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文档网 - www.qiying88.com 2024年05月01日 06:19 星期三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育人方式变革教育实践论文(6篇)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2-11-29 11:20:04

    育人方式变革教育实践论文(6篇)育人方式变革教育实践论文  育人方式变革的四个体现  育人方式变革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焦点和重点问题。育人方式变革集中体现在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从以教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育人方式变革教育实践论文(6篇),供大家参考。

    育人方式变革教育实践论文(6篇)

    篇一:育人方式变革教育实践论文

      育人方式变革的四个体现

      育人方式变革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焦点和重点问题。育人方式变革集中体现在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从学科“割裂”走向学科“统整”、从“坐而论道”转向“学科实践”四个方面的变化上。

      育人方式的本质是“怎么培养人”,育人方式变革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焦点和重点问题。那么,育人方式变革究竟要从哪里变到哪里?这是我们一线中小学教师最关心的问题。从新时代培养时代新人的高度出发,我认为育人方式变革集中体现或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的变化上。

      一、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

      就教学的目的和方向而言,我国中小学教学改革经历了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三个阶段,完成了从知识到学科到人的转向。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进入了以人为本和核心素养的新时代。

      传统教学以“双基”为导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被当成教学的根本目的和追求,“双基”教学并不否认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是能力培养被认定为“双基”教学的“附属品”,其基本观点:一是强调知识是能力的绝对的基础和前提,二是能力培养是在知识教学中”自然”和“顺带”完成的。其暗含的假设是知识学好了,能力自然就提高了。于是乎,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完整性就成为教学过程的核心追求。中国基础教育因此出现和产生了在世界上有影响的“双基教学论”。

      “三维目标”相比“双基”,其进步是显而易见的,但这只是学科层面的进步,学科的内涵和价值被更深刻、更全面地揭示出来。

      “核心素养”才真正回到人身上来定位教学目的,把知识以及三维目标都转化为人身上的东西即“素养”,知识就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从教育的角度看,这是从“为了知识的教育”走向“通过知识的教育”。所有的课堂教学都必须基于知识、通过知识,但不能止于知识、为了知识。知识是原材料、是食物,素养是产品;知识是食物,素养是营养素;知识是花粉,素养是蜂蜜。从学科的角度看,学科教育不能只是在学科知识上做文章,而是要立足于学科的独特育人价值,学科的独特育人价值来自学科的思维方法、思想观念和精神文化,只有这样才能让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课堂得到有效的落实。总之,素养是目的、方向,是贯穿教学全过程的一根红线。

      二、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

      强调学习、倡导学习方式变革一直伴随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之中。但是,就整体而言,教的本位意识和讲授中心的课堂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实质性的改变。正如田某某先生所言:“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十多年来新课改一直强调的,但现在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以后,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核心在哪里?答案是教与学关系的根本性调整。从总体上来说,目前课堂教学还没有普遍地实现根本性的转变,我们所期待的那种新型的课堂还没有普遍地建立起来,根本问题就在于——还没有有效地调整好教与学的关系,课堂还没有从根本上实现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可以说,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是育人方式转变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现。以学为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以学生为中心,立足学生、基于学生、依靠学生、为了学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教材、教师、教学环境、教学设计等一切教学要素和活动都要围绕学生,为学生服务。

      2.倡导以学习为主线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围绕学生学习的内在规律展开,从问题到思考、从知之浅到知之深、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的认识和思维不断提升的过程。

      3.实施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学习活动才是课堂的实质性、主体性活动。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实际上就是从“讲授中心课堂”转向“学习中心课堂”,让学习活动占据课堂的主要时空,让学生的学习在课堂里真实、深刻、完整地发生。

      三、从学科“割裂”走向学科“统整”

      教学内容的选择、组织、呈现也是育人方式的重要体现。传统教学把学科知识分割成为一个个知识点,所谓教学就是围绕一个个知识点展开和呈现,学生最终获得的是孤立的、繁多的知识点,我们教师也是擅长于知识点的教学的,而对知识点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哪些素养却不清楚。知识被孤立地进行授受,从而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综合创新能力被严重弱化。学科知识从“割裂”走向“统整”,也是育人方式变革的一种表现。

      就形式而言,“统整”可以分为学科内在的统整和跨学科的统整。学科内在的统整旨在强化学科知识的联系性和整体性,引导和支持学生建立学科知识网络;跨学科的统整意在强化学科的贯通,弥合分科教学的不足,让学生有机会在不同学科知识的互动和整合中,学习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就方法而言,“学科大观念”和“跨学科核心素养”是统整的基本工具和主要依靠,学科大观念是反映学科本质的核心概念或命题,能有效地整合、统领学科的知识内容并实现知识的有机融通和广泛迁移;跨学科核心素养是不同学科共同的教育使命和教学目的,是相关学科的连接点和衔接点,在教学目的上实现学科之间的统整。

      四、从“坐而论道”转向“学科实践”

      传统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坐而论道”,把学科学习仅仅局限于听、看、思、记、背、练等“静态式”的学习方式上,可以说,正是这种育人方式直接导致我们的学生动手能力差、不能活学活用,这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弱点所在,也是传统教学认识论的根本局限。从“坐而论道”转向“学科实践”是育人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相对于“坐而论道”,“学科实践”的要义表现,一是在内容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科知识要联系学生经验和生活实际、社会发展,特别是要把学科知识置于学科真实的情境之中,从而让知识活起来;二是在方式上,坚持知行合一,强调动手实践和做中学,让学生动起来,用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学习,在探究、操作中解决问题、获得真知;三是在目的上,强化学以致用、学以待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真能力、真本领。

      “学科实践”的实质是要实现学生知识学习方式和路径的翻转,让学生真正像学科专家一样在学科真实的问题情境之中实践、探索和思考。学科实践才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根本路径,学科实践是重建教学论的“引擎”,是引领教学论发展的“灯塔”。

      相对而言,“素养”是就教学方向而言的,“学习”是就教学主体而言的,“统整”是就教学内容而言的,“实践”是就教学方式而言的,这是当前育人方式变革的四个关键词,实现这四个转向也是育人方式变革的核心任务。

    篇二:育人方式变革教育实践论文

      变革育人方式,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实

      践研究

      摘要:在现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学生的就业环境日趋复杂,那么学校需要根据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现状,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这样,学校培养的人才才能满足社会就业的需要。那么学校的育人方式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是推动学校特色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学校首先要做的就是改革育人方式。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变革育人方式,推动学校特色发展的主要实践路径,希望能够提升现代综合高中的育人成效,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就业、择业能力。

      关键词:育人方式;特色发展;教育创新;实践研究

      在现代基础教育工作不断创新开展的过程中,育人方式主要是教师的课程讲解模式、课堂评价模式以及实践训练活动的开展模式,良好的育人方式是增强学校育人特色、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前提,教师整合适合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水平的育人方式,使学生能够高效学习,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但是在当前,众多学校的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学生基数的增加导致学生的教学习基础参差不齐,传统的育人方式模式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需要根据行业需求和学生特点,不断改革育人方式。

      一、新时代下学生群体基本发展特点

      (一)基础知识水平差

      在综合高中不断扩招的过程中,众多学生的个人学习水平参差不齐,那么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很多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往往文化知识基础都比较差。虽然相应的文化课程比普通高中简单,但是不少专业课程内容仍然具有逻辑性的特点,很多课程内容晦涩难懂。那么很很多学生的基础知识不足,导致学生的课程掌握不足,经过多次尝试,仍然很难揭开专业课程内容的神秘面纱。有些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不愿意主动学习知识。

      (二)对未来没有规划

      在当前很多学生受到个人生活经验和年龄阶段的限制,对个人的职业发展缺乏必要的规划。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家长的过度干涉,因此,大多数学生在入学时都很困惑。他们不知道进入综合高中的意义或生活方向。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学生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每天都要面对学习和生活。此时,教师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学生,让他们了解学习的意义,学生就不会参与学习、探究学习专业知识的必要性,甚至辍学。

      (三)学习氛围不足

      在现代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以手机为代表的各类信息重点逐渐普及应用。那么很多学生开始拥有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等设备,很多家长本意是希望学生整合网络资源,好好学习。然而,但是大部分学生只是应用相应设备开展不同的娱乐活动,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学生不能认真学习知识,教师的育人模式成效也就十分有限。

      二、当前学校特色发展制约因素

      (一)教师备课存在问题

      备课是教学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教师备课的方式和态度直接决定着课程的质量,影响着教学效果。在当前,因为众多学科教师从事某一学科的时间很长,有些老师甚至不用看教材就可以背诵所教的知识。因此,一些教师有一种错觉,认为他们根本不需要在课前备课,只需要依靠自己的经验来教学。此外,在备课时,一些教师只是从网上收集其他教师的一些教学计划,而不会自己制作备课内容。教学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行业的发展。在这种备课模式下,教师准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也没有融入行业的最新知识,导致教师备课的徒劳。

      (二)作业评价方式片面

      在学校的育人工作开展过程中,作业的目的是检查和填补空白,巩固更多的知识。然而,目前学校的作业和作者的评价都是敷衍和片面的。首先,在布置作

      业时,教师没有深入分析学生的情况,为学生布置个性化的作业,而是按照传统的教学安排直接为学生布置刻板的作业。其次,教师没有注意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让学生完成实践作业,导致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受到限制。最后,在评估学生的作业时,老师只根据标准答案给学生打分,而不分析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想法和问题的原因,并据此为学生写评论。教师评价的片面和敷衍会打击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从而对教师布置的作业产生负面影响。

      (三)听课评课态度敷衍

      成为一名教师后,这不是学习道路的终点,而是另一条学习道路的开始。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学校通常会安排教师听其他教师的讲座,并对其他教师的讲座进行评估。在相应的听课和评估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自身教育工作的不足并有效创新。然而,目前学校普遍存在着教师听课效率低下、对其他教师评价敷衍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教师所听的课程与其专业相同,教学内容相似,难以吸引他们的兴趣。此外,一些教师认为指出其他教师的教学问题会冒犯他人,因为他们在评估中盲目同意他人的观点。这就导致教师的听力和评价已经成为一种形式,不能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三、推动学校育人方式变革的主要策略

      (一)加强备课管理,提升备课效率

      提高学校人才培养水平,首先要让教师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备课。这就要求教师在接手每一堂课之前了解学生的基本知识水平和个性特征。其次,在教学前,教师需要仔细研究教学内容,通过网络平台了解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最新专业知识,并将其融入教学设计。最后,教师在备课方面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丰富备课内容,选择更符合教学现象的教学方法,教师还需要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讨论。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教师寻找资源的渠道,而且可以解决教师备课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在育人方式方面,学校需要细化教师备课环节,要求教师为每堂课准备新的教学设计,通过网络渠道寻找素材,丰富教学内容。此外,学校还需要要求教师采取集体备课的形式,以加强对教师的监督,提高教师备课的效率。

      (二)丰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模式直接影响学校的育人成效。因此,在育人方式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学校也需要注意让教师了解新的教学模式,不断为课堂注入活力。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自己所教授的课程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应主要选择情境创设、案例分析和实践教学模式。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融入课堂,掌握相关知识,具备相应的能力,成为行业需要的人才。

      (三)完善评价方式,发挥作业价值

      学生作业是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结果的综合体现。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业时,不仅要根据分数或对错进行肤浅的评价,还要还原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和观念,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和知识,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因此,在创新课程育人方式中,学校首先应该让教师正视课后作业,把它作为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准备好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其次,学校应该要求老师仔细检查每个学生的家庭作业,总结学生家庭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解释。此外,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有限。在实际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有一些问题。因此,学校也应该要求教师随时通过网络渠道帮助学生答疑解惑。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充分掌握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从而充分发挥作业的价值,增强育人成效。

      结语:

      综上,创新学校育人方式是提高学生人才培养水平、推动学生特色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学校需要深入分析学生的特点和当前育人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备课管理、丰富教学模式、改进评价方法、重视听评课、加强实训管理等方面积极进行改革。这样,学校教师就可以认识到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加以纠正,不断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提高教学水平,推动学生成为行业需要的人才,从而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

      参考文献:

      [1]卜健.创新驱动特色发展着力变革育人方式[J].上海教育,2021(15):3233.

      [2]陈如平,牛楠森.普通高中发展与特色高中创建的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20(09):33-35.

    篇三:育人方式变革教育实践论文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育人模式改革大讨论活动总结

      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在取得令人瞩目成绩的同时,也面临了一些亟待探讨和解决的新课题。如,视培养人才为“根”、“本”任务的高等学校,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么样去培养人才?如何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对整个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从而培养出社会共同期盼的创新型人才?这些也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研究这些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最核心的教育改革,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切入点,使人才培养模式有新的突破。高等教育必须围绕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来设计,首先还得回归到大学的本源来思考。到底什么是大学?徐显明教授在上任山东大学校长后有一段精彩讲话,可谓推心置腹,令人感慨:大学,即为大学之“大”,和大学之“学”。大学之大,首在大德,其次在大学问,最后还在于“大树”(好的学统)。大学的学,首先是学府,不是政府,不是食府,不是企业。不能是服从模式,不能是利益导向模式,应是学术导向,要高度关注学人,即学者和学生。要用学术的标准,来秉承学术的理念,促进学校的发展。高校培养人才要有理想、理念,否则就会失去目标,失去坚守。一所真正的大学,应该成为思想的高原,科学的殿堂,人才的摇篮,精神文化的守护者、引领者。现在在一些高校泛滥起来的学术造假、学术功利、浮夸是对大学这块圣地的玷污与亵渎,是不为社会、不为良知所容忍的。所以,大学是学府,理应维护学术、学者、学人的利益,坚守良知,维护正义,不能随波逐流,

      随世俯仰。大学应永远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本科教育为本,把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置于突出的、首要的地位。

      眼下,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正处在从注重数量规模发展到注重内涵建设的转型期,当务之急是要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育人为本的转变;实现以知识为中心向以能力为本的转变;实现以传授为中心向以学习为中心的转变。要把教的创造性留给教师,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学生培养成有创新精神的人,是教师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教师的创造性恰恰要反映在教书育人的每个环节中。我们的教学,不只是为社会完成共性教育的任务而存在,而应使学生张扬个性。教师工作的价值应体现创造性;教学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知识学会学习,而不只是通过学习学会知识;教学的评价体系应该科学、多元,启动和提升人的自主、创新意识,而不能简单成为褒贬学生的手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和学生身心健康的规律,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一定的技能,发展智力体力,培养思想品德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过程。教学过程有四个基本要素,即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方法。与传统的教学过程相比,现代的教学培养过程必须发生一些变化。教师和学生不能再是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而应该能够平等对话,相互质疑,甚至相互批判、启发,共同指向学术的深入和一种共同为学术而献身的境界。

      第一,大学教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导与关键因素。要以教师的教

      学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为根基,以师德为保障,以教学专业的热情为调节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要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反哺教学。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有效地把其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活动内容,即融入教学内容,带领学生进入学科的前沿。同时,用科研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和研究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其次,要真正弘扬师德,让校园溢满大爱。在近年师德弱化的现实面前,要大力弘扬教师的职业道德。师德是一种大爱,只有在浓浓爱心的支撑下,教师才能潜心学术、锐意教学创新;只有在浓浓爱意的滋润下,学生才能发奋学习、持之以恒。再次,整个校园必须凝聚和凸显大学的创新精神,营造教学创新文化,维护和彰显教师的学术权力,让教师的创新意识得以蓄养、创新思维得以激发、创新个性得以张扬、创新能力得以提升。

      第二,改革教学方式方法,积极倡导研究性教学。研究性教学的核心理念是“教学与研究相统一”。因为研究性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以研究为基础,教师不但要搞科学研究,还要从事教学研究,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好学生来。除了教师要研究外,学生的学习也应基于研究。要在探索真理、寻求未知的过程中不断研究、不断创新。这样一来,研究性教学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它要求教师必须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向教学改革、人才培养中的“设计师、引路人、推进者、组织者”进行转变;要求教师提升科研能力,把科学研究的能力转变成育人的能力,这也是高校区别于其他专业研究机构的根本所在。高校的科学研究是具有育人性的;教学也是具有研究性的。教师必须具有“问题意识”,把对“问题”的思考、剖析、解决过程贯穿

      于育人的全过程,帮助学生提高质疑、析疑和解疑的能力。研究性教学对于学生的要求也今非昔比,学生坐在教室里光靠“眼睛看、耳朵听、背多分”的死记硬背方式不再奏效,而应广泛配合教师的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问题式教学,用研究的眼光,在课前有大胆的假设,有大量的学术文献阅读,有批判的思维,然后在课堂上和教师形成互动。所以,研究性教学只有充分依托研究性的课堂教学、研究性的实践教学、研究性的“第二课堂”等平台和载体,才能保障在研究的基础中获得高峰体验,进而得到知识和能力的总结和提升。

      第三,改革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和科研的有机融合。高校既是科学研究的基地,更是培养人才的殿堂。高等学校尽管具有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但其核心的任务、其灵魂还在于“育人”上。哈佛学院前任院长哈瑞?刘易斯在2007年出版的《失去灵魂的卓越》专着中,对哈佛大学进行了严厉而真诚的批评。他说,哈佛大学为了追求卓越的学术成就,重视研究生的教育,重视市场名利,轻视本科教育,轻视教学工作。确实,现在不少高校在追求开放办学、加强与社会紧密联系、高度看重科研带来的显性成果的同时,却对人才培养这样的“慢功夫”、“真功夫”淡忘了,不愿意在教育教学方面有太多的投入,因为在教育教学方面短时间内很难看到十分明显的成效。这就需要厘清认识,高校如果光做科研,不顾教学,那与我国专设的那些研究院、研究所有什么区别?高校之所以为高校,就在于它有着科研和教学紧密联系的优势,科研最后的指向应该是为培养人,即为育人服务的。那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无疑是错误的。而且,高校的教学和科研不能如“水和油”的关系相分离,而应该有机地、和谐

      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科研方法向教学方法的渗透、科研成果向教学成果的及时转化、科研团队向教学团队的和谐共生、科研平台与教学平台的互补共用等路径,实现教学和科研的有机融合,为培养高水平人才夯实基础。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特别是现在强调的拔尖创新人才,还必须从宏观层面做好专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准确知晓社会对高校专业的需求,重视行业对人才供需情况的反馈、预测和调整变化,注重学科间的交叉、融合等等;应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突破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推行文理融通、本研贯通,打破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层楼”的格局;应进一步促进课程集群化,以整体知识观为基础,打破课程壁垒和障碍,改变各门课程单兵作战的状况,促进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的有机贯通,实现课程组织方式从知识导向型向能力导向型的转变。

      第四,科学合理地制订培养制度。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全面推行学分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允许学生在指导性培养计划的框架内,自主选择学习课程、授课教师和上课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程。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它可创造条件,使学得好的学生飞得更高,学得不够好的学生能自主安排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和教学质量。它还允许学生在学习的范围上有一定的自由度。比如,尽管招生时我们规定了主修方向,但仍允许学生选择辅修方向,允许他们跨系、跨专业、跨学科选课,并且对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可以允许其多选取辅修的课程,而少选其不感兴趣的课程。这样,就有可能做到因材施教,促进某些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迅速成才。国内外许多着名大师、

      科学家、发明家都是在某一方面自幼钻研而成,他们兴趣集中、精力集中,从而其研究能够进入很高的境界。学分制的弹性选课制有利于学生实现这个目标,这也符合人才天资不同、素质不同而因材施教的规律。当然,实行学分制,不管多么灵活,学生怎么选课,都必须坚决保证学生的基本理论学习和基本能力训练,这是不可动摇的。例如基础理论课的学习和能力培养,包括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等。诚然,实行真正的学分制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目前制定的教学计划、班级制度、学生管理和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等,都会因学分制的实行发生很大的改变,必须进行认真研究和改革。

      第五,适应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本科生导师制。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本科生导师制有助于彰显精英教育的品质与价值,是培养造就多规格人才、个性化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模式与机制。我国也有不少高校在积极实践与探索,但大多数采取的是导师与辅导员或班主任并存的管理模式,并且在职能划分上不明确,导致导师对自己的职责认识不清,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相互冲突。一旦出现问题,各类管理人员互相推诿,使得管理效率低下,导师作用难以充分显现。为了保证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质量,各高校一方面应对导师在一定教学期限内的任务完成量和完成质量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应对学生成长进步状况进行分析评价,以求从侧面反映导师制实施的质量与效率。至于在形式上,有“班主任+导师”、“辅导员+导师”、“导师+副导师”、“普通导师+专业导师”等,可以视每所高校的具体情况来定,其关键点在于做好分工合作,通过较为规范的制度建设来保证责、权、利的明确与统一。

      在我国,传统教育比较重视书本教育,不太重视启发和鼓励受教育者的主动创新精神;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对学生创造力的尊重、对学生爱好的尊重得不到重视。传统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做到把着力点、考核的关键点放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上,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就必须成为应有之义。对于教师的评价,我们在高等教育多元化的今天“,科研成绩”似乎成了对教师评价的主宰甚至是唯一的指标。高校在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甚至薪津晋升时,无不以教师发表的科研论文、取得的学术成就数量和质量作为砝码,教学水平和业绩却沦为“软指标”。晋级的重要凭据是“出版记录”,而不是教育的有效性和育人的重要性。所以,要真正做到以育人为中心,以教学为本,就必须尽快改变传统的评估激励机制和方式,用政策的导向性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改革的步伐。

      首先,教师教学的绩效评价必须用明确的政策和相关机制来体现,要由过去的常规性评价转向多样化评价。传统的教师评价指标一般由课程组织、信息传递、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激发兴趣等常规性指标构成。而今后,要体现在育人过程中的研究性、创新性、启发性、开放性、前沿性等特点。相应地,除了常规指标外,还要有展示学科发展前沿、评价不同流派学术观点、引入教师最新科研成果等反映现代大学教学特点以及教师教学个性风格、教学改革创新成份的指标,从而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与科学性。

      其次,对于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也要由“一考定全局”的传统终结性

      评价转向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全程评价。采用习题作业、学术问题研讨、随堂随机测试、社会调查、小论文、小项目或方案设计等方式,加强平时学习过程中的考查,提倡开卷、半开卷、口试、论文、讲座、答辩等多维度的考核方式,全方位地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考评,真正把考试模式由单一、封闭转向多元、开放。强调考试的灵活性、自主性、有效性、综合性,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考核不是对学生表现的终结评价,而是要促进学生的继续学习,充分体现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适当的情况下,也可以把传统的课外活动纳入正规的教育教学体系中,建立必要的考核、规范和激励措施,如设置研究性学分等。

    篇四:育人方式变革教育实践论文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

      作者:杨雪来源:《祖国》2017年第06期

      摘要: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模式,具有理论性强、互动性差、趣味性缺失等多方面的问题,在很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思政育人目标的实现。对此,必须强化改革与创新意识,积极构建贴近时代要求的实践育人模式,让高校思想教育迈上新台阶,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改革创新在新的教育形势下,高校传统的思政理论课为主的育人模式已经相对落后,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对此,需要积极探索多种教育形式和载体,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进行立体化的教育和引导。其中,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创新的热点,不仅可以密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之间的联系,有效丰富思政教育的功能和渠道,还可以减少以教师为主的灌输性教育,增强思政教育的趣味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提高思政实践课程的教学地位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越来越明显,大学生的意识形态领域会受到多种思潮的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多元化更加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然而在高校的教育体系当中,思想政治教育对思政理论课的依赖程度非常大,而且主要是作为基础必修课进行开设的,但是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却并不高,很多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的学习主要是为了实现拿学分、考研升学等功利性的目标。反观思政教育实践课程的教学,在整个思想课程体系中占有很小的比例,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形式非常少,有的学校和学生甚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无益于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所以一味削减实践课程的授课时间和空间,从而影响了思政教育的成效。对此,高校必须提高思政教育实践课程的教学地位,把实践育人课程建设放到更加重要的教学位置上来,并增加思政实践课程的授课时间和空间,丰富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体验和感悟,这对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上的进步与转变将会大有裨益。二、促进思政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衔接随着思想政治实践育人模式构建目标的提出,高校必须强化思政理论课教学与实践课程教学之间联系,促进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的衔接,这样一方面便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另一方面避免了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育工作的盲目性、主观性和随意性,可以以理论课程为依托,对实践课程的建设以及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进行系统规划和长期建设,让高校的思想政治育人体系更加完善,满足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多样化需求。例如,高校辅导员在制定实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践育人项目时,可以充分利用职务之便,发挥自身同学生接触多、对学情信息把握全面的优势,定期与思想政治教师进行沟通,结合理论课程的授课进度,积极参与实践育人方案的制定,进而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效衔接。三、制定多元化的思想政治实践教学形式基于当前思想政治实践教学载体和形式相对单一的现实,高校在改革与创新实践育人模式时,一定要细化责任、强化落实,不是单单停留在口头上或形式上,要对思想政治实践教学进行系统的组织和规划,制定多元化、立体化的实践教学形式,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实践教学的教育功能。对此,高校要针对思想政治实践育人的具体目标,尽快建立一些广受学生欢迎的实践教学形式,这样可以有效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成效。例如,有的高校为了将思想政治实践教学形式多元化,就将志愿者活动、辩论赛、勤工俭学、社团社会活动等常规实践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整合,组建了志愿者活动育人、辩论赛育人、勤工俭学育人、社会公益活动育人目等多种实践育人载体,有效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四、制定生活化的思想政治实践教学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是来源于生活的教育,是在客观实践的基础上,主观意识在生活的点滴中逐步认知的过程。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慢慢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人格素养。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的社会范围越来越广泛,需要面对的事情和困惑也越来越多,成长的烦恼向他们迎面而来,因此思政实践教育内容可以结合对学生生活和心理的关注,结合学生遇到的具体问题,共同探讨,一起面对,将思想政治实践教育有效融入到切身生活中,提升学生学习热情,使思想政治实践教育成为具有时效性和富有生活指导意义的课程。例如,在周末或者寒暑假,学校都可以组织一些生活实践教育活动,如“寝室生活”这一简单的实践教育项目,就可以实现生活实践教育的多方向、多维度,积极创建服务性、体验性的生活实践教育平台,针对学生的实践过程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五、结语总之,基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必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构建的重视程度。具体来说,就是要密切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之间的联系,在育人实践中多创设一些生活化、立体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载体,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时代性、趣味性、实践性和互动性,促进大学生各项素质的协调发展。参考文献:[1]黄宗喜.社会实践在高校实践育人中的作用与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2]赵增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状、难点及对策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9).[3]赵田田.大学生实践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2).(作者简介:杨雪,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现工作于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职称:助教,研究方向: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篇五:育人方式变革教育实践论文

      新课改背景下育人模式的变革

      新的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必然带来对学校育人模式价值功能的重新审视。选择性教育思想、个性化育人方式,促使学校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途径等方面,进行内源性、结构性、系统性的变革。笔者学校的育人模式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转变育人方式,培育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育人方式的变革,从强调知识技能学习向立德树人的新时代教育转变;从关注书本、分科式教学向整体综合式教学转变;从强调个体学习向协作知识建构和社会化学习转变;从被动接受学习向主动探究学习转变;从重复记忆型学习向深度理解学习转变。强调体验式学习、研究性学习、项目式学习等,要求学校对管理方式、课程体系和教材教法等进行变革,注重师生关系的重建。

      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与高考综合改革对学校教育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以新理念、新视角和新思维,研究普通高中改革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趋势,破解普通高中育人模式变革过程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探索普通高中新课改背景下学校育人模式变革,落实选择性教育思想,优化个性化育人模式,形成了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策略和方法。

      构建新课改背景下学校育人模式变革的策略和方法,系统地、全面地设计高中育人方式新体系,形成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教育价值功能,正确处理考试文化制约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矛盾。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校本化实施,使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育内化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

      重构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重构学校课程方案顶层设计。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需要以课程为依托,课程的品质影响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品质,课程结构影响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结构。重构课程体系依据学校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随着新的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不断推进,重构选修课程应该以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适应新课改和高考综合改革,激活每一位学生发展内驱力,为每一个学生发展搭建阶梯,让学生进入自主发展快车道,实现学生在全面发展基础上个性化发展。

      基础型课程的重构基础型课程,即根据2017年课程标准分为的高中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将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在具体教学中,实现国家课程的再创造、再开发,必须对内容进行综合分析;根据课程标准、教学资源和学生学习路径,解读和定位模块内容蕴含的学科价值,然后教师运用自己的智慧,灵活地、创造性地、个性化地改变模块内容的用法;对模块内容进行重新定位,对模块结构进行有效重组,对模块顺序进行合理调整,对模块外延进行多维整合;提出以问题为导向,实施“主题式”教学和“项目化”教学,选择一个核心主题或项目,实行跨模块的知识内容整合教

      学。最终形成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融合,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相整合,基于发展核心素养形成一系列课程群,充分体现学校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体现发展性、学术性、选择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可供选择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基础上个性化发展的学习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

      重构拓展型课程拓展型重构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在学科内部横向和纵向上重构,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互联网+”和“STEM+”是课程中两大重要元素,把学习者置于中心地位,让课程与生活、生产、社会、现代科技、学科前沿知识联结,聚焦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数字素养的培养。

      项目课程重构项目课程以学科和主题两个视角进行设计。其中,学科视角是聚焦各学科核心素养,联通多学科知识,让学生感受跨学科学习,感受学科之间不是孤立的,解决问题需要多学科知识;而主题视角,则是基于某个学习主题开展跨学科合作学习,在“浸润式”的学习过程中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重构课程群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升重构课程群的系统性和层次性。重构同一施教对象的认知结构,将本专业培养方案中若干门在知识、方法、问题等方面有逻辑联系的课程,加以整合成系列课程。以国家课程为主干,将核心素养的各项要素分解到具体课程中,打通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通道,更多地关注显性和隐性课程的对接,实现校本选修课程与国家课程的有效整合。基于核心素养开发特色课程群,挖掘学科内部或学科之间逻辑关系来构建学科课程群,利用学校和地区特色来渗透多学科课程群。充分挖掘校内外课程资源,确保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有效实施,通过多种途径重构学校选修课程。重构教师专业发展顶层设计,提高教师重构选修课程能力;教学资源建设与重构选修课程相结合;聘请校外专家联合重构选修课程,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和各行各业专家联合重构和完善选修课程体系,科技类课程通过与大学共建“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共同探索“创新教育、联合培养、个性化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选修课程评价为重构选修课程提供依据。从学生视角审视选修课程,并不断架设阶梯,多层次培育学生发展增长点。形成了校本选修课程体系重构的方法,组建特色课程群在已形成核心课程但结构较为单一课程群,可以按照“由点到面”的发展路径,以“整合发展,拓展开发”为策略,形成一个多样化的特色课程群。

      构建德育特色课程群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重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学校德育的时代性、主体性、系统性和多元性,充分运用新时代德育平台——课程+活动+新媒体,进一步提高学校师生对思政课的认识,重构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群,建设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

      重构探索式开放型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群生涯规划教育是唤醒的教育,喚醒初心、唤醒梦想、唤醒对人生价值和幸福的追求。在引领学生学会选择、主动规划人生、提高生涯规划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在高考综合改革和新课改推动下,生涯规划教育从“任选题”变为“必答题”,构建“课程、活动、体验、咨询”四大体系,形成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三级课程体系,以及自我觉察、自我认知、生涯规划、生涯能力四大课程

    篇六:育人方式变革教育实践论文

      变革育人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李卫东

      推进课程改革与育人方式变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在校学习效率是落实“双减”政策的根本保障。从本期起,课程周刊特开设专栏,反映中小学在落实“双减”政策、提升课堂教学实效、优化教学设计、实施个性化教学等方面的创新举措,敬请关注!

      为积极探索“双减”政策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江苏省盐城市新都路小学坚持“知新、求新、创新、立新”的办学理念,打造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向新”课程体系。学校对课程设置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安排课后两小时,提高作业布置质量,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优化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增强学生体质,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渠道作用,使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为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切实发挥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的铸魂育人作用,使学生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认识,逐步形成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自信和自觉。学校坚持用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把爱国情、报国志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中国梦之中。构建基于学校特点的课程体系,提升学校课程规划、实施、管理和评

      价的能力,力求基础型课程校本化、拓展型课程多样化、探究型课程创新化。“双减”政策下的课堂不能做“减法”,而要做“加法”。教师在传递知识的同时,应聚焦学科核心素养,让学生对学习拥有热情,对知识充满好奇。学校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方式、强化教学管理、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等方面同时发力,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使学生回归校园、回归课堂。

      为满足学生课后服务需求,推动“双减”政策落到实处,学校进一步升级课后服务,设置低年级口头作业、高年级自主作业、各学科特色作业等灵活多样的作业方式,丰富德育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切实保障“5+2”课程实施。

      在课后服务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答疑解惑,帮助学生合理规划学习任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学校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课程,开展“特级教师国学大讲堂”活动,引导学生走进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多位特级教师提炼经典国学文化精髓,为学生开设多元化的传统文化课程,激发学生的文化认同,提升人文底蕴,在推动文化传承的过程中,更增添学校的人文气质与墨韵书香。体育活动是学

      校提供课后服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体育特级教师的带领下,学校精心设置不同学段的体育活动,编写活动教程,使学生热爱运动,科学运动,增强体质,让童年拥抱自然,绽放活力。

      学校以“小新星课程”实施为支点,创设“德法与健康、阅读与语言、科学与思维、艺术与审美和STEM与综合”五大体系。新,即新芽,寓意新都儿童是天地间一粒粒独立的种子,扎根土壤,自由生长;星,即星空,寓意新都儿童是宇宙中一颗颗运转的小星星,树立志向,未来可期。

      结合学校“小新星课程”五大体系以及传统文化创意课程,全校70多位教师人人参与,挖掘自身潜能,发挥专业特长,编写20余种社团活动教材,烘焙、陶泥、金工、书法、国画等26个功能教室在丰富的社团活动中演绎别样精彩。各项社团活动聚焦传统文化,挖掘学科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使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不断焕发时代特色。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懂得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

      学校为学生开展菜单式服务,搭建个性成长的平台。各年段结合“小新星课程”五大体系以及传统文化创意课程设置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及兴趣爱好自主选择社团,真正做到让教育返璞归真,让儿童自由生长,让童年熠熠闪光!

    推荐访问:育人方式变革教育实践论文 育人 变革 实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