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文档网 - www.qiying88.com 2024年05月22日 11:10 星期三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环境应急事故预案必备21篇(完整文档)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4-05-01 17:15:03

    环境应急事故预案第1篇一、目的为了确保重大环境污染发生以后,我项目部能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重大环境污染源的治理及善后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及时控制污染源,及时制止重大环境污染源的继续发生,最大限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环境应急事故预案必备21篇,供大家参考。

    环境应急事故预案必备21篇

    环境应急事故预案 第1篇

    一、目的

    为了确保重大环境污染发生以后,我项目部能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重大环境污染源的治理及善后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及时控制污染源,及时制止重大环境污染源的继续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特制定本项目部环境污染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

    二、组织

    本项目部成立应急救援指挥小组,负责指挥及协调工作。

    组长:XX

    副组长:XXXX

    组员:XXXXXXXXXXXXXXXX

    三、职责

    1.XX、XX任务是了解掌握险情,组织现场抢救指挥及对外联络。

    2.XXXXXXXX任务是根据指挥组指令,及时调动抢险员、器材、机械上一线抢险。

    3.XXXXXXXX任务是保护我项目部及行业主管部门(环保部门)等外界的联络,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并负责生活保障。

    四、事故处理救援程序

    1.施工现场和基地发生一般的环境(如噪声超标)污染,项目部环境污染应急响应指挥部组织上相关人员及时处理、中止施工,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及采用有效措施,确保能达标时方可继续施工。

    2.当施工现场及基地发生为重大的环境污染,项目部应及时组织人员工进行抢险。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切断污染源及时制止污染的后续发生,并及时上报集团公司。

    3.对很严重的环境污染发生(如火灾发生、大量有害有毒化學品泄漏)后,要首先保护好现场,组织项目部人员进行自救并立即向工程管理部上报事件的初步原因、范围、估计后果。如有人员在该严重的环境污染中受到人身伤害,则应立即向当地医疗卫生部门(120)电话求救。同时通知环保部门进行环境污染的检测。工程管理部指挥部人员赶赴现场,按各自职能组织处理事故。

    4.当火灾发生后遵循消防预案有关规定,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最快速度切断火源,断绝火点,控制火势及熄灭火灾。并做好现场的有效隔离措施,及火灾的善后处理工作。及时组织地分类清理、清运,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
    当发生大量有害有毒化學品泄漏后,应及时采取隔离措施,采取适当防护措施后及时清理外运,或采取隔离措施后及时委托环保部门处理、检测,以求将环境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

    5.立即组织安全自查自纠、消除隐患,确保施工安全;
    立即组织对全体施工作业人员的举一反三环境保护安全再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做到遵章守纪,防止同类事故发生。

    五、各相关通讯地址

    环境应急事故预案 第2篇

    为应对学校突发火灾事故,及时、有序、高效地做出相应处理,保证全体师生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少学校的损失和负面影响,保证学校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的稳定,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和结合有关部门的法律、法规,特制定本预案。

    一、坚持“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救治”原则

    1、早预防。即要求学校全体师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性,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及后勤服务工作,坚持以法办事,规范操作,及时排查和消除学校的各种消防隐患。

    2、早发现。即落实责任,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检查制度,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早报告。即要求严格执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通报信息。

    4、早救治早隔离。即要求执行谁发现谁首先受理的制度,发现消防事故,立即招呼就近人员,控制局面,最大努力阻止火灾的进一步发展;
    发现伤情或病情,立即组织人员送医院救治。

    二、突发火灾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长:x

    副组长:xx

    组员:xxxxx各班主任

    1、组长职能:

    尽速到达现场,了解和掌握事故情况,控制局面,阻止事态发展,并研究事故处理的具体策略。

    2、副组长职能:

    (1)在第一时间向教育局办公室报告情况。

    (2)组织力量并全程指挥其他各职能人员投入工作。

    (3)密切配合消防、医疗等机构对事故进行处理。

    (4)认真执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政府部门的有关指示。

    (5)负责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查找原因和责任。

    3、现场控制人员(x、x及各班主任)职能。

    (1)控制现场,维护秩序,防止发生混乱局面。

    (2)组织班主任管好各自的学生。

    (3)尽早向知情者、见证人调查事故起因,掌握好事故的第一手资料。

    4、后勤保障人员(x)职能:

    (1)做好医疗救治、现场控制等工作的联络和后勤支援。

    (2)做好上级来人和家长的接待,必要时为上级工作组现场办公做好后勤服务工作。

    三、突发火灾事件的具体处置对策

    1、发生火灾时,现场教师马上组织疏散学生离开现场;

    2、根据火势如需报警立即用电话或手机报告消防中心(电话119);

    3、在向学校、教育局领导报告同时,派出人员到主要路口等待引导消防车;

    4、组织师生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区域,不得组织学生抢险,扑救要在确保人员安全的情况下进行,以班为单位清点人数;

    5、学校有关人员第一时间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在消防大队来之前切掉火区电源,带上灭火器材和使用消防设施进行灭火,抢救学校财产,尽可能使学校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原则是“先救人,后救物”;

    6、领导小组组织人员,对校园起火原因及财产损失情况进行仔细的调查,记录在案,写出书面报告向教育局汇报。

    四、扑救方法

    1.扑救固体物品火灾,如木制品,棉织品等,可使用各类灭火器具;

    2.扑救液体物品火灾,如汽油、柴油、食用油等,只能使用灭火器、沙土、浸湿的棉被等,绝对不能用水扑救;

    五、注意事项

    1.火灾事故首要的一条是保护人员安全,扑救要在确保人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进行;

    2.火灾第一发现人应判断原因,立即切断电源;

    3.火灾后应掌握的原则是边救火,边报警;

    4.严禁组织学生参加灭火。

    环境应急事故预案 第3篇

    一、餐厅领导小组

    成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应急处置程序

    (一)及时报告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有关人员立即向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立即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封存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及用具、设备设施和现场。

    自事故发生之时起2小时内向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联系电话:4601826)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联系电话:4607920)报告,报告内容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及死亡人数,主要临床表现,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等。并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采取控制措施。

    (二)立即抢救

    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立即将中毒者送医院(120)抢救。

    (三)保护现场

    发生食物中毒后,在向有关部门报告的同时要保护好现场和可疑食物,病人吃剩的食物不要急于倒掉,食品用工具容器、餐具等不要急于冲洗,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大便)要保留,提供留洋食物。

    (四)负责人及有关工作人员,要配合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如实反映食品安全事故情况。将病人所吃的食物、进餐总人数,同时进餐而未发病者所吃的食物,病人中毒的主要特点,可疑食物的来源、质量、存放条件、加工烹调的方法和加热的温度、时间等情况如实向有关部门反映。

    三、事故责任追究

    对事故延报、谎报、瞒报、漏报或处置不当的,要追究当事人责任;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力量做好中毒人员的安抚工作,确保不让事态扩大,任何人不得自行散布事故情况信息,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环境应急事故预案 第4篇

    为了及时、有序、高效地开展防汛抢险工作,确保我厂财产和职工人身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汛期洪灾危害,根据上级防汛抢险有关要求,结合我厂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为本,坚持人民生命高于一切,以保障职工安全和减轻财产损失为目标,建立厂长负责制,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工作方针,按照统一指挥、高效应对原则,在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的统一部署下,组织开展防汛救灾工作,确保我厂安全渡汛。

    二、组织机构

    (一)防汛抢险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主要职责

    1、加强领导,强化工作职责,执行上级防汛工作命令,加强对防洪抗汛工作的研究,督查各工作现场,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制度。向上级报告防汛进展情况,随时保证上情下达,下情上报。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防洪抗汛知识的宣传教育,指导全厂职工开展防洪抗汛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职工防洪抗汛意识和基本技能。

    3、认真做好各项物资保障,使之始终保持良好的戒备状态。

    4、指挥和组织职工进行防洪抗汛,把损失降到最低点。

    三、工作机构

    1、宣传报道组:

    组长:

    职责:负责组织开展防洪抗汛宣传、发布防灾信息等工作。

    2、抢险组:

    组长:

    职责:负责洪水来临时现场抢险救人、协助维持秩序等工作。

    义务抢险队成员:

    组长:

    成员:

    汛期值班安排:

    3、保障组:

    组长:

    职责:负责防洪抗汛所需的各种物资准备和供给等工作。

    4、善后处理组

    组长:

    职责:负责受灾人员的安抚工作和灾后善后处理工作。

    四、防洪抗汛的准备

    1、接到上级指示或通知后,启动防汛抢险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全面组织各项防汛抢险工作,随时准备执行防汛抢险任务。

    2、组织人员对我厂建筑物进行全面检查,封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室内大型活动。

    3、加强对有毒有害物品、供电和重要功能场室设备的.防护,保证防汛抢险的顺利进行。

    4、加强对职工进行防汛抢险的宣传教育,向职工提出严禁涉水过河,密切注意洪水、塌方等灾害,并切实做好思想稳定工作。

    5、加强值班值勤工作,保持通讯畅通,及时掌握全厂情况,全力维护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

    6、按有关要求组织好救灾物资及抢险工作。

    五、防汛抢险的应急措施

    1、接到紧急警报后,各级领导小组迅速组织抢险救灾工作。

    2、迅速向全厂发出紧急警报,立即停工,并组织职工有序撤退到安全地带。

    3、迅速关闭、切断输电(除应急照明系统外)和各种明火,防止洪水后滋生其他危害。

    4、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受困人员进行转移和安置。

    5、加强对重要设备、物品的保护和值班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6、迅速了解和掌握系统受灾情况,及时汇总上报。

    六、其他要求

    1、高度重视防汛抢险工作,要以对全厂财产和职工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落实各项防汛抢险措施。防汛抢险期间,领导无特殊情况不许离开工厂,并保持每天24小时值班,通讯工具畅通。

    2、在防汛抢险应急行动中,各部门要密切配合,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落实。

    3、洪讯灾过后,全厂要迅速组织人力检查厂区受影响的建筑物,机械设备,线路等。按要求开展防疫工作,并迅速恢复正常生产秩序。

    环境应急事故预案 第5篇

    为有效防范重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发生,确保事故后的有效控制和及时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国家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发生在XX市辖区内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受到破坏,人体健康受到损害,社会经济与人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二、防范重点

    (一)特定或敏感区域;

    (二)水源防护区内有污染隐患的单位;

    (三)使用、储存、运输剧毒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和危险废物的单位和场所;

    (四)各类油库、加蚰站、液化气站(库)、石油天然气井口;

    (五)各单位的污水处理设施、高浓度污水、污泥储存地及有毒有害废物堆放场、点等。

    三、事故的确定

    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可分为水污染事故、大气污染事故、噪声与振动危害事故、固体废弃物污染事故、农药与**化学品污染事故、煤气及天然气污染事故、放射性污染事故及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与自然保护区破坏事故等类型。

    根据事故程度分为一般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较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特大环境污染与三十事故。

    (一)一般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因为环境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千元以上,1万元以下(不含万元)的。

    (二)较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为较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1.因为环境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不含5万元)的;

    2.因为环境污染发生人员中毒的;

    3.因为环境污染弓i起厂群冲突的;

    4.对环境造成危害的。

    (三)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1.因为环境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不含10万元)的;

    2.因为环境污染发生人员明显中毒、辐射伤害或可能导致伤残后果的;

    3.因为环境污染发生人群中毒的;

    4.因为环境污染影响社会安定的;

    5.对环境造成较大危害的;

    6.捕杀、砍伐国家二类、三类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的。

    (四)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1.因为环境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上的;

    2.因为环境污染发生人群明显中毒或辐射伤害的;

    3.因为环境污染造成人员中毒死亡的;

    4.因为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的正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5.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

    6.捕杀、砍伐国家一类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的。

    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发生后,当地环境保护部门应当立即赶赴现场调查,并对事故的性质与危害作出恰当的认定。

    凡属一般或较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均由县级(含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确认,并报市环保局备案,由所在地区市县政府负责组织处理;
    凡属重大或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均由市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确认。

    四、应急组织体系

    (一)成立重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

    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指挥长,市政府联系环保工作的副秘书长、市环保局局长、事故发生地区市县长为副指挥长,市安监局、市经委、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卫生局、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等单位负责制人为成员。

    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负责排险减害(救助)中的具体协调工作。同时,根据工作需要,按政府各部门工作职能分组开展特大事故排险减害救助工作。

    1.综合协调组:由市政府办、市环保局、市安监局、事故发生地区市县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组成,市政府办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传达贯彻领导指示,报告事故处理情况,严把宣传报道关;
    协调有关单位分工负责排险减害救助工作,保证现场指挥与上级的通讯联络畅通,沟通指挥部与外界的联系,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2.专业排险减害救助组:由事故发生单位的行业主管部门、有关专家、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市县两级专业救护队负责人组成,行业主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事故现场排险减害救助工作。

    3.警戒维护组:由市公安局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设置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疏通道路,组织危险区域人员撤离,动员围观群众离开事故现场。

    4.医疗救护组:由市卫生局、市县两级人民医院、中医院、职工医院等单位负责人组成,市卫生局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开设现场救护所,对受伤、中毒人员实施救护,保证救治药品和救护器材的供应。

    5.后勤保障组:由市政府办、市财政局、市交通局及通信部门负责人和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组成,市政府办负责人任组长。负责整个事故处理工作中的有关人员、经费、交通工具、通讯联络等后勤保障工作的组织协调,迅速调集车辆运送现场急需物资、装备、药品等。

    6.事故调查组:由市环保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派员组成,组织或协助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已发生的重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进行调查取证工作,及时形成事故调查报告。

    (二)职责分工。

    1.市政府办:协助指挥长、副指挥长做好事故上报、事故处理和安抚稳定工作。

    2.市环保局:具体负责对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进行现场调查、分析认定,明确事故性质和危害程度,并按规定及时上报污染事故;
    负责防治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技术储备;
    负责组织、指导、协调有关人员对污染区域进行监测、化验、消毒、洗消,最大限度地消除危害;
    负责监督检查污染源单位的污染防治工作。

    3.市安监局:具体负责并与相关部门配合进行重特大事故调查,并实施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行业重特大事故排险减害救助工作。

    4.市经委:具体负责并与相关部门配合实施煤矿、建材、电力、流通行业、信息产业及经贸系统其它行业重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排险减害救助工作。

    5.市公安局:具体负责并与相关部门配合实施火灾、民用爆炸物品和化学危险品等重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排险减害救助工作,指挥当地公安部门对其它重特大事故进行现场警戒、人员疏散、治安保卫、灭火、道路交通管制及对事故重大责任嫌疑人员实施监控等工作。

    6.市交通局:具体负责与相关部门配合实施排险救助工作,负责排险救助人员、器材、物资的运输工作,确保道路畅通。

    7.市卫生局:具体负责并与相关部门配合实施医疗急救工作,并负责其它重特大事故处理中医护人员、医疗设备、药品的组织和医疗救护指挥、卫生防疫等工作,及时通报人员的抢救与中毒事故的控制情况。

    8.市农业局、畜牧局、水利局、林业局具体负责与相关部门配合实施对农业、畜牧、水利(渔业)、林业污染与破坏事故的处理工作,其中市林业局、水利局具体负责并与相关部门配合实施捕杀和砍伐野生动植物的重特大环境破坏事故和处理工作。

    9.市监察局:具体负责对重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进行责任调查与追究。

    凡属XX市辖区内所有机关、团体、驻军和企、事业单位收到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处置领导小组发布的重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应急排险救援命令、信号后,应立即派出救援队伍,调运救援设备、物资赶赴现场,实施排险救援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参加重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排险救援和伤员、中毒人员的医疗救护工作。

    五、事故处理程序和措施

    (一)重特大事故的报告。

    XX市辖区内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后,市内所有公民、企业法人和其他人员作为第一发现者应立即向12369环保举报热线或其单位负责人报告。环保部门值守热线电话人员或其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按属地管理原则,以最快捷的方式,将事故发生地点、时间、类型、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人员受害、经济损失等有关情况,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环保部门、公安机关、监察部门报告,由环保局部门核实后向同级政府报告,本级政府、环保部门分别向上级政府、环保部门报告,其它部门在与环保部门核实后再按系统按程序上报。各区市县在事故发生后除电话速报外,应在3小时内以事故快报传真向市政府办、市环保局报告事故情况。由市政府按有关规定迅速报告市委和省委、省政府。

    (二)迅速开展排险减害救助工作。

    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事故所在地区市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有关部门负责人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实施事故排险减害救助工作。市政府分管领导和市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在接到报告后,在事故涉及到人员安全、社会稳定、当地经济和社会正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对环境造成重大危害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必须及时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排险减害救助工作,防止事态扩大。

    现场应处理必须坚持四条原则:(1)控制污染源,尽快停止污染物的继续排放;
    (2)尽可能控制和缩小排放污染物的扩散、辐射蔓延的范围,把事故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3)采取一切有效措施,避免人员伤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4)应急处理要立足于彻底消除污染危害,避免遗留后患。指挥部接到污染事故报告后,立即安排专业人员赶赴现场,对事故性质、危害程度作出初步判断,迅速制定、实施排险减害救助方案。对有明确污染源的,责令立即停止排放污染源,其中属于化学危险品类型的,可能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事故蔓延,并通知当地政府或街道、村级组织,做好防范工作,必要时,应疏散或组织群众撤离。在开展排险减害救助过程中,必须落实各项安全保护措施,防止在排险减害救助过程中发生其它意外伤亡事故。

    (三)善后处理。

    环境污染事故控制住后,指挥部要做好人员抢救及安抚、设施恢复等工作;
    对互不干涉污染事故的基本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描述,对整个事故进行评估;
    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汇编,包括决策记录、信息分析;
    进行工作总结(或检讨)。

    (四)做好情况通报工作。

    市、县两级政府办公室、环保局要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工作,经政府领导审查同意后迅速将事故按分类管理程序逐级上报,及时将上级的指示传达到基层。

    六、应急处置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应急处置专业排险减害救助组加强专业队伍的建设,达到国家对应急处理的有关标准。各专业队伍也应做到每年演习1次,增强现场应急处置的能力。

    七、严格责任追究

    对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单位,由环保部门按照《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实施处罚。有下列行为的,监察部门及司法机关应按照有关规定,追究政府有关领导、部门负责人和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情节恶劣、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并未说明原因的;

    (二)故意拖延报告时间的;

    (三)故意隐瞒不报、谎报的;

    (四)因医疗机构拒绝抢救或抢救不及时,导致人员死亡的;

    (五)拒不执行或故意拖延排险减害救助指示、命令的;

    (六)因抢险不力,措施不当,推诿扯皮,扩大事故危害的;

    (七)排险救助中造成其他重大损失的社会影响的。

    环境应急事故预案 第6篇

    一.基本情况

    山东大成农药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淄博市张店区洪沟路东首,南面隔洪沟路与公司宿舍区、洪沟村相邻,西面与新华药厂、化工技校相邻,北面隔新村东路与东大化工(集团)公司、东风化工厂、棉麻站相邻,东面隔东三路与合力化工公司、张店开关厂相邻。厂区占地面积0.55平方公里,其中厂区南北最大距离500米,东西最大距离700米。公司现有职工2474人。

    山东大成农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个以生产农药化工产品为主的大型化工企业,工艺流程复杂,生产条件苛刻,又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生产过程连续性的特点。主要产品有烧碱、液氯、盐酸、敌百虫、敌敌畏、氧乐果、三氯杀螨醇、二氯苯、乙烯利、乙磷铝、甲氰菊酯二十余种。

    主要产品生产能力和产量为年产烧碱120000吨,液氯40000吨,盐酸70000吨,敌敌畏12000吨,氧乐果4000吨。易燃易爆及有毒有害化学危险物品的日常贮量为液氯100吨,液氨50吨,丙烯20吨。

    上述物质在突然停电、停水或失控和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存在着火灾、爆炸和中毒等严重事故的潜在危险。本公司设有义务消防队一支,消防人员10名,消防指挥车1辆,职工医院1个,医护人员81名。全公司职工基本熟悉防护知识。

    二、指挥机构的组成、职责及分工

    (一)指挥机构的组成

    公司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了“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由总经理、分管经理及调度处、安环处、保卫处、技术设备处、职工医院、供应部等部门组成,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日常工作由安环处兼管。发生重大事故时,以领导小组为基础,立即成立公司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总经理任总指挥,分管经理任副总指挥,负责全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指挥部设在调度处。若总经理和分管经理不在时,可由调度处和安环处处长任临时总指挥、副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

    (二)指挥机构的职责

    指挥领导小组:负责预案的制定、修订;
    组建应急救援队伍,组织实施和演练;
    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以及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指挥部:发生重大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向上级汇报和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

    (三)指挥部人员分工:

    总指挥:组织指挥全公司的应急救援;

    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指挥部成员:

    调度处处长: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开停车调度工作,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

    安环处处长: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负责事故现场有害物质扩散区域内的监测工作,必要时代表指挥部对外发布有关信息;

    保卫处处长:负责治安保卫、警戒、疏散、道路管制工作,负责事故现场的灭火及有害物质扩散区域内的洗消工作;

    技术设备处处长:协助总指挥负责工程抢险抢修工作的现场指挥;

    职工医院院长: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医院工作;

    供应部经理:负责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

    三、危险目标的确定及潜在危险性的评估

    (一)危险目标的确定

    根据本公司生产、使用、贮存危险化学品的品种、数量、危险性质以及可能引起化学事故的特点,确定以下两个场所为应急救援危险目标:

    1#目标:供应部北库,贮存各类危险化学品;

    2#目标:氯碱厂合成盐酸贮罐。

    (二)潜在危险性的评估

    供应部危险化学品库区装卸、存贮的原料大多具有易燃、易爆、强蚀高毒、挥发性强的特点,主要有苯、甲苯、二甲苯、甲醇、乙醇、一甲胺、芳烃、丙烯、液氨、液体黄磷、盐酸、硫酸、液碱等二十余种。上述物质在突然泄漏,操作失控或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存在火灾爆炸、人员中毒、烧伤,冻伤、窒息、环境污染等严重事故的潜在危险,库区发生化学事故的可能性较大,且以上十二种危化品贮存量最大最危险。

    环境应急事故预案 第7篇

    为了及时、有序、高效地开展防汛抢险工作,确保我厂财产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汛期洪灾危害,根据上级防汛抢险有关要求,结合我厂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为本,坚持人民生命高于一切,以保障工作人员安全和减轻财产损失为目标,建立厂长负责制,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工作方针,按照统一指挥、高效应对原则,在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的统一部署下,组织开展防汛救灾工作,确保我厂安全渡汛。

    二、组织机构

    (一)防汛抢险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主要职责

    1、加强领导,强化工作职责,执行上级防汛工作命令,加强对防洪抗汛工作的研究,督查各工作现场,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完善各项应急预案制度。向上级报告防汛进展状况,随时保证上情下达,下情上报。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防洪抗汛知识的宣传教育,指导全厂工作人员开展防洪抗汛中的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高工作人员防洪抗汛意识和基本技能。

    3、认真做好各项物资保障,使之始终保持良好的戒备状态。

    4、指挥和组织工作人员进行防洪抗汛,把损失降到最低点。

    三、工作机构

    1、宣传报道组:

    组长:

    职责:负责组织开展防洪抗汛宣传、发布防灾信息等工作。

    2、抢险组:

    组长:

    职责:负责洪水来临时现场抢险救人、协助维持秩序等工作。

    义务抢险队成员:

    组长:

    成员:

    汛期值班安排:

    3、保障组:

    组长:

    职责:负责防洪抗汛所需的各种物资准备和供给等工作。

    4、善后处理组

    组长:

    职责:负责受灾人员的安抚工作和灾后善后处理工作。

    四、防洪抗汛的准备

    1、接到上级指示或通知后,启动防汛抢险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全面组织各项防汛抢险工作,随时准备执行防汛抢险任务。

    2、组织人员对我厂建筑物进行全面检查,封闭危险场所,停止各项室内大型活动。

    3、加强对有毒有害物品、供电和重要功能场室设备的防护,保证防汛抢险的顺利进行。

    4、加强对工作人员进行防汛抢险的宣传教育,向工作人员提出严禁涉水过河,密切注意洪水、塌方等灾害,并切实做好思想稳定工作。

    5、加强值班值勤工作,保持通讯畅通,及时掌握全厂状况,全力维护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

    6、按有关要求组织好救灾物资及抢险工作。

    五、防汛抢险的应急措施

    1、接到紧急警报后,各级领导小组迅速组织抢险救灾工作。

    2、迅速向全厂发出紧急警报,立即停工,并组织工作人员有序撤退到安全地带。

    3、迅速关闭、切断输电(除应急照明系统外)和各种明火,防止洪水后滋生其他危害。

    4、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伤受困人员进行转移和安置。

    5、加强对重要设备、物品的保护和值班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6、迅速了解和掌握系统受灾状况,及时汇总上报。

    六、其他要求

    1、高度重视防汛抢险工作,要以对全厂财产和工作人员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落实各项防汛抢险措施。防汛抢险期间,领导无特殊状况不许离开工厂,并保持每天24小时值班,通讯工具畅通。

    2、在防汛抢险应急行动中,各部门要密切配合,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确保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落实。

    3、洪讯灾过后,全厂要迅速组织人力检查厂区受影响的建筑物,机械设备,线路等。按要求开展防疫工作,并迅速恢复正常生产秩序。

    环境应急事故预案 第8篇

    一、目的

    为了确保重大环境污染发生以后,我项目部能迅速、高效、有序地开展重大环境污染源的治理及善后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及时控制污染源,及时制止重大环境污染源的继续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特制定本项目部环境污染应急准备和响应预案。

    二、组织

    本项目部成立应急救援指挥小组,负责指挥及协调工作。

    组长:XX

    副组长:XXXX

    组员:XXXXXXXXXXXXXXXX

    三、职责

    1.XX、XX任务是了解掌握险情,组织现场抢救指挥及对外联络。

    2.XXXXXXXX任务是根据指挥组指令,及时调动抢险员、器材、机械上一线抢险。

    3.XXXXXXXX任务是保护我项目部及行业主管部门(环保部门)等外界的联络,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并负责生活保障。

    四、事故处理救援程序

    1.施工现场和基地发生一般的`环境(如噪声超标)污染,项目部环境污染应急响应指挥部组织上相关人员及时处理、中止施工,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及采用有效措施,确保能达标时方可继续施工。

    2.当施工现场及基地发生为重大的环境污染,项目部应及时组织人员工进行抢险。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切断污染源及时制止污染的后续发生,并及时上报集团公司。

    3.对很严重的环境污染发生(如火灾发生、大量有害有毒化學品泄漏)后,要首先保护好现场,组织项目部人员进行自救并立即向工程管理部上报事件的初步原因、范围、估计后果。如有人员在该严重的环境污染中受到人身伤害,则应立即向当地医疗卫生部门(120)电话求救。同时通知环保部门进行环境污染的检测。工程管理部指挥部人员赶赴现场,按各自职能组织处理事故。

    4.当火灾发生后遵循消防预案有关规定,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最快速度切断火源,断绝火点,控制火势及熄灭火灾。并做好现场的有效隔离措施,及火灾的善后处理工作。及时组织地分类清理、清运,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
    当发生大量有害有毒化學品泄漏后,应及时采取隔离措施,采取适当防护措施后及时清理外运,或采取隔离措施后及时委托环保部门处理、检测,以求将环境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

    5.立即组织安全自查自纠、消除隐患,确保施工安全;
    立即组织对全体施工作业人员的举一反三环境保护安全再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做到遵章守纪,防止同类事故发生。

    环境应急事故预案 第9篇

    1.1总则

    1.1.1目的

    为有效防范环境污染事故,特别是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迅速、有效地处置可能发生的各类重大突发性环境事故,全面控制和消除污染,维护自然生态环境,保障人民身心健康,确保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特指定本预案。

    1.1.2工作原则

    1.1.2.1预防为主。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全市人民防范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意识;
    坚持不懈地做好应急准备工作,落实各项预防措施;
    对我市各类污染源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预测、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1.1.2.2全面覆盖。对区域范围的污染源、水系河流、城镇居民点、水源保护区、生态示范区、特殊生态保护区,以及大气、水体、固废、危废、噪声、辐射等各环境要素全面覆盖,全面监控,以保证环境信息的完整性、连续性。

    1.1.2.3突出重点。对重点行业、重点污染源、重点水域、重点区域内的污染源实施重点监控。

    1.1.2.4公众参与。建立环境新闻发布机制,确定新闻发言人;
    建立环境公示、听证机制,为公众参与创造条件;
    建立举报制度,健全“12369”投诉系统,确保公民的环保知情权、参与和监督权。

    1.1.3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实施细则)

    (四川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

    (四川省饮用水源保护管理条理)

    (成都市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1.1.4适用范围。

    凡属我市范围内发生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控制和处置行为,除放射性事故外,均适用本预案的规定。

    1.1.4.1因自然灾害影响而造成的危及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故;

    1.1.4.2危险化学品及其它有害物品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发生的爆炸、燃烧、大面积泄漏等环境污染事故;

    1.1.4.3影响饮用水源地水质的其它严重污染事故;

    1.1.4.4生产过程中因意外事故造成的其他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1.1.4.5其它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1.2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1.2.1应急领导小组与职责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成立我市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由市人有关部门组成,市人分管环保工作的副市长担任总指挥,负责全市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的统一决策、统一领导和统一指挥。

    市应急处置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于市环保局,市环保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其主要责任是:组织开展突发环境事故的预测、预警、监测工作;
    制定和完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组织预案演练;
    组织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处置人员进行有关应急知识和处理技术的培训;
    收集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发展及处置的有关信息,掌握动态,适时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组织专家制定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策略和预防控制措施,开展效果评价;
    组织实施各项预防控制措施,对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统一调配应急资源,及时协调解决应急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指挥部办公室下设应急防治、物资保障、信息宣传、治安、督查等五个工作组。各组按照以下职责分工开展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应急防治组:由市环保局牵头,组织制定和实施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处理的预防控制措施,包括污染源调查、现场污染物处理、监督指导、环境监测与评价等;
    根据突发环境事故发展形势和预防控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调整全市策略和措施的"建议。

    物资保障组:由市经贸局牵头,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生产和调度保证供应;
    负责应急设施的建设和应急设备的采购。

    信息宣传组:由市委宣传部牵头,负责收集分析突发环境事故的有关信息,报道应急工作动态。

    治安工作组:由市公安局牵头,及时做好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区域的隔离封锁、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
    负责交通管制、保障运输;
    协助污染现场处置等。

    督查工作组:由市委、市政府目督办牵头,对有关部门和单位落实应急措施的情况进行督查,及时发现应急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予以解决纠正,对违法违纪和渎职行为进行处理等。

    1.2.2环境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

    成立市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专家咨询小组,由聘请的水、气、固废、生态等方面的专家组

    成。负责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准备和处理提出咨询和建议;
    指导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的制定和修订;
    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置进行技术指导;
    承担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指挥机构安排的其它技术工作。

    1.3预测、预警

    1.3.1监测与信息收集

    市环境监测

    1.3.2报送制度

    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市环保局应当按照职责范围,做好本辖区内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理工作,及时、准确地向市人和成都市环保局报告辖区内发生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信息。

    1.3.2.1在得知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市环保局应当立即派人赶赴现场调查了解情况,采取措施努力控制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继续扩大,对突发环境事故的性质和类别作出初步认定,并把初步认定的情况及时报送市人和上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紧急情况下,可直接向省环保局报告,并同时报送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1.3.2.2一般(ⅳ级)突发环境污染事故

    市环保局应在发现或得知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后1小时内,向市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报告,并报市应急办。

    1.3.2.3较大(ⅲ级)突发环境污染事故

    市环保局应当在发现或者得知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后1小时内,报告市应急办和成都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

    1.3.2.4严重(ⅱ级)和特别严重(ⅰ级)突发环境污染事故

    市环保局在依照本条前两款规定报告的同时,应当向省环保局报告

    1.3.3报告方式与类型

    1.3.3.1通常有口头报告、电话、传真报告、电子邮件报告、书面报告等。

    1.3.3.2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

    初报在发现和得知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后上报。通常采用电话或传真直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类型、发生时间、发生地点、初步原因、主要污染物和数量、人员受害情况、自然保护区受害面积和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破坏程度、事件潜在危害程度等初步情况。

    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随时上报。通常通过网络或书面报告,视突发环境污染事故进展情况可一次或多次报告。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有关确切数据、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危害程度及采取的应急措施、措施效果等基本情况。

    处理结果报告在突发环境事故处理完毕后上报。通常采用书面报告,处理结果报告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措施、过程和结果,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潜在或间接的危害及损失、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责任追究等详细情况。处理结果报告应当在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处理完毕后立即送报。

    1.3.3.3核与辐射事故的信息报告在按照本办法规定报告的同时,还须按照有关核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报告。

    1.3.4预测、预警支持系统

    建立健全全市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定期对体系网络进行维护,逐步实现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预测、预警和应急指挥工作的自动化和信息化。

    1.3.5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分级标准

    1.3.5.1特别重大环境事故(ⅰ级)

    (1)死亡30人以上,或中毒(重伤)100人以上;

    (2)因环境污染事故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或直接造成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

    (3)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

    (4)因环境污染事故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5)利用放射性物质进行人为破坏事故,或1、2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

    (6)因环境污染造成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

    (7)因危险化学品(含剧)生产和储运中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故;

    (8)造成跨界的环境污染事故。

    1.3.5.2重大环境污染事故(ⅱ级)

    (1)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

    (2)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

    (3)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

    (4)1、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5)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水库大面积污染。

    1.3.5.3较大污染事故(ⅲ级)

    (1)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10人以上、50人以下;

    (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地级行政区纠纷,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

    (3)3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1.3.5.4一般环境污染事故(ⅳ级)

    (1)造成3人以下死亡、中毒(重伤)10人以下;

    (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纠纷,引起群体性影响的;

    (3)4、5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1.4响应程序与协调内容

    1.4.1基本响应程序

    发生或即将发生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信息得到核实后,在尚未确定突发公共事件级别,实施分级响应之前,应急处置指挥部要立即派员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有关人员进行先期处置。先期处置可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如下应对措施:

    (1)实施紧急疏散和救援行动,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

    (2)紧急调配辖区内的应急处置资源用于应急处置;

    (3)划定警戒区域,采取必要管制措施;

    (4)实施动态监测,进一步调查核实;

    (5)向社会发出危险或避险警告;

    (6)波及其他区(市)县的,要及时相互通报;

    (7)其他必要的先期处置措施。

    在采取先期处置的同时,应急处置指挥部要对事故的性质、类别、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进行初步评估,并及早向市相关应急指挥部和市应急办报告,进入分级响应程序。

    1.4.2协调指挥的分类

    应急指挥部根据需要设立若干专业工作组,完成现场抢险救援、医疗救护、卫生防疫、交通管制、治安警戒、人员疏散安置、安全防护、社会动员、物资经费保障、应急通信、信息综合、新闻报道、涉外处置、损失评估等应急处置工作。

    1.4.3指挥协调主要内容

    (1)提出现场应急行动的原则要求;

    (2)发布启动市级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指令;

    (3)协调各级、各专业应急力量实施应急处置行动,指派有关专家和人员参与、指导现场应急处置指挥机构的应急指挥工作;

    (4)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有关情况;

    (5)组织事故发生区域人员的疏散或转移;

    (6)组织现场警戒和道路、水域等交通管制;

    (7)组织对伤员的急救;

    (8)组织周边危险源的监控工作;

    (9)组织应急救援通信、物资征调及其运输等保障工作;

    (10)协调军队和武警部队参加应急处置行动;

    (11)组织事故善后处理及恢复重建工作等。

    1.5信息发布和新闻报道

    1.5.1信息通报

    根据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情况,市环保局通报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情况;
    必要时由市人向当地驻军通报,并及时向毗邻、可能波及或已经波及的各区(市)县人环保行政部门通报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情况。

    1.5.2新闻报道

    应急响应期间,与突发公共环境污染事故有关的信息由市委宣传部统一发布。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向广大市民宣传突发公共环境污染事故预防和基本的自救互救知识,提高群众自我保护能力,消除疑虑和恐慌心理,稳定人心,大力宣传突发公共事故救援工作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

    1.5.3应急结束

    应急小组要对污染状况进行跟踪调查,根据监测数据和其他有关数据编制分析图表,预测污染迁移强度、速度和影响范围,及时调整对策。每24小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一次污染事故处理动态和下一步对策(续报),直至事故污染影响,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失,警报解除。

    1.5.4后期评估

    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结束后,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本级政府的领导下,组织有关人员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理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事故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情况、所采取措施的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并将评估报告上报本级政府和上一级环保行政部门。

    1.6保障措施

    根据污染事故的级别,确立相应的保障。

    1.6.1技术保障

    1.6.1.1环境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

    建立健全全市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开展污染源现状、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建立专家应急预案库,做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为预测、预警、决策提供依据。

    1.6.1.2应急专业队伍的建设

    市环保行政部门建立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专业技术队伍,由环境监察、环境监测、环境专家等专业人员组成。应急队伍根据突发污染事故种类和出动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并配置相应装备;
    制定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专业队伍的培训、考核、使用制度,定期开展应急处理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演练和考核。

    1.6.1.3开展科研和学术交流

    鼓励、支持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技术科学研究,加强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提高全市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技术水平。

    1.6.2通信与信息保障

    建立涉及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的所有机构及人员通讯录,保障有关机构及人员通信畅通。

    1.6.3物资保障

    市人及其有关部门根据本地环保行政部门的建议和应急工作需要,建立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物资储备库,保证应急所需技术装备(器材)等物资的第一时间供应。

    1.6.4经费保障

    市人将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物资储备、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和应急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市人财政部门应准备适量的应急资金,建立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资金使用制度,保证经费的有效使用。

    1.6.5专家保障

    按照“属地保障”的原则,由各部门分专业建立专家档案,确立联系方式方法,保证专家成员能及时到达事发地点。

    1.6.6医疗保障

    由各部门或主管业务部门,与有关医疗机构共同制定医疗保障计划。

    1.6.7协同保障

    由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牵头,各部门派员参加,主要与有关部门建立咨询、参与、配合等关系,确保各种行动的畅通。

    1.6.8社会动员保障

    新闻媒体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宣传教育和应急工作新闻报道,提供信息查询服务,引导社会舆论,提高全市人民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自我防护和心理承受能力,引导群众和非政府组织自觉配合和参与政府的应急工作,为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环境应急事故预案 第10篇

    目的:为了保证业主的正常生活、工作秩序和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各设备的正常运行,使各建筑物及设施设备在夏季安全防汛期间无损坏。

    适用范围:所辖范围

    监督执行:安全环境部

    防汛应急程序:

    一、防汛组织程序

    1、在汛期到来之前成立防汛小组,由安全环境部经理任组长,安全环境部主管任副组长,组员安全环境部所有人员;

    2、在险情发生时,安全环境部主管必须立即到达现场进行抢险工作,并通知分公司领导负责物力、人力的"调配,工程维修组根据现场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安全环境部负责调配人员配合进行抢险救援。险情发生在夜间和双休日时,小区主管临时负责指挥,并及时通知防汛小组其他成员赶赴现场。

    二、汛期工程部防汛措施

    1、设立防汛器材专用存放库,内存放防汛器材,主要应有排水泵、排水胶管、防水配电箱、编织袋、砂子、铁锹等;

    2、汛期到来之前,安全环境部主管,领班,应仔细巡查。

    (1)楼顶平台排水沟是否畅通无阻,同时将楼顶垃圾清运干净;

    (2)检查地下积水坑污水泵是否灵敏有效,并将控制开在“自动”位置;

    (3)检查大小区内、外雨水井、污水井、雨水管是否有堆积物,并加以清除,保证排水畅通;

    (4)维修组检查配电室、控制室等重要机房是否有漏雨情况,若有发生应及时处理。

    (5)安全环境部主管,领班,重点检查雨水口、排水管、地下车库、污水泵、电梯底坑周围和以往记录在册的问题点。

    (6)同时加强电气设备、设施、包括避雷网(针)电缆沟等的检查、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险情处理程序

    1、若雨水灌入地下车库,安全环境部主管,领班,应及时通知工程人员启动污水泵排水,并及时通知车主,组织疏通车辆撤离车库,停在安全处。在夜间和双休日时,安全环境部经理一方面组织的人员进行抢险,一方面马上通知安全环境部防汛小组其他成员;

    2、小区安全环境部所有的人员由安全环境部经理指挥,一部分人员维持秩序,一部分人员排除险情、抢救设备;

    3、小区保洁人员清除各处积水;

    4、险情发生后,公司办公室要进行全面检查,统计本次汛情造成的损失和物资消耗情况,并及时补充防汛物资,做好下次防汛准备;

    5、各小区主管负责将事件处理过程详细记录,向公司领导作出汇报。

    环境应急事故预案 第11篇

    为保障公司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广大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为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安全方针,特制定本预案。

    1、公司消防设施步署情况及消防安全机构的状况

    我公司消防水源有6处,分别位于公司五个选矿车间和公司办公楼,同时公司配备的消防器材有:灭火器具、消防水带500米,直流水枪6支、消防梯2架以及其它消防安全设施用具,灭火器配备于公司各防火部位,并定期检查。

    公司成立了以领导班子为核心的消防安全机构组织,其下设委员分别为公司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并且成立了以保卫科为中心建立的专职消防队,其部长为专职消防队负责人,负责爆炸及火灾事故的现场总指挥,其下设消防队员有人,且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另公司各车间、合作坑口(选厂)、部室设义务消防组织及防火员,由保卫科统一领导指挥。

    2、爆炸、火灾发生应急措施

    (1)发现爆炸、火灾应立即报警

    我公司在消防安全宣传上曾明确规定,任何部门和个人在公司发生爆炸及火警的时候,都应迅速报警到公司保卫科,由保卫科负责人统一指挥,负责出动、组织力量奔赴事故现场,同时负责上报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常设办公室,如火情严重,在请示公司领导后,立即报告公安消防部门,以便调集足够力量,尽量地控制和扑灭火灾。

    (2)爆炸及火灾战斗的展开工作

    接到爆炸、火灾报警后,保卫科应立即进行组织并及时赶赴现场,首先对现场情况进行观察,如发生爆炸后,应立即控制现场,抢救人员及重要物资,视现场情况做出相应措施;
    如发生火灾,指挥员下达灭火的命令,各专职消防员按自己的分工,分别完成在接地下消防栓、铺设水带,选择水带线路,水枪手进入阵地,视情况需要搬设消防梯及其它必用消防器材,全部力量投入战斗,并保持现场通信联络,上报情况,调集人员,根据燃烧物质的性质、数量、火势蔓延方向、燃烧速度、可能燃烧的范围做出正确估计,布置合理的灭火方案。

    (3)灭火战斗的扑救

    在扑救中,灭火人员应保持冷静、有序进行,服从指挥,避免发生混乱,并且积极抢救人员和疏散物资,在物资疏散中,不得堵塞通道,影响灭火行动,在扑救过程中,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①救人重于救火的原则

    救人重于救火,在发生爆炸或火场上如果有人受到威胁,灭火消防员首要任务就是把人抢救出来,脱离危险区,运用此原则应根据火势情况和人员受火势威胁程度而定,灭火力量强时,可同时进行,为扑灭创造条件。

    ②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

    在扑救火灾中,应根据火场情况进行,如贵重物资和一般物资相比,应保护和抢救贵重的,火势蔓延猛烈的是控制的重点;
    有爆炸、毒害、倒塌危险的方面是重点;
    火场上下风向与上风向,下风向是重点;
    易燃、可燃物资集中区是保护重点;
    要害部位和其它部位相比,要害部位是重点。

    ③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

    这个原则只对于不可能立即扑灭的火灾,首先要控制火势的蔓延,在具备扑灭的条件时,全面进攻,迅速消灭火灾,如不能消灭火灾,应控制火势发展,防止爆炸、泄露危险情况的发生,并立即上报情况,组织群众,协同作战,完成灭火任务。

    3、公司爆炸、火灾的处理

    (1)建筑物着火

    公司建筑物主要包括公司办公楼、选冶车间、合作坑口(选厂)及其它一些平房建筑,当接到此报警后,保卫科消防员应立即组织,搬运消防设施赶赴现场,指挥员根据火情制定方案,当建筑物一端起火时,应从中间适当部位控制,建筑物中间着火时,应从两侧控制,以下风向为主,发生楼层火灾时,应从上下控制,以上层为主。在扑灭过程中,保卫科专职消防员应和事发部位人员协同作战,尽快扑灭火灾;
    在救火中,留意风向及控制飞火,防止引起的新的火源。

    环境应急事故预案 第12篇

    1.1总则

    1.1.1目的

    为有效防范环境污染事故,特别是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迅速、有效地处置可能发生的各类重大突发性环境事故,全面控制和消除污染,维护自然生态环境,保障人民身心健康,确保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特指定本预案。

    1.1.2工作原则

    1.1.2.1预防为主。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全市人民防范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意识;
    坚持不懈地做好应急准备工作,落实各项预防措施;
    对我市各类污染源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故及其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预测、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1.1.2.2全面覆盖。对区域范围的污染源、水系河流、城镇居民点、水源保护区、生态示范区、特殊生态保护区,以及大气、水体、固废、危废、噪声、辐射等各环境要素全面覆盖,全面监控,以保证环境信息的完整性、连续性。

    1.1.2.3突出重点。对重点行业、重点污染源、重点水域、重点区域内的污染源实施重点监控。

    1.1.2.4公众参与。建立环境新闻发布机制,确定新闻发言人;
    建立环境公示、听证机制,为公众参与创造条件;
    建立举报制度,健全“12369”投诉系统,确保公民的环保知情权、参与和监督权。

    1.1.3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实施细则)

    (四川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

    (四川省饮用水源保护管理条理)

    (成都市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1.1.4适用范围。

    凡属我市范围内发生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控制和处置行为,除放射性事故外,均适用本预案的规定。

    1.1.4.1因自然灾害影响而造成的危及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故;

    1.1.4.2危险化学品及其它有害物品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发生的爆炸、燃烧、大面积泄漏等环境污染事故;

    1.1.4.3影响饮用水源地水质的其它严重污染事故;

    1.1.4.4生产过程中因意外事故造成的其他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1.1.4.5其它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1.2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1.2.1应急领导小组与职责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成立我市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由市人有关部门组成,市人分管环保工作的副市长担任总指挥,负责全市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的统一决策、统一领导和统一指挥。

    市应急处置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于市环保局,市环保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其主要责任是:组织开展突发环境事故的预测、预警、监测工作;
    制定和完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组织预案演练;
    组织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处置人员进行有关应急知识和处理技术的培训;
    收集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发展及处置的有关信息,掌握动态,适时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组织专家制定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策略和预防控制措施,开展效果评价;
    组织实施各项预防控制措施,对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统一调配应急资源,及时协调解决应急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指挥部办公室下设应急防治、物资保障、信息宣传、治安、督查等五个工作组。各组按照以下职责分工开展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处理工作。

    应急防治组:由市环保局牵头,组织制定和实施突发环境事故应急处理的预防控制措施,包括污染源调查、现场污染物处理、监督指导、环境监测与评价等;
    根据突发环境事故发展形势和预防控制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调整全市策略和措施的建议。

    物资保障组:由市经贸局牵头,负责应急物资的储备、生产和调度保证供应;
    负责应急设施的建设和应急设备的采购。

    信息宣传组:由市委宣传部牵头,负责收集分析突发环境事故的有关信息,报道应急工作动态。

    治安工作组:由市公安局牵头,及时做好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区域的隔离封锁、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
    负责交通管制、保障运输;
    协助污染现场处置等。

    督查工作组:由市委、市政府目督办牵头,对有关部门和单位落实应急措施的情况进行督查,及时发现应急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予以解决纠正,对违法违纪和渎职行为进行处理等。

    1.2.2环境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

    成立市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专家咨询小组,由聘请的水、气、固废、生态等方面的专家组成。负责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准备和处理提出咨询和建议;
    指导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和技术方案的制定和修订;
    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置进行技术指导;
    承担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指挥机构安排的其它技术工作。

    1.3预测、预警

    1.3.1监测与信息收集

    市环境监测、环境监察部门为环境监督与信息收集机构,承担所辖区内水、大气、危险废物的日常监测,收集本行政区域内外和境内外对本行政区域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其它突发环境事故信息。

    1.3.2报送制度

    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市环保局应当按照职责范围,做好本辖区内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理工作,及时、准确地向市人和成都市环保局报告辖区内发生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信息。

    1.3.2.1在得知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市环保局应当立即派人赶赴现场调查了解情况,采取措施努力控制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继续扩大,对突发环境事故的性质和类别作出初步认定,并把初步认定的情况及时报送市人和上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紧急情况下,可直接向省环保局报告,并同时报送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1.3.2.2一般(ⅳ级)突发环境污染事故

    市环保局应在发现或得知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后1小时内,向市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报告,并报市应急办。

    1.3.2.3较大(ⅲ级)突发环境污染事故

    市环保局应当在发现或者得知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后1小时内,报告市应急办和成都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

    1.3.2.4严重(ⅱ级)和特别严重(ⅰ级)突发环境污染事故

    市环保局在依照本条前两款规定报告的同时,应当向省环保局报告

    1.3.3报告方式与类型

    1.3.3.1通常有口头报告、电话、传真报告、电子邮件报告、书面报告等。

    1.3.3.2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

    初报在发现和得知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后上报。通常采用电话或传真直接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类型、发生时间、发生地点、初步原因、主要污染物和数量、人员受害情况、自然保护区受害面积和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破坏程度、事件潜在危害程度等初步情况。

    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随时上报。通常通过网络或书面报告,视突发环境污染事故进展情况可一次或多次报告。在初报的基础上报告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有关确切数据、发生的原因、过程、进展情况、危害程度及采取的应急措施、措施效果等基本情况。

    处理结果报告在突发环境事故处理完毕后上报。通常采用书面报告,处理结果报告在初报和续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措施、过程和结果,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潜在或间接的危害及损失、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责任追究等详细情况。处理结果报告应当在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处理完毕后立即送报。

    1.3.3.3核与辐射事故的信息报告在按照本办法规定报告的同时,还须按照有关核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报告。

    1.3.4预测、预警支持系统

    建立健全全市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定期对体系网络进行维护,逐步实现突发环境污染事故预测、预警和应急指挥工作的自动化和信息化。

    1.3.5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分级标准

    1.3.5.1特别重大环境事故(ⅰ级)

    (1)死亡30人以上,或中毒(重伤)100人以上;

    (2)因环境污染事故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或直接造成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

    (3)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

    (4)因环境污染事故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5)利用放射性物质进行人为破坏事故,或1、2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

    (6)因环境污染造成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

    (7)因危险化学品(含剧)生产和储运中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故;

    (8)造成跨界的环境污染事故。

    1.3.5.2重大环境污染事故(ⅱ级)

    (1)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

    (2)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

    (3)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

    (4)1、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5)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水库大面积污染。

    1.3.5.3较大污染事故(ⅲ级)

    (1)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10人以上、50人以下;

    (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地级行政区纠纷,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

    (3)3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1.3.5.4一般环境污染事故(ⅳ级)

    (1)造成3人以下死亡、中毒(重伤)10人以下;

    (2)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纠纷,引起群体性影响的;

    (3)4、5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1.4响应程序与协调内容

    1.4.1基本响应程序

    发生或即将发生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信息得到核实后,在尚未确定突发公共事件级别,实施分级响应之前,应急处置指挥部要立即派员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有关人员进行先期处置。先期处置可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如下应对措施:

    (1)实施紧急疏散和救援行动,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

    (2)紧急调配辖区内的应急处置资源用于应急处置;

    (3)划定警戒区域,采取必要管制措施;

    (4)实施动态监测,进一步调查核实;

    (5)向社会发出危险或避险警告;

    (6)波及其他区(市)县的,要及时相互通报;

    (7)其他必要的先期处置措施。

    在采取先期处置的同时,应急处置指挥部要对事故的性质、类别、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进行初步评估,并及早向市相关应急指挥部和市应急办报告,进入分级响应程序。

    1.4.2协调指挥的分类

    应急指挥部根据需要设立若干专业工作组,完成现场抢险救援、医疗救护、卫生防疫、交通管制、治安警戒、人员疏散安置、安全防护、社会动员、物资经费保障、应急通信、信息综合、新闻报道、涉外处置、损失评估等应急处置工作。

    1.4.3指挥协调主要内容

    (1)提出现场应急行动的原则要求;

    (2)发布启动市级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的指令;

    (3)协调各级、各专业应急力量实施应急处置行动,指派有关专家和人员参与、指导现场应急处置指挥机构的应急指挥工作;

    (4)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报告有关情况;

    (5)组织事故发生区域人员的疏散或转移;

    (6)组织现场警戒和道路、水域等交通管制;

    (7)组织对伤员的急救;

    (8)组织周边危险源的监控工作;

    (9)组织应急救援通信、物资征调及其运输等保障工作;

    (10)协调军队和武警部队参加应急处置行动;

    (11)组织事故善后处理及恢复重建工作等。

    1.5信息发布和新闻报道

    1.5.1信息通报

    根据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情况,市环保局通报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情况;
    必要时由市人向当地驻军通报,并及时向毗邻、可能波及或已经波及的各区(市)县人环保行政部门通报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情况。

    1.5.2新闻报道

    应急响应期间,与突发公共环境污染事故有关的信息由市委宣传部统一发布。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向广大市民宣传突发公共环境污染事故预防和基本的自救互救知识,提高群众自我保护能力,消除疑虑和恐慌心理,稳定人心,大力宣传突发公共事故救援工作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

    1.5.3应急结束

    应急小组要对污染状况进行跟踪调查,根据监测数据和其他有关数据编制分析图表,预测污染迁移强度、速度和影响范围,及时调整对策。每24小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一次污染事故处理动态和下一步对策(续报),直至事故污染影响,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失,警报解除。

    1.5.4后期评估

    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结束后,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本级政府的领导下,组织有关人员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理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事故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情况、所采取措施的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并将评估报告上报本级政府和上一级环保行政部门。

    1.6保障措施

    根据污染事故的级别,确立相应的保障。

    1.6.1技术保障

    1.6.1.1环境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

    建立健全全市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开展污染源现状、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建立专家应急预案库,做到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为预测、预警、决策提供依据。

    1.6.1.2应急专业队伍的建设

    市环保行政部门建立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专业技术队伍,由环境监察、环境监测、环境专家等专业人员组成。应急队伍根据突发污染事故种类和出动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并配置相应装备;
    制定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专业队伍的培训、考核、使用制度,定期开展应急处理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演练和考核。

    1.6.1.3开展科研和学术交流

    鼓励、支持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技术科学研究,加强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提高全市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技术水平。

    1.6.2通信与信息保障

    建立涉及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的所有机构及人员通讯录,保障有关机构及人员通信畅通。

    1.6.3物资保障

    市人及其有关部门根据本地环保行政部门的建议和应急工作需要,建立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物资储备库,保证应急所需技术装备(器材)等物资的第一时间供应。

    1.6.4经费保障

    市人将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物资储备、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和应急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市人财政部门应准备适量的应急资金,建立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资金使用制度,保证经费的有效使用。

    1.6.5专家保障

    按照“属地保障”的原则,由各部门分专业建立专家档案,确立联系方式方法,保证专家成员能及时到达事发地点。

    1.6.6医疗保障

    由各部门或主管业务部门,与有关医疗机构共同制定医疗保障计划。

    1.6.7协同保障

    由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牵头,各部门派员参加,主要与有关部门建立咨询、参与、配合等关系,确保各种行动的畅通。

    1.6.8社会动员保障

    新闻媒体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宣传教育和应急工作新闻报道,提供信息查询服务,引导社会舆论,提高全市人民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自我防护和心理承受能力,引导群众和非政府组织自觉配合和参与政府的应急工作,为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环境应急事故预案 第13篇

    1.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机制,提高公司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能力,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公司简介和污染物处理

    2.1本公司基本概况

    深圳艾意特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宝安分公司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沙一村万安路长兴高新技术工业园18栋1-2层西侧,租用建筑面积1870平方米,职工总数50人;公司年生产银油通孔产品约50000平方米、银油飞线产品5000平方米、高阻产品5000平方米。

    2.2污水处理设施

    本公司污水处理站由深圳市罗湖长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设计承建,污水站处理能力为20m3/d。

    2.3污染物分析处理

    公司污水处理站处理所产生的固体废物(污泥)对环境有一定影响的,本公司与深圳市东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已经签订处理工业废物合同,污泥由东江环保公司定期派车运走处理。

    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3.1设立事故现场指挥组,建立健全公司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组织体系,明确各应急组织机构职责。

    3.2现场总指挥:总经理

    3.3现场指挥:行政部

    主要职责:在事故现场对有可能受到污染的物品及人员进行抢救疏散。

    3.4主要负责人:刘武仕

    职责: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对污水处理操作员进行安全教育,掌握安全知识;对污水处理站设备和设施及时进行监测和更新,保障处于有效使用状态;当发现污染物出现泄漏及设备出现故障后,先迅速通知总经理,到现场按自身任务迅速抢修设备及堵住污染物的泄漏。

    3.5污水处理操作员:

    职责:定期对设备的保养、定时定量添加药品、经常检查污泥存放处是否有外泄,保证污水达到达标排放。发现事故问题要迅速向负责人汇报、及时采取处理。

    3.6后勤保障组:

    负责人(刘武仕)

    主要职责:负责事故得到及时抢救及设备正常运行,保护现场、协助环保部门做事故的调查工作。

    4.应急响应

    4.1公司行政部第一时间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进行环境应急监测,掌握第一手监测资料,并配合地方环境监测机构进行应急监测工作。

    4.2发现事故的操作人员应立即做到污水不外排再报告公司负责人,报告要求(说明事故发生的原因或设备故障的起因);现场操作人员和负责人将事故通知总经理或其它负责人,迅速对设备的抢修及做好污染物不外泄,听从指挥组统一安排部署;

    4.3所有应急人员接到通知后要立即到达现场,在应急抢救过程中,本着“救人先于救物”的原则下进行,参与抢救的人员要勇敢、机智、沉着,做到紧张有序,一切行动听从指挥,有问题要及时上报指挥组。

    4.4本公司已经定期的对污水处理操作员工组织过培训,使污水处理操作员工熟悉环保知识,熟知自己的任务,在人员、电话等其它情况有变化时可以随时组织起抢救抢修队伍。

    5.应急安全防护

    5.1现场处置人员应根据环境事故的特点,配备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人员出入事发现场程序。

    5.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

    5.2.1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

    5.2.2污染源的泄漏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

    5.2.3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

    5.2.4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5.2.5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6.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6.1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应组织相关部门认真总结、分析、吸取事故教训,及时进行整改;

    6.2组织各专业组对应急计划和实施程序的有效性、应急装备的可行性、应急人员的素质和反应速度等作出评价,并提出对应急预案的修改意见。

    6.3参加应急行动的部门、环境应急队伍应该及时维护、保养污水处理站设备,使之始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7.宣传

    7.1应加强环境保护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普及环境污染事件预防常识,增强职工的防范意识和相关心理准备,提高公众的防范能力。

    7.2加强环境事故专业技术人员日常培训和事故源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培养一批训练有素的环境应急处置、检验、监测等专门人才。

    7.3定期组织环境应急实战演练,提高防范和处置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技能,增强实战能力。

    环境应急事故预案 第14篇

    为指导和规范学校生活饮用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及时控制和消除生活饮用水污染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依据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国家卫计委《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一)以人为本,减少危害。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处置生活饮用水污染突发事件时要以生命救助为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将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的影响降到最低。

    (二)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学校后勤处应加强生活饮用水管理及卫生监督,积极开展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的预防工作,切实做好实施预案的各项准备。

    (三)统一领导,部门联动。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统一指挥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四)信息公开,公众参与。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主动公布相关信息,发动全校师生参与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的应急工作。相关信息的公布必须经学校有关领导批准,统一发布。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学校供水范围内发生的有毒、有害污染引起的生活饮用水污染突发事件或不明原因的水质突然恶化及介水传染病,造成学校师生病亡或者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重大危害,并造成严重影响的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主要包括:生活用自来水、二次供水和直饮水。

    三、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一)长沙学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为领导组织机构。具体组成人员名单另行发文。

    领导小组在应急处置工作中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和完善我校生活饮用水污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及时预判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等级,启动应急预案;
    组织指挥校内相关部门处置学校内突发的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
    提供现场指挥部工作的相关保障。

    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应急处置工作中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学校生活饮用水污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管理工作,及时收集、分析、报告相关信息,对处置工作进行阶段性小结和报告,并提出可行性预警与建议。

    (二)设立应急处置指挥部及应急行动组。

    应急预案启动后,成立由学校分管副校长任总指挥、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负责人任副总指挥的学校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成员由党政办公室、宣传部、监察处、学生工作部(处)、保卫处、团委、后勤处主要负责人及相关院部主要负责人组成。

    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主要职责:领导、组织、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负责事故应急救援重大事项的决策;
    负责发布事故的重要信息。

    为提高处置效率,迅速开展工作,根据事件处置环节要求,成立七个应急行动组。各组的组成和主要职责如下:

    1.综合协调组。由学校分管副校长负责,党政办公室、监察处、学生工作部(处)、保卫处、后勤处等相关部门及事件责任单位参与。主要职责是:综合事件信息,及时向上级部门和学校领导汇报事件动态,分析事件进展情况,传达上级部门和领导的指示精神,协调其他各应急行动组、专家、专业救援队伍及相关单位开展工作,做好对事件受害人的善后处理及其家属的安抚工作。

    2.医疗救护组。由后勤处负责,相关学院及事件责任单位参与。主要职责是:在事发后迅速组织和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现场救护、医院救治和卫生防疫等工作,制定医疗救治方案,实行首诊责任制,重症病人和普通病人分类管理,做好病人的接诊、治疗和转诊、转院等工作,确保医疗安全。

    3.安全保卫组。由保卫处负责,后勤处、事件责任单位参与。主要职责是迅速组织人力保护现场、保留证据、维持秩序和疏导交通等工作;
    初步查明主要污染源,污染种类以及污染造成的影响;
    在职责范围内按实际情况查封事件涉及水源,及时控制污染扩散,并对潜在危害继续实施监控;
    积极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开展事件调查,开展相关技术鉴定,实时记录事件发生、发展及处置的工作情况,对相关责任单位及责任人提出处理意见。采取临时供水措施,清除污染水,确保用水安全。

    4.信息报送组。由党政办公室负责,后勤处、保卫处、事件责任单位参与。主要职责是实时记录事件发生、发展及处置情况,组织起草有关公告、通报、简报等文字材料,按规定向当地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报送信息;
    对外发布的信息,报学校领导签发;
    统一信息发布和上报口径,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散布、夸大事故,最大限度的降低不良影响。

    5.学生工作组。由学生工作部(处)负责,团委、相关学院参与。主要职责是开展生活饮用水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做好涉事学生的安抚和心理疏导工作,加强学生的教育引导,引导学生在事件发生后不恐慌、不擅自通过网络媒体散布不实言论扩大事态。

    6.新闻发布组。由宣传部负责,党政办公室、保卫处、后勤处等相关部门参与。主要职责是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新闻快速反应机制开展工作,建立事发初期、进展期和事后信息发布、报道的良好机制及相关规范,组织有关单位起草新闻稿,开展新闻报道,由学校新闻发言人分阶段发布新闻,统筹协调发布基本信息,正确引导舆论,并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监控及管理,及时化解网络舆情。

    7.后勤保障组。由后勤处负责,党政办公室、财务处等相关单位参与。主要职责是根据学校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和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协调、组织有关单位安排应急药品、物资和应急生活饮用水,统筹调度,有偿调拨,保证应急救援物资的`供应,保障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费用;
    及时组织运力保障急处置指挥部和卫生部门调配使用;
    编制参与应急处置工作相关单位负责人和联系人的通讯录。

    四、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分级

    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波及范围及人数,参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等级划分,将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划分四级。即: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特别重大(Ⅰ级)。

    一般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Ⅳ级):给师生生活饮水安全带来严重危害,且事件一次伤害的人数30―99人,但无人员死亡的;
    区级人民政府认定为一般生活饮水污染事故件的。

    较大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Ⅲ级):给师生生活饮水安全带来严重危害,且事件一次伤害的人数100人及以上或出现死亡病例的;
    市人民政府认定为较大生活饮水污染事故件的。

    重大生活饮水污染事件(Ⅱ级):事件危害严重,事件一次伤害的人数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的;
    造成10例以上死亡病例的;
    省人民政府认定为重大生活饮水污染事件的。

    特别重大生活饮水污染事件(Ⅰ级):事件危害特别严重,国务院认定为特别重大生活饮水污染事件的。

    学校根据上述分级标准,提出事件等级意见,报政府机关认定。没有达到以上事件分级标准的,校内按一般生活饮水污染事件处置,适用本预案。

    五、信息监测和报告

    (一)信息监测

    学校建立统一的生活饮用水污染事故监测、报告网络体系,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人员体系,由生活饮用水服务单位维护管理员和后勤处生活饮用水管理人员组成;
    二是监测体系,对生活饮用水服务网点定期开展监督检查机制。对生活饮用水安全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改、早解决。

    后勤处应对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预警信息进行分析,按照应急预案的程序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措施,并及时上报有关学校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必要时召开会议,研究防控措施。

    (二)信息报告

    1.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学校有关部门举报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和隐患,以及相关责任部门、单位、人员不履行或者不按规定履行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监管职责的行为。

    学校有关部门接到举报后,应及时组织或者通报有关部门对举报事项进行调查处理。

    2.报告制度

    (1)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发生(发现)报告

    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发生(发现)后,有关单位和个人应立即向学校后勤处办公室报告,学校应立即调查处置,并及时向属地卫生计生监督部门报告。

    (2)报告范围

    对师生生活饮用水安全造成危害或者可能造成严重危害的生活饮用水安全问题。

    (3)报告方式

    学校后勤处办公室接到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报告后,应立即向学校分管领导报告;
    学校后勤处办公室的相关信息和报告应由党政办公室审核后,报学校领导签发;
    学校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向属地卫生计生监督部门和省市有关部门通报。

    (4)责任报告单位(人)

    学校生活饮用水服务单位;
    学校医疗机构;
    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发生(发现)单位;
    学校生活饮用水管理部门和有关单位;
    从事生活饮用水服务的从业人员以及消费者;
    行使职责的学校后勤处和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

    (5)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谎报,不得阻碍他人报告。

    3.报告内容

    (1)初次报告

    应尽可能报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病亡人数、事件报告单位及报告时间、报告单位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事件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件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件控制情况等。如有可能可报告事件的简要经过和直接经济损失估算等。

    (2)阶段报告

    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也要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包括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件原因等。

    (3)总结报告

    对事件的处理工作进行总结,内容包括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鉴定结论,事件原因分析和影响因素,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六、应急响应及程序

    (一)应急响应

    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由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按有关规定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指挥各方面力量进行处置,并报属地卫生计生监督部门。

    1.学校后勤处根据需要组织学校相关部门及医疗机构等分管应急工作负责人立即前往事件现场,了解掌握事件的基本情况。

    2.学校后勤处办公室负责通知并督促各应急行动组到位开展工作。

    3.学校后勤处、各相关单位、事件责任部门之间应保持通讯联系,互通信息。

    (二)响应程序

    1.学校后勤处办公室应在接报后15分钟内组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有关成员单位进行先期处置,30分钟内有关人员赶赴现场开展警戒、控制现场、救护和事件初步调查等基础处置工作。

    2.迅速成立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指挥部,根据需要,适时决定启动相关应急行动组,按预定程序和渠道迅速通知应急行动组就位。

    3.学校后勤处办公室重点围绕医疗救护、事件调查、事态控制和新闻发布等工作与相关部门协调。

    4.应急结束

    处置工作完毕后,学校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应急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和当地政府行政部门意见及时分析判断,适时决定应急工作结束。

    (三)善后处置

    应急工作宣告结束后,综合协调组负责根据突发生活饮用水污染事件性质及工作需要,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妥善安抚受害和受影响人员,适时提供法律援助,正确引导受害人依法索赔,尽快恢复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维护学校稳定。

    (四)调查和总结

    1.安全保卫组在善后处置阶段应对事发原因、处置经过、责任单位奖惩、援助需求等做出综合调查评估,并及时将调查评估结果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2.参与应急处置工作的应急行动组和各相关部门应对应急处置工作及时进行总结并书面报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3.根据调查评估报告和当地政府行政部门的处理意见,学校将对造成事故的生活饮用水经营服务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依法惩处;
    对应急处置工作中有瞒报、漏报、迟报行为及有失职、渎职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追究其行政责任;
    构成犯罪的,交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七、责任追究

    (一)学校对生活饮用水污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

    (二)学校对生活饮用水污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中失职、渎职的有关责任单位、责任人,将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制度规定严肃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对于未经学校统一发布信息,而私自发布不实言论,造谣、扩大事态,造成师生恐慌的,依法追究舆情责任。

    八、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环境应急事故预案 第15篇

    一. 指导思想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的要求,防止突发性的安全、职业病、环境事故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有效控制和处理,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和本公司实际,本着“反应迅速、处理得当”的原则,制定本公司的应急救援预案。

    二 . 安全的目标分布

    根据本公司各车间岗位存在的安全、职业病、环境事故危害因素种类、危险性质以及可能引起的安全、职业病、环境事故的特点,确定以下部门为安全、职业病、环境事故危害应急救援目标。

    一车间、二车间、型材车间、冲制车间。

    安全、职业病、环境事故级别:

    一般安全、职业病、环境事故和重大事故

    三. 事故危害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及职责分工

    公司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设在生产部。发生重大安全、职业病、环境事故危害时,若总指挥不在公司,由副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

    1.职责

    指挥领导小组:

    组织制定公司安全、职业病、环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组建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并组织演练;

    检查督促做好重大安全、职业病、环境事故的预防措施和事故应急救援的物资、器械、防护用品等各项准备工作。

    指挥部:

    发生安全、职业病、环境事故危害时,由指挥部分布和解除安全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组织指挥事故应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事故处理情况,并向友邻单位通报危害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组织事故调查及善后处理,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的经验教训。

    2.指挥部人员分工

    总指挥:负责组织全公司的安全、职业病、环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副总指挥:协调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指挥部成员:

    生产、质检、设备、配电部门负责人:协助总指挥、副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事故处置工作。

    车间负责人:负责现场医疗救护及受伤人员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

    财务、营销部负责人:负责指挥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交通管制工作。

    公司办公室主任:负责安全、职业病、环境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必要时代表指挥部发布有关信息。

    后勤部门负责人:负责车辆调配和抢救物资及防护用品的日常储备和应急供应。

    四. 应急救援队伍的组成和分工

    公司各职能部门、车间和全体员工,都有安全、职业病、环境事故应急救援的责任。应急救援队伍是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其任务是公司安全、职业病、环境事故发生时,对被救援对象实施全方位的救援。

    1. 治安组:

    由财务、营销部人员组成。

    负责人:财务部主管。担负现场治安,交通指挥,设立警戒,指导员工疏散。

    2.消防组:由各车间班组长组成。

    负责人:事故车间(部门)负责人。担负灭火、疏散可燃物料。

    3.抢修组:

    由各车间机修人员组成。

    负责人:机修车间主任。担负抢修、现场清理工作。

    4.医疗救护组:

    由事故所在班组人员组成。担负现场抢救受伤人员工作。

    五. 发生安全时的处置

    公司有可能发生的意外安全、职业病、环境事故有:

    1 一般事故:可因车间及岗位防护实施损坏、物料泄露、防护品不合格或损坏、人员未及时巡查及早发现,未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处理,引发小范围的职业病危害事故。

    2 重大事故:虽能及时发现,但事故较难控制。事故发生后,有可能发展为更大范围或更严重的破坏及人员伤害事故。应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救援措施:

    最早发现事故的部门及人员,应立即向生产部报警,并采取一切措施切断安全危害事故源。

    生产部接到报警后,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快速查明发生安全、职业病、环境事故的地点、范围,下达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指令,同时发出警报,通知指挥部成员及医疗救护组和专业队伍迅速赶往事故现场。

    指挥部成员根据安全、职业病、环境事故性质和规模,向上级主管公安、劳动、保险、环保、卫生、安监等局报告安全危害事故情况。

    指挥部成员到达事故现场后,根据事故状态及危害程度做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并命令应急救援各组立即开展救援。如害事故扩大时,应请求支援。

    当事故得到控制,立即成立两个工作小组:

    ⑴在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的指挥下,组成由生产、技术、车间、发生事故班组、工会参加的安全危害事故调查小组,调查安全危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

    ⑵组成由维修组和发生安全危害事故部门参加的抢修小组,研究制定抢修方案并立即组织抢修,尽早恢复生产。

    六. 公司救援信号主要用电话报警联络。

    公司报警电话:

    消防火警电话:119

    医疗急救电话:120

    七. 有关规定和要求

    为了能在事故发生后,做到反应迅速、处置得当,所有有关部门和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应急救援预案。每年组织一至二次分工演练。保证救援物资及器材的完备和充足供应。

    应急救援指挥部,在落实好日常值班制度、检查制度、例会制度的同时要针对发现和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对本预案加以不断提高、改进。

    环境应急事故预案 第16篇

    一、总则

    (一)目的

    为有效防范环境污染事故,特别是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及时、合理处置可能发生的各类重大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事件,有效控制和消除污染,维护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人民身心健康及正常生活、生产活动的进行,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二)编制依据

    本预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江苏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此预案。

    (三)工作原则

    以学校行政一班人为主体成立指挥中心,以教务处、总务处负责人为主体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组,切实履行安全教育职责,把保障学校师生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环境突发污染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以及财产损失。

    (四)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处置校园周边环境突发污染。

    二、组织体系及职责任务

    学校成立抗污救灾工作领导机构,负责部署、指挥本地校园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

    1.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报 警:110、120

    总 指 挥:z

    副 总 指挥:z

    通 讯 组:z

    安全保卫组:z

    人员疏散组:z

    后 勤 组:z

    运 输 组:z

    救 援 组:z

    医 疗 组:z

    依据污染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况,由总指挥统一指挥,领导小组可以随时调集学校人员支援重灾学校,可调用物资,学校必须给予全力支持和配合。

    2.主要职责

    (1)普及环境污染源的基本知识和避险知识。

    (2)开展污染救灾宣传工作,提升广大师生救灾意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3)接受和迅速执行上级领导和救灾指挥部的各项指令;
    组织实施本预案,发布各项抢险救灾指令、批示、通知等;
    确定重点救灾地点、范围、部署救灾队伍,实施抢救行动;
    组织协调各类物资调配供应;
    收集上报灾情、社情、校情,保证学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三、预防预警机制

    学校周边环境突发污染工作领导机构,负责组织、处理本区域内发生或可能发生的周边环境突发重大污染事件的具体工作。校长室负责抢救资金的筹集,救助装备的准备工作,总务处负责做好处理污染事件的后勤保障工作,教务处、德育处协助卫生室负责伤员的救护和防疫的技术准备工作。

    各处室具体职责如下:

    1.校长室必须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环境突发污染及污染源工作的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教务处、德育处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污染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体师生对防灾知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灾害自救和互救训练,不断提升广大师生防灾救灾的意识和基本技能;

    3.总务处要认真搞好各项物资保障,严格按预案要求积极筹措、落实饮水、防冻防雨、教材教具、抢险设备等物资落实,校长室要保证各项经费的落实,强化管理,使之始终保持良好战备状态。

    4.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后,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抗灾减灾工作,把污染事件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点。

    5.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迅速恢复教育教学秩序,全面保证和促进社会安全稳定。

    四、应急响应

    (一)正常抗灾救灾工作

    在每年春季开学初制定校园周边环境突发污染救灾工作计划,安排部署全年的抗污知识宣传和演练工作;
    通过举办专题展览,知识竞赛、召开主题班会等方法,加强对环境污染的基本知识、应急求生技能、防污法律法规的宣传,切实提升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定期组织师生开展应急和自救互救演练,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用性。

    (二)临灾应急行动

    接到上级突发污染、临灾预(警)报后,领导小组立即进入临战状态,召开会议,宣布进入临灾预报期,布置防污工作,全体教职工应处于临灾应急状态,做好准备工作。学校要采取紧急措施迅速有序地在教职工的带领下将学生疏散到安全地带。同时,要保证通讯线路的畅通,听取上级有关污染事件的情况和实情,提出救援请示,并随时汇报救援工作情况。

    五、应急保障措施

    (一)应急通讯保障。

    进入抗污应急状态后,抗灾救灾领导小组通过电话、口授等形式传达各种命令、指示,并依据相关领导指示及时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及上级政府报告相关信息。

    (二)生命线工程设施抢修、次生灾害源遏制保障。

    由抗污救灾领导小组确定本单位重点用水、用电对象,对本单位的水、电系统等进行全面检查和加固,准备必要的一定量的饮用水和小型发电设备,安装各种自动保护装置,并制定相应的购置、保管、维护、使用制度;
    对本单位及系统内存在的易燃、易爆、剧毒等次生灾害爆发区认真监护,采取切实可行的防灾减灾措施,对职工进行躲避方法的教育和宣传。督促有关部门做好易燃易爆、放射性和有毒物品的登记和保管工作。安装各种隔断、切断、自动保护装置。对各要害部位定期认真进行检查和维修。

    (三)紧急避难场所保障

    学校要对本单位疏散的路线和临时避难场所进行规划。

    六、应急终止

    1.无论是否有预报、警报,在所辖范围内或邻近地区发生破坏性环境污染后,领导小组立即赶赴本级指挥所,各抢险救灾队伍必须在事故1小时内在本单位集结待命。

    2.各级领导小组在上级统一组织指挥下,迅速组织本部门抢险救灾。

    (1)迅速发出紧急警报,组织仍滞留在污染区域内的所有人员撤离。

    (2)迅速关闭、切断输电、供水系统(应急照明系统除外),防止灾后滋生其他灾害、二次污染。

    (3)迅速开展以抢救人员为主要内容的现场救护工作,及时将受污染人员转移并送至附近救护站抢救。

    (4)加强对重要设备、重要物品的救护和保护,加强校园值班执勤和巡逻,防止各类犯罪活动。

    3.积极做好广大师生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迅速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4.迅速了解和掌握本地区的受灾情况,及时汇总上报。

    七、附则

    校园周边环境突发污染事件发生后,学校抗污救灾领导机构,要依法对本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事后调查。因领导不力,措施不到位、制度不坚持、工作推诿扯皮、应急处置不当,造成工作停滞和严重后果的将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责任。

    环境应急事故预案 第17篇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环保局应急工作措施要求,确保在本辖区内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和突发事件时能够快速响应,有序行动,高效处置,降低危害,实现保护公众、保护环境的目的,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省、市环保局有关指示要求,制定黄山区环境污染事故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一、基本任务

    (一)负责对本辖区内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污染源或危险废物的鉴别鉴定,进一步核实污染物的性质。

    (二)判定环境污染危害范围,提出区域隔离、人员撤离及其他防护建议。

    (三)参与对污染区域、水域、建筑物表面等消除去污及对染有生物粘剂、化学毒剂的物品和其它危险废物的善后处理与处置。

    (四)完成市环保局应急预案赋予的其他任务。

    二、应急启动

    (一)接到环境污染事故和突发事件通知时,立即通知应急人员,指定集结地点,明确集结时限(20分钟以内),明确相关要求,展开应急准备工作。

    (二)视具体情况报告有关领导,通知相关部门。

    三、应急准备

    (一)应急任务

    受领应急任务内容:

    1、事件的基本情况;

    2、本单位的基本任务;

    3、可能得到的支援及协同规定;

    4、向上级部门报告情况和通知相关部门。

    (二)应急措施

    在分析判断情况的基础上,应结合预案、应急任务和实际情况,定下执行应急任务的行动计划。应急器材、设备、任务、处置方法及应急人员防护等措施。

    四、应急处理与处置

    (一)协同监测应急小组采取应急监测,接收应急监测有关数据;

    (二)对污染源进行定性的鉴别鉴定,准确判定污染源的种类、性质、规模;

    (三)向上级部门报告鉴别鉴定结果,并提出处置建议。

    (四)根据污染源的种类和性质以及应急监测数据,对污染或危害范围作出概略判定,及时提出人员撤离及防护建议。

    (五)根据污染源种类、性质、污染范围,组织实施消除相应污染。

    (六)认定污染类别,选择处理方法,对污染危害进行最终彻底处置。

    (七)及时上报各类污染信息,发生较、特大突发事故是地,及时请求社会救助。

    五、应急终止及应急保障

    (一)组织人员返回,维护、保养应急设备。

    (二)指导有关部门及事故单位查出原因,防止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

    (三)进行应急工作总结,编制应急总结报告,上报应急工作情况;

    (四)做好器材、车辆、通信设备、医疗及生活的应急保障。

    六、应急组织机构

    (一)设定应急投诉

    (二)应急领导小组

    成立黄山区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导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应急领导小组组长由环保局组长担任,小组办公室由环保局副局长及各科主要负责人组成,小组成员为环保局及科、站这到所有成员。

    环境应急事故预案 第18篇

    为有效防范重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发生,确保事故后的有效控制和及时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国家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暂行办法》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发生在XX市辖区内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受到破坏,人体健康受到损害,社会经济与人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二、防范重点

    (一)特定或敏感区域;

    (二)水源防护区内有污染隐患的单位;

    (三)使用、储存、运输剧毒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和危险废物的单位和场所;

    (四)各类油库、加蚰站、液化气站(库)、石油天然气井口;

    (五)各单位的污水处理设施、高浓度污水、污泥储存地及有毒有害废物堆放场、点等。

    三、事故的确定

    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可分为水污染事故、大气污染事故、噪声与振动危害事故、固体废弃物污染事故、农药与xx化学品污染事故、煤气及天然气污染事故、放射性污染事故及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与自然保护区破坏事故等类型。

    根据事故程度分为一般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较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特大环境污染与三十事故。

    (一)一般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因为环境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千元以上,1万元以下(不含万元)的。

    (二)较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为较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1.因为环境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不含5万元)的;

    2.因为环境污染发生人员中毒的;

    3.因为环境污染弓i起厂群冲突的;

    4.对环境造成危害的。

    (三)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1.因为环境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5万元以上,1 0万元以下(不含1 0万元)的;

    2.因为环境污染发生人员明显中毒、辐射伤害或可能导致伤残后果的;

    3.因为环境污染发生人群中毒的;

    4.因为环境污染影响社会安定的;

    5.对环境造成较大危害的;

    6.捕杀、砍伐国家二类、三类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的。

    (四)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1.因为环境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 0万元以上的;

    2.因为环境污染发生人群明显中毒或辐射伤害的;

    3.因为环境污染造成人员中毒死亡的;

    4.因为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的正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5.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

    6.捕杀、砍伐国家一类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的。

    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发生后,当地环境保护部门应当立即赶赴现场调查,并对事故的性质与危害作出恰当的认定。

    凡属一般或较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均由县级(含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确认,并报市环保局备案,由所在地区市县政府负责组织处理;
    凡属重大或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均由市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确认。

    四、应急组织体系

    (一)成立重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

    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指挥长,市政府联系环保工作的副秘书长、市环保局局长、事故发生地区市县长为副指挥长,市安监局、市经委、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卫生局、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等单位负责制人为成员。

    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负责排险减害(救助)中的具体协调工作。同时,根据工作需要,按政府各部门工作职能分组开展特大事故排险减害救助工作。

    1.综合协调组:由市政府办、市环保局、市安监局、事故发生地区市县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组成,市政府办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传达贯彻领导指示,报告事故处理情况,严把宣传报道关;
    协调有关单位分工负责排险减害救助工作,保证现场指挥与上级的通讯联络畅通,沟通指挥部与外界的联系,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2.专业排险减害救助组:由事故发生单位的行业主管部门、有关专家、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市县两级专业救护队负责人组成,行业主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事故现场排险减害救助工作。

    3.警戒维护组:由市公安局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设置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疏通道路,组织危险区域人员撤离,动员围观群众离开事故现场。

    4.医疗救护组:由市卫生局、市县两级人民医院、中医院、职工医院等单位负责人组成,市卫生局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开设现场救护所,对受伤、中毒人员实施救护,保证救治药品和救护器材的供应。

    5.后勤保障组:由市政府办、市财政局、市交通局及通信部门负责人和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组成,市政府办负责人任组长。负责整个事故处理工作中的有关人员、经费、交通工具、通讯联络等后勤保障工作的组织协调,迅速调集车辆运送现场急需物资、装备、药品等。

    6.事故调查组:由市环保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派员组成,组织或协助上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已发生的重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进行调查取证工作,及时形成事故调查报告。

    (二)职责分工。

    1.市政府办:协助指挥长、副指挥长做好事故上报、事故处理和安抚稳定工作。

    2.市环保局:具体负责对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进行现场调查、分析认定,明确事故性质和危害程度,并按规定及时上报污染事故;
    负责防治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技术储备;
    负责组织、指导、协调有关人员对污染区域进行监测、化验、消毒、洗消,最大限度地消除危害;
    负责监督检查污染源单位的污染防治工作。

    3.市安监局:具体负责并与相关部门配合进行重特大事故调查,并实施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行业重特大事故排险减害救助工作。

    4.市经委:具体负责并与相关部门配合实施煤矿、建材、电力、流通行业、信息产业及经贸系统其它行业重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排险减害救助工作。

    5.市公安局:具体负责并与相关部门配合实施火灾、民用爆炸物品和化学危险品等重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排险减害救助工作,指挥当地公安部门对其它重特大事故进行现场警戒、人员疏散、治安保卫、灭火、道路交通管制及对事故重大责任嫌疑人员实施监控等工作。

    6.市交通局:具体负责与相关部门配合实施排险救助工作,负责排险救助人员、器材、物资的运输工作,确保道路畅通。

    7.市卫生局:具体负责并与相关部门配合实施医疗急救工作,并负责其它重特大事故处理中医护人员、医疗设备、药品的组织和医疗救护指挥、卫生防疫等工作,及时通报人员的抢救与中毒事故的控制情况。

    8.市农业局、畜牧局、水利局、林业局具体负责与相关部门配合实施对农业、畜牧、水利(渔业)、林业污染与破坏事故的处理工作,其中市林业局、水利局具体负责并与相关部门配合实施捕杀和砍伐野生动植物的重特大环境破坏事故和处理工作。

    9.市监察局:具体负责对重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进行责任调查与追究。

    凡属XX市辖区内所有机关、团体、驻军和企、事业单位收到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处置领导小组发布的重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应急排险救援命令、信号后,应立即派出救援队伍,调运救援设备、物资赶赴现场,实施排险救援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参加重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排险救援和伤员、中毒人员的医疗救护工作。

    五、事故处理程序和措施

    (一)重特大事故的报告。

    XX市辖区内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后,市内所有公民、企业法人和其他人员作为第一发现者应立即向1 2 36 9环保举报热线或其单位负责人报告。环保部门值守热线电话人员或其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按属地管理原则,以最快捷的方式,将事故发生地点、时间、类型、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人员受害、经济损失等有关情况,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环保部门、公安机关、监察部门报告,由环保局部门核实后向同级政府报告,本级政府、环保部门分别向上级政府、环保部门报告,其它部门在与环保部门核实后再按系统按程序上报。各区市县在事故发生后除电话速报外,应在3小时内以事故快报传真向市政府办、市环保局报告事故情况。由市政府按有关规定迅速报告市委和省委、省政府。

    (二)迅速开展排险减害救助工作。

    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事故所在地区市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有关部门负责人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实施事故排险减害救助工作。市政府分管领导和市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在接到报告后,在事故涉及到人员安全、社会稳定、当地经济和社会正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对环境造成重大危害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必须及时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排险减害救助工作,防止事态扩大。

    现场应处理必须坚持四条原则:(1)控制污染源,尽快停止污染物的继续排放;
    (2)尽可能控制和缩小排放污染物的扩散、辐射蔓延的范围,把事故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3)采取一切有效措施,避免人员伤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4)应急处理要立足于彻底消除污染危害,避免遗留后患。指挥部接到污染事故报告后,立即安排专业人员赶赴现场,对事故性质、危害程度作出初步判断,迅速制定、实施排险减害救助方案。对有明确污染源的,责令立即停止排放污染源,其中属于化学危险品类型的,可能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事故蔓延,并通知当地政府或街道、村级组织,做好防范工作,必要时,应疏散或组织群众撤离。在开展排险减害救助过程中,必须落实各项安全保护措施,防止在排险减害救助过程中发生其它意外伤亡事故。

    (三)善后处理。

    环境污染事故控制住后,指挥部要做好人员抢救及安抚、设施恢复等工作;
    对互不干涉污染事故的基本情况进行定性和定量描述,对整个事故进行评估;
    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汇编,包括决策记录、信息分析;
    进行工作总结(或检讨)。

    (四)做好情况通报工作。

    市、县两级政府办公室、环保局要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工作,经政府领导审查同意后迅速将事故按分类管理程序逐级上报,及时将上级的指示传达到基层。

    六、应急处置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应急处置专业排险减害救助组加强专业队伍的建设,达到国家对应急处理的有关标准。各专业队伍也应做到每年演习1次,增强现场应急处置的能力。

    七、严格责任追究

    对发生重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单位,由环保部门按照《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实施处罚。有下列行为的,监察部门及司法机关应按照有关规定,追究政府有关领导、部门负责人和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情节恶劣、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在规定时间内上报,并未说明原因的;

    (二)故意拖延报告时间的;

    (三)故意隐瞒不报、谎报的;

    (四)因医疗机构拒绝抢救或抢救不及时,导致人员死亡的;

    (五)拒不执行或故意拖延排险减害救助指示、命令的;

    (六)因抢险不力,措施不当,推诿扯皮,扩大事故危害的;

    (七)排险救助中造成其他重大损失的社会影响的。

    环境应急事故预案 第19篇

    主要责任部门:物业工程部、保洁部

    责任人:物业总经理、保洁部经理 (平日工作时间)

    保安部值班长(夜间及节假日等非办公时间)

    为了有效的防治水患,做好汛期的防汛工作,确保中关村E世界大厦的人员和财产安全,特制定雨季防汛预案:

    1.设立防汛指挥部

    1.1在正常办公时间,防汛指挥部设立在物业部办公室,负责人为物业总经理、保洁部经理,联系电话:

    1.2在非办公时间及法定节假日,防汛临时指挥部设立在大厦消防监控室,负责人为保安部值班长,联系电话:

    1.3在遇降雨天气,气象预报降雨指数达到暴雨级别时,防汛负责人应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防汛工作。

    2.防汛程序

    在雨季的多发季节,物业各部门应提前做好防汛的准备:

    2.1物业工程部提前储备足量防汛物资,物业值班人员应明确物资的存放地点和取用方法。物业工程部定期派专人对防汛物资进行巡视和功能检查,各类防汛物资严禁挪做它用。

    2.2物业保安部、工程部加大巡视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可能造成下水堵塞的隐患;

    2.3物业工程部做好雨季前下水道、雨搭地漏的`清理检查工作,保障下水的畅通,确保排水功能正常。

    2.4物业保洁部安排专人定期(雨季每月一次)清理园区院落内各排水口和下水道的垃圾,避免造成下水道堵塞。

    3.应急程序

    3.1保安部加强对大厦外围、地下车库出入口、下水道等容易发生漫水和积水地点的巡视,及时发现是否有下水口堵塞。

    3.2物业保洁部在大厦大堂、台阶和其他容易滑倒的区域铺设防滑垫,防止人员滑倒受伤。

    3.3物业工程部人员和保安人员加强对大厦内公共区域的巡视,检查是否有区域发生渗水。

    3.4如有必要,工程部人员和保安员使用沙袋遮挡地下车库的出入口,以防雨水流入车库。

    3.5车场保安人员注意提示行人注意来往车辆,注意车辆溅水。

    3.6雨停之后,保洁部安排人员及时清除院落内的积水,清除大楼内的脚印、泥点等污迹。

    环境应急事故预案 第20篇

    为了有效地预防、及时地控制和消除食品卫生安全等学生食堂突发事件,保证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学校食品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制定本工作应急预案。

    一、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

    1、学校成立学生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突发事件处理工作小组。

    2、学生食堂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小组成员:

    组长:校长

    副组长:主抓安全的副校长

    组员:学校其他校委会成员及食堂管理员、食品安全员、采购员。

    3、工作职责:

    (1)对全校学生食堂食品卫生突发事件处理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具体全面负责和协调突发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和善后处理工作。

    (2)负责应急事件信息收集、汇总和报送,做到信息准确、公开、透明。

    (3)负责协调组织学校内外医疗的救治工作,并及时掌握相关动态。

    (4)负责对食堂相关食品的查验工作,并会同相关卫生防疫和监督部门组织好各项检验工作。

    (5)协调处理好善后的其它各项工作。

    二、突发事故应急措施

    学校接到食品安全事件投诉后,应当立即报告应急小组负责人,应急处理工作小组根据事故发生情况,及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做好应急处理工作:

    1、主动迅速组织病人就医,避免贻误治疗。进行救治同时,安排相关人员现场与就诊学生询问了解病因,并报学校应急处理工作小组。

    2、应急小组负责人立即要求停止食品加工活动,立即封存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件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及用具、设备设施和现场,防止事故扩大。

    3、发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在30分钟内,电话上报县教育局(联系电话:7862413或7861809)和县食品药品质量监督管理局,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采取控制措施。

    4、应急小组负责人应尽快组织可疑食品加工涉及的人员到现场,准备接受相关调查。

    5、积极配合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部门进行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调查处理,按照要求提供相关资料和样品。

    6、学校制定新闻发言人制度,发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后正确应对媒体。

    三、总结报告

    认真做好突发事件的处理总结,分析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并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做好学生食堂的规范管理工作,堵塞危及食品卫生安全的漏洞,确保食品卫生安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环境应急事故预案 第21篇

    为了有效预防和减少校园拥挤踩踏事故,提高校园处置拥挤踩踏事故的应急能力,确保一旦校园发生拥挤踩踏事故时实施高效、有序的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保证校园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根据《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处理条例》、《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校园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

    各校园必须成立突发学生楼道拥挤踩踏事故应急组织机构,落实人员分工,明确职责要求。

    1、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赵来珠

    副组长:杨红凯吕静杨军贤

    成员:张亮常文芳常新维柳存珠王雪莉杨雪萍

    职责:负责制定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决定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
    健全应对拥挤踩踏事故工作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健全制度,完善各项措施的落实;
    在拥挤踩踏事故处置工作中统一指挥、科学果断决策、协调各方力量进行应急救援;
    控制事态发展,把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尽快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和生活秩序。

    2、应急工作小组

    (1)通讯联络组

    组长:张亮

    组员:王秀霞兰国华王春亮王秋生

    职责:负责联络当地公安、消防、医疗等救助部门,负责在第一时间向上级部门报告事故发生和现场抢救、处置情况,做好相关信息的采集与留存和现场的取证、信息的整理和报送等工作,按照学校应急领导小组的意见向社会有关部门发布信息。

    (2)疏散引导组

    组长:杨军贤

    组员:杨雪萍陈芳平柳存珠张玮亮

    职责:引导全体师生迅速疏散、转移到安全地带,并负责重要物品的"看守工作。

    (3)现场救护组

    组长:常新维

    组员:王雪莉赵德强曹军芳倪春礼赵春艳

    职责:根据情况拨120急救电话请求急救并配合医务人员做好救治工作。

    (4)安全保卫组

    组长:常文芳

    组员:王东生郑耀奇武林强苟三保柳义强

    职责:负责事故现场的警戒,现场秩序的维护,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引导消防、公安、医务车辆驶入现场,配合卫生部门施救,防止事态扩大。

    (5)后勤保障组

    组长:常文芳

    组员:王东生郑耀奇武林强陈建华

    职责:负责车辆调动,人员调集,工具、设备物资以及受伤人员生活物品的供应。

    (6)善后处置组

    组长:赵来珠

    组员:杨红凯吕静杨军贤常文芳张亮常新维

    职责:负责师生及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做好伤病师生的安抚慰问工作;
    配合相关部门调查,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
    联系保险公司,对伤亡学生进行理赔,妥善处理各种善后事宜。

    二、安全预防措施

    1、健全制度落实责任,切实加强校园内部安全管理,将安全工作的各项职责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全校教职工都要担负起对学生进行安全管理和教育的责任,并且针对预防学生拥挤踩踏事故建立制度、提出要求、采取措施,强化课间值班,加强对学生上下楼梯的安全管理。

    2、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常规教育,充分利用广播、校园电视台、LED大屏幕等形式和班队会、集会等途径对学生进行纪律安全及自救、自护等知识的专题教育,结合有关发生在学校楼梯间拥挤踩踏而引发的伤害事例,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方拥挤踩踏事故专题教育,提高学生的防患意识;
    教育学生课间不得追逐、跑跳、打闹,使学生养成相互礼让、遵守秩序、上下楼梯轻声慢步、靠右行的良好习惯。要求学生不穿系鞋带的鞋,下楼时,发现鞋带松动不就地系鞋带,下楼后再系带子。

    3、加强对教师责任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的教育。要求学生按时到校,对到校较早的学生,由值周教师和红领巾监督员组织和管护学生在校门前站队,到时或人数较多时,带领学生走入校门,严禁奔跑。出操、集会学生在教室前站队,由班主任在队伍前,跟班教师在队伍后,带领和管护学生有序下楼到指定地点。下楼时,下一楼学生还未下楼,上一楼层班级不能争抢下楼。一、二楼各班在下课铃响后立即下课,三楼各班下课铃响后1分钟下课,四楼各班下课铃响后2分钟下课,便于学生错峰下楼,避免楼梯拥挤。上课响后,操场学生分东西楼梯排队上楼回到教案。体育课和在专用教室上课的老师必须组织学生在本班教室门前整队,列队前往。放学时,由科任教师带领学生列队下楼带到指定地点,由班主任和跟班教师分东西方向护送学生到指定地点。一年级学生须由家长亲自在指定地点接送,没有家长接的学生由护送教师领回校园,等候学生家长领回。

    4、合理安排各年级各班上下楼梯的路线,各班级以中间室部为界,分东西沿楼梯上下楼,不允许挤向一侧楼梯行走。男生入厕时,一律从北楼梯上行,从南楼梯下行。严禁教师拖堂现象,课间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教学楼梯实行学生安全责任制,楼梯口所在班级任课教师课前负责本节课间该层楼梯学生上下楼的安全。

    5、总务处安排专人定期仔细检查楼道、楼梯间的各项设施、照明及应急灯等照明设备情况,及时更换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照明设施,按照国家标准加高、加固楼道栏杆、楼梯扶手,定期检修,及时清理楼道、楼梯间的堆积物,确保楼梯照明和楼道、楼梯畅通,防止夜间突然停电造成学生上、下楼梯时因无灯光而摔伤的意外伤害事故。

    6、每个学期组织学生至少进行两次应急疏散演练。

    三、应急处置措施

    1、第一发现人在发现学生在因拥挤而发生踩踏事故时,及时切断后面学生的通行、抢扶被压倒的学生。

    2、一旦发生踩踏事故,立即报告学校安全工作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内容必须准确全面,要包括具体时间,地点,及简要情况,由应急领导小组确定启动应急预案。

    3、学校安全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现场指挥,协调控制,对患者进行抢救,疏散组迅速对后面拥挤的学生进行疏散。

    4、对受伤学生进行逐个了解情况,一般伤情,学校应立即把受伤的学生送到当地医院检查治疗,有严重受伤者,现场救助组要立即拨打“120”请求救助,将重伤学生送到指定医院救治,应急领导小组应指派专人护送和照顾。

    5、通讯联络组立即通知受伤学生的监护人赶赴医院,协助救治。

    6、学校要做好其它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解除他们的恐慌心理,保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7、应急领导小组必须及时写出事故书面报告。报告内容: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简要经过、伤亡人数、事故发生后所采取的"措施及控制情况,上报县教体局(电话:xxxxxx)。

    8、事故补报: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变化、受伤人数变化时,由领导小组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情况补报。

    9、实施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失职,不认真履行疏导、保护、管理职责,酿成严重后果的有关责任人,事故处理后期要根据事故情况进行责任追究,惩前毖后,同时建立事故处理档案并存档。

    四、注意事项

    1、发生踩踏事故对外发布消息,必须由学校领导小组统一发布,任何个人不得随意发布消息,以免报道失实,造成混乱。

    2、在应急行动中,各小组要密切配合,服从指挥,确保救助工作的落实。

    推荐访问:预案 应急 必备 环境应急事故预案必备21篇 环境应急事故预案(必备21篇) 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