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文档网 - www.qiying88.com 2024年05月19日 12:43 星期日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外语研究方法有哪些3篇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2-11-19 10:35:05

    外语研究方法有哪些3篇外语研究方法有哪些  附件1:“外语教学中的定量研究方法及应用专题培训”教学安排及专家简介定量研究方法及应用系列课程(一)  日期12月19日时间17:0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外语研究方法有哪些3篇,供大家参考。

    外语研究方法有哪些3篇

    篇一:外语研究方法有哪些

      附件1:“外语教学中的定量研究方法及应用专题培训”教学安排及专家简介定量研究方法及应用系列课程(一)

      日期12月19日时间17:00-22:00活动安排报到教学主题:外语教学如何做学问具体内容:讲解当前应用语言学领域的热点问题、趋势、研究方法。教学主题:统计学基础具体内容:重点讲解外语教学研究中所使用到的统计学概念、原理、方法等。Workshop:数据的整理与SPSS运用教学主题:外语教学定量研究中的统计方法运用具体内容:通过实例演示常见统计方法的运用(相关分析、T检验)。教学主题:外语教学定量研究中的统计方法运用具体内容:通过实例演示常见统计方法的运用(方差分析)及选题指导。

      8:00--11:3012月20日

      13:30--17:0018:30—21:008:00--11:30

      12月21日13:30-17:00

      其他说明:1、案例均为近两年重要国内国际刊物上发表的高质量研究;2、小组活动以4--8人为一组。3、课程(一)主要针对定量研究方法初级水平的学员,因此会首先对统计学基础知识进行系统梳理,随后通过案例学习相关定量研究方法或技术。对有兴趣参加课程(二)的学员,可参见课程(二)内容(时间12月21-23日;地点:同课程(一))。

      定量研究方法及应用系列课程(二)

      日期12月21日时间17:00-22:00活动安排报到教学主题:外语教学如何做学问具体内容:讲解当前应用语言学领域的热点问题、趋势、研究方法。分享如何抛开数学,快乐学习和运用统计学的经验。教学主题:问卷的编制与检验具体内容:重点讲解外语教学研究中问卷编制的原则、注意事项(结合案例);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的检验方法。Workshop:问卷设计实践教学主题:实验与实验材料的设计

      8:00--11:3012月22日13:30--17:00

      18:30—21:0012月

      23日

      8:00--11:30

      具体内容:重点讲解外语教学和二语习得领域的实验设计原则、注意事项(结合案例);实验的信度和效度问题。教学主题:外语教学定量研究中的统计方法运用具体内容:通过实例演示常见统计方法的运用(相关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及选题指导。

      13:30-17:00

      其他说明:1、案例均为近两年重要国内国际刊物上发表的高质量研究;2、小组活动以4--8人为一组。3、课程(二)主要针对定量研究方法有一定基础的学员,因此更多的是在案例中学习或复习相关定量研究方法或技术。专家简介:刘建达: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语言测试和语用习得。曾主持的研究课题为"语言测试中的不确定行为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代表论著有MeasuringInterlanguagePragmaticKnowledgeofEFLLearners(德国PeterLang出版社出版)。主要论文包括"DevelopingapragmaticstestforChineseEFLlearners"(LanguageTesting)、"AssessingEFLLearners'interlanguagepragmaticknowledge"(ReflectiononEnglishLanguageTeaching)、"成段改错考了什么?"、"学生英文写作能力的自我评估"、"话语填充测试方法的多层面Rasch模型分析"、"语用能力测试中外老师评卷对比研究"(《现代外语》);"话语中Please的语用分析"(《外国语》);"测试方法对阅读测试的影响"、"学生英语语用能力测试"(《外语教学与研究》)等等。主要开设的课程包括《交际英语》、《英语词汇学》、《泛读》(本科课程),《语言测试》、《统计学》(硕士课程),以及《高级统计学》(博士课程)。曾用强: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生导师。现为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英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一直从事语言测试、计算语言学及远程英语教育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过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的科研项目,其中包括《远距离英语计算机教学模式》、《远程英语测试系统》、《计算机化考试研究》、《口语考试评分误差控制研究》和《中国学生英语作文的自动评分系统》等。主持完成多项广东省高考英语改革项目,如:《广东省高考英语(2)改革方案》(2001)、《广东省高考英语(2)计算机化口语考试》(2004)、《广东省高中新课程标准下的新高考改革》(2007)和《广东省高考英语计算机化听说考试》(2011),全部在广东省高考英语中得到推广应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对中学英语教学的改革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几年发表的主要论文有:《基于语料库的自适应性学习模式》、《个性化自适应性测试初探》、《测试项目相对难度假设》、《自信心与语言测试行为》、《语料库在语言教学与研究中的应用》、《基于语料库的练习自生成系统》和《现代语言测试的新发展》等。迄今已经培养计算语言学和语言测试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近20名和硕士研究生40多名。

      何家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外)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广外国际商务英语学院英语教授、现任翻译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在广外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以及在华威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曾研修研究方法(尤其是研究设计与统计学),曾担任国际商务英语学院“统计学”、高级翻译学院“研究设计与统计学”、MBA教育中心“商务统计学”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工作。2012年担任广外中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系列培训之“教师科研中的统计学”专题讲座主讲人(相关报道网址:http://news.gdufs.edu.cn/article-78914.html)。徐浩:博士、专职研究员;诙谐、生动的授课方式必定让老师们在轻松快乐中掌握外语教学研究中基础定量研究方法的概念、原则、案例以及相关方法的SPSS运用。应用语言学博士,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心理语言学与二语习得、外语教师研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外语人才资源动态数据库建设”子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学英语新教师发展及培养模式研究”等;任System(SSCI)、TeachingandTeacherEducation(SSCI)、TheAsia-PacificEducationResearcher(SSCI)、《现代外语》、《中国外语教育》等学术刊物审稿人。主要作品:《初中英语教师的机构与专业角色认知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年);Imaginedcommunityfallingapart:AcasestudyonthetransformationofprofessionalidentitiesofnoviceESOLteachersinChina(TESOLQuarterly,2012年第3期);《跨语言构式启动中句法和语义的启动力研究》(《现代外语》,2013年第1期);《中、日、德、西英语学习者母语、二语视听工作记忆广度差异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4期);《跨语言句法启动中内隐与外显加工的分离》(《现代外语》,2008年第2期);《情景反应类型、年龄和语言水平对补缺作用的影响——一项关于补缺假设的实验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期)。吕剑涛: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教师,诙谐幽默,在其导师刘建达教授的指导下勇于探索,勤于思考本专业领域的学术问题,在国外语言学核心期刊JournalofPragmatics上发表题为“Revisitingthetheoryofterritoryofinformation:Howfirst-yearuniversityChinesestudentshandledfirst-handandsecond-handinformation”的学术论文;在国内语言学核心期刊《现代外语》上作为第二作者发表题为“Rasch模型等值多套英语试卷的可行性研究”的学术论文。主持省级课题(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广西考试招生研究专项课题,英语试题中的题组效应产生机制研究)一项;参与并完成一项省级课题(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英汉文本翻译质量的计算机评价方法研究)。从2010年起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广西考试院的横向项目“广西英语听说考试题库建设”,并多次赴广西参与高考试题命题、题库建设培训等工作。2011年作为主要参与人之一参加了刘建达教授主持的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题组反应理论与英语试题库研究”。

    篇二:外语研究方法有哪些

      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语言文学研究方法

      ResearchMethodsinEnglishLanguageandLiterature

      总学时:32实验/实习学时:0学分:2

      一、课程简介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英语语言文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学

      位必修课。2.课程目的:学完该课程以后学生能够理解和解释语言研究方法和统计方法的基本概

      念,对语言学相关领域中的具体教学问题进行试验设计,会收集、处理和分析数据(如用计算机统计软件SPSS),能够说明和讨论研究的结果,能够用英语撰写研究论文。二、预修课程

      无要求。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撰写英语论文的主要问题:文献引用,论文结构。(2学时)第二章各类研究论文的重点和研究设计。(2学时)第三章实验设计和统计学基本概念:随机现象和随机事件,随机事件的概率,变量和常数,变量的量表,变量及其类型,总体与样本,随机抽样,参数值与估计值,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概率分布。(4学时)第四章归纳数据的方法:图表。(2学时)第五章描述性数据:集中量数(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离散量数(全距,平均差,标准差,方差,变异系数),样本估计。(4学时)第六章概率分布:正态分布,t分布,χ2分布,F分布。(4学时)第七章参数估计:参数的点估计,参数的区间估计。(2学时)第八章假设检验:F检验法,t检验法,χ2检验法。(4学时)第九章方差分析:单因数方差分析,多因数方差分析。(2学时)第十章相关系数和线性回归:相关系数,一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和复相关。(4学时)第十一章主成分分析和因素分析:主成分分析,因素分析。(2学时)四、教学方式及教学要求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掌握最基本的研究方法,运用各种实验手段和统计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同时,能够看懂国内外各种相关学科的著作和期刊中所刊登的有关试验分析结果。

      1

      五、考核办法考试应该全面反映本大纲的各项教学要求。考试采取闭卷和开卷两种形式。闭卷:基本概念和理论。开卷: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包括计算机软件的使用。

      六、参考资料1.教材[1]McDonough,JoandMcDonough,Steven.2000.ResearchMethodsforEnglishLanguageTeachers(英语教学科研方法).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Woods,Anthony,Fletcher,PaulandHughes,Arthur.2000.StatisticsinLanguageStudies(语言研究中的统计学).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3]林连书.2001.《应用语言学实验研究方法》.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参考书目[1]Brown,J.D.1991.UnderstandingResearchinSecondLanguageLearning.NewYork,NY: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Butler,C.1991.StatisticsinLinguistics.Beijing:WorldPublishingCorporation.[3]刘润清.1999.《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4]韩宝成.2000.《外语教学科研中的统计方法》.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5]文秋芳.2001.《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开课单位:外语学院编写人:史宝辉黄晓玉审定人:肖文科编写日期:2009年4月

      2

      理论语言学

      TheoreticalLinguistics

      总学时:32实验/实习学时:0学分:2

      一、课程简介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学位必修课。2.课程目的:了解当代语言学理论(音系学、句法学、语义学)的主要构成理论和发

      展动态,熟悉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掌握英语和汉语主要语言问题的理论阐释方法。二、预修课程

      本科阶段普通语言学或语言学导论等课程。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导论:现代语言学和当代语言理论的发展。(2学时)第二章音系学的语音学基础:语音的生成和感知,发音器官,音段和音段演变,语音标注和国际音标,元音和辅音,协同发音和同化,宽式和严式音标。(4学时)第三章音系学理论的衍变:音位和音位变体,生成音系学的产生和发展,区别特征,非线性音系学,优选论。(4学时)第四章超音段:音节,重读,音高、语调和声调。(2学时)第五章形态学:语素,词根,词干,词缀,构词,新词的形成。(2学时)第六章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衍变:句法分析,X阶标理论,合并理论,约束理论。(4学时)第七章移位:中心词移位,DP移位,WH移位。(4学时)第八章逻辑语义学:句义,真值,蕴涵,先设,逻辑语言,量词。(4学时)第九章动态语义学:指称,意义的动态性,驴子句,话语表达理论。(4学时)第十章认知语义学:概念结构,事态语义学。(2学时)四、教学方式及要求教学中以讲课为主,兼顾语言分析方法的实践(通过实验、作业等方式进行)。本课程是语言学的核心课程,要注意讲清理论脉络,但侧重描述的方法和结果,不纠缠过深、过细的理论问题。五、考核办法考核一般采取课堂参与、平时成绩和论文结合的方法。课堂参与占20%,平时成绩占30%,论文占50%。论文用英语撰写2500-3000词。论文题目涉及:语言分析,语言理论述评,新书评介等方面。六、参考资料1.音系学部分

      3

      Chomsky,Noam&MorrisHalle.1968.TheSoundPatternofEnglish.NewYork:Harper&Row.

    篇三:外语研究方法有哪些

      外语教学方法之语法翻译法、直接发、听说法、交际法(总7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几种外语教学方法比较(一)摘要:外语教学法是研究、教授和学习外语规律的科学。本文旨在选取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影响较大的四种外语教学方法做一比较,对其做出评价,辨析利与弊,以便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扬长避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翻译法(TranslationMethod),

      直接法(DirectMethod),

      听说法(Audio-lingualap-proach),

      交际法(CommunicativeApproach)

      为了使我们的教师能自觉主动地驾驭各种教学法,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旨在向同行们介绍一下各种教学法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及其评价,目的在于提高对教学法理论的的认识和加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

      一、翻译法(TranslationMethod)

      翻译法成为一种科学的教学法体系是近一百年的事。

      中世纪希腊语和拉丁语在欧洲盛行,拉丁语是当时欧洲文化教育、著书立说的国际语言及教会和官方语言,当时的教学方法就是翻译法。到十八、十九世纪,英语、法语兴起,学校开始开设英语、法语等现代语言课程。由于找不到新的教学方法,语言教学就自然地沿用教授希腊、拉丁语等古典语的翻译法。

      翻译法,也有称它为语法翻译法,它的最简单的定义是:用母语教授外语的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母语与所学外语经常并用。例如:老师说“apple”,学生马上说出“苹果”。

      翻译法是外语教学的原始方法,它是历史的产物,它的产生是外语教学发展的必然。它培养了大批符合当时社会需要掌握阅读外语能力的人材。它在外语教学法方面的主要成就是:1、创建了外语教学中利用母语的理论,在教学实践中把翻译既当成教学目的,又当成教学手段。2、主张讲授语法知识,重视理性,注意磨练学生的智慧,强调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智力。3、主张通过阅读外语名著学习外语,进而培养学生阅读外语的能力。

      翻译法所遵循的教学基础原则:1、语音、语法、词汇教学相结合。2、阅读领先,着重培养阅读与翻译能力,兼顾听说训练。3、以语法为主,在语法理论指导下读译课文。4、依靠母语,把翻译既当成教学手段,又当作教学目的。

      2

      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翻译法教学的教师,不必有流畅的外语口语,一般只要按照课文,逐词逐句地进行翻译讲解,用母语解释清楚所学语言的准确意思即可。课堂教学过程比较好控制,选择对学生的测试方法也比较容易。

      用这种方法训练学生的弱点是:外语口语表达能力弱,语音语调较差。虽学了大量的语法规则,一旦用于实践,如写作,口头交谈,便会频频出现错误。不难看出翻译法的缺点是:1、未能恰当地发挥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和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语言技能的培养,语音、语法、词汇与课文的阅读教学脱节。2、过分强调用翻译法进行教学,容易养成学生在使用外语时依靠翻译的习惯,不利于培养学生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3、强调死记硬背,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教学气氛沉闷,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翻译法的优点是:1、在外语教学里利用文法,利用学生的理解力,以提高外语教学的效果。2、重视阅读、翻译能力的培养,重视语法知识的传授以及对学生智慧的磨炼。3、使用方便。只要教师掌握了外语的基本知识,就可以拿着外语课本教外语。不需要什么教具和设备。4、在外语教学里创建了翻译的教学形式,对建立外语教学法体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随着科学的进步,教学经验的不断丰富,翻译法吸取了其他教学法的一些优点,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在以阅读为主的情况下,兼顾听说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因而教学形式也变得多样,方法较为灵活,活跃了课堂教学。

      二、直接法(DirectMethod)

      《韦氏英语大辞典》(Webster'sNewInternationalDictionary)对直接法有过一段解释:“直接法是教授外语,首先是现代外语的一种方法,它通过外语本身进行的会话、交谈和阅读来教外语,而不用学生的母语,不用翻译,也不用形式语法。”

      这一定义勾划出直接法有别于语法翻译法的基本特征:直接用外语讲练外语,不用翻译,也不作语法分析。

      十九世纪下半叶,西欧各国的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为了发展自己的经济,吸取别国的科技成果,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语言不通也就成为各国之间人们直接交往的障碍。在这种社会的需求下,对外语教学提出了两项新要求:1、外语应当大普及,而不应只是过去少数封建贵族子弟的专利品;不仅学校应普遍开设外语,而且应开办许多能短期见效的各种现代外语训练班。2、外语教学中,口语应成为教学的主要目的。而原有的语法翻译法在这种新的社会需求面前显得完全无能为力了。与此同时,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外语教学法的邻近科学都已有了长足的长进,为新方法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基矗这些学科的发展使人们对外语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在外语教学要进行改革的呼声中,直接法应运而生了。

      直接法的基本原理是“幼儿学语”论。从语言文字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来看,人类是先有口语而后有文字的。文字符号只是在语言(口头语言)产生很

      3

      久以后才产生的。口头语言是第一性的,根本的,而书面文字则是第二性的、派生的。直接法便是仿照幼儿学习母语的自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来设计外语教学过程和基本教学方法。

      使用直接法进行教学的过程应体现如下几项基本原则。1、直接联系原则。每教一个新词语,应把该词语所代表的事物、意义及客观表象直接联系起来。2、模仿为主原则。不是先学习语言规则,而先听周围的人说话,模仿着说。以模仿多练为主,语言理论为辅。3、归纳途径教语法规则原则。让学生先实际掌握语言材料,再从他们积累的感性语言材料中总结出语法规则,用以指导以后的学习。4、以口语为基础原则。先口头实际掌握语言,然后再学习文字符号的识记和书写。

      语言学家及心理学家认为:1、语言是一种熟巧、技能或习惯(habits)。习惯的养成,主要靠大量的重复练习和模仿。2、语言是一种技艺(art),而不是科学。精通一项技艺,全在于刻苦多练。如学游泳。使用直接法进行外语教学的途径一般为言语→语言→言语。也就是说从用外语进行听说读写四种言语活动入手,以学习言语的单位——句子开始,实际掌握外语,然后再通过归纳途径,学习一些语言理论知识,用以进一步指导今后的语言实践,即语言的实际使用,也就是言语。采用此法的教师要在一定程度上实际掌握外语,并领会直接法的实质。所任课班级的人数以20人为宜,人数太多影响教学效果。课时要充足,最好每天都有使学生接触外语的机会。

      直接法有以下几点不足:1、在外语教学中偏重经验、感性认识,而对人的自觉性估计不足。2、对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只看到消极的一面,不善于利用,一味排斥。3、在中小学外语教学条件下,偏重了实际掌握语言,而对发展智能方面则注意不够。4、使用这种方法培养学习,实际掌握外语(特别是口语)虽然一般不错,可是语文学修养浅薄,对许多语言现象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难度大结构复杂的语句只能凭语感猜测,不免出错。

      直接法的优点是:1、采用各种直观教具,广泛运用接近实际生活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音语调,特别是在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方面效果明显。3、强调直接学习和应用外语,促进学生使用所学的语言在课内外广泛开展交际。4、注重实践练习,培养语言习惯。5、为外语学习提供了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方法。

      直接法比较适合于以纯实用为目的的外语训练班。外语专业的打基础阶段,特别是入门阶段也比较有效。直接法在外语教学法史上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它对于语法翻译法是教学史上的一大进步,并成为以后教学法现代改革派的发端。

      三、听说法(Audio-lingualapproach)

      听说法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美国。二战前,美国的外语教学十分落后。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发生后,美国全面参加了世界大战,战争形势的发展要求把大批青年军人派往有关国家。为此美国军队、学校开办和各种外语

      4

      学习班,在短期内为军队培养了大批掌握外语口语的人材,满足了战争的需要。在此期间,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一方面研究了本国人学习外语的问题,另一方面又研究了外国人学习英语的问题。在总结四十年代以来美国的外语教学时提出了听说法的名称。

      听说法是以结构主义语言学研究外语教学问题的。听说法把听说放在首位,主张先用耳听,后用口说,经过反复口头操练,最终能自动化地运用所学语言材料,即把听到的外语能用口头表达出来。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莫尔登把听说法理论基础概括为下列五点:1、语言是说的话,而不是写出来的文字。2、语言是一套习惯。3、教语言,而不是教有关语言的知识。4、语言是本族人所说的话,而不是某个人认为他们应该如何说的话。5、语言是不同的。

      听说法的理论基础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语言学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操一种语言人的口头讲的话与该种语言的传统语法有些地方是不一致的。在他们看来口语是活的语言,学习语言主要是学习口语。心理学家根据观察、分析动物和人的心理结果,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一个共同的因素:刺激和反应。在进步步的研究基础上,得出语言教学即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声音刺激和学生对声音刺激进行反应过程的理论。

      在教学中听说法分五步完成,即认知、模仿、重复、变换和选择。第一步教师发出语言信号(主要是句型),同时借助实物、图片、手势、情景等说明信号所表达的意思。第二步当学生理解了新的语言材料后,教师批复示范,学生跟着模仿,教师要纠正学生的错误,学生再模仿。第三步让学生不断重复所学的语言材料,直到能背诵为止。第四步作变换句子结构练习,选择某些词汇、成语和句型,用来描述特定的场面、情景或某一事件,以培养学生能运用学过的语言材料进行交际实践的能力。

      采用听说法教学的几项基本原则。1、听说领先。以听说为主,读写为辅。在学生打下一定的听说基础以后,再进行读写教学,使读写促进听说。2、反复实践,形成习惯。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把大部分时间用在模仿、记忆、重复、交谈等实践练习上,在大量操练的基础上养成一套新的语言习惯。3、以句型为中心。句型是语言教学基础,也是整个外语教学的中心部分。句型不仅具有结构意义,还具有词汇意义和社会文化意义,语言技能的培养应围绕句型这个中心来进行。4、排斥或限制母语。听说法把培养口语能力作为外语教学的首要目的。这就要求学生反应快,用外语进行思维,而利用母语或翻译作为教学手段,会妨碍学生在外语和思维之间建立直接联系,减慢学习外语的过程,对掌握外语口语不利。

      听说法的产生在外语教学发展史上是一件大事,它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促进了外语教学法的发展。它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下列几方面:1、强调外语教学的实践性,重视听说训练。2、建立了一套培养语言习惯的练习体系。3、把句型作为外语教学的中心。4、广泛利用对比法,在对比分析母语与所学外

      5

      语的基础上找出学习外语的难点,并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5、广泛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

      听说法的不足是:1、否认了人的认识的能动作用和智力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过分重视机械性训练,忽视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活用语言能力的培养。2、过分重视语言的结构形式,忽视语言的内容与意义。3、读写能力较弱。

      听说法无论是在外语教学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践方面都对外语教学法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它在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用于外语教学中,使外语教学法建立在科学基础上。因此听说法在外语教学法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四、交际法(CommunicativeApproach)

      七十年代以来,把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进行教学已成为国外语言教学颇受青睐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就是交际教学法。我们知道六十年代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迅速,政府间和民间在各个领域的交往都更加频繁。在西欧,除了本地区人民的友好往来之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成人劳动力也流入欧洲共同市场国家,求职谋生。在各种接触中,都遇到语言不通的障碍。即使学过一些外语的人一旦到了国外,也连起码的交际活动都不会,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对于他们来说传统的教程难解燃眉之急。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语言学家在哲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启发下,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他们不仅把“语言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客体,同时还把一系列与语言使用有关的问题也纳入了研究范围。在一系列的新兴学科中,有三门学科对外语教学产生的影响较大。这三门学科是“话语分析”(Dis-courseAnalysis);“社会语言学”(Sociol-nguistics)和“语用学”(Pragmatics)。语言学家们发现,人类语言不仅在构词造句方面有规则可循,在语言交际中,也有不秒规则需要遵守。如“连句成篇”,“上下文照应”的规则,语言“合适性”规则等等。这些规则都是人类在一个特定的文化、社会环境中习得的。跨越一个文化,规则就会有所变化。语言学研究的这些成果,为外语教学召示了一个新的道理;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构词名造句的能力,还应把交际能力,跨越文化交际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什么是交际能力?目前人们相当普遍地认为交际能力有四个主要部分: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和应变能力。

      从七十年代中期起,在教育语言学和语言教学法领域中所有的实践、理论和研究的重大问题,都归结到交际能力这一基本概念上。这种“交际能力”的提出与语言学家乔姆斯基(Chomsky)提出的“语言能力”形成对照。它的出现反映了越来越多的人赞同从社会的角度观察语言。以上这些思潮和交际能力这一概念相结合,形成了交际语言教学这一思想。它成为八十年代早期外语教学的新思潮和新方法的汇合点。

      6

      我们知道,学习一种语言,其实也是学习一种文化的社会规则。然而这种规则的学习不同于句法的规则,可以跨越时空,而是必须依靠学习者自身的参与与体验。没有这种体验,对该语言所包涵的理解就会残缺不全。

      在用交际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课堂教学活动应是任务型的。要让学生的注意力主要放在怎样利用语言作为媒体以实现交际目的,完成交际任务,而不只是关心自己所说句子的结构是否完全正确。另一方面在选择和设计课堂交际活动时要让参与交际的双方存在信息沟(infor-mationgap)。也就是说双方都不知道各自所拥有的信息,以使交际活动更接近于真实。

      越来越多的语言教师认识到,外语教学的过程就是语言交际能力的习得过程,学生在交际中不断地掌握语言技能、语言知识,以及异邦文化的特点。

      交际法旨在发展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以别于那种纯粹的“语言”能力。交际法的特点是将语言的结构与功能结合起来进行交际教学。它要求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言技能,还要教他们将这些语言技能灵活地运用到英语交际中去。

      交际法所遵循的教学基础原则是:1、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相互作用,而不只是以教师不中心,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的练习时间和练习量。2、使用的教材需要反映语言应用的广度。3、课堂采用的程序要有利于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如教室的布局要适合于成对或小组活动。4、课堂教学应体现以任务为中心而不是以练习为中心。

      交际法的根本点是,它所采取的一套方法能促使语言学习者用正在学习的语言来进行语言活动,这些活动是有目的性有交际意义的。教学要为用语言进行有效实践创造条件,要把学习手段与其最终的目的——即为交际的目的而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紧密结合起来。

      交际法的优点是:1、注意语言的运用能力,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钻研精神和自学能力。3、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相互作用。4、交际法仅传授有关而且必需的语言,比那些试图教给学生整个语言体系的方法更节省时间和精力。5、从长远的观点看,交际法交给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应用语言的适当技巧,因为它是建立在与这些实际用法十分接近的基础上的。

      交际法存在的问题是:1、以功能为主编写教材,打乱语法本身的系统,增加了学习语法的困难。2、在起始阶段,交际法使习惯于其它方法的学生感到困惑。3、同一功能可用多种形式表达,如何选择和取舍,没有客观标准。4、交际法比提到的其它方法更难评估和测试。5、交际法看上去与传统方法相悖,因此它容易遭到反对,尤其是遭到年长的教师和学习者的反对。

      交际法还存在着潜在的问题。交际法对教师的专业培训和能力有更高的要求。教师主导地位的减弱并不等于不再发挥作用。在备课方面和纯专业技能方

      7

      面,对于如何把握时机和方法加以有效的干预,交际法要求教师具备更强的能力和适应性。教师还必须在外语方面具有极强的能力。另外交际法不对教师提供使用教材的安全感。而用比较传统的方法,教师按照教材提供的规定进行讲就足够了。在交际法中教师有必要选择、改写和自编他们所用的教材。

      以上几种外语教学法只是几种有代表性的教学法,它们都是历史的产物。一方面它们反映时代对外语教学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反映时代对外语教学问题的认识和解答。作为一名语言教师,应充分了解每一种方法的利与弊,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培养目标,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长处,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8

    推荐访问:外语研究方法有哪些 外语 方法 有哪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