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文档网 - www.qiying88.com 2024年05月09日 07:30 星期四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文完整)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2-11-06 16:05:04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文完整)

    教案不能面面俱到、大而全,而应该是在学科基本的知识框架基础上,对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探索、阐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自制各教具,准备实物及挂图;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运用现实物体引入新知。

    谈话:我们已学过求长方形的周长,下面,我们一起讨论怎样求正方形的周长?(出示地砖一块)

    二、探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①出示情境:同学们又在教室的地板上铺上了许多鲜艳的泡沫地板,你们看,每块地板都是什么形状的呢?(正方形)

    ②出示数学信息:“每边的长都是60厘米”,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③学生独立思考:怎样计算每块正方形地板的周长?

    ④讨论交流:60+60+60+60=240(厘米)

    (60+60)×2=240(厘米)

    60×4=240(厘米)

    ⑤回答问题:每块地板的周长是240厘米。

    ⑥小结: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正方形的周长?(有时间的话,可以解决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存入问题银行。)

    三、练习反馈,巩固提高

    1、先测量,再计算各图形的周长。(让学生通过思考,找到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必要条件,再准确测量,正确计算。)

    2、淘气将两块泡沫地板拼在了一起(如图),你能算出这个图形的周长吗?

    60cm

    60cm 60cm

    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60×2+60)=360(cm)

    60×3×2=360(cm)

    60×4×2―60×2=360(cm)

    60×6=360(cm)

    3、用16根小棒摆出不同的长方形,能摆出几种?写出它们的长和宽。(以小棒根数为单位)(四人一组,把各种形状的图形都摆出来)

    长有几根小棒

    宽有几根小棒

    提问:这些图形的周长哪个长一些?(一样长)

    为什么?(都是用16根小棒摆成的)

    4、游戏:找朋友(周长相等的图形是朋友)

    老师依次出示(a)、(b)、(c)号图形,学生从(1)~(7)号图形中找到和老师出示的图形周长相等的图形,用手势表示图形的编号。

    二、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如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2、教科书51页实践活动:先估计,再测量黑板面、数学书封面、自己鞋底等周围学习生活用品各面的周长。

    3、课后分组测量并计算学校一个篮球场的周长。(可以使用目测、步测、工具测量等各种方法。)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计算正方形的周长。能运用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采用身边的实物来探究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探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

    能运用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一些精美的图案,如:装饰图案,装饰后的地板等。

    2、在这些图案上,都有正方形。同学们,你们还在什么地方见过正方形吗?

    3、我们教室的地面就是由一块块正方形地砖拼成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地砖的周长。提示课题:地砖的周长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测量地砖的边长。

    教室里有很多的地砖,我们可以随便选取一块。如果想知道它的周长,怎样才能算出来呢?必须先测量它的边长。要测量几条边呢?

    请你用测量工具测量出你需要的数据。

    说一说你是怎样测量的。注意如果学生手中的尺子不够长,可以多测量几次。

    2、计算地砖的周长。

    我们已经测量出我们需要的数据。你能算出这块地砖的周长吗?和你的同伴交流一下,看看你能不能完成这个任务。

    方法1:把四条边的长度加起来。60+60+60+60=240(厘米)

    方法2:用边长乘以4。

    方法3:先把两条边长加起来,再乘以2。

    三、巩固提高

    1、独立完成教材第48页做一做。要求独立完成,再与同伴交流方法。

    2、讨论计算正方形的周长的方法有几种?哪一种最简单?你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吗?

    3、用你刚才选择的最简单方法完成教材第48页做一做。第2题求篱笆的长度就是求正方形的周长。

    四、总结

    1、说一说今天的数学课你有什么收获?

    2、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上你学会的知识?举例说一说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周长的含义和长方形的周长计算之后,紧接着学习正方形的周长。教材从生活实际出发,以求正方形地砖的周长导入学习,体现了数学知识和生活的密切联系。紧接着用两种方法计算周长,第一种是把四边的长度相加,第二种是用正方形的边长乘4。教材并没有直接给出结论性的计算公式,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对周长的理解和自己的思考计算后,结合与他人的交流比较出计算的方法。既体现了算法多样化,又通过引导学生对方法的比较和讨论,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

    学情分析:

    学生在理解周长的含义和学习了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后,学习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不会有什么困难。教师要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在学习探究中展示自己的才华,从而学会学习。教师应在巩固基本计算之后,联系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并加以比较,让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有比较完整的认识。配合适当的拓展性练习,使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有更深的理解,结合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设想:

    通过计算“地砖的周长”这一真实、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然后通过量、算、归纳、说、拼等手段,加深学生对正方形的周长的认识。在此过程中,教师不断创设情境,让学生掌握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爱心意识,从小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将数学课与生活融合在一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通过自主学习和交流比较,探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正方形的周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不完整篱笆”之类的问题。

    教学手段: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自制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一些精美的图案,如:装饰图案,装饰后的地板等。

    2、在这些图案上,都有正方形。同学们,你们还在什么地方见过正方形吗?

    3、我们的教室,已经知道地砖每边的长都是60厘米,大家能算出地砖的周长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这个问题,揭示并板书课题:地砖的周长

    【设计意图:情境的创设,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同时,帮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知道原本属于大人的世界,小孩子也可以参与,并有能力去解决一些问题,更在情境创设中培养他们乐于助人的爱心意识。】

    二、新知探究、解决问题

    1、 想一想

    “每边的长都是60厘米”,从这个信息中,你知道了什么?(地砖面是正方形,边长是60厘米……)

    2、 算一算

    先让学生自己计算,再说说是怎么样算的。

    通常会出现两种算法

    ⑴ 60 + 60 + 60 + 60 = 240(厘米)

    ⑵ 60×4 = 240(厘米)

    也可能出现第⑶种方法:(60 + 60)×2 = 240(厘米)

    3、 议一议

    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并配合学生的发言进行适当地板书。对每种方法都给予肯定。对探索出最简方法的学生给予特别鼓励。

    ⑴ 这是用所有边的长度相加的方法。

    ⑵ 这是运用了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的特点,只有一步计算,很简便。

    ⑶ 这是模仿长方形的计算方法,比第一种简便。

    【设计意图:从实际情境出发,充分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嘴、动脑、独立思考,通过探索、交流、观察、归纳等形式推导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 第48页做一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求正方形的周长,然后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方法。

    2、 第48页讨论:如何计算正方形的周长?让学生通过讨论归纳出最简便的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边长×4。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检测学生是否掌握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并能在此基础上加以灵活运用,同时,为学生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

    3、 实践应用

    第48页练一练1、2。引导学生对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的异同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都是计算四条边的长度之和。

    ⑴ (28+15)×2 = 86(米) 篮球场是长方形,根据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点,我们用长加宽的和乘2来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⑵ 32×4 = 128(米) 实验园地是正方形,求篱笆长就是求正方形的周长。我们用边长乘4的方法来计算正方形的周长。

    ⑶补充对比练习: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四、 拓展延伸

    ⑴ 9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纸片,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这个大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⑵ 某公园,打算沿着一面墙开出一块正方形草地,为了防止游人穿行,工人师傅打算用一根绳子把菜地围起来,请你帮助算算,至少要准备多长的绳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亲手“拼一拼”的操作,再求出新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并组织小组及小组间的交流,肯定不同的方法,提倡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策略,逐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自我评价。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觉得自己学得怎么样?

    板书设计:

    地砖的周长 ⑴ 60 + 60 + 60 + 60 = 240(厘米)

    ⑵ 60×4 = 240(厘米)

    ⑶ (60 + 60)×2 = 240(厘米)

    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4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一、教学内容

    第八单元“可能性”。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实践—验证”,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盒子)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个神奇的盒子,里面装着许多球,你们随意从中摸出一个球,我一定能猜出它是什么颜色的,信不信?

    生:信!

    生:不信!

    师:有的同学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有的不信,不如我们摸一摸!

    (分别找几位学生摸,教师猜)

    师:我猜你摸的一定是黄球。这次摸的不可能是白球。

    (每次教师猜的都完全正确)

    生:老师,盒子里一定都是黄球!

    师:是这样吗?我们来看一看。(打开盒子,里面装的果然都是黄球)你们真聪明!这么快就猜到了盒子中的秘密!

    师:现在盒子中有9个黄球,我再加一个白球,摇一摇,摸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很可能摸到黄球。

    生:可能摸到黄球,也可能摸到白球。

    师:猜一猜,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呢?

    (板书:可能性)

    生:黄球!

    师:这只是我们的猜测,实际摸的时候是这样吗?不如我们试一试!

    (通过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究竟能够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只能由学生自己尝试才能得出结论。同时,这也巩固了二年级所接触的关于可能性问题——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二)摸一摸

    1?实践探索

    师:每个组都有一个盒子,里面装着9个黄球和1个白球。我们在摸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出示课件)

    (注意:每个组的同学按顺序轮流摸。摸前要先摇一摇再摸,摸后将球放回再摸。摸到黄球打“√”,摸到白球画“○”。)

    师:开始!(每组一个盒子,一张记录单)

    2?验证猜测

    师:观察每组的记录单,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略)

    师:当盒子中既有白球又有黄球时,摸到白球和黄球的可能性都有。因为黄球的数量多,所以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大(板书:大)。因为白球的数量少,所以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小(板书:小)。

    (这样设计,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验证自己的猜测,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同时,在活动交流中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三)试一试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些球,看看都是什么球?(出示课件)

    生:8个白球,4个黄球,2个红球。

    师:将这些球都放在盒子里,摇一摇,摸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很大。

    生: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最小。

    生: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最小,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比白球小,比红球大。

    ( 反思在学生初步体会了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之后,再让学生进行摸三种颜色的球的游戏,这样既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可能性的几种情况,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浓厚兴趣。)

    (四)连一连

    (出示: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连一连,看看每个箱子中分别摸出一个球后结果如何。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五)实践应用

    师:同学们,你看过中央电视台“幸运52”这个节目吗?每一期节目中,主持人李咏都会选出一名幸运观众进行答题抽奖的活动。在20个商标牌之后隐藏着不同的图标。其中有14个“哭脸”,有2个50元,2个100元,1个300元和1个1000元的不同图案。

    请你猜一猜:任意推开一个商标牌,看到哪一种图案的可能性?看到50元和100元的可能性大吗?看到哪种图案的可能性最小?

    生:(略)

    师: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我们模拟“幸运52”的现场,我就是李咏,你们是观众,在70名同学中选出一名幸运的同学。猜一猜,可能选到谁?

    生:老师,我希望能选到我自己!

    生:我希望能选我的好朋友__×!

    ……

    师:选到每一位同学的可能性都有!我们请一位听课的老师帮我们抽出今天的幸运观众。(出示事先准备好的,装有每位学生姓名的抽奖盒。)

    师:我宣布,今天的幸运观众是__×!祝贺你!你有三次选择的机会。

    (学生选择商标,教师宣布抽奖结果。)

    ( 反思将学生喜爱的电视节目情境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热情,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悟。使学生玩游戏的同时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进一步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六)动手操作

    师:老师还为你们带来了一个大转盘(出示课件)。转动转盘,指针最有可能指向什么颜色?为什么?

    生:指针最有可能指向蓝色,因为蓝色占的面积多。

    师:现在请同学们来当小小设计师,根据下面的语言描述,小组同学合作设计转盘,试一试吧!

    不可能指向__ 很可能指向__ 指向__的可能性很小 指向__和蓝色的可能性很小

    (展示学生作品)

    师:陈老师也设计了一个转盘(出示课件)转动这个盘,指针指向什么颜色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呢?

    生:指针可能指向__,也可能指向蓝色,因为__和蓝色的面积同样多。

    ( 反思这一环节充分体现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前面的活动都是请学生猜、摸、试,这一活动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合作精神,群策群力,应用所学知识设计转盘,进行逆向思考巩固知识。)

    (七)说一说

    师:想一想,你能用“一定、经常、偶尔、不可能”等词语说一说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吗?

    生:鸡不可能下鸭蛋。

    生:人一定会老,头发可能会变白。

    生: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出来。

    生:我做题时偶尔会马虎。

    生:我爸爸不喝酒,所以不可能酒后驾车。

    生:我经常洗澡。

    ……

    ( 反思 了解身边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能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和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八)结束语

    师:同学们,今天的课就要结束了,我们就要说再见了,说到“再见”,不知道以后我们可能不可能再见面。是一定能呢,还是可能,还是不可能呢?

    生:(略)。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试验---分析实验数据”,让学生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初步感受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

    2、能对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描述,结合具体情境,能对某些事件进行推理,知道其可能性的大小。

    3、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体会数学学习与现实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试验操作、分析推理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教学难点:

    利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转盘、盒子、布袋、乒乓球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来玩摸球游戏。(板书:课题)

    二、体验“不可能”

    师:老师这里有个盒子,看看盒子(空盒子),猜一猜老师会摸出什么东西?(学生猜想

    师:请认真看(倒转空盒子)老师有可能从盒子里摸出东西吗?为什么?

    生:因为盒子里什么东西也没有,所以不可能摸出东西。(板书:不可能)

    三、体验“一定”

    师:现在老师把1个黄球放到盒子里,猜一猜老师会摸出什么东西?

    生:黄球。

    师:一定是黄球吗?

    生:一定,因为盒子里只有黄球。(板书:一定)

    四、体验“可能”

    师:如果再多放1个白球到盒子里。然后继续摸球,你想一想老师会摸出的球会是什么颜色,猜一猜。

    生:可能是白球,可能是黄球。

    师:也就是说,这次摸球出现两种可能。可能是……(生齐答),也可能是……(生齐答)。(板书:可能)

    (2)老师这里有9个__的乒乓球和一个白色乒乓球,

    1、猜想

    黄球的数量多,摸到的可能性就大,白球的数量少,摸到的可能性就少,这只不过是我们的猜想[板书:猜想],怎样才能证明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呢?

    2、实验

    就采用大家的办法,要通过实验来验证[板书:实验]一下我们的猜想是不是成立?

    老师也为每组准备了装有9个黄球和一个白球布袋,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一起做摸球游戏好吗?课件出示

    学生小组内摸球,教师巡视指导。

    3、验证

    请各组的记录员汇报一下你们组摸取黄球、白球各几次?(教师填写记录表)让我们把全班摸球的结果和起来看看吧。观察统计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生讨论交流)

    4、推测

    我们用验证的结果来推测一下,要想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变大一些,可以怎么办?

    (学生各抒己见)

    5、总结规律

    通过这个活动,验证了我们的猜想。黄球的数量比白球多,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大。白球数量比黄球少,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就小。也可以说我们很可能摸到黄球,偶尔能摸到白球。

    板书:在一定的条件下:

    数量   黄球多   大(很可能)

    可能性

    白球少   小(偶尔)

    巩固新知,应用拓展。

    如果再增加一种颜色,是否仍然符合“物体数量多少决定摸出哪种物体可能性大小的规律”呢?

    (1)出示:袋子里有2红、4黄、8白三种颜色的球,一共有14个球,任意摸出一个球,会是什么颜色呢?(学生猜测)

    (2)实验验证:(学生现场摸球,教师及时记录)

    (3)深化结论:通过这次摸球,你有什么新的的发现?

    (可能性大小与物体数量多少是密切相关的。)

    推荐访问:上册 小学三年级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022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