们已经学习过椭圆的标准方程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以及椭圆的简单的几何性质,请同学们来回顾这些知识点,对学习的旧知识加以复习巩固,同时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利用多媒体工具的先进性,结合图像来演示。

    2.观察、类比

    这节课内容是通过双曲线方程推导、研究双曲线的性质,本节内容类似于“椭圆的简单的几何性质”,教学中可以与其类比讲解,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究,首先观察双曲线的形状,试着按照椭圆的几何性质,归纳总结出双曲线的几何性质。一般学生能用类似于推

    导椭圆的几何性质的方法得出双曲线的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对知识的理解不能浮于表面只会看图,也要会从方程的角度来解释,抓住方程的本质。用多媒体演示,加强学生对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范围、对称性、顶点(实轴、虚轴)、离心率(不深入的讲解)的巩固。之后,比较双曲线的这四个性质和椭圆的性质有何联系及区别,这样可以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借助于类比方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求知欲。

    3.双曲线的渐近线的发现、证明

    (1)发现

    由椭圆的几何性质,我们能较准确地画出椭圆的图形。那么,由双曲线的几何性质,能否较准确地画出双曲线的图形为引例,让学生动笔实践,通过列表描点,就能把双曲线的顶点及附近的点较准确地画出来,但双曲线向远处如何伸展就不是很清楚。从而说明想要准确的画出双曲线的图形只有那四个性质是不行的。

    从学生曾经学习过的反比例函数入手,而且可以比较精确的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它的图像是双曲线,当双曲线伸向远处时,它与x、y轴无限接近,此时x、y轴是的渐近线,为后面引出渐近线的概念埋下伏笔。从而让学生猜想双曲线有何特征?有没有渐近线?由于双曲线的对称性,我们只须研究它的图形在第一象限的情况即可。在研究双曲线的范围时,由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可解出,,当x无限增大时,y也随之增大,不容易发现它们之间的微妙关系。但是如果将式子变形为,我们就会发现:当x无限增大,逐渐减小、无限接近于0,而就逐渐增大、无限接近于1();
    若将变形为,即说明此时双曲线在第一象限,当x无限增大时,其上的点与坐标原点之间连线的斜率比1小,但与斜率为1的直线无限接近,且此点永远在直线的下方。其它象限向远处无限伸展的变化趋势就可以利用对称性得到,从而可知双曲线的图形在远处与直线无限接近,此时我们就称直线叫做双曲线的渐近线。这样从已有知识出发,层层设(释)疑,激活已知,启迪思维,调动学生自身探索的内驱力,进一步清晰概念(或图形)特征,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利用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就可以引导学生探寻双曲线(a>0,b>0)的渐近线,让学生同样利用类比的方法,将其变形为,,由于双曲线的对称性,我们可以只研究第一象限向远处的变化趋势,继续变形为,,可发现当x无限增大时,逐渐减小、无限接近于0,逐渐增大、无限接近于,即说明对于双曲线在第一象限远处的点与坐标原点之间连线的斜率比小,与斜率为的直线无限接近,且此点永远在直线下方。其它象限向远处无限伸展的变化趋势可以利用对称性得到,从而可知双曲线(a>0,b>0)的图形在远处与直线无限接近,直线叫做双曲线(a>0,b>0)的渐近线。我就是这样将渐近线的发现作为重点,充分暴露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诱导、分析,巧妙地应用极限思想导出了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这样处理将数学思想渗透于其中,学生也易接受。

    (2)证明

    如何证明直线是双曲线(a>0,b>0)的渐近线呢?

    启发思考①:首先,逐步接近,转换成什么样的数学语言?(x→∞,d→0)

    启发思考②:显然有四处逐步接近,是否每一处都进行证明?

    启发思考③:锁定第一象限后,具体地怎样利用x表示d

    (工具是什么: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启发思考④:让学生设点,而d的表达式较复杂,能否将问题进行转化?

    分析:要证明直线是双曲线(a>0,b>0)的渐近线,即要证明随着x的增大,直线和曲线越来越靠拢。也即要证曲线上的点到直线的距离

    |mQ|越来越短,因此把问题转化为计算|mQ|。但因|mQ|不好直接求得,因此又可以把问题转化为求|mN|。

    启发思考⑤:这样证明后,还须交代什么?

    (在其他象限,同理可证,或由对称性可知有相似情况)

    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的进行探究,从而更深刻的理解双曲线的渐近线的发现及证明过程。

    (3)深化

    再来研究实轴在y轴上的双曲线(a>0,b>0)的渐近线方程就会变得容易很多,此时可利用类比的方法或者利用对称性得到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即为。

    这样,我们就完满地解决了画双曲线远处趋向问题,从而可比较精确的画出双曲线。但是如果仔细观察渐近线实质就是双曲线过实轴端点、虚轴端点,作平行与坐标轴的直线所成的矩形的两条对角线,数形结合,来加强对双曲线的渐近线的理解。

    4.离心率的几何意义

    椭圆的离心率反映椭圆的扁平程度,双曲线离心率有何几何意义呢?不难得到:,这是刚刚学生在类比椭圆的几何性质时就可以得到的简单结论。通过对离心率的研究,同样也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渐近线的理解。

    由等式,可得:,不难发现:e越小(越接近于1),就越接近于0,双曲线开口越小;
    e越大,就越大,双曲线开口越大。所以,双曲线的离心率反映的是双曲线的开口大小。通过对这些性质的探究,就可以更好的理解双曲线图形与这些基本量之间的关系,更加准确的作出双曲线的图形。

    5.例题分析

    为突出本节内容,使学生尽快掌握刚才所学的知识。我选配了这样的例题:

    例1.求双曲线9x2-16y2=144的实半轴长和虚半轴长、顶点和焦点坐标、渐近线方程、离心率。选题目的在于拿到一个双曲线的方程之后若不是标准式,要先将所给的双曲线方程化为标准方程,后根据标准方程分别求出有关量。本题求渐近线的方程的方法:(1)直接根据渐近线方程写出;
    (2)利用双曲线的图形中的矩形框架的对角线得到。加强对于双曲线的渐近线的应用和理解。

    变1:求双曲线9y2-16x2=144的实半轴长和虚半轴长、顶点和焦点坐标、渐近线方程、离心率。选题目的:和上题相同先将所给的双曲线方程化为标准方程,后根据标准方程分别求出有关量;
    但求渐近线时可直接求出,也可以利用对称性来求解。

    关键在于对比:双曲线的形状不变,但在坐标系中的位置改变,它的那些性质改变,那些性质不变?试归纳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变2: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且经过点(,3),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选题目的:在已知双曲线的渐近线的前提下

    数学的说课稿范文 第19篇

    一、本课时在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

    教材采用北师大版(数学)必修1,函数作为初等数学的核心内容,贯穿于整个初等数学体系之中。本章节9个课时,函数这一章在高中数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对初中函数概念的承接与深化。在初中,只停留在具体的几个简单类型的函数上,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而高中阶段不仅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更是从“变量说”到“对应说”,这是对函数本质特征的进一步认识,也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这一章内容渗透了函数的思想,集合的思想以及数学建模的思想等内容,这些内容的学习,无疑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起着深刻的影响。

    本节课《函数的概念》是函数这一章的起始课。概念是数学的基础,只有对概念做到深刻理解,才能正确灵活地加以应用。本课从集合间的对应来描绘函数概念,起到了上承集合,下引函数的作用。也为进一步学习函数这一章的其它内容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二、教学目标

    理解函数的概念,会用函数的定义判断函数,会求一些最基本的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通过对实际问题分析、抽象与概括,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归纳知识以及逻辑思维、建模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对函数概念形成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不断超越的创新品质。

    三、重难点分析确定

    根据上述对教材的分析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函数的概念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应该是本章的难点。

    四、教学基本思路及过程

    本节课《函数的概念》是函数这一章的起始课。概念是数学的基础,只有对概念做到深刻理解,才能正确灵活地加以应用。本课(借助小黑板)从集合间的对应来描绘函数概念,起到了上承集合,下引函数的作用,也为进一步学习函数这一章的其它内容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⑴学情分析

    一方面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变量观点下的函数定义,并具体研究了几类最简单的函数,对函数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另一方面在本书第一章学生已经学习了集合的概念,这为学习函数的现代定义打下了基础。

    函数在初中虽已讲过,不过较为肤浅,本课主要是从两个集合间对应来描绘函数概念,是一个抽象过程,要求学生的抽象、分析、概括的能力比较高,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加上学生数学基础较差,理解能力,运算能力等参差不齐等。

    ⑵教法、学法

    1、本节课采用的方法有:

    直观教学法、启发教学法、课堂讨论法。

    2、采用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我一方面精心设计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另一方面,依据本节为概念学习的特点,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设置问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不断探究、发现,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让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心灵愉悦的主动认知过程,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3、学法方面,学生通过对新旧两种函数定义的对比,在集合论的观点下初步建构出函数的概念。在理解函数概念的基础上,建构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的概念,并初步掌握它们的求法。

    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情景1:提供一张表格,把本班中考得分前10名的情况填入表格,

    我报名次,学生提供分数。

    情景2:西康高速汽车的行驶速度为80千米/小时,汽车行驶的距离

    y与行驶时间x之间的关系式为:y=80x

    情景3:安康市一天24小时内的气温随时间变化图:(图略)

    提问(1):这三个例子中都涉及到了几个变化的量?(两个)

    提问(2):当其中一个变量取值确定后,另一个变量将如何?(它的

    值也随之唯一确定)

    提问(3):这样的关系在初中称之为什么?(函数)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在创设本课开头情境1、2的时候,我并没有运用书中的前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我改成提供给学生一张中考成绩统计单。是为了创设和学生生活相近的情境,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调节课堂气氛,引人入胜,第二个例子我改成一道简单的速度与时间问题,是因为学生对重力加速度的问题还不是很熟悉。同时这两个例子并没有改变课本用三个实例分别代表三种表示函数方法的意图。

    这样学生可以从熟悉的情景引入,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二)探索新知,形成概念

    1、引导分析,探求特征

    思考:如何用集合的语言来阐述上述三个问题的共同特征?

    [设计意图]并不急着让学生回答此问,为引导学生改变思路,换个角度思考问题,进入本节课的重点。这里也是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的体现,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引。

    提问(4):观察上述三问题,它们分别涉及到了哪些集合?(每个问题都涉及到了两个集合,具体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提问(5):两个集合的元素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对应)

    及时给出单值对应的定义,并尝试用输入值,输出值的概念来表达这种对应。

    2、抽象归纳,引出概念

    提问(6):现在你能从集合角度说说这三个问题的共同点吗?

    [设计意图]学生相互讨论,并回答,引出函数的概念。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

    板书:函数的概念

    上述一系列问题,始终倡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不断探究、发现,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在学生心情愉悦的氛围中,突破本节课的重点。

    3、探求定义,提出注意

    提问(7):你觉得这个定义中应注意哪些问题(两个非空数集,唯一对应等)?

    [设计意图]剖析概念,使学生抓住概念的本质,便于理解记忆。

    2、例题剖析,强化概念

    例1、判断下列对应是否为函数:

    (1)

    (2)

    [设计意图]通过例1的教学,使学生体会单值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核心作用。

    例2、(1);

    (2)y=x—1;

    (3);

    (4)

    [设计意图]首先对求函数的定义域进行方法引导,偶次方根必需注意的地方,其次,通过(2)(3)两道题,强调只有对应法则与定义域相同的两个函数,才是相同的函数。而与函数用什么字母表示无关,进一步理解函数符号的本质内涵。

    例3、试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

    (1)

    (2)

    [设计意图]让学体会理解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

    4、巩固练习,运用概念

    书本练习P25:练习1,2,3。P28:练习1,2

    布置作业:A组:1、2。B组1。

    5、课堂小结,提升思想

    引导学生进行回顾,使学生对本节课有一个整体把握,将对学生形成的知识系统产生积极的影响。

    6、板书设计:借助小黑板,时间的合理分配等(略)

    五、教学评价及反思

    我通过对一系列问题情景的设计,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实现对本课重难点的突破,教学时间分配合理,为使课堂形式更加丰富,也可将某些问题改成判断题。在学生分析、归纳、建构概念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理解的偏差,教师应给予恰当的梳理。

    本节课的.起始,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更理想的教学情景(结合各学校的硬件条件)。

    数学的说课稿范文 第20篇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

    2、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等体验活动中理解单位“1”,感受并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2)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3)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索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渗透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3、教学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4、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概念。

    二、说教学方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生虽然在前面的学习中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要使学生理解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必须遵循他们的认知规律。因此,本课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用启发诱导、探究等教学法,并穿插自学、练习。通过动手操作、直观演示,让学生充分感知,再经过比较、归纳,突破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也可以看作单位“1”这一难点,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并在此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

    三、说学法指导

    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都离不开学法。在本课的教学中学法的指导寓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动手的材料8颗棋子、2块糖、10粒豆子、一幅熊猫图等,让学生用这些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表示1/2。然后观察、比较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达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2、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学生在在动手操作、比较之后归纳出了单位“1”也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让学生进行2次操作体会由于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不同,产生的分数也不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分数的意义概括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四、说教学程序

    (一)展示资料,了解分数的产生

    通过谈话自然引入,让学生通过调查、把自己知道的说给大家听。使学生有满足感,产生对学习分数的兴趣,感受到分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唤醒已知、探究未知

    1、通过回顾旧知,为学习新知作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第一次动手操作理解单位“1”的含义。

    (1)教师提出:1/2除了可以表示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还可以表示什么呢?为了便于同学们研究问题,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动手材料(8颗围棋子、1米长的绳子、一张圆形纸片、一幅熊猫图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将他们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用这些学具试着表示1/2。

    (2)集体交流、共享成果。各组选派代表到实物投影仪前,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操作方法及成果。

    (3)重点、难点问题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予以突破。

    如:学生用8颗棋子、6只熊猫表示1/2这个分数后,教师出示课件,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明确单位“1”可以是一个圆、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4)引导归纳,通过比较相同与不同,让学生亲自去发现,去学习,去探究,体会、理解单位“1”并结合实际谈单位“1”,体会生活中的单位“1”。

    3、再次操作,领悟分数意义

    (1)再次操作,让学生用学具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在操作中让学生体会到同样是这些学具却表示出了不同的分数,从而得出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不同,分数也就不同,为概括分数的意义作准备。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引导学生试着概括分数的意义。

    (3)阅读课本86页什么叫分数,自学分数各部分所表示的含义。

    (4)5/73/8”为例,巩固分数的意义和分子分母的含义。

    (三)反馈练习

    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控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达到训练和提高的目的。为了能使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相结合,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我设计下列练习: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2、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对吗?为什么?

    以上两道题是基本练习题,目的是: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游戏“夺红旗”。

    男、女各一队,派代表到前面夺红旗,但要听老师指挥,拿对了红旗归这一队,错了机会自动转给下一队,老师当发令员,其他同学当小小裁判员。女同学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学拿走剩下的1/9、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学拿走剩下的2/3、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2,剩下的一面奖给全班。

    此题设计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四)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于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哪!同学们课下继续去学习、去探究吧!”教师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延伸到了下节课。

    数学的说课稿范文 第21篇

    一、理解教材

    《认识物体和图形》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要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这一单元包括:立体图形的初步认识和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因为现实生活中孩子们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教材把认识立体图形排在平面图形之前。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上体现了新课标的两大理念:注重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注重在活动中学习知识,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自然地完成学习过程,掌握知识。

    二、学生分析

    儿童对形状的知觉是通过视觉、触觉、运动觉协同运动的,这有利于增进他们对所处环境的认识,为将来学习几何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其实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关于形状,他们已经有了较多的的感知经验,只是这些经验太感性,需要进一步抽象化,形成简单的几何概念,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拟定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将教学目标定为:

    1、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这是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这是数学思考方面的目标);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这是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

    教学重点与难点是:

    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四、说学法与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学生应采用这样的学法:

    一、积极投入到活动中,仔细观察,更要多动手操作;

    二、和其他同学一起合作学习,共同探究;

    三、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以致用。

    “教”是服务于“学”的,与这些学法对应,教师该做的是:

    一、准备大量的实物和模型,为学生的观察、操作活动提供材料;

    二、营造好学习氛围,组织好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主动探究;

    三、适当指导,帮助学生提高。

    五、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孩子们喜欢看动画片,喜欢蓝猫,我先出示漂亮的蓝猫图片,然后说:小朋友,今天聪明的蓝猫来和我们一起上数学课,咱们每个组的桌上都有一个袋子,这是蓝猫给大家的礼物,看一看是些什么?蓝猫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看哪个组的小朋友放得又快又好。

    这里用蓝猫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用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引入课题,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并能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小组活动,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小组活动,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2)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大小、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概念,并板书名称。然后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模型,让学生认一认,并与相应的实物归为一类。

    经过上面的活动,学生有了一些感性的经验,这时教师揭示概念,出示一般模型,帮助学生将感性认识抽象化。

    2、摸一摸,感知特征。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这些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在小组内交流。

    (2)在班上汇报交流。

    亲自去摸一摸,可以加深学生对几种立体图形特征的体验,和同学的交流有利于丰富对这些立体图形的认识,在以上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图抽象出模型图

    教师以一句“蓝猫放映的时间到了”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投影屏幕上来。通过幻灯片,从一个个实物图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一般模型图。

    前面的两次小组活动,以实物和模型为研究对象,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对几种立体图形有了比较多的感性、直观的认识,这时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图,再过渡到模型图,逐渐抽象,为的是促使学生形成几种立体图形的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2、记忆想像。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图形让学生辩认,将这些图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拿出相应的实物。

    (2)让学生闭上眼想一想四种图形的样子,并用手比划。

    (3)两人游戏:猜一猜

    一人闭上眼,摸一摸别人给出的一种实物,判断它的形状。

    这一组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四种立体图形的表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安排这一环节是引导学生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数学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四)、游戏中体验特征

    1、推一推

    2、搭一搭

    3、摸一摸

    用游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快乐地学习,对几种立体图形的特征有更丰富的体验,并能培养动手能力、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

    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本课的板书设计得很简洁,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七、说课综述:

    纵观本节课的教学,我充分挖掘了生活资源,让学生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突出了实物感知,动手操作等活动,通过适时的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好奇、质疑、讨论、整理的学习情景中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积极有效的评价手段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的说课稿范文 第22篇

    一、教材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主干,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分数”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一张白纸。是他们在四年级学习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读写法、以及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节课的学习是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也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尽管教材在知识呈现上显得比较简单,但是使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知识点较多,一共有五个。

    分别是分数的意义、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含义、以及分数单位和单位“1”的含义等。而理解分数的意义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的学习重点。这节课教学难点是单位“1”的理解。学好这节课是后面学习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基本性质以及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提,对以后学习有关分数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教学和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理解单位“1”的含义,初步掌握分数的概念。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根据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和愉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分数意义的归纳与单位“1”的理解。

    教学难点:

    把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教学准备:

    每小组一张圆形纸片,一条一分米长的线段,6个正方体,8个苹果图。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分数的意义”一课,是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的特点,为能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掌握这一内容,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演示,遵循概念教学的"原则,启发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解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2、学法

    古人云:“授人一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一渔,则终身受用无穷”。现代教学认为教学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而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从具体直观到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为了使学生建立清晰的分数意义概念,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

    (2)引导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说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由旧引新

    首先,通过激趣谈话问学生:把蛋糕分给4个学生,怎样分大家才满意?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很快回答是14,然后出示一个不平均分的蛋糕图,问:这样的一份能用14表示吗?两幅图进行比较,得出:分数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

    (二)探究新知,建构概念分4个环节来探究

    1、独立动手做分数

    如果用图表示14,100个人会有100种表示方法,老师为你们每组提供了一些材料,你们能分别表示出它的14吗?

    本环节充分利用“分数初步认识”中学到的知识,通过对具体、形象的实物图片的观察,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

    2、动手操作,感知意义

    学生分五人一组,每组有一套学具,然后让学生选一种材料自己动手创造分数,并提出学习要求。学生操作,汇报交流展示学生把不同物体看做一个整体所创造的分数。

    本环节在大量感性认识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眼、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

    3、观察比较、抽象单位“1”

    思考:你们能给平均分的对象分分类吗?

    引导生归纳: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中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做单位“1”。

    讨论:单位“1”为什么要加引号?它同自然数1的意义一样吗?

    你能举例说说我们生活中哪些可以看作单位“1”。

    本环节,通过小组讨论比较异同,全班交流,全面具体地感知单位“1”,这是理解分数意义的关键。

    4、抽象概括、归纳分数的意义

    (1)学生尝试自己归纳分数的意义。

    (2)理解“若干”一词的意义。

    (3)结合学生发言,板书分数的意义。

    本环节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化,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分层练习,巩固深化。

    为巩固所学新知识,设计了基础练习和拓展练习,贯穿“讲练结合,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通过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理解掌握,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引导反思,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对自己的学习满意吗?请说说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数学的说课稿范文 第23篇

    一、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一些基本图形的基础上,接触到的一个抽象的图形概念。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学生通过折角、画角、做角等实际操作活动认识角的基本特征。如果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能正确地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会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做出一个角,能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的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它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吸管、几个大小不同的角等

    学具:三角板、吸管、几个大小不同的角等

    二、说教法

    根据教材内容的编排特点,为了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我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1、情景教学法。在教学中,我注重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把角的认识和生活情景紧密的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2、引导探究法。低年级的学生的知识和思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大部分学生的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还不能很好的有机结合。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引导探究法来组织学生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活动。

    三、说学法

    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观察发现法、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是本节课学生的主要学习方法。让他们在找一找、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说一说等系列活动中感知角的基本特征。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图形,(出示一个三角形)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三角形”吗?谁愿意上来指一指(学生指角时多数是点一下)。

    师:原来同学们心目中的角是这样。(在黑板点一下)这是角吗?看来指角还有很大的学问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意图: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首先从学生认识的图形和已有的经验知识入手,让他们从开始就充满好奇心、满怀兴趣的参与学习。同时,营造宽松、民主、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心情愉快精神振奋,这种积极的情绪很容易打开思维的闸门,萌发创造力。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课标》指出“应注重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获得对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因此,本环节的教学我分四个活动来进行探究:

    1、联系实际指角——建立“角”的表象

    (1)以课本封面上的角为例,质疑:怎样才能正确的指出角呢?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指角方法,并且同桌间互相指指看。

    通过指角活动,明确角在学生脑子中的印象。

    (2)观察课本主题图,把你找到的角,指给小组的同学看一看。这个练习,不仅给学生提供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又让学生感受到角就在我们身边。

    2、动手操作认识角——探究角的共同特征

    这是教学的重点。心理学家表明:孩子的智慧来自于指尖。所以,此活动我的设计是以学生的动手操作为主,分四步完成:

    (1)折一折:先让学生用一张不规则的纸折一个自己喜欢的角。

    (2)比一比:并引导学生对折出的角进行观察、比较。在比较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到角有大有小。

    (3)摸一摸:接着让学生摸摸自己折的角,使他们通过亲身体会充分感知角有一个尖尖的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4)说一说:紧接着我有组织学生交流摸角的感觉,逐步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根据学生的汇报,我进行板书,然后让学生看着板书说说角的各部分名称。

    这样,把操作、观察、语言表达紧密结合,学生对角的表象和基本特征就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从而解决了本课的重点。

    3、实践操作画角

    《课标》指出“本学段学生应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依据这一理念,我将画角的活动分成三步进行:

    (1)看一看:首先让学生观看课件演示画角的过程,使学生对画角的各步骤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

    (2)画一画:在老师的示范下,师生共同画角。通过老师的板书,有助于规范学生画角的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画出不同方向的角,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3)说一说:引导学生归纳角的特征和画角的方法,

    4、做角——体会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这是教学的难点,教学时,我先借助学具建立出一个直观的角;
    然后通过游戏活动感受角的变化。具体分两步:

    (1)游戏:谁的手儿巧?

    用吸管折成可以活动的角,通过角的变大变小,让学生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这一活动,让学生从认识静态的角过渡到认识动态的角。使学生在玩中形象的领会到“角的大小与它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的本质特征。

    (2)游戏:谁的眼力好?

    出示准备好的两个大小相同,边长不同的角,让学生猜一猜,这两个角谁大谁小?通过比较得出结论: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这样,将难点分散到两个游戏中,使他们能形象、深刻的理解角的大小和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三、巧设练习,巩固提高

    完成课本练习八第3和第4题。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节课的灵魂说在,因此我的板书体现了知识性和简洁性,使学生一目了然,更好的掌握重点、突破难点。

    数学的说课稿范文 第24篇

    一、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整数是单位“1”的叠加,而分数是单位“1”的均分,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是学生认识数的一次质的飞跃。

    本节课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几分之一既是一个分数,又是一个分数单位,对以后认识几分之几、分数大小的比较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基于本课教学内容在本单元的地位与作用及教材编排意图,我拟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分数,能结合具体图形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会读写几分之一,能直观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几分之一的认识过程,体验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法,获得数学学习的活动经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具体实例,感受到数由整数向分数的扩展,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教学具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水彩笔。

    学具:每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若干。

    三、教学方法

    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这一理念,本节课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操作实验法、观察法和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分月饼、折纸片、涂颜色、找分数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主动构建数学知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彩笔,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纸片,1分米长的线段,两分米长的绳子。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主要分为四个环节: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利用小朋友们喜欢的《西游记》的故事创设一个分东西的情景。同时播放背景音乐。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这一天,天气特别热,师傅就派猪八戒和沙僧找水喝,没想到,他俩找到了一个大西瓜,他们可高兴了,猪八戒实在忍不住了,就商量着和沙僧先吃掉这个西瓜,可是俩个人该如何分西瓜才公平呢?

    这个情景学生很容易就会说出每人分“一半”,“一半”还能像刚才那样用整数来表示吗?那该用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呢?这个问题成为教学的出发点和矛盾产生的创生点,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新课、探究新知

    1、引入“一半”,引导学生经历分数“从整体知识到分数知识”的数学化过程。

    (1)学具操作,理解“一半”

    先让学生说一说该如何分西瓜,怎样知道是“一半”,然后通过折圆形纸片的一半,强调平均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分,明白只要把一张纸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都是这张纸的一半。为下一步理解分数的的意义打下基础。

    (2)发挥想象,创造符号,表达“一半”

    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可以通过画图、写字或者写数字等方式创造出表示一半的符号。学生自由活动,小组交流,展示,让学生说出理由。表扬学生的创新精神,着重针对画图的学生作品讲解。

    在小结中总结三个共同特点,第一,都注意到了平均分;
    第二,都平均分成了两份;
    第三,都取了其中的一份。(师边说边板书―,2,1),引出在数学上,一半可以用1/2来表示,数学上把像1/2这样的数叫做分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分数。(板书课题:分数的初步认识)

    接着引导学生明白:中间短短的横线叫分数线,表示平均分;
    分数线下的“2”表示平均分成两份,分数线上面的“1”表示其中的一份。再让学生齐读分数。

    (3)进一步理解1的意义:

    1、折叠方法

    ①让学生动手用各种图形来表示出1/2,体验不同折法。

    ②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要求学生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描述1/2所表示的意义,特别要讲清是谁的1/2。并启发思考:折法不同,涂色的部分也各不相同,但它们都可以用1/2来表示,那是为什么?理解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都可以用1/2表示。

    ③展示没有平均分的例子,引导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这些反例来突出“平均分”在分数概念中的核心作用,形成有意义的建构。

    这一环节着眼一个“动”字,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地从不同的角度去进一步认识1/2,丰富1/2的表象,建构1/2的意义,使学生对数的认识由整数扩展到了1/2,也为后面学习其他分数提供思路和方法。

    2、故事衔接,深入认识分数

    (1)就在猪八戒和沙僧准备分西瓜的时候,孙悟空从天而降,批评了他们,八戒只好求饶,说西瓜四个人一块吃,你能帮他们再分一分吗?通过故事的发展,自然引出对1/4的认识。

    (2)动手操作,创造1/4。

    通过折长方形纸片的1/4,加深对此分数的理解。

    (3)利用图形,探索其他分数

    ①让学生利用纸片等材料通过折一折、画一画,表示自己喜欢的分数,并请部分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相应的分数下面,说说分数表示的意思。这一极具探究空间的开放性活动,再次提供给学生自主创造的机会,在“做分数”和交流的过程中得到了更多新的几分之一,对分数的认识也由1/2扩展到了几分之一。

    ②继续创造几分之几

    我们知道猪八戒是最馋嘴的,我们帮他们把西瓜分成了四份,可是猪八戒一不留心吃掉了两份,它吃掉了西瓜的几分之几呢?

    学生思考,展示交流重点理解:24里面有几个1

    4、知识引入

    通过故事的发展,自然引入几分之几的认识,学生很轻松的理解了几分之几的意义,有利于难点的突破。

    3、学写分数,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这部分知识较为简单,在这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己学习,而后通过几个练习巩固!

    (三)巩固新知,拓展思维

    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把练习按照基础――提高――拓展分成了三个层次,意在能让学生更好的巩固新知,并能在此基础上有所提高和拓展,做到有趣、有益、有层、有度。

    1、基础练习

    让学生辨别图中阴影部分可以用1/2表示吗?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2、提高练习

    让学生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学以致用。

    3、拓展练习

    一条长1米的绳子,把它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米,也就是()。

    这个题是分数与长度知识的综合运用,更是为后面分数意义和小数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四)总结反思,评价体验

    设计此环节一方面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同时让学生领会学习方法,获得数学学习的经验。

    五、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设计,重点突出,展现了学生对几分之一的逐步认识和理解的过程。板书设计:

    分数几分之一

    1其中的一份

    平均分

    2平均分的份数

    读作:二分之一

    数学的说课稿范文 第25篇

    一、说教材:

    1、本节教材是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二册第三单元《圆柱、圆锥和球》中《圆锥体积》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为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例1、例2,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十二的第3、4、5题。

    2、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圆柱体积计算及其应用和认识了圆锥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小学阶段学习几何知识的最后一课时内容。让学生学好这一部分内容,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进一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教材按照实验、观察、推导、归纳、实际应用的程序进行安排。

    3、教学重点:能正确运用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求圆锥的体积。

    教学难点:理解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4、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理解并掌握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会运用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求圆锥的体积;

    (2)能力方面:能解决一些有关圆锥的实际问题,通过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实验,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比较能力;

    (3)德育方面: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渗透转化思想,培养交流与合作的团队精神。

    5、教具准备: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一对,与圆柱等底不等高的圆锥一个,与圆柱等高不等底的圆锥一个。

    学具准备:让学生分组制作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若干对,一定量的细沙。

    二、说教法: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教学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馆,而要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通过自身的实践、比较、思索,才能更加深刻地领略到知识的真谛。因此,我在设计教法时,根据本节几何课的特点,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以下几种教法:

    1、实验操作法。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我在学生已经认识圆锥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实验,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用空圆锥盛满沙后倒入等底等高空圆柱中,发现“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利用实验法,为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发挥桥梁和启智的作用,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从而逐步从具体的操作过渡到内部语言。

    2、比较法、讨论法、发现法三法优化组合。

    几何知识具有逻辑性、严密性、系统性的特点。因此在做实验时,我要求学生运用比较法、讨论法、发现法得出结论:“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然后再让学生讨论假如这句话中去掉“等底等高”这几个字还能否成立,并让学生用不等底等高的空圆锥、空圆柱盛沙做实验,发现有时装不下,有时不够装,有时刚好装满,得出结论:不是所有的圆锥体积都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加深了“等底等高”这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三、说学法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新世纪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程标准还强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因此我在讲求教法的同时,更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1、实验转化法。

    有些知识单凭解说是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的,只有通过实验,反复操作,才能深刻领悟其中的内在奥秘。在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时,我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引导:首先,让学生做好操作的准备,也就是各自准备好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一对,一定量的沙;
    其次,告诉他们操作的方法步骤和注意点;
    第三,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比较、发现、总结。这样通过实验操作推导得出圆锥的体积公式,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交流合作、概括归纳等能力。

    2、尝试练习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本节课在教学两道例题时,让学生尝试自己独立解答,挖掘学生的潜能,让他们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五个教学程序:

    1、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1)看图说出圆锥的底面和高。

    (2)一个圆柱体零件,底面积是6.28平方厘米,高是3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这两道题是复习圆锥的认识和圆柱的体积公式及其应用,为新知迁移做好铺垫。

    2、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推荐访问:范本 数学 说课稿 数学说课稿范本2 数学的说课稿范文(推荐25篇) 数学说课的基本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