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文档网 - www.qiying88.com 2024年05月01日 19:56 星期三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化学复习指导必备24篇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4-04-18 16:00:09

    化学复习指导第1篇氯离子的检验使用硝酸银溶液,并用稀硝酸排除干扰离子(CO32-、SO32-)HCl+AgNO3==AgCl↓+HNO3NaCl+AgNO3==AgCl↓+NaNO3Na2CO3+2A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复习指导必备24篇,供大家参考。

    化学复习指导必备24篇

    化学复习指导 第1篇

    氯离子的检验

    使用硝酸银溶液,并用稀硝酸排除干扰离子(CO32-、SO32-)

    HCl+AgNO3==AgCl↓+HNO3

    NaCl+AgNO3==AgCl↓+NaNO3

    Na2CO3+2AgNO3==Ag2CO?3↓+2NaNO3

    Ag2CO?3+2HNO3==2AgNO3+CO2↑+H2O

    Cl-+Ag+==AgCl↓

    二氧化硫

    制法(形成):硫黄或含硫的燃料燃烧得到(硫俗称硫磺,是黄色粉末)

    S+O2===(点燃)SO2

    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容易液化,易溶于水(1:40体积比)

    化学性质:有毒,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形成的溶液酸性,有漂白作用,遇热会变回原来颜色.这是因为H2SO3不稳定,会分解回水和SO2

    SO2+H2OH2SO3因此这个化合和分解的过程可以同时进行,为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往正反应方向发生,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作可逆反应,用可逆箭头符号连接.

    化学复习指导 第2篇

    反思的内容可以是方方面面的,如命题者有什么意图?题目设计的巧妙处何在?此题的关键何在?题目有何规律?是否可推广成一类题型?此题为什么这样做?做题过程中暴露了哪些弱点?这个问题改变设问角度,还会变成什么样的题目?另外,可以对一道典型习题反思,可以对一套试卷反思,也可以对学习环节反思。通过反思,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反思,把问题的前因后果想清楚,从而对知识的认识更加清晰,更加有条理。反思是发现的源泉,是训练思维、优化思维品质的极好方法,也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探索行为。

    化学复习指导 第3篇

    一、整合教材科学安排

    以化学知识块、教材章节、方法与技能相结合的方式整合教材,形成单元,按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无机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方法与技能(强化)的主线组织单元复习,将计算和实验融合穿插到各单元中。此整合教材组成单元复习的方法,能有效地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网络,促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进一步深挖教材,探寻教材的演变点和生长点,有不少试题是直接来源于教材,或对教材内容稍加改编和延伸,在复习时,应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

    二、注重基础落实细节

    第一轮复习注重基础要突出教材。认真阅读、梳理教材,挖掘教材(特别是高三选修教材)中实验和习题的可变因素(如不同的方法完成同一实验或同一方法完成不同实验、一题多解和变式练习等),进行深入地理解、应用,夯实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题型。注重教材章、节之间知识内在联系、规律的揭示,形成知识结构和网络。

    如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内容多、涉及面广,往往死记硬背,不易掌握),复习时应以元素周期律的性质递变规律作为知识主线,以化学基本理论作为知识网络,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内容,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和网络。即根据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表,逐一地判断某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通性,同主族元素或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根据强弱电解质理论推知一种盐的水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根据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金属活动性顺序或非金属活泼性顺序,推测某一反应是否发生;根据化学平衡和勒夏特列原理,知道如何促进或抑制某一反应的进行等。重视高中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常识介绍,它们往往是高考考查的盲点。

    要注重化学主干知识,突出复习重点。高考要求的化学主干知识为(25条):

    (1)原子结构(2)元素周期律、周期表(3)分子结构、晶体类型(4)化学反应与能量(热化学方程式)(5)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6)电解质溶液(PH、离子方程式、水解、电解等)(7)氧化还原原理的应用(8)典型的非金属卤素(9)氧族元素(10)氮族元素(11)碳族元素(12)碱金属(13)镁铝铁(14)同分异构(15)烃及其衍生物(16)糖类、蛋白质、油酯(17)有机合成材料(18)物质的量及计算(19)化学式和结构式计算(20)方程式计算(22)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操作(23)实验室制法(24)物质的检验、分离、推断(25)化学实验设计

    要注重规范、落实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书写和表达的正确、规范,决定高考的成败。要加强化学用语的落实训练,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作业练习,强化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书写的配平;强化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小分子不掉;强化有机结构式、结构简式书写中C-C键、C-H 键、C=O键、苯环的到位;强化官能团位于左边的正确书写(有的教师要求学生每堂化学课坚持默写5—10个教材上典型的化学方程式、电子式、有机反应式、官能团结构简式等,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地落实办法)。要训练培养尽量用化学语言(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进行准确、完整、简洁地表述。要严格化学计算的步骤,要求运算准确,有效数表示规范。

    三、训练思维培养能力

    思维能力是化学学科能力的核心,复习教学要注重发展思维。精心设计化学实验、化学问题创设复习教学的情景,积极思维,对知识的梳理、归纳、总结要按知识结构的框架自己完成;对例题的分析、讲解,要有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分析思路,寻找解题的突破口;要精心选择记忆模仿、迁移应用、推理创新、空间想象、评价最优、快准计算的练习题,训练和发展思维,提高思维能力层次。

    要突出化学复习方法的指导。第一轮复习应在通读、精读教材的基础上梳理、归纳知识,按教材中每章小结的知识网络图形成本章的知识结构;将教材章与章之间的知识网络按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中学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网络,以便应用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相关知识,解决化学问题。要用“结构——位置——性质”、“原理——装置——操作——现象——结论——分析——评价”、“类比、逻辑推理”、“实验探究”、“建模思想(将化学问题抽象成为数学等量关系,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等化学学习方法,复习掌握化学知识,提升学科四大能力。

    要强化解题能力的培养。精心选择近几年的高考理综化学试题作为典型题(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进行分析、训练,加强审题方法、解题思路、解题技巧的指导和总结,加大练习力度(精练、巧练,防止低层次的重复练习。),严格答题要求,及时反馈、矫正,使解题能力的培养、提高落实到位。

    能力培养要循序渐进逐步到位。第一轮复习应根据掌握知识的情况,多穿插一些小专题,侧重训练、提高某种单项能力,如:离子方程式书写、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判断、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无机元素化合物性质推导、化学计算基本方法、化学实验中的实验原理设计、仪器设计、操作方法设计、有机同分异构体推导(限制条件与不限制条件)、有机分子式确定、有机官能团推导等等。对于多种能力的综合训练,第一轮复习不可涉及过多,以免要求太高,一时达不到,挫伤学习积极性。

    四、研究“纲、题”把准方向

    “纲”是理综高考化学《考试大纲》,“题”是理综高考化学试题,要加强新课程理科综合《考试大纲》和理综高考化学试题的学习、研究,用《考试大纲》和高考化学试题指导复习,把准方向,增强复习的目的性、针对性、有效性。

    要明确新课程理科综合考试化学科的特点、内容和要求,对新课程不作要求的内容,复习不要涉及。

    对新课程增加的内容,要特别关注。

    要明确理综高考化学科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探究能力、科学处理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的具体要求,研究理综高考化学试题如何通过化学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科能力;研究采取哪些措施,达到高考要求;做到能力培养心中有数,学习有方。

    要充分考虑可接受程度,控制好难度和容量(知识容量和思维容量)。练习要以中挡题为主,要紧扣基础,不回避常见题(高考都不回避常见题)。对一些资料上超纲超要求的偏题、怪题,要大胆放弃。要注重题上“开花”(举一反三),以一当十。

    化学复习指导 第4篇

    一、整合教材、科学安排

    复习时要以化学知识块、教材章节、方法与技能相结合的方式整合教材。并按概念和理论(一)—— 无机元素化合物 —— 概念和理论(二)—— 有机化学 —— 方法与技能的主线形成单元,进行复习。并将计算和实验融合、穿插到各单元中。在整合教材组成单元的过程中,注意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网络,促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注重基础、落实细节

    高考要求的化学主干知识有25条:(1)原子结构(2)元素周期律、周期表(3)分子结构、晶体类型(4)化学反应与能量(热化学方程式)(5)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6)电解质溶液(PH、离子方程式、水解、电解等)(7)氧化还原原理的应用(8)典型的非金属卤素(9)氧族元素(10)氮族元素(11)碳族元素(12)碱金属(13)镁铝铁(14)同分异构(15)烃及其衍生物(16)糖类、蛋白质、油酯(17)有机合成材料(18)物质的量及计算(19)化学式和结构式计算(20)方程式计算(22)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操作(23)实验室制法(24)物质的检验、分离、推断(25)化学实验设计

    因为化学内容比较简单,所以对细节的要求非常严格,书写和表达的正确、规范往往决定高考的成败。为此,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作业练习,强化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书写的配平;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小分子不掉;有机结构式、结构简式书写中C-C键、C-H 键、C=O键、苯环的到位;强化官能团位于左边的正确书写等等。要训练和培养尽量用化学语言进行准确、完整、简洁地表述。并严格化学计算的步骤,运算准确,表达规范。

    三、训练思维,注重能力的培养

    第一轮复习应在通读、精读教材的基础上梳理、归纳知识,按教材中每章小结的知识网络图形成本章的知识结构。将教材章与章之间的知识网络按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知识体系,以便应用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相关知识,解决高三化学问题。要用“结构——位置——性质”、“原理——装置——操作——现象——结论——分析——评价”、“类比和逻辑推理”、“实验探究”、“建模思想”等化学学习方法,复习掌握高三化学知识,提升学科能力。

    复习中可以精心选择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作为典型题进行分析、训练,加强审题方法、解题思路、解题技巧的指导和总结,加大练习力度,严格按照要求答题,及时反馈、矫正,使解题能力的培养、提高落实到位。

    第一轮复习应根据掌握知识的情况,多穿插一些小专题,侧重训练、提高某种单项能力,如:离子方程式书写、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判断、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无机元素化合物性质推导、化学计算基本方法(一、二、三、四)、化学实验中的实验原理设计、仪器设计、操作方法设计、有机同分异构体推导(限制条件与不限制条件)、有机分子式确定、有机官能团推导等等。对于多种能力的综合训练,第一轮复习不可涉及过多,以免要求太高,一时达不到,会挫伤学习积极性。

    化学复习指导 第5篇

    一、整合教材 科学安排

    以化学知识块、教材章节、方法与技能相结合的方式整合教材,形成单元,按概念和理论(一)―― 无机元素化合物 ―― 概念和理论(二)―― 有机化学 ―― 方法与技能(强化)的主线组织单元复习,将计算和实验融合、穿插到各单元中。此整合教材组成单元复习的方法,能有效地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网络,促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注重基础 落实细节

    第一轮复习注重基础要突出教材。认真阅读、梳理教材,挖掘教材(特别是高三选修教材)中实验和习题的可变因素(如不同的方法完成同一实验或同一方法完成不同实验、一题多解和变式练习等),进行深入地理解、应用,夯实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题型。注重教材章、节之间知识内在联系、规律的揭示,形成知识结构和网络。如无机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内容多、涉及面广,往往死记硬背,不易掌握),复习时应以元素周期律的性质递变规律作为知识主线,以化学基本理论作为知识网络,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内容,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和网络。即根据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表,逐一地判断某主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通性,同主族元素或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根据强弱电解质理论推知一种盐的水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根据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金属活动性顺序或非金属活泼性顺序,推测某一反应是否发生;根据化学平衡和勒夏特列原理,知道如何促进或抑制某一反应的进行等。重视高中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常识介绍,它们往往是高考考查的盲点。

    要注重化学主干知识,突出复习重点。高考要求的化学主干知识为(25条):

    (1)原子结构(2)元素周期律、周期表(3)分子结构、晶体类型(4)化学反应与能量(热化学方程式)(5)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6)电解质溶液(PH、离子方程式、水解、电解等)(7)氧化还原原理的应用(8)典型的非金属卤素(9)氧族元素(10)氮族元素(11)碳族元素(12)碱金属(13)镁铝铁(14)同分异构(15)烃及其衍生物(16)糖类、蛋白质、油酯(17)有机合成材料(18)物质的量及计算(19)化学式和结构式计算(20)方程式计算(22)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操作(23)实验室制法(24)物质的检验、分离、推断(25)化学实验设计

    要注重规范、落实细节。“细节决定成败”,书写和表达的正确、规范,决定高考的成败。要加强化学用语的落实训练,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和作业练习,强化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书写的配平;强化有机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小分子不掉;强化有机结构式、结构简式书写中C-C键、C-H 键、C=O键、苯环的到位;强化官能团位于左边的正确书写(有的教师要求学生每堂化学课坚持默写5―10个教材上典型的化学方程式、电子式、有机反应式、官能团结构简式等,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地落实办法)。要训练培养尽量用化学语言(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进行准确、完整、简洁地表述。要严格化学计算的步骤,要求运算准确,有效数表示规范。

    三、训练思维 培养能力

    思维能力是化学学科能力的核心,复习教学要注重发展思维。精心设计化学实验、化学问题创设复习教学的情景,积极思维,对知识的梳理、归纳、总结要按知识结构的框架自己完成;对例题的分析、讲解,要有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分析思路,寻找解题的突破口;要精心选择记忆模仿、迁移应用、推理创新、空间想象、评价最优、快准计算的练习题,训练和发展思维,提高思维能力层次。

    要突出化学复习方法的指导。第一轮复习应在通读、精读教材的基础上梳理、归纳知识,按教材中每章小结的知识网络图形成本章的知识结构;将教材章与章之间的知识网络按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形成中学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网络,以便应用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相关知识,解决化学问题。要用“结构――位置――性质”、“原理――装置――操作――现象――结论――分析――评价”、“类比、逻辑推理”、“实验探究”、“建模思想(将化学问题抽象成为数学等量关系,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等化学学习方法,复习掌握化学知识,提升学科四大能力。

    要强化解题能力的培养。精心选择近几年的高考理综化学试题作为典型题(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进行分析、训练,加强审题方法、解题思路、解题技巧的指导和总结,加大练习力度(精练、巧练,防止低层次的重复练习。),严格答题要求,及时反馈、矫正,使解题能力的培养、提高落实到位。

    能力培养要循序渐进逐步到位。第一轮复习应根据掌握知识的情况,多穿插一些小专题,侧重训练、提高某种单项能力,如:离子方程式书写、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判断、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无机元素化合物性质推导、化学计算基本方法(一、二、三、四)、化学实验中的实验原理设计、仪器设计、操作方法设计、有机同分异构体推导(限制条件与不限制条件)、有机分子式确定、有机官能团推导等等。对于多种能力的综合训练,第一轮复习不可涉及过多,以免要求太高,一时达不到,挫伤学习积极性。

    四、研究“纲”“题” 把准方向

    “纲”是理综高考化学《考试大纲》,“题”是理综高考化学试题,要加强新课程理科综合《考试大纲》和理综高考化学试题的学习、研究,用《考试大纲》和高考化学试题指导复习,把准方向,增强复习的目的性、针对性、有效性。

    要明确新课程理科综合考试化学科的特点、内容和要求,对新课程不作要求的内容(如电离度、二烯烃、平衡常数、卤化氢和二氧化硫的实验室制法、硫化氢的性质、实验室制法等),复习不要涉及;对新课程增加的内容(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臭氧、过氧化氢、常见的生活环境污染和防治、原料与能源的合理利用、无机非金属材料、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等),要特别关注。

    要明确理综高考化学科四种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具体要求,研究理综高考化学试题如何通过化学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科能力;研究采取哪些措施,达到高考要求;做到能力培养心中有数,学习有方。

    要充分考虑可接受程度,控制好难度和容量(知识容量和思维容量)。练习要以中挡题为主,要紧扣基础,不回避常见题(高考都不回避常见题)。对一些资料上超纲超要求的偏题、怪题,要大胆放弃。要注重题上“开花”(举一反三),以一当十。


    化学复习指导 第6篇

    元素化学集中在第一本书(必修1)后半部分的无机化学内容,它是整个高中阶段知识最琐碎的一块内容。各版教材里面,都是按照元素种类进行分别的讲解,换言之,就是把每一种元素分别有什么反应、有什么性质都一一讲解,学生去理解和记忆。

    在这种背景下,显而易见的一个特点就是:元素化学要记的细节特别多,而对于一种元素又要掌握它的多种相关物质,知识点显得杂而碎。所以必须针对性的给出可操作的方法:

    1、自行绘制物质转化框图——一定要自己书写。

    比如说,老师把碱金属这一块差不多讲完了,我在复习的时候就要自己在纸上画一边碱金属这一块所有相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把铝单质、氢氧化铝、氯化铝等等我自己能够想到的物质都写进框图里,并且思考每一步转化发生的化学反应条件。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既复习了一遍重要的方程式,又从整体上对这一元素有了全局性的了解。

    需要强调的是“自行”,很多同学喜欢直接看一些教辅资料上已经归纳好的类似框图而不愿自己动手画,我的建议是先自己画一遍之后与参考资料对比,一来自己画过的印象远比看书深刻,二来很可能你的确掌握了90%的内容,但是如果自己没有画过一遍,就可能发现不了剩下那10%的漏洞。

    2、上课:自己记录常考点——克服侥幸心理。

    元素化学虽然知识点碎内容多,但是在考试中高频率出现的往往就是那么几个翻来覆去的常考点。尤其是有经验的老师,在上课过程中一定会强调重要的知识点。所以这样一来,学习元素化学的时候上课效率就很重要了,因为老师上课特别强调的,往往就是考试常出的。

    其实很多同学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上课时候仍旧是不愿意或者不习惯做笔记,认为自己能够记住或者潜在心理暗示自己“记了也不一定会考”——这就是一种侥幸心理。但是事实上,这种心理的长期存在就会导致忽略的问题越来越多,最后到了考试又发现自己脑子里记住的东西半知半解,到头来还是失分。所以,我的建议是:除非你有惊人的记忆能力,不然“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尤其是老师强调过的内容,你不认真做点笔记而放之任之,于心何忍?

    3、做题:总结高频考点与易错考点——做过就忘等于没做。

    很多同学问:对于高一刚开始接触的化学来说,元素化学这一块需不需要做很多题?我的答案是:有时间多做题绝对是好事,但是重要的不是题目做的多少,而是做过后你从这些题中收获了多少。

    一直以来,我对“刷题”这种方法都是持中立的态度的——有的学生题目做的很多,但是有些类型的题目仍旧是每次做每次错,那你做那么多题目的意义在哪里呢?

    元素化学这一块,如我上面强调的那样,虽然知识点多,但是每种物质常考的考点与题型也就那么几类。所以建议同学们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一是要对做过的题目有印象,二是要对自己错误的地方做好记录。

    举个例子,比如我今天做到了一道需要我区分液氯与氯水的题目,几天后又做到一道类似的,那么就应该提醒自己:这算是一类高频考点,可以在笔记本上专门记录下来;又比如,我今天做到了一道关于Al元素的图像题但是做错了,那么首先要想错误原因究竟是计算问题、审题问题还是知识本身没掌握好?只有思考才能真正厘清问题所在处,然后再自己总结归纳:如果是审题问题,是不是以后可以读题时圈圈点点?如果是计算问题,是不是可以再细心一点?如果是知识点问题,有没有必要在笔记本上记下来以后提醒自己?如果用撒以上的方法做题,才是把一道题目的价值发挥到了最大化,比盲目做10道题有用的多。

    化学复习指导 第7篇

    三轮复习是高考冲刺阶段,主要完成以下三个任务:

    (1)实战演练。至少进行三次,通过模拟练习,处理好速度与正确率的关系,研究在限定时间内如何做对:处理好速度与规范书写的关系,研究在限定时间内如何做得更好:做好考后分析,检查试题是否会做,思路是否最佳,是否失分,为什么失分。有些试题不会做,查找不会做的原因,力争将非智力因素造成的丢分降到最低。

    (2)回扣复习。回扣复习一般从三个方面进行:①回扣课本,②回扣错题集,③回扣高考试题,防止基础知识失分。

    (3)调整心态。调整情绪、调整生物钟。心平气和,消除烦躁,以最佳状态迎接高考

    化学复习指导 第8篇

    第二轮复习是通过专题复习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以适应高考试题由“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的转变,使自己的化学学科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因此,如果说第一轮复习是“平面”结构的话,第二复习则是“立体”结构。那么,如何提高二轮复习的质?量呢?

    化学复习指导 第9篇

    回归教材,强化主干基础知识梳理记忆。

    二十几天有计划地以化学课本、配套练习用书、平时复习笔记和自己平时积累的错题档案为蓝本,利用最佳记忆时间来梳理记忆最基本最重要的化学概念、化学理论、反应规律、重要的方程式及实验原则等的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备忘录上一定是自己总结出的最中心、最精辟、最重要、最能体现主题的结论。强化记忆,为高考(微博)取胜做好基础保证。

    抓住重点,查漏补缺,提升能力。

    了解自己知识弱点,针对这个知识点,突击一日多题训练,强调对概念的实质性理解,有针对性地解决知识缺漏,使知识结构优化。广东卷化学考题风格是考核基础重视能力,内容主要体现在主干知识上。这二十几天要高度重视选择题训练,稳拿基础分;四个大题中力争有机题、原理化学反应题不失分,重视实验能力、新情境中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问题能力,接受、吸收、整合信息能力的训练。实验探究和基本计算能力是学生普遍比较薄弱的地方,在最后的阶段可重点做几个实验(如摩尔盐的制备、物质分离、离子检验、食醋总酸量的测定),全程完成实验报告,增加实验经验,答好实验题。

    考前20天,天天做套卷。

    考前20天,天天计时做套卷(50分钟),目的是保持题感,熟悉题型,体会做题思路。学会把握时间,控制解题速度,树立高考信心。特别是多练中等题,做一些难度适中的化学高考套题,有利于保持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到了真正考试的时候,可以立刻进入临战状态,取得应有的成绩。


    化学复习指导 第10篇

    [考试目标]

    1、了解酸碱中和滴定基本操作方法、误差分析等。

    2、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简单计算。

    3、滴定法的综合应用。

    [要点精析]

    中和滴定原理(对于强酸、强碱溶液的滴定反应):

    强酸与强碱溶液之间的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 + OH- = H2O , 所以:n(H+) = n(OH-),

    即:c(H+)V(H+)=c(OH-)V(OH-),可写成:

    或:

    由上式可知:用已知浓度的强酸(或强碱)与未知浓度的强碱(或强酸)反应,如果测出恰好中和时二者的体积,即可由上式计算出未知液的浓度。

    2、中和滴定中的仪器及试剂

    主要仪器有: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碱性溶液和HF)、碱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酸性溶液和KMnO4等氧化剂)、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烧杯、移液管等.

    试剂有:标准溶液(已知浓度的某溶液)、待测溶液(要测浓度的某溶液),指示剂。

    酸碱中和滴定用酚酞和甲基橙作指示剂,它们的变色范围:

    酚酞:____(无色)_____8___(浅红)____10____(红色)_______;

    甲基橙:___(红色)(橙色)(黄色)

    氧化还原反应的滴定常用淀(与I2有关时);用KMnO4作氧化剂进行氧化还原滴定时,不要加指示剂,KMnO4本身就是指示剂.

    3、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1).滴定管是一种精确量具(),滴定管有酸式和碱式之分,酸式滴定管用来盛酸性溶液(或KMnO4等氧化剂),碱式滴定管只能用来盛碱性溶液。

    (2).滴定管使用时,先用自来水洗涤,然后用蒸馏水洗涤滴定管2-3次,再用待盛溶液润洗2-3次后,注入待盛溶液,注意驱赶滴定管尖嘴中的气泡。记录读数V1,读至小数点后第2位()。

    (3).进行滴定操作时,左手控制滴定管将滴定管中溶液逐滴滴入锥形瓶中,右手顺时针方向不断地摇动锥形瓶使溶液混匀。滴加到锥形瓶中指示剂颜色发生突变时停止滴加,记录读数V2。

    (4).滴加溶液的体积为V2-V1。为了使结果更可靠,应该重复进行三次滴定,最终取三次滴定结果的平均值。

    4、中和滴定的操作步骤

    (1)滴定前的准备:①洗涤 ②查漏 ③润洗 ④注液 ⑤排气泡 ⑥调整液面 ⑦读数

    (2)滴定:①量取待测液并加指示剂 ②滴定至终点并读数 ③重复操作三次 ④计算

    如:用K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盐酸,其操作可分为如下几步:

    (1).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再用KOH标准溶液润洗2-3次.

    (2).取KOH标准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2-3cm处.

    (3).把盛有KOH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

    (4).调节碱式滴定管液面至”0”或”0”以下某刻度,记下读数V1。

    (5).用酸式滴定管量取(或用移液管移取)20mL待测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2~3滴酚酞作指示剂。

    (6).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KOH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7).重复操作3次,求平均值。

    注意:滴定时,左手控制滴定管的玻璃球(或活塞)将溶液逐滴滴入锥形瓶中,右手不断摇动锥形瓶。眼睛始终注视锥形瓶中指示剂颜色的突变,当指示剂颜色的突变半分钟内不褪色时停止滴加,并记录读数V2。

    5、中和滴定结果的误差分析

    消耗标准液多,结果偏高,消耗标准液少,结果偏低。

    导致测定结果偏大的几种情况:

    (1).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2).滴定前,盛标准液的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就进行滴定,到终点后消失.

    (3).锥形瓶用待测液进行润洗.

    (4).滴定后,滴定管的尖嘴处悬有标准液液滴。

    (5).滴定后,仰视滴定管读数。

    (6).滴定前,俯视滴定管读数。

    (7).滴定前俯视读数,滴定后仰视读数。

    导致测定结果偏小的几种情况:

    (1).盛待测液的滴定管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即取待测液.

    (2).滴定时,待测液溅出了锥形瓶.

    (3).滴定后,俯视滴定管读数。

    (4).滴定前,仰视滴定管读数。

    (5).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

    6、例题

    例已知常温、常压下,饱和碳酸溶液的,试推断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HCO3溶液时,适宜选用的指示剂及滴定终点时指示剂颜色变化情况是

    选石蕊作指示剂,颜色由蓝变红 选甲基橙作指示剂,颜色由橙变黄

    选酚酞作指示剂,溶液的红色褪去 选甲基橙作指示剂,颜色由黄变橙

    解析:选的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要尽可能接近恰好中和时的pH值。甲基橙的变色范围在,与该滴定后溶液的pH值接近,应选甲基橙作指示剂,因滴定时溶液的pH值由大到小,故指示剂甲基橙颜色由黄到橙色。

    答案为D

    例用某仪器测量一种溶液时,正确读数时为amL,仰视读数时为bmL,俯视读数时为cmL,若a>b>c,则所使用的仪器可能是

    量筒 酸式滴定管 碱式滴定管 容量瓶

    解析:量筒无“0”刻度,刻度在上方;滴定管“0”刻度在下方,刻度在下方。量溶液仰视时读数偏下方,对于量筒读数偏小,滴定管读数偏大;俯视时读数偏上方,对于量筒读数偏小,滴定管读数偏大;容量瓶不能用来测量溶液的体积,只有一个刻度。

    答案为BC

    例某烧碱样品中含有少量不与酸作用的可溶性杂质,为了测定其纯度,进行以下滴定操作:

    在250ml溶量瓶中配制250ml烧碱溶液;

    用碱式滴定管(或移液瓶移取)量取25ml烧碱溶液于锥形瓶中并加几滴甲基橙指示剂;

    在天平上准确称取烧碱样品wg,在烧瓶中加蒸馏水溶解;

    将物质的量浓度为mmol/L的标准硫酸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整液面,记下开始刻度数V1 ml

    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滴定到终点,记录终点耗酸体积V2ml。

    回答下列问题:

    (1)正确的操作步骤顺序是(填写字母)____,_____,_____,D,_____。

    (2)滴定管读数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中的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D中液面应调整到_______________;尖嘴部分应__________________。

    (5)滴定到终点时锥形瓶内溶液的pH约为__________;终点时溶液中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

    (6)若酸式滴定管没有用标准H2SO4润洗,会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其他操作均正确)

    (7)该烧碱样品的纯度计算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该题先配置250mlNaOH溶液,取25ml烧碱溶液于锥形瓶中,用H2SO4进行滴定,以甲基橙做指示剂。滴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滴定管应用所盛液体润洗,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点相平,尖嘴部分应充满液体等。

    答案:(1)C,A,B,D,E。

    (2) 滴定管应垂直;装液或放液后需等一会儿,待液面上下不发生变化时才能

    读数;读数时目光不能俯视或仰视,视线应与液面最低点相平;读数应读到。

    (3)便于准确判断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

    (4)零刻度以下的某一刻度;充满溶液,无气泡。

    (5)终点时,pH约为~;指示剂颜色由黄色变为橙色

    (6)偏高。

    化学复习指导 第11篇

    高三第一轮复习对所学知识已进行了充分的回忆和加工建立了高中化学知识体系,因此在第二轮复习中要注意主干知识的重新梳理,将对基础知识的单纯记忆转化为理解和应用,要做到概念准、规律清,准确理解化字概念和原理的意义及适用条件,以教材为立足点,切实做到重视课本而不完全依赖课本。第二轮复习我们将化学分为五大块:化学实验,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元素及化合物,有机化学。具体安排如下见附表。

    专题确立后,组织本专题知识内容时,不能简单重复一轮内容,而是要突出主干知识的整合,把握主干知识要做到两点:一是要抓住每一专题中的最基本原理及方,二是要抓住非常容易与日常生活中相结合的知识点,这样学生在复习本专题内容时,会很自然地用其所掌握的基本原理去联系现实进行分析,为后面热点专题复习打下基础。

    化学复习指导 第12篇

    每年高考题中实验题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是考查考生能力的重要题型。实验试题有利于对考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创新能力、记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进行考查,从更深层次看,实验试题还能对考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素养进行有效的测试。在二轮复习中,一定要给实验复习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不能让实验复习匆匆走过场,必要时可以以实验为主线来带动其他知识块的复习。

    ①紧扣课本,深挖实验材料

    高考化学实验题大多源于教材,实验方案的“根”都植于教材中。教材是根本,是每一位师生都有的“资料”,出自教材的实验对考生具有公平性,因而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

    回顾近几年高考实验题,可以发现,要么是几个基本实验的组合或基本实验与操作的组合,要么是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评价。因此,可以预测,20XX年的高考化学实验命题,仍是课本实验的巧妙组合,以及探究性实验的原理、操作与评价,并将进一步强化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力度。

    ②注意开放性实验,提高探究能力

    开放性试题的特点是解题的条件和所要求的结论都比较抽象,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开放程度高,思维空间大,灵活性强。

    从近年高考化学实验题来看,最为典型的命题思路是通过提供开放性实验情境,包括给出多余的实验条件、不限定实验条件、不限定实验方法等。由于不同条件的组合或选择,不同考生视角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就会得到不同的实验过程和结论,从而考查了考生的思维水平和实验能力。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因此,探究性实验题必然成为命题的热点。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选择仪器药品→进行实验验证→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归纳分析得出结论。

    化学复习指导 第13篇

    ①首先对压轴题要有正确的认识。面对压轴题要有信心、有勇气,不要见题色变或置之不理,要沉住气,啃骨头,钻到底。压轴题一般是第一问容易(占分不一定少),一定做;第二问中难,尽量做;第三问最难,争取做。

    ②认真审题:审题要慢,利用“六字法”。摆(摆出已知条件,标明关键词语)。提(提炼题干重点)。画(画出示意图)。挖(挖掘隐含条件)。导(由已知导出未知)。联(建立条件和结论的联系)。

    ③规范解题:从“格式、书写、表述、作图、步骤、结论”六个方面规范。若解题过程需要列出方程,务必使用常规方法和分步列式。运算求解过程要慢,书写要快。

    化学复习指导 第14篇

    第一周期:氢 氦――→ 侵害。

    第二周期: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氖 ――→ 鲤皮捧碳,蛋养福奶。

    第三周期: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 那美女桂林留绿牙(有点恐怖)。

    第四周期:钾 钙 钪 钛 钒 铬 锰 ――→ 嫁改康太反革命

    铁 钴 镍 铜 锌 镓 锗 ――→ 铁姑捏痛新嫁者

    砷 硒 溴 氪 ――→ 生气 休克

    第五周期:铷 锶 钇 锆 铌 ――→ 如此一告你

    钼 锝 钌 ――→ 不得了

    铑 钯 银 镉 铟 锡 锑 ――→ 老把银哥印西堤

    碲 碘 氙 ――→ 滴点咸

    第六周期:铯 钡 镧 铪 ――→彩色贝壳蓝色河

    钽 钨 铼 锇 ――→ 但见乌鸦引来鹅

    铱 铂 金 汞 砣 铅 ――→ 一白巾 供它牵

    铋 钋 砹 氡 ――→ 必不爱冬天

    第七周期:钫 镭 锕 ――→ 防雷啊!

    如何记忆化学元素的读音顺口溜

    青害李皮朋,探丹阳付奶。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

    那美女桂林,流露押嫁该。

    (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

    抗台反革命,提供难题新。

    (钪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锌)

    假者生喜羞,可入肆意搞。

    (镓锗砷硒溴,氪铷锶钇锆)

    你母得了痨,八音阁隐息。

    (铌钼锝钌铑,钯银镉铟锡)

    替弟点仙色,贝兰是普女。

    (锑碲碘氙铯,钡镧铈铺钕)

    破杉诱扎特,弟火而丢意。

    (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

    虏获贪污赖,我一并进攻。

    (镥铪钽钨铼,锇铱铂金汞)

    他钱必不安,东方雷阿土。

    (铊铅铋钚砹,氡钫镭锕钍)

    普诱那不美,惧怕可爱肥。

    (镤铀镎钚镅,锔锫锎锿镄)


    化学复习指导 第15篇

    1、低价态的还原性:

    6FeO+O2===2Fe3O4

    FeO+4HNO3===Fe(NO3)3+NO2+2H2O

    FeO+4H++NO3―=Fe3++NO2↑+2H2O

    2、氧化性:

    Na2O2+2Na2Na2O(此反应用于制备Na2O)

    MgO,Al2O3几乎没有氧化性,很难被还原为Mg,一般通过电解制Mg和

    Fe2O3+3H22Fe+3H2O(制还原铁粉)

    Fe3O4+4H23Fe+4H2OCuO+H2Cu+H2O

    2Fe3O4+16HI==6FeI2+8H2O+2I2

    2Fe3O4+16H++4I―=6Fe2++8H2O+2I2

    Fe2O3+Fe3FeO(炼钢过程中加入废钢作氧化剂)

    FeO+CFe+CO(高温炼钢调节C含量)

    2FeO+Si2Fe+SiO2(高温炼钢调节Si含量)

    3、与水的作用:

    Na2O+H2O==2NaOH

    Na2O+H2O=2Na++2OH–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H2O=4Na++4OH–+O2↑

    (此反应分两步:Na2O2+2H2O===2NaOH+H2O2;2H2O2===2H2O+O2H2O2的制备可利用类似的反应:BaO2+H2SO4(稀)===BaSO4+H2O2)

    MgO+H2O===Mg(OH)2(缓慢反应)

    4、与酸性物质的作用:

    Na2O+SO3==Na2SO4Na2O+CO2==Na2CO3MgO+SO3===MgSO4

    Na2O+2HCl==2NaCl+H2O

    Na2O+2H+=2Na++H2O

    2Na2O2+2CO2==2Na2CO3+O2↑

    Na2O2+H2SO4(冷,稀)===Na2SO4+H2O2

    MgO+H2SO4===MgSO4+H2O

    MgO+2H+=Mg2++H2O

    Al2O3+3H2SO4===Al2(SO4)3+3H2O

    Al2O3+6H+=2Al3++3H2O

    Al2O3+2NaOH===2NaAlO2+H2O(Al2O3两性氧化物)

    Al2O3+2OH―=2AlO2―+H2O

    FeO+2HCl===FeCl2+H2O

    FeO+2H+=Fe2++H2O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6H+=2Fe3++3H2O

    Fe3O4+8HCl===FeCl2+2FeCl3+4H2O

    Fe3O4+8H+=2Fe3++Fe2++4H2O


    化学复习指导 第16篇

    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就是搞好专题复习,构建知识网络。化学知识具有“繁、杂、散”的特点,考生对此存在“易懂、难记、用不好”等问题,因此在复习中应特别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规律性,注重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存在的规律,形成知识网络。如在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可以通过抓点、连线、建网,加强复习的系统性。

    抓点是从具体代表物入手,掌握其结构、性质、制法和用途。其中物质的性质是核心,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物理性质可按色、态、味、水溶性、密度、熔沸点及特性来划分;化学性质可按与非金属、金属、水、酸(或酸性氧化物)、碱(或碱性氧化物)、盐等反应来划分。在注意共性的同时还应特别关注特性:例如硝酸具有酸的通性,但在与金属的反应中还表现出特性——强氧化性,即与活泼金属反应不产生氢气、与铁发生钝化、与不活泼金属也可发生反应等;需存放在棕色试剂瓶中并置于阴暗处保存,则又反映出了硝酸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

    连线是将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代表物连成一条线,即以元素价态变化为主线,这样在主线中该元素的各种价态及对应代表物的关系就会十分清晰。

    建网是通过对知识的横向、纵向的梳理将头脑中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条理化、网络化,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如有机化学复习中,要重点把握几组关系:①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②取代关系;③氧化还原关系;④消去加成关系;⑤结合重组关系等。通过这一过程进一步加深对物质间联系的认识与理解,为综合应用奠定基础。

    二轮复习的方法是以构建学科主干知识网络为中心的复习方法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基本方法。从知识层面上讲,学科知识是有内在的、紧密联系的,将这种联系形成网络,便于知识在头脑中的激活和提取;从能力层面上讲,知识的整理、归纳是提高分析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化学复习指导 第17篇

    1、坚持课前预习积极主动学习

    课前预习的方法:阅读新课、找出难点、温习基础

    (1)、阅读新课: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

    (2)、找出难点:对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3)、温习基础:作为学习新课的知识铺垫。

    2、讲究课内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课内学习的方法:认真听课;记好笔记。

    (1)、认真听课:注意力集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当老师引入新课的时候,同学们应该注意听听老师是怎样提出新问题的?当老师在讲授新课时候,同学们应该跟着想想老师是怎样分析问题的?当老师在演示实验的时候,同学们应该认真看看老师是怎样进行操作的?当老师在对本节课进行小结的时候,同学们应该有意学学老师是怎样提炼教材要点的?

    (2)、记好笔记:详略得当,抓住要领来记。有的同学没有记笔记的习惯;有的同学记多少算多少;有的同学只顾记,不思考;这些都不好。对于新课,主要记下老师讲课提纲、要点以及老师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的分析。对于复习课,主要记下老师引导提炼的知识主线。对于习题讲评课,主要记下老师指出的属于自己的错误,或对自己有启迪的内容。或在书的空白处或者直接在书里划出重点、做上标记等,有利于腾出时间听老师讲课。此外,对于课堂所学知识有疑问、或有独到的见解要做上标记,便于课后继续研究学习。

    课内学习是搞好学习的关键。同学们在学校学习最主要的时间是课内。在这学习的最主要时间里,有些同学没有集中精力学习、有些同学学习方法不讲究,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学习水平的发挥。

    3、落实课后复习巩固课堂所学

    课后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需要。常有同学这样说:课内基本上听懂了,可是做起作业时总不能得心应手。原因在于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真正或全部理解。

    这正是课后复习的意义所在。

    课后复习的方法如下:

    (1)再阅读:上完新课再次阅读教材,能够学新悟旧,自我提高。

    (2)后作业:阅读教材之后才做作业事半功倍。有些同学做作业之前没有阅读教材,于是生搬硬套公式或例题来做作业,事倍功半。

    (3)常回忆:常用回忆方式,让头脑再现教材的知识主线,发现遗忘的知识点,及时翻阅教材相关内容,针对性强,效果很好。

    (4)多质疑: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多问些为什么?能够引起再学习、再思考,不断提高对知识的认识水平。

    (5)有计划:把每天的课外时间加以安排;把前一段学习的内容加以复习;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

    4、有心有意识记系统掌握知识

    有意识记的方法:深刻理解,自然识记;归纳口诀,有利识记;比较异同,简化识记;读写结合,加深识记。

    有意识记是系统掌握科学知识的途径。有意识记的方法因人而异、不拘一格。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意识记方法,从而系统掌握科学知识。

    5、增加课外阅读适应信息时代

    课外阅读是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同学们应该增加课外阅读,不断拓宽知识领域,以适应当今的信息时代。

    课外阅读的方法:选择阅读;上网查找;注意摘录。

    6、科学归纳

    知识学习过程的完整分为三个阶段,即知识的获得、保持和再现。

    归纳方法之一是点线网络法。这个方法在总结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相互转换关系法最常使用。如硫的一章就以H2SSSO2SO3H2SO4为统领。

    归纳方法之二是列表对比法.对比的方法常用于辨析相近的概念,对比的方法也最常用于元素化合物性质的学习.通过对比,找到了新旧知识的共性与联系。

    归纳方法之三是键线递进法。高中化学学习方法,高中化学基本概念多,一些重要概念又是根据学生认识规律分散在各个章节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学生及时集中整理相关概念,按照一定的理论体系,弄清基本概念之间的从属或平行关系.在归纳整理中,可以牺牲一些具体细节,突出主要内容。勤和巧是到达知识彼岸的一叶方舟。这个巧字就是善于总结

    化学复习指导 第18篇

    纵观多年的高考试卷,不难发现,答题不规范是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考生的失分情况分析,有相当数量的考生因为“低级错误”而失分,主要表现在化学基本用语不规范、语言表达能力差等。这都是由于平时学习要求不严格,基础训练落实不到位所造成的。

    强化审题:一是强化审题的态度,看完题再做题;二是强化审题的方法,抓重点词、标重点字、理解题意后再做题;三是抓审题的能力,从大量信息中概括出重点信息、关键信息。

    因此备考要从细节入手,强化规范意识,养成严谨仔细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提高运用化学用语的准确性,克服答非所问的现象,尽可能减少因答题不规范造成的失分。

    化学复习指导 第19篇

    1: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比等于它们的化学计量数比

    2: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都表示同一化学反应速率

    3:物质的反应速率可以粗劣地从颜色变化快慢,气体生成的快慢,沉淀生成的快慢等现象判断

    4:物质的反应速率具体的数值可用公式求出:

    一般为:物质的量的变化量/时间

    在可逆反应中一般为:浓度变化量/时间

    还可以表示为:体积变化量/时间 或 质量变化量/时间

    5:化学转化率即物质参与反应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

    化学复习指导 第20篇

    第二轮复习是通过专题复习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以适应高考试题由“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的转变,使自己的化学学科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因此,如果说第一轮复习是“平面”结构的话,第二复习则是“立体”结构。那么,如何提高二轮复习的质量。

    专题复习,构建知识网络

    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就是搞好专题复习,构建知识网络。化学知识具有“繁、杂、散”的特点,考生对此存在“易懂、难记、用不好”等问题,因此在复习中应特别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和规律性,注重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存在的规律,形成知识网络。如在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可以通过抓点、连线、建网,加强复习的系统性。

    抓点是从具体代表物入手,掌握其结构、性质、制法和用途。其中物质的性质是核心,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物理性质可按色、态、味、水溶性、密度、熔沸点及特性来划分:化学性质可按与非金属、金属、水、酸(或酸性氧化物)、碱(或碱性氧化物)、盐等反应来划分。在注意共性的同时还应特别关注特性:例如硝酸具有酸的通性,但在与金属的反应中还表现出特性——强氧化性,即与活泼金属反应不产生氢气、与铁发生钝化、与不活泼金属也可发生反应等:需存放在棕色试剂瓶中并置于阴暗处保存,则又反映出了硝酸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

    连线是将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代表物连成一条线,即以元素价态变化为主线,这样在主线中该元素的各种价态及对应代表物的关系就会十分清晰。

    建网是通过对知识的横向、纵向的梳理将头脑中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条理化、网络化,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如有机化学复习中,要重点把握几组关系:①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②取代关系:③氧化还原关系:④消去加成关系:⑤结合重组关系等。通过这一过程进一步加深对物质间联系的认识与理解,为综合应用奠定基础。

    二轮复习的方法是以构建学科主干知识网络为中心的复习方法,是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基本方法。从知识层面上讲,学科知识是有内在的、紧密联系的,将这种联系形成网络,便于知识在头脑中的激活和提取:从能力层面上讲,知识的整理、归纳是提高分析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重视实验,提高探究性能力

    每年高考题中实验题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是考查考生能力的重要题型。实验试题有利于对考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创新能力、记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进行考查,从更深层次看,实验试题还能对考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素养进行有效的测试。在二轮复习中,一定要给实验复习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不能让实验复习匆匆走过场,必要时可以以实验为主线来带动其他知识块的复习。

    ①紧扣课本,深挖实验材料内涵

    高考化学实验题大多源于教材,实验方案的“根”都植于教材中。教材是根本,是每一位师生都有的“资料”,出自教材的实验对考生具有公平性,因而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

    回顾近几年高考实验题,可以发现,要么是几个基本实验的组合或基本实验与操作的组合,要么是探究性实验的设计与评价。因此,可以预测,20XX年的高考化学实验命题,仍是课本实验的巧妙组合,以及探究性实验的原理、操作与评价,并将进一步强化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力度。

    ②注意开放性实验,提高探究能力

    开放性试题的特点是解题的条件和所要求的结论都比较抽象,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开放程度高,思维空间大,灵活性强。

    从近年高考化学实验题来看,最为典型的命题思路是通过提供开放性实验情境,包括给出多余的实验条件、不限定实验条件、不限定实验方法等。由于不同条件的组合或选择,不同考生视角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就会得到不同的实验过程和结论,从而考查了考生的思维水平和实验能力。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因此,探究性实验题必然成为命题的热点。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选择仪器药品→进行实验验证→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归纳分析得出结论。

    研究考题,把握高考的脉搏

    分析近两年来的高考试题,总的变化规律是变中求稳、变中求新,并且命题将会逐步与课程改革接轨,开放性和学科内综合是化学学科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第 Ⅰ卷选择题以考查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为主,涉及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电解原理、物质的量、离子反应、电离平衡、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溶液中离子的电荷守恒等,试题也都是常规试题,考生大都比较熟悉,而且难易适中。第Ⅱ卷非选择题一般包括:实验题、双基题(如弱电解质的电离、化学平衡、原子结构、周期律等)、元素化合物题(如框图推断或填空题等)。在二轮复习中,对这几种题型的特点、考查方式、考查角度、考查重点、能力层次要求要做细心的研究。

    关注重点和热点知识,增加时间、精力投入

    分析近两年实施新课标省份的化学学科的试题,可以发现:氧化还原反应、阿伏加德罗常数、化学平衡常数、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离子反应与电化学等仍然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对这类重点、热点知识,必须增加时间、精力投入,将基本理论理解透彻、应用熟练。

    加强反思,提高学习效率

    反思的内容可以是方方面面的,如命题者有什么意图?题目设计的巧妙处何在?此题的关键何在?题目有何规律?是否可推广成一类题型?此题为什么这样做?做题过程中暴露了哪些弱点?这个问题改变设问角度,还会变成什么样的题目?另外,可以对一道典型习题反思,可以对一套试卷反思,也可以对学习环节反思。通过反思,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反思,把问题的前因后果想清楚,从而对知识的认识更加清晰,更加有条理。反思是发现的源泉,是训练思维、优化思维品质的极好方法,也是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探索行为。

    规范答卷,减少无谓的失分

    纵观多年的高考试卷,不难发现,答题不规范是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之一。从考生的失分情况分析,有相当数量的考生因为“低级错误”而失分,主要表现在化学基本用语不规范、语言表达能力差等。这都是由于平时学习要求不严格,基础训练落实不到位所造成的。

    强化审题:一是强化审题的态度,看完题再做题:二是强化审题的方法,抓重点词、标重点字、理解题意后再做题:三是抓审题的能力,从大量信息中概括出重点信息、关键信息。

    因此备考要从细节入手,强化规范意识,养成严谨仔细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提高运用化学用语的准确性,克服答非所问的现象,尽可能减少因答题不规范造成的失分。

    化学复习指导 第21篇

    -第一步:回头看

    目前,各个学校第一阶段的复习大都进入了收官阶段,而第一阶段的复习一般是以基础知识为脉络来进行的。这样,考生也对整个高中阶段各学科的知识脉络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但是,通过一次的复习,不可能把整个高中阶段的知识全部融会贯通,所以,及时回头看,既是对知识网络的进一步整理,也是进行查漏的关键一步。查漏方能补缺,方能为下一步的复习提供努力的方向。

    -第二步:左右看

    高考是综合考试,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不单看某一学科的成绩(特长生、特殊专业例外),所以,平衡高考各学科的复习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如何发挥自己的整体优势,防止出现“跛脚学科”,影响自己的总成绩。水桶原理在高考中同样适用,所以,目前同学一定要清楚自己的优势科目和弱势学科,应适当向弱势学科倾斜。

    -第三步:向前看

    距离高考还有近5个月的时间,根据自己的特点,尽快制定调整策略和调整方法,也就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一般来说,第一努力的方向是个学科的知识漏洞,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善和强化;另一个努力的方向就是自己的薄弱学科,力争提高最短那块木板的高度。只有这样,这一阶段的复习才会产生最大的效益。

    -第四步:向心看

    通过一段时间的考试和复习,不同的考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相当一部分同学会由于自己在某次考试中发挥得不理想或某一阶段学习状态的下降而失去信心。师老师对这些同学的心里话是:不妨学一学《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正是“不抛弃,不放弃”的生命理念帮助他走向了成功。

    化学复习指导 第22篇

    一.预习

    在课堂的各个教学环节中,预习是听好一节课的基础。为了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适应当今高考试题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在复习每一个课题的时候,必须重温和预习课本中的部分,弄懂课本中提供的概念、实验及原理、知识和方法,例题的求解过程。在解题时,如遇到障碍,应该具备优先向课本请教的意识,通过课本来查明知识和方法上的缺陷。而高考化学实验题几乎都来源于课本上的学生演示实验,复习中只要将十几个典型实验原理弄清,反复拆开重组,会大有所获。当然,预习和重温课本不是要对课本知识死记硬背,而是要以课本为复习过程的支撑点,我坚持引导学生认真预习,从而找出自己学习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在预习时,重点引导学生对章节知识、单元知识及综合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做到心中有数。哪些知识是通过预习就可以解决,还有哪些知识自己理解上还有困难,主要通过认真听老师的讲解才能解决,以便做到有目的、有计划地听课,提高复习质量。,例如,高三学生都容易犯这样的错误,高三一进入复习学生就把教材丢在一边,根本不看课本,就看我们手中所发的资料,因为在每章每节之前都有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但这些总结归纳并不是很全面,还存在很多遗漏,所以,我们必须把教材和资料充分结合起来,这样第一轮下来才不会留死角。我的具体做法为:在复习每章每节之前,我都下发预习提纲和知识网络图,知识点主要是通过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前完成,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注重基础,又有利于学生回顾教材,进而达到落实双基的目的。

    二.精讲

    由于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因此,教师无论是在讲复习课,还是在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都要做到有目标的精讲。学生一看就懂的问题,不宜讲来讲去,而是给学生讲方法、讲原理、讲技巧、讲关键、讲思路、讲规律,做到举一反三、画龙点睛。因此课堂讲授要精要、精到。精要是指讲清重点、难点、易混点,讲清知识体系,对没有命中的目标再射一箭,让知识之树在学生心中扎根,否则,不仅增加学生负担,而且会影响复习进度和课堂容量.精到,就是要讲授到位,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前联后展。但讲也有尺度,讲得太透,会使学生不劳而获,造成思维惰性,引不起思维的波澜,只是风吹水面,不留痕迹。要通过讲,启迪学生思维,不能让学生摘不到果子,但也不提倡学生不跳就摘到果子,要让学生跳一跳,甚至跳几跳才能摘到果子.

    三.精练

    课后练习是高考复习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要求学生做一定量的题目,以提高解题速度和巩固基础知识,无疑是必要的。但如果整天沉溺于题海,做了大量的题目,但大多数是生吞活剥,连爬带滚勉强做过去,那么即使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仍然可能做不出来。题海战术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只能使许多学生“消化不良”,产生厌学情绪。因此首先要跳出“题海”,认真筛选习题,在“巧”字上下工夫,做到多中求少,少中求优。既要重视知识深度和知识体系,又要注重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全”、“细”程度;既有典型性、针对性、层次性,又要具有启发性、时代性,符合高考命题趋势和题型变化。力求做到答一疑会一类,明一知百,练一题习一法,举一反三,从而努力帮助学生走出题海。精心选编习题,防止选编习题的随意性,选题要注意基础性、典型性、针对性、综合性,兼顾题量、难易和方法的训练。老师应清楚哪些题是全体学生必须拿到分的,哪些题是大部分学生经过努力能拿到分的,哪些题是个别学生能拿到的。做到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虽然我们手中的复习资料及练习题都很多,但是不能被这些资料所束缚,对习题应该有所取舍,对习题进行精选,一套题能解决的问题不做多套,但是适当的巩固练习还是必要的,因为高考不是只考一科,我们还要照顾其他科的时间分配,所以我们要得是作题的效率而不是作题的数量,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整体成绩的提高。

    四.点评

    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及对课堂生成的问题及时解决。在课堂上,我采取边点边评,随点随评,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每一堂课都能澄清对某个问题的认识,每一堂课让学生都有所收获,从而使学生的问题越来越少,知识积累越来越多,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复习效果就越来越好。进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化学复习指导 第23篇

    第一轮的目的是巩固基础,也是复习的重点。高考试题万变不离其宗,其命题点还是从课本知识点、能力考查点衍生而来的。在学完整个高中化学课的内容之后,按照先必修后选修的顺序,认真阅读、梳理教材,夯实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题型。注重教材章、节之间知识的内在联系、规律的揭示,形成知识结构和网络。如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内容多、涉及面广,复习时应以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作为知识主线,以化学基本理论作为知识网络,理解、掌握相关内容,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和网络。

    一轮复习要突出重点、扫除盲点、加强弱点。要走出“越基础的东西越易出错”的怪圈,除了思想上要予以高度重视外,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对“事故易发地带”有意识地加以强化训练。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要对差错做出详尽的分析,找出错误原因。

    化学复习指导 第24篇

    增加熟练度

    我们在备考的过程中,一度要增加对知识点的熟练度。而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08年到12年的北京高考真题,每套试题做三遍以上。每次记录完成时间,并且准备错题本,从而加强对高考化学的熟练度。而对高考化学主客观题的分数设置与做题时间安排来看,我们需要将化学的选择题准确而迅速地做出,这样才能保证我们高考化学的得分率。

    掌握解题技巧

    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将题目做出,这就需要同学们要掌握一些关键的解题技巧。而这一技巧的掌握则需要同学们在新东方课堂里关注老师们的解题方法,通过简单的方法串联起主要的知识点。例如我们在记忆化学方程式的时候,就需要我们通过多维度的网状记忆进行记忆,可以从现象、置换、还原性、氧化剂等多个角度对方程式进行记忆。

    推荐访问:必备 复习指导 化学 化学复习指导必备24篇 化学复习指导(必备24篇) 化学备考指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