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文档网 - www.qiying88.com 2024年05月01日 11:01 星期三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育人方式变革教育实践论文(11篇)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2-12-02 15:00:09

    育人方式变革教育实践论文(11篇)育人方式变革教育实践论文  转变育人方式--提高教育质量  -CAL-FENGHAI.-(YICAI)-CompanyOne1  转变育人方式,,提高教育质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育人方式变革教育实践论文(11篇),供大家参考。

    育人方式变革教育实践论文(11篇)

    篇一:育人方式变革教育实践论文

      转变育人方式--提高教育质量

      -CAL-FENGHAI.-(YICAI)-CompanyOne1

      转变育人方式,,提高教育质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在教育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教育发展新的价值取向,深刻反映了当今时代发展的趋势与教育的本质特征。

      以人为本的教育质量观改变了传统教育中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人的能力培养、人格养成和全面发展的倾向,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育人质量作为評价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明确了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的新要求,开拓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境界。

      内涵发展、质量提高的根本途径是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关键环节是转变育人方式。要以转变人才培养观念为前提,以转变教育教学方式为重点,以转变学校管理模式为支撑,以转变教育評价制度为关键,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守教育的本位价值和基本原则,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推动教育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2

      转变人才培养观念转变育人方式,要求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和系统培养观念,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多样化发展和全过程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造适合人才成长的教育。适合每个学生成长需要的教育,应该是能够体现多样性、个性化的教育,应该能为每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性格和志向的学生提供相适应的学习和成才机会。适合每个学生成长需要的教育,要求在教育发展中既要尊重教育规律,更要尊重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既要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重视他们的能力培养、人格修养和身心健康;既要关心学生当前的表现,更要关心他们长远的发展;既要面向全体,更要区分层次、尊重个性。注重面向人人,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使教育能够满足每一个学生成长的需求和发展的期望。

      转变教育教学方式转变育人方式,要以转变教育教学方式为突破口。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为着力点。改进教学方法,变灌输式、被动式的教学方式为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转变学习方式,注重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促进发展为目的,引导学生多样而富有个性地学习,变“苦学”为“乐

      3

      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转变师生交往方式,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转变成“价值引导—主动参与”的关系,从单向传授转变为互动对话,以学定教,教学相长。

      转变育人方式,要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三级课程结构完备、有序衔接、优势互补的课程体系。在确保国家和地方课程设置、安排的基础上,立足于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开发校本课程,增加课程的多样性、适应性和选择性,使学校课程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有利于学校特色、风格的形成。

      转变教育教学方式,要直面现实,破解难题,高度重视并下气力解决好“减负”问题。要积极推动“减负增效”工作,改革课堂教学,减少课堂教学的低效环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改革作业的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选择机会和自由发展空间;改革考试方法,增强考试的教育性、激励性和发展性;逐步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加大“减负”政策、措施的执行和监督力度。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不仅要为学生减负,也要为教师减负,要切实通过改革创新,减轻师生的身心负担。

      转变教育教学方式,要求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德才兼备,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来抓;变说教式为体验式,变被动发展为自主发展,变注重形式为注重实效,提高学生快乐学习、幸福生活、主动发展的能力。

      4

      转变学校管理方式转变育人方式,要求转变学校管理方式。《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是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树立“管理促进发展”的理念,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核心任务,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努力克服教育管理功利化、行政化、模式化的倾向,扭转牺牲学生和教师的快乐和健康,换取学校的升学率;牺牲多数师生的发展权益,换取少数人的功名;牺牲学校的长远发展,换取眼前利益等错误做法。要真正把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机制,应有利于维护学生的合法权利,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有利于促进每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学校管理应改变以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为主的管理方式,根据教育规律和办学目标,运用科学与人本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和策略,整合资源、创造条件、优化管理,使制度机制服务于人的发展。学校管理的核心要素是人的管理,关键是教师队伍的管理。学校管理要坚持教师优先原则,不仅要关注教师工作业绩,更要关注教师专业精神,关注教师专业成长。要以教师为本,满足教职员工合理的发展需求,努力形成融洽、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要加强学校的民主管理,改变以命令、控制、束缚为特征的刚性管理手段,代之以

      5

      尊重、信任、理解、宽容、激励等柔性的管理手段,要从抓好教师行为方式的变革入手,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心教师、服务教师、发展教师、成就教师,让学校成为教师幸福工作的精神家园。

      转变学校管理方式,要创新管理制度和机制,强化教学资源配置,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现代化水平。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挥校长的聪明才智和首创精神,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确立清晰的学生培养目标和学校办学目标,以思想引领发展,以目标凝聚力量,以改革增强活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科学发展。

      转变学校管理方式,还要理顺政府、学校、社会的关系,关键是激发学校办学活力。重点要明确各级政府责任,做到统筹有力、权责明确。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机制,改变过去直接管理学校的单一方式,综合应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措施,维护教育公平和教育秩序。积极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实现依法治校、自主管理,促进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转变教育評价方式转变育人方式,必须抓住转变評价方式这个“牛鼻子”,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注重发挥評价的教育、引导、激励、改进功能,淡化选拔、甄别的功能,探索构建发展性評价体系,以科

      6

      学、全面的評价指导教育教学管理改革。转变教育評价方式,根本是要改革学生評价,要倡导并践行新

      课程的評价理念,促进評价功能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評价内容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多方面发展的潜能;評价技术从过分强调量化转向更加重视质性的分析;評价方式从只重视纸笔考试转向开放及多样化;評价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凸显評价的育人功能。

      转变教育評价方式,重点是要改革教师評价,要把关心学生成长,促进学生发展作为評价教师的关键指标,把教师科学有效地評价学生,作为評价教师教育效果的重要依据,引导教师树立全面而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評价观。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对教师的評价不能简单地采用量化評价,而应采用增值評价,更加注重过程,更加注重实效。学校对教师的評价应有利于调动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减轻教师的精神压力和工作负担,有利于增强教师的工作价值感和职业幸福感,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转变教育評价方式,关键是要改革学校評价。評价一所学校,既要关注其所取得的业绩,也要关注办学的理念;既要关注办学的规模、效益,也要关注教育公平;既要关注优秀的群体,也要关注后进的个体;既要关注当前的状态,也要关注未来的发展。教育行政部门要改变单纯以考试分数和升学率評价学校的方式,改变以规模增长为主的发展思路和模式,更加注重提高教育质量。教育督导

      7

      評价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引导学校不仅对升学负责,更要对学生发展负责。通过科学、全面的評价,引导学校依法治校、规范办学,同时鼓励学校办有特色、自主发展。

      总之,加快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推动教育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转变育人方式是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要重视改革的系统设计和整体安排,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课程教学改革为根本途径,以提高校长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为支点,合力促进首都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8

    篇二:育人方式变革教育实践论文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研究

      作者:杨雪来源:《祖国》2017年第06期

      摘要: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模式,具有理论性强、互动性差、趣味性缺失等多方面的问题,在很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思政育人目标的实现。对此,必须强化改革与创新意识,积极构建贴近时代要求的实践育人模式,让高校思想教育迈上新台阶,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改革创新在新的教育形势下,高校传统的思政理论课为主的育人模式已经相对落后,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对此,需要积极探索多种教育形式和载体,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进行立体化的教育和引导。其中,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创新的热点,不仅可以密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之间的联系,有效丰富思政教育的功能和渠道,还可以减少以教师为主的灌输性教育,增强思政教育的趣味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一、提高思政实践课程的教学地位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越来越明显,大学生的意识形态领域会受到多种思潮的影响,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多元化更加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然而在高校的教育体系当中,思想政治教育对思政理论课的依赖程度非常大,而且主要是作为基础必修课进行开设的,但是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却并不高,很多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的学习主要是为了实现拿学分、考研升学等功利性的目标。反观思政教育实践课程的教学,在整个思想课程体系中占有很小的比例,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形式非常少,有的学校和学生甚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无益于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所以一味削减实践课程的授课时间和空间,从而影响了思政教育的成效。对此,高校必须提高思政教育实践课程的教学地位,把实践育人课程建设放到更加重要的教学位置上来,并增加思政实践课程的授课时间和空间,丰富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体验和感悟,这对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上的进步与转变将会大有裨益。二、促进思政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衔接随着思想政治实践育人模式构建目标的提出,高校必须强化思政理论课教学与实践课程教学之间联系,促进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的衔接,这样一方面便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另一方面避免了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育工作的盲目性、主观性和随意性,可以以理论课程为依托,对实践课程的建设以及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进行系统规划和长期建设,让高校的思想政治育人体系更加完善,满足学生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多样化需求。例如,高校辅导员在制定实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践育人项目时,可以充分利用职务之便,发挥自身同学生接触多、对学情信息把握全面的优势,定期与思想政治教师进行沟通,结合理论课程的授课进度,积极参与实践育人方案的制定,进而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效衔接。三、制定多元化的思想政治实践教学形式基于当前思想政治实践教学载体和形式相对单一的现实,高校在改革与创新实践育人模式时,一定要细化责任、强化落实,不是单单停留在口头上或形式上,要对思想政治实践教学进行系统的组织和规划,制定多元化、立体化的实践教学形式,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实践教学的教育功能。对此,高校要针对思想政治实践育人的具体目标,尽快建立一些广受学生欢迎的实践教学形式,这样可以有效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成效。例如,有的高校为了将思想政治实践教学形式多元化,就将志愿者活动、辩论赛、勤工俭学、社团社会活动等常规实践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整合,组建了志愿者活动育人、辩论赛育人、勤工俭学育人、社会公益活动育人目等多种实践育人载体,有效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四、制定生活化的思想政治实践教学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是来源于生活的教育,是在客观实践的基础上,主观意识在生活的点滴中逐步认知的过程。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慢慢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人格素养。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的社会范围越来越广泛,需要面对的事情和困惑也越来越多,成长的烦恼向他们迎面而来,因此思政实践教育内容可以结合对学生生活和心理的关注,结合学生遇到的具体问题,共同探讨,一起面对,将思想政治实践教育有效融入到切身生活中,提升学生学习热情,使思想政治实践教育成为具有时效性和富有生活指导意义的课程。例如,在周末或者寒暑假,学校都可以组织一些生活实践教育活动,如“寝室生活”这一简单的实践教育项目,就可以实现生活实践教育的多方向、多维度,积极创建服务性、体验性的生活实践教育平台,针对学生的实践过程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五、结语总之,基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必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构建的重视程度。具体来说,就是要密切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之间的联系,在育人实践中多创设一些生活化、立体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载体,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时代性、趣味性、实践性和互动性,促进大学生各项素质的协调发展。参考文献:[1]黄宗喜.社会实践在高校实践育人中的作用与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2]赵增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状、难点及对策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9).[3]赵田田.大学生实践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2).(作者简介:杨雪,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现工作于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职称:助教,研究方向: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篇三:育人方式变革教育实践论文

      育人方式变革四个体现

      育人方式变革的四个体现育人方式的本质是“怎么培养人”,育人方式变革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焦点和重点问题。那么,育人方式变革究竟要从哪里变到哪里?这是我们一线中小学教师最关心的问题。从新时代培养时代新人的高度出发,我认为育人方式变革集中体现或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的变化上。

      一、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就教学的目的和方向而言,我国中小学教学改革经历了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三个阶段,完成了从知识到学科到人的转向。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进入了以人为本和核心素养的新时代。

      传统教学以“双基”为导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被当成教学的根本目的和追求,“双基”教学并不否认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是能力培养被认定为“双基”教学的“附属品”,其基本观点:一是强调知识是能力的绝对的基础和前提,二是能力培养是在知识教学中“自然”和“顺带”完成的。其暗含的假设是知识学好了,能力自然就提高了。于是乎,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完整性就成为教学过程的核心追求。中国基础教育因此出现和产生了在世界上有影响的“双基教学论”。

      “三维目标”相比“双基”,其进步是显而易见的,但这只是学科层面的进步,学科的内涵和价值被更深刻、更全面地揭示出来。

      “核心素养”才真正回到人身上来定位教学目的,把知识以及三维目标都转化为人身上的东西即“素养”,知识就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从教育的角度看,这是从“为了知识的教育”走向“通过知识的教育”。

      所有的课堂教学都必须基于知识、通过知识,但不能止于知识、为了知识。知识是原材料、是食物,素养是产品;

      知识是食物,素养是营养素;知识是花粉,素养是蜂蜜。从学科的角度看,学科教育不能只是在学科知识上做文章,而是要立足于学科的独特育人价值,学科的独特育人价值来自学科的思维方法、思想观念和精神文化,只有这样才能让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课堂得到有效的落实。总之,素养是目的、方向,是贯穿教学全过程的一根红线。二、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强调学习、倡导学习方式变革一直伴随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之中。但是,就整体而言,教的本位意识和讲授中心的课堂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实质性的改变。正如田慧生先生所言:“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十多年来新课改一直强调的,但现在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以后,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核心在哪里?答案是教与学关系的根本性调整。从总体上来说,目前课堂教学还没有普遍地实现根本性的转变,我们所期待的那种新型的课堂还没有普遍地建立起来,根本问题就在于——还没有有效地调整好教与学的关系,课堂还没有从根本上实现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

      主的转变。”可以说,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是育人方式转变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现。

      以学为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以学生为中心,立足学生、基于学生、依靠学生、为了学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教材、教师、教学环境、教学设计等一切教学要素和活动都要围绕学生,为学生服务。2.倡导以学习为主线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围绕学生学习的内在规律展开,从问题到思考、从知之浅到知之深、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的认识和思维不断提升的过程。3.实施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学习活动才是课堂的实质性、主体性活动。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实际上就是从“讲授中心课堂”转向“学习中心课堂”,让学习活动占据课堂的主要时空,让学生的学习在课堂里真实、深刻、完整地发生。三、从学科“割裂”走向学科“统整”教学内容的选择、组织、呈现也是育人方式的重要体现。传统教学把学科知识分割成为一个个知识点,所谓教学就是围绕一个个知识点展开和呈现,学生最终获得的是孤立的、繁多的知识点,我们教师也是擅长于知识点的教学的,而对知识点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哪些素养却不清楚。知识被孤立地进行授受,从而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综合创新能力被严重弱化。学科知识从“割裂”走向“统整”,也是育人

      方式变革的一种表现。就形式而言,“统整”可以分为学科内在的统整和跨学科的统

      整。学科内在的统整旨在强化学科知识的联系性和整体性,引导和支持学生建立学科知识网络;

      跨学科的统整意在强化学科的贯通,弥合分科教学的不足,让学生有机会在不同学科知识的互动和整合中,学习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

      就方法而言,“学科大观念”和“跨学科核心素养”是统整的基本工具和主要依靠,学科大观念是反映学科本质的核心概念或命题,能有效地整合、统领学科的知识内容并实现知识的有机融通和广泛迁移;

      跨学科核心素养是不同学科共同的教育使命和教学目的,是相关学科的连接点和衔接点,在教学目的上实现学科之间的统整。

      四、从“坐而论道”转向“学科实践”传统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坐而论道”,把学科学习仅仅局限于听、看、思、记、背、练等“静态式”的学习方式上,可以说,正是这种育人方式直接导致我们的学生动手能力差、不能活学活用,这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弱点所在,也是传统教学认识论的根本局限。

      从“坐而论道”转向“学科实践”是育人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相对于“坐而论道”,“学科实践”的要义表现,一是在内容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科知识要联系学生经验和生活实际、社会发展,特别是要把学科知识置于学科真实的情境之中,从而

      让知识活起来;二是在方式上,坚持知行合一,强调动手实践和做中学,让

      学生动起来,用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学习,在探究、操作中解决问题、获得真知;

      三是在目的上,强化学以致用、学以待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真能力、真本领。

      “学科实践”的实质是要实现学生知识学习方式和路径的翻转,让学生真正像学科专家一样在学科真实的问题情境之中实践、探索和思考。学科实践才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根本路径,学科实践是重建教学论的“引擎”,是引领教学论发展的“灯塔”。

      相对而言,“素养”是就教学方向而言的,“学习”是就教学主体而言的,“统整”是就教学内容而言的,“实践”是就教学方式而言的,这是当前育人方式变革的四个关键词,实现这四个转向也是育人方式变革的核心任务。

    篇四:育人方式变革教育实践论文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育人模式改革大讨论活动总结

      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在取得令人瞩目成绩的同时,也面临了一些亟待探讨和解决的新课题。如,视培养人才为“根”、“本”任务的高等学校,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么样去培养人才?如何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对整个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从而培养出社会共同期盼的创新型人才?这些也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研究这些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最核心的教育改革,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切入点,使人才培养模式有新的突破。高等教育必须围绕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来设计,首先还得回归到大学的本源来思考。到底什么是大学?徐显明教授在上任山东大学校长后有一段精彩讲话,可谓推心置腹,令人感慨:大学,即为大学之“大”,和大学之“学”。大学之大,首在大德,其次在大学问,最后还在于“大树”(好的学统)。大学的学,首先是学府,不是政府,不是食府,不是企业。不能是服从模式,不能是利益导向模式,应是学术导向,要高度关注学人,即学者和学生。要用学术的标准,来秉承学术的理念,促进学校的发展。高校培养人才要有理想、理念,否则就会失去目标,失去坚守。一所真正的大学,应该成为思想的高原,科学的殿堂,人才的摇篮,精神文化的守护者、引领者。现在在一些高校泛滥起来的学术造假、学术功利、浮夸是对大学这块圣地的玷污与亵渎,是不为社会、不为良知所容忍的。所以,大学是学府,理应维护学术、学者、学人的利益,坚守良知,维护正义,不能随波逐流,

      随世俯仰。大学应永远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本科教育为本,把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置于突出的、首要的地位。

      眼下,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正处在从注重数量规模发展到注重内涵建设的转型期,当务之急是要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育人为本的转变;实现以知识为中心向以能力为本的转变;实现以传授为中心向以学习为中心的转变。要把教的创造性留给教师,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学生培养成有创新精神的人,是教师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教师的创造性恰恰要反映在教书育人的每个环节中。我们的教学,不只是为社会完成共性教育的任务而存在,而应使学生张扬个性。教师工作的价值应体现创造性;教学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知识学会学习,而不只是通过学习学会知识;教学的评价体系应该科学、多元,启动和提升人的自主、创新意识,而不能简单成为褒贬学生的手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和学生身心健康的规律,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一定的技能,发展智力体力,培养思想品德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过程。教学过程有四个基本要素,即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方法。与传统的教学过程相比,现代的教学培养过程必须发生一些变化。教师和学生不能再是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而应该能够平等对话,相互质疑,甚至相互批判、启发,共同指向学术的深入和一种共同为学术而献身的境界。

      第一,大学教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导与关键因素。要以教师的教

      学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为根基,以师德为保障,以教学专业的热情为调节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要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反哺教学。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有效地把其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活动内容,即融入教学内容,带领学生进入学科的前沿。同时,用科研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和研究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其次,要真正弘扬师德,让校园溢满大爱。在近年师德弱化的现实面前,要大力弘扬教师的职业道德。师德是一种大爱,只有在浓浓爱心的支撑下,教师才能潜心学术、锐意教学创新;只有在浓浓爱意的滋润下,学生才能发奋学习、持之以恒。再次,整个校园必须凝聚和凸显大学的创新精神,营造教学创新文化,维护和彰显教师的学术权力,让教师的创新意识得以蓄养、创新思维得以激发、创新个性得以张扬、创新能力得以提升。

      第二,改革教学方式方法,积极倡导研究性教学。研究性教学的核心理念是“教学与研究相统一”。因为研究性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以研究为基础,教师不但要搞科学研究,还要从事教学研究,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好学生来。除了教师要研究外,学生的学习也应基于研究。要在探索真理、寻求未知的过程中不断研究、不断创新。这样一来,研究性教学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它要求教师必须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向教学改革、人才培养中的“设计师、引路人、推进者、组织者”进行转变;要求教师提升科研能力,把科学研究的能力转变成育人的能力,这也是高校区别于其他专业研究机构的根本所在。高校的科学研究是具有育人性的;教学也是具有研究性的。教师必须具有“问题意识”,把对“问题”的思考、剖析、解决过程贯穿

      于育人的全过程,帮助学生提高质疑、析疑和解疑的能力。研究性教学对于学生的要求也今非昔比,学生坐在教室里光靠“眼睛看、耳朵听、背多分”的死记硬背方式不再奏效,而应广泛配合教师的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问题式教学,用研究的眼光,在课前有大胆的假设,有大量的学术文献阅读,有批判的思维,然后在课堂上和教师形成互动。所以,研究性教学只有充分依托研究性的课堂教学、研究性的实践教学、研究性的“第二课堂”等平台和载体,才能保障在研究的基础中获得高峰体验,进而得到知识和能力的总结和提升。

      第三,改革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和科研的有机融合。高校既是科学研究的基地,更是培养人才的殿堂。高等学校尽管具有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但其核心的任务、其灵魂还在于“育人”上。哈佛学院前任院长哈瑞?刘易斯在2007年出版的《失去灵魂的卓越》专着中,对哈佛大学进行了严厉而真诚的批评。他说,哈佛大学为了追求卓越的学术成就,重视研究生的教育,重视市场名利,轻视本科教育,轻视教学工作。确实,现在不少高校在追求开放办学、加强与社会紧密联系、高度看重科研带来的显性成果的同时,却对人才培养这样的“慢功夫”、“真功夫”淡忘了,不愿意在教育教学方面有太多的投入,因为在教育教学方面短时间内很难看到十分明显的成效。这就需要厘清认识,高校如果光做科研,不顾教学,那与我国专设的那些研究院、研究所有什么区别?高校之所以为高校,就在于它有着科研和教学紧密联系的优势,科研最后的指向应该是为培养人,即为育人服务的。那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无疑是错误的。而且,高校的教学和科研不能如“水和油”的关系相分离,而应该有机地、和谐

      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科研方法向教学方法的渗透、科研成果向教学成果的及时转化、科研团队向教学团队的和谐共生、科研平台与教学平台的互补共用等路径,实现教学和科研的有机融合,为培养高水平人才夯实基础。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特别是现在强调的拔尖创新人才,还必须从宏观层面做好专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准确知晓社会对高校专业的需求,重视行业对人才供需情况的反馈、预测和调整变化,注重学科间的交叉、融合等等;应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突破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推行文理融通、本研贯通,打破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层楼”的格局;应进一步促进课程集群化,以整体知识观为基础,打破课程壁垒和障碍,改变各门课程单兵作战的状况,促进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的有机贯通,实现课程组织方式从知识导向型向能力导向型的转变。

      第四,科学合理地制订培养制度。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全面推行学分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允许学生在指导性培养计划的框架内,自主选择学习课程、授课教师和上课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程。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它可创造条件,使学得好的学生飞得更高,学得不够好的学生能自主安排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和教学质量。它还允许学生在学习的范围上有一定的自由度。比如,尽管招生时我们规定了主修方向,但仍允许学生选择辅修方向,允许他们跨系、跨专业、跨学科选课,并且对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可以允许其多选取辅修的课程,而少选其不感兴趣的课程。这样,就有可能做到因材施教,促进某些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迅速成才。国内外许多着名大师、

      科学家、发明家都是在某一方面自幼钻研而成,他们兴趣集中、精力集中,从而其研究能够进入很高的境界。学分制的弹性选课制有利于学生实现这个目标,这也符合人才天资不同、素质不同而因材施教的规律。当然,实行学分制,不管多么灵活,学生怎么选课,都必须坚决保证学生的基本理论学习和基本能力训练,这是不可动摇的。例如基础理论课的学习和能力培养,包括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等。诚然,实行真正的学分制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目前制定的教学计划、班级制度、学生管理和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等,都会因学分制的实行发生很大的改变,必须进行认真研究和改革。

      第五,适应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本科生导师制。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本科生导师制有助于彰显精英教育的品质与价值,是培养造就多规格人才、个性化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模式与机制。我国也有不少高校在积极实践与探索,但大多数采取的是导师与辅导员或班主任并存的管理模式,并且在职能划分上不明确,导致导师对自己的职责认识不清,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相互冲突。一旦出现问题,各类管理人员互相推诿,使得管理效率低下,导师作用难以充分显现。为了保证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质量,各高校一方面应对导师在一定教学期限内的任务完成量和完成质量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应对学生成长进步状况进行分析评价,以求从侧面反映导师制实施的质量与效率。至于在形式上,有“班主任+导师”、“辅导员+导师”、“导师+副导师”、“普通导师+专业导师”等,可以视每所高校的具体情况来定,其关键点在于做好分工合作,通过较为规范的制度建设来保证责、权、利的明确与统一。

      在我国,传统教育比较重视书本教育,不太重视启发和鼓励受教育者的主动创新精神;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对学生创造力的尊重、对学生爱好的尊重得不到重视。传统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做到把着力点、考核的关键点放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上,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就必须成为应有之义。对于教师的评价,我们在高等教育多元化的今天“,科研成绩”似乎成了对教师评价的主宰甚至是唯一的指标。高校在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甚至薪津晋升时,无不以教师发表的科研论文、取得的学术成就数量和质量作为砝码,教学水平和业绩却沦为“软指标”。晋级的重要凭据是“出版记录”,而不是教育的有效性和育人的重要性。所以,要真正做到以育人为中心,以教学为本,就必须尽快改变传统的评估激励机制和方式,用政策的导向性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改革的步伐。

      首先,教师教学的绩效评价必须用明确的政策和相关机制来体现,要由过去的常规性评价转向多样化评价。传统的教师评价指标一般由课程组织、信息传递、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激发兴趣等常规性指标构成。而今后,要体现在育人过程中的研究性、创新性、启发性、开放性、前沿性等特点。相应地,除了常规指标外,还要有展示学科发展前沿、评价不同流派学术观点、引入教师最新科研成果等反映现代大学教学特点以及教师教学个性风格、教学改革创新成份的指标,从而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与科学性。

      其次,对于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也要由“一考定全局”的传统终结性

      评价转向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全程评价。采用习题作业、学术问题研讨、随堂随机测试、社会调查、小论文、小项目或方案设计等方式,加强平时学习过程中的考查,提倡开卷、半开卷、口试、论文、讲座、答辩等多维度的考核方式,全方位地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考评,真正把考试模式由单一、封闭转向多元、开放。强调考试的灵活性、自主性、有效性、综合性,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考核不是对学生表现的终结评价,而是要促进学生的继续学习,充分体现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适当的情况下,也可以把传统的课外活动纳入正规的教育教学体系中,建立必要的考核、规范和激励措施,如设置研究性学分等。

    篇五:育人方式变革教育实践论文

      育人方式变革的四个体现

      育人方式变革的四个体现育人方式变革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焦点和重点问题。育人方式变革集中体现在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从学科“割裂”走向学科“统整”、从“坐而论道”转向“学科实践”四个方面的变化上。育人方式的本质是“怎么培养人”,育人方式变革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焦点和重点问题。那么,育人方式变革究竟要从哪里变到哪里?这是我们一线中小学教师最关心的问题。从新时代培养时代新人的高度出发,我认为育人方式变革集中体现或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的变化上。一、从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就教学的目的和方向而言,我国中小学教学改革经历了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三个阶段,完成了从知识到学科到人的转向。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进入了以人为本和核心素养的新时代。传统教学以“双基”为导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被当成教学的根本目的和追求,“双基”教学并不否认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是能力培养被认定为“双基”教学的“附属品”,其基本观点:一是强调知识是能力的绝对的基础和前提,二是能力培养是在知识教学中”自然”和“顺带”完成的。其暗含的假设是知识学好了,能力自然就提高了。于是乎,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完整性就成为教学过程的核心追求。中国基础教育因此出现和产生了在世界上有影响的“双基教学论”。“三维目标”相比“双基”,其进步是显而易见的,但这只是学科层面的进步,学科的内涵和价值被更深刻、更全面地揭示出来。“核心素养”才真正回到人身上来定位教学目的,把知识以及三维目标都转化为人身上的东西即“素养”,知识就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从教育的角度看,这是从“为了知识的教育”走向“通过知识的教育”。所有的课堂教学都必须基于知识、通过知识,但不能止于知识、为了知识。知识是原材料、是食物,素养是产品;知识是食物,素养是营养素;知识是花粉,素养是蜂蜜。从学科的角度看,学科教育不能只是在学科知识上做文章,而是要立足于学科的独特育人价值,学

      科的独特育人价值来自学科的思维方法、思想观念和精神文化,只有这样才能让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课堂得到有效的落实。总之,素养是目的、方向,是贯穿教学全过程的一根红线。

      二、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强调学习、倡导学习方式变革一直伴随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之中。但是,就整体而言,教的本位意识和讲授中心的课堂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实质性的改变。正如田某某先生所言:“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十多年来新课改一直强调的,但现在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以后,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和核心在哪里?答案是教与学关系的根本性调整。从总体上来说,目前课堂教学还没有普遍地实现根本性的转变,我们所期待的那种新型的课堂还没有普遍地建立起来,根本问题就在于——还没有有效地调整好教与学的关系,课堂还没有从根本上实现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可以说,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是育人方式转变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现。以学为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以学生为中心,立足学生、基于学生、依靠学生、为了学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教材、教师、教学环境、教学设计等一切教学要素和活动都要围绕学生,为学生服务。2.倡导以学习为主线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围绕学生学习的内在规律展开,从问题到思考、从知之浅到知之深、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的认识和思维不断提升的过程。3.实施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学习活动才是课堂的实质性、主体性活动。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实际上就是从“讲授中心课堂”转向“学习中心课堂”,让学习活动占据课堂的主要时空,让学生的学习在课堂里真实、深刻、完整地发生。三、从学科“割裂”走向学科“统整”教学内容的选择、组织、呈现也是育人方式的重要体现。传统教学把学科知识分割成为一个个知识点,所谓教学就是围绕一个个知识点展开和呈现,学生最终获得的是孤立的、繁多的知识点,我们教师也是擅长于知识点的教学的,而对知识点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哪些素养却不清楚。知识被孤立地进行授受,从而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综合创新能力被严重弱化。学科知识从“割裂”走向“统

      整”,也是育人方式变革的一种表现。就形式而言,“统整”可以分为学科内在的统整和跨学科的统整。学科内在

      的统整旨在强化学科知识的联系性和整体性,引导和支持学生建立学科知识网络;跨学科的统整意在强化学科的贯通,弥合分科教学的不足,让学生有机会在不同学科知识的互动和整合中,学习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就方法而言,“学科大观念”和“跨学科核心素养”是统整的基本工具和主要依靠,学科大观念是反映学科本质的核心概念或命题,能有效地整合、统领学科的知识内容并实现知识的有机融通和广泛迁移;跨学科核心素养是不同学科共同的教育使命和教学目的,是相关学科的连接点和衔接点,在教学目的上实现学科之间的统整。

      四、从“坐而论道”转向“学科实践”传统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坐而论道”,把学科学习仅仅局限于听、看、思、记、背、练等“静态式”的学习方式上,可以说,正是这种育人方式直接导致我们的学生动手能力差、不能活学活用,这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弱点所在,也是传统教学认识论的根本局限。从“坐而论道”转向“学科实践”是育人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相对于“坐而论道”,“学科实践”的要义表现,一是在内容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科知识要联系学生经验和生活实际、社会发展,特别是要把学科知识置于学科真实的情境之中,从而让知识活起来;二是在方式上,坚持知行合一,强调动手实践和做中学,让学生动起来,用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学习,在探究、操作中解决问题、获得真知;三是在目的上,强化学以致用、学以待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真能力、真本领。“学科实践”的实质是要实现学生知识学习方式和路径的翻转,让学生真正像学科专家一样在学科真实的问题情境之中实践、探索和思考。学科实践才是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根本路径,学科实践是重建教学论的“引擎”,是引领教学论发展的“灯塔”。相对而言,“素养”是就教学方向而言的,“学习”是就教学主体而言的,“统整”是就教学内容而言的,“实践”是就教学方式而言的,这是当前育人方式变革的四个关键词,实现这四个转向也是育人方式变革的核心任务。

    篇六:育人方式变革教育实践论文

      变革育人方式,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实

      践研究

      摘要:在现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学生的就业环境日趋复杂,那么学校需要根据时代背景和社会发展现状,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这样,学校培养的人才才能满足社会就业的需要。那么学校的育人方式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是推动学校特色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学校首先要做的就是改革育人方式。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变革育人方式,推动学校特色发展的主要实践路径,希望能够提升现代综合高中的育人成效,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就业、择业能力。

      关键词:育人方式;特色发展;教育创新;实践研究

      在现代基础教育工作不断创新开展的过程中,育人方式主要是教师的课程讲解模式、课堂评价模式以及实践训练活动的开展模式,良好的育人方式是增强学校育人特色、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前提,教师整合适合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水平的育人方式,使学生能够高效学习,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但是在当前,众多学校的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学生基数的增加导致学生的教学习基础参差不齐,传统的育人方式模式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需要根据行业需求和学生特点,不断改革育人方式。

      一、新时代下学生群体基本发展特点

      (一)基础知识水平差

      在综合高中不断扩招的过程中,众多学生的个人学习水平参差不齐,那么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很多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往往文化知识基础都比较差。虽然相应的文化课程比普通高中简单,但是不少专业课程内容仍然具有逻辑性的特点,很多课程内容晦涩难懂。那么很很多学生的基础知识不足,导致学生的课程掌握不足,经过多次尝试,仍然很难揭开专业课程内容的神秘面纱。有些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不愿意主动学习知识。

      (二)对未来没有规划

      在当前很多学生受到个人生活经验和年龄阶段的限制,对个人的职业发展缺乏必要的规划。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家长的过度干涉,因此,大多数学生在入学时都很困惑。他们不知道进入综合高中的意义或生活方向。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学生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每天都要面对学习和生活。此时,教师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学生,让他们了解学习的意义,学生就不会参与学习、探究学习专业知识的必要性,甚至辍学。

      (三)学习氛围不足

      在现代社会经济和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以手机为代表的各类信息重点逐渐普及应用。那么很多学生开始拥有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等设备,很多家长本意是希望学生整合网络资源,好好学习。然而,但是大部分学生只是应用相应设备开展不同的娱乐活动,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学生不能认真学习知识,教师的育人模式成效也就十分有限。

      二、当前学校特色发展制约因素

      (一)教师备课存在问题

      备课是教学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教师备课的方式和态度直接决定着课程的质量,影响着教学效果。在当前,因为众多学科教师从事某一学科的时间很长,有些老师甚至不用看教材就可以背诵所教的知识。因此,一些教师有一种错觉,认为他们根本不需要在课前备课,只需要依靠自己的经验来教学。此外,在备课时,一些教师只是从网上收集其他教师的一些教学计划,而不会自己制作备课内容。教学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行业的发展。在这种备课模式下,教师准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也没有融入行业的最新知识,导致教师备课的徒劳。

      (二)作业评价方式片面

      在学校的育人工作开展过程中,作业的目的是检查和填补空白,巩固更多的知识。然而,目前学校的作业和作者的评价都是敷衍和片面的。首先,在布置作

      业时,教师没有深入分析学生的情况,为学生布置个性化的作业,而是按照传统的教学安排直接为学生布置刻板的作业。其次,教师没有注意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让学生完成实践作业,导致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受到限制。最后,在评估学生的作业时,老师只根据标准答案给学生打分,而不分析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想法和问题的原因,并据此为学生写评论。教师评价的片面和敷衍会打击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从而对教师布置的作业产生负面影响。

      (三)听课评课态度敷衍

      成为一名教师后,这不是学习道路的终点,而是另一条学习道路的开始。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学校通常会安排教师听其他教师的讲座,并对其他教师的讲座进行评估。在相应的听课和评估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自身教育工作的不足并有效创新。然而,目前学校普遍存在着教师听课效率低下、对其他教师评价敷衍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教师所听的课程与其专业相同,教学内容相似,难以吸引他们的兴趣。此外,一些教师认为指出其他教师的教学问题会冒犯他人,因为他们在评估中盲目同意他人的观点。这就导致教师的听力和评价已经成为一种形式,不能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三、推动学校育人方式变革的主要策略

      (一)加强备课管理,提升备课效率

      提高学校人才培养水平,首先要让教师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备课。这就要求教师在接手每一堂课之前了解学生的基本知识水平和个性特征。其次,在教学前,教师需要仔细研究教学内容,通过网络平台了解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最新专业知识,并将其融入教学设计。最后,教师在备课方面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丰富备课内容,选择更符合教学现象的教学方法,教师还需要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和讨论。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教师寻找资源的渠道,而且可以解决教师备课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在育人方式方面,学校需要细化教师备课环节,要求教师为每堂课准备新的教学设计,通过网络渠道寻找素材,丰富教学内容。此外,学校还需要要求教师采取集体备课的形式,以加强对教师的监督,提高教师备课的效率。

      (二)丰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模式直接影响学校的育人成效。因此,在育人方式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学校也需要注意让教师了解新的教学模式,不断为课堂注入活力。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自己所教授的课程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应主要选择情境创设、案例分析和实践教学模式。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融入课堂,掌握相关知识,具备相应的能力,成为行业需要的人才。

      (三)完善评价方式,发挥作业价值

      学生作业是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结果的综合体现。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的作业时,不仅要根据分数或对错进行肤浅的评价,还要还原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和观念,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和知识,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因此,在创新课程育人方式中,学校首先应该让教师正视课后作业,把它作为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准备好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其次,学校应该要求老师仔细检查每个学生的家庭作业,总结学生家庭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解释。此外,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有限。在实际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有一些问题。因此,学校也应该要求教师随时通过网络渠道帮助学生答疑解惑。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充分掌握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从而充分发挥作业的价值,增强育人成效。

      结语:

      综上,创新学校育人方式是提高学生人才培养水平、推动学生特色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学校需要深入分析学生的特点和当前育人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备课管理、丰富教学模式、改进评价方法、重视听评课、加强实训管理等方面积极进行改革。这样,学校教师就可以认识到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加以纠正,不断加强对学生的管理,提高教学水平,推动学生成为行业需要的人才,从而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

      参考文献:

      [1]卜健.创新驱动特色发展着力变革育人方式[J].上海教育,2021(15):3233.

      [2]陈如平,牛楠森.普通高中发展与特色高中创建的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20(09):33-35.

    篇七:育人方式变革教育实践论文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仲玉维来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9年第04期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立德树人是我们党对教育根本问题的时代性回答。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来探索育人方式改革与创新,对育人方式进行改革是当前和今后普通高中发展必须面对的课题。

      普通高中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基石和支柱。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的意义。长期以来,高中教育存在着应试现象普遍存在、学生创新能力不足、千校一面等问题。

      “当前普通高中教育直接受高考指挥棒的导向,应试升学的过度功利性倾向明显,育人方式单一,严重制约了高中教育的多样化发展,从长远看影响了国家人才培养和现代化建设。”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马涛副院长指出。

      当前高中发展面临众多问题,如不利的社会环境造成的矛盾、学生学习负担压力较重等。特别是新高考制度下学校改革面对新的问题,包括学生的选考指导、学生的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建设与教学安排的新挑战、学生班级形式的重建、不同类型水平学校推进的模式和方式的差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裴娣娜团队曾对4市53校12699名高中生问卷调查发现,高中教学仍然多数采取讲授式,学生在课堂中不积极,而对毕业生的调查显示,他们缺乏主动参与、缺乏质疑、缺乏合作与互动。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进一步聚焦育人方式改革这一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明了方向。《意见》强调“要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深化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对新时代普通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当今社会的发展,对高中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中阶段学生个性发展等都提出了迫切需求。当前大部分地方的高中教育已经实现普及,普通高中教育已经进入到以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为重点的新阶段。必须把握好定位,厘清普通高中未来发展方向,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变革,提升育人水平和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新时代我国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迫切任务,也是每一个普通高中教育工作者的艰巨使命。

      北京市普通高中教育已经从精英式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在大众化教育阶段,学生之间的差异包括学业水平上的差异越来越明显。所以,要大力推进高中多样化发展,打破“千校一面”的局面,强化特色办学,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教育必须从“育分”走向“育人”,这才真正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育分”到“育人”的转化,实际上讲的是育人方式的问题,但这种转化有它独特的价值取向。“育人方式一字之差,但更多体现的是在某一种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引导下的具体路径问题、机制问题、甚至是具体的一些措施问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如平如是说。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马涛副院长一语中的:只有多个口切入才能撬动普通高中学校育人方式的转型。这包括以育人体系构建、课程开发、教学模式创新、学生发展指导、评价体系建构等,要构建多样、丰富、可选择的课程体系,开发满足不同学生需求的课程。通过课程的开设,促进教师思想的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学校管理方式等各个要素的改革。

      要探索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增强学生的任务学习和综合性研究性学习,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要吸取利用信息技术,建设智慧教育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要积极探索选课走班等教学组织形式带来的教学模式的变化,以教学方式的变革带动整个学校育人方式的转型;要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和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做好、用好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而非单纯地唯分数、唯升学。在学校评价上也应该打破单一的学业成绩为标准的分层评价,引导学校分类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推动普通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创造普通高中教育的良好生态。

      面对改革的大环境,普通高中要积极利用各种资源推进学校发展。主动积极探索改革,回归普通高中的本源。教育在改革过程中要坚持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尊重和促进不同学生的差异性选择,满足和保证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和全面发展。积极鼓励学校开展多样化改革,在育人方式转变的同时,坚守教育教学的本真规律。

      开设多元立体的课程体系、注重留白的课堂教学以及着眼学生自主个性的发展新型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的这些改革点正是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变革的立足点和创新点。学校参加了裴娣娜教授领衔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点)课题“我国基础教育未来发展新特征研究”,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成果,并于2018年12月20日发布成果,将研究成果汇集成了《勇毅笃行;大志大成》一书,10个章节30多万字。

      基于发展阶段审视的历史梳理,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对探索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之路有两点思考。第一是从主体教育到“三力模型”,研究主题以人为本、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基于突破现实基础教育的困境和窠臼,诠释“中国基础教育未来发展”这一核心概念,将基础教育未来发展、区域性战略谋划、高品质教育作为关键词。立足未来的时空,在前40年基础上预测后20年,探讨中国基础教育未来发展之路;第二是探讨中国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的基本轨迹。改革开放40年,中国基础教育创新发展之路,一个层面是国家层面,称它为改革突围、深化体制改革,包括基础、平台、环境;另一个是从项目研究的层面,称之为创新突围。裴娣娜教授认为,北京三十五中教育改革是时代潮流的一个典型代表,代表了当前国内研究的最高水平。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三十五中10年间通过课程建设推动育人模式变革,带动学校走出特色发展道路的历程。学校的课程建设和学校发展的改革创新成果,是带有原创性的、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生动丰富的创造,为课程变革和学校转型提供了很好的样本。”教育科学出版社郑豪杰副社长同样给予了高度的点评。

    篇八:育人方式变革教育实践论文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育人模式改革大讨论活动总结

      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的加快,高等教育在取得令人瞩目成绩的同时,也面临了一些亟待探讨和解决的新课题。如,视培养人才为“根”、“本”任务的高等学校,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么样去培养人才?如何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的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对整个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从而培养出社会共同期盼的创新型人才?这些也是时代赋予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研究这些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最核心的教育改革,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切入点,使人才培养模式有新的突破。高等教育必须围绕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来设计,首先还得回归到大学的本源来思考。到底什么是大学?徐显明教授在上任山东大学校长后有一段精彩讲话,可谓推心置腹,令人感慨:大学,即为大学之“大”,和大学之“学”。大学之大,首在大德,其次在大学问,最后还在于“大树”(好的学统)。大学的学,首先是学府,不是政府,不是食府,不是企业。不能是服从模式,不能是利益导向模式,应是学术导向,要高度关注学人,即学者和学生。要用学术的标准,来秉承学术的理念,促进学校的发展。高校培养人才要有理想、理念,否则就会失去目标,失去坚守。一所真正的大学,应该成为思想的高原,科学的殿堂,人才的摇篮,精神文化的守护者、引领者。现在在一些高校泛滥起来的学术造假、学术功利、浮夸是对大学这块圣地的玷污与亵渎,是不为社会、不为良知所容忍的。所以,大学是学府,理应维护学术、学者、学人的利益,坚守良知,维护正义,不能随波逐流,随世俯仰。大学应永远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本科教育为本,把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置于突出的、首要的地位。

      眼下,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正处在从注重数量规模发展到注重内涵建设的转型期,当务之急是要真正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育人为本的转变;实现以知识为中心向以能力为本的转变;实现以传授为中心向以学习为中心的转变。要把教的创造性留给教师,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学生培养成有创新精神的人,是教师的历史使命。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教师的创造性恰恰要反映在教书育人的每个环节中。我们的教学,不只是为社会完成共性教育的任务而存在,而应使学生张扬个性。教师工作的价值应体现创造性;教学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知识学会学习,而不只是通过学习学会知识;教学的评价体系应该科学、多元,启动和提升人的自主、创新意识,而不能简单成为褒贬学生的手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育目的和学生身心健康的规律,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一定的技能,发展智力体力,培养思想品德的过程,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过程。教学过程有四个基本要素,即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与方法。与传统的教学过程相比,现代的教学培养过程必须发生一些变化。教师和学生不能再是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而应该能够平等对话,相互质疑,甚至相互批判、启发,共同指向学术的深入和一种共同为学术而献身的境界。

      第一,大学教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导与关键因素。要以教师的教学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为根基,以师德为保障,以教学专业的热情为调节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首先,要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反哺教学。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有效地把其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活动内容,即融入教学内容,带领学生进入学科的前沿。同时,用科研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和研究方法启发、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其次,要真正弘扬师德,让校园溢满大爱。在近年师德弱化的现实面前,要大力弘扬教师的职业道德。师德是一种大爱,只有在浓浓

      爱心的支撑下,教师才能潜心学术、锐意教学创新;只有在浓浓爱意的滋润下,学生才能发奋学习、持之以恒。再次,整个校园必须凝聚和凸显大学的创新精神,营造教学创新文化,维护和彰显教师的学术权力,让教师的创新意识得以蓄养、创新思维得以激发、创新个性得以张扬、创新能力得以提升。

      第二,改革教学方式方法,积极倡导研究性教学。研究性教学的核心理念是“教学与研究相统一”。因为研究性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以研究为基础,教师不但要搞科学研究,还要从事教学研究,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好学生来。除了教师要研究外,学生的学习也应基于研究。要在探索真理、寻求未知的过程中不断研究、不断创新。这样一来,研究性教学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它要求教师必须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向教学改革、人才培养中的“设计师、引路人、推进者、组织者”进行转变;要求教师提升科研能力,把科学研究的能力转变成育人的能力,这也是高校区别于其他专业研究机构的根本所在。高校的科学研究是具有育人性的;教学也是具有研究性的。教师必须具有“问题意识”,把对“问题”的思考、剖析、解决过程贯穿于育人的全过程,帮助学生提高质疑、析疑和解疑的能力。研究性教学对于学生的要求也今非昔比,学生坐在教室里光靠“眼睛看、耳朵听、背多分”的死记硬背方式不再奏效,而应广泛配合教师的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问题式教学,用研究的眼光,在课前有大胆的假设,有大量的学术文献阅读,有批判的思维,然后在课堂上和教师形成互动。所以,研究性教学只有充分依托研究性的课堂教学、研究性的实践教学、研究性的“第二课堂”等平台和载体,才能保障在研究的基础中获得高峰体验,进而得到知识和能力的总结和提升。

      第三,改革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和科研的有机融合。高校既是科学研究的基地,更是培养人才的殿堂。高等学校尽管具有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但其核心的任务、其灵魂还在于“育人”上。哈佛学院前任院长哈瑞•刘易斯在2007年出版的《失去灵魂的卓越》专著中,对哈佛大学进行了严厉而真诚的批评。他说,哈佛大学为了追求卓越的学术成就,重视研究生的教育,重视市场名利,轻视本科教育,轻视教学工作。确实,现在不少高校在追求开放办学、加强与社会紧密联系、高度看重科研带来的显性成果的同时,却对人才培养这样的“慢功夫”、“真功夫”淡忘了,不愿意在教育教学方面有太多的投入,因为在教育教学方面短时间内很难看到十分明显的成效。这就需要厘清认识,高校如果光做科研,不顾教学,那与我国专设的那些研究院、研究所有什么区别?高校之所以为高校,就在于它有着科研和教学紧密联系的优势,科研最后的指向应该是为培养人,即为育人服务的。那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无疑是错误的。而且,高校的教学和科研不能如“水和油”的关系相分离,而应该有机地、和谐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科研方法向教学方法的渗透、科研成果向教学成果的及时转化、科研团队向教学团队的和谐共生、科研平台与教学平台的互补共用等路径,实现教学和科研的有机融合,为培养高水平人才夯实基础。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特别是现在强调的拔尖创新人才,还必须从宏观层面做好专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准确知晓社会对高校专业的需求,重视行业对人才供需情况的反馈、预测和调整变化,注重学科间的交叉、融合等等;应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突破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推行文理融通、本研贯通,打破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层楼”的格局;应进一步促进课程集群化,以整体知识观为基础,打破课程壁垒和障碍,改变各门课程单兵作战的状况,促进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的有机贯通,实现课程组织方式从知识导向型向能力导向型的转

      变。第四,科学合理地制订培养制度。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全面推行学

      分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允许学生在指导性培养计划的框架内,自主选择学习课程、授课教师和上课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程。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它可创造条件,使学得好的学生飞得更高,学得不够好的学生能自主安排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和教学质量。它还允许学生在学习的范围上有一定的自由度。比如,尽管招生时我们规定了主修方向,但仍允许学生选择辅修方向,允许他们跨系、跨专业、跨学科选课,并且对某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可以允许其多选取辅修的课程,而少选其不感兴趣的课程。这样,就有可能做到因材施教,促进某些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迅速成才。国内外许多著名大师、科学家、发明家都是在某一方面自幼钻研而成,他们兴趣集中、精力集中,从而其研究能够进入很高的境界。学分制的弹性选课制有利于学生实现这个目标,这也符合人才天资不同、素质不同而因材施教的规律。当然,实行学分制,不管多么灵活,学生怎么选课,都必须坚决保证学生的基本理论学习和基本能力训练,这是不可动摇的。例如基础理论课的学习和能力培养,包括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等。诚然,实行真正的学分制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目前制定的教学计划、班级制度、学生管理和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等,都会因学分制的实行发生很大的改变,必须进行认真研究和改革。

      第五,适应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本科生导师制。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阶段,本科生导师制有助于彰显精英教育的品质与价值,是培养造就多规格人才、个性化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模式与机制。我国也有不少高校在积极实践与探索,但大多数采取的是导师与辅导员或班主任并存的管理模式,并且在职能划分上不明确,导致导师对自己的职责认识不清,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相互冲突。一旦出现问题,各类管理人员互相推诿,使得管理效率低下,导师作用难以充分显现。为了保证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质量,各高校一方面应对导师在一定教学期限内的任务完成量和完成质量进行评价;另一方面应对学生成长进步状况进行分析评价,以求从侧面反映导师制实施的质量与效率。至于在形式上,有“班主任+导师”、“辅导员+导师”、“导师+副导师”、“普通导师+专业导师”等,可以视每所高校的具体情况来定,其关键点在于做好分工合作,通过较为规范的制度建设来保证责、权、利的明确与统一。

      在我国,传统教育比较重视书本教育,不太重视启发和鼓励受教育者的主动创新精神;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对学生创造力的尊重、对学生爱好的尊重得不到重视。传统相应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做到把着力点、考核的关键点放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上,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就必须成为应有之义。对于教师的评价,我们在高等教育多元化的今天“,科研成绩”似乎成了对教师评价的主宰甚至是唯一的指标。高校在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甚至薪津晋升时,无不以教师发表的科研论文、取得的学术成就数量和质量作为砝码,教学水平和业绩却沦为“软指标”。晋级的重要凭据是“出版记录”,而不是教育的有效性和育人的重要性。所以,要真正做到以育人为中心,以教学为本,就必须尽快改变传统的评估激励机制和方式,用政策的导向性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改革的步伐。

      首先,教师教学的绩效评价必须用明确的政策和相关机制来体现,要由过去的常规性评价转向多样化评价。传统的教师评价指标一般由课程组织、信息传递、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激发兴趣等常规性指标构成。而今后,要体现在育人过程

      中的研究性、创新性、启发性、开放性、前沿性等特点。相应地,除了常规指标外,还要有展示学科发展前沿、评价不同流派学术观点、引入教师最新科研成果等反映现代大学教学特点以及教师教学个性风格、教学改革创新成份的指标,从而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与科学性。

      其次,对于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也要由“一考定全局”的传统终结性评价转向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全程评价。采用习题作业、学术问题研讨、随堂随机测试、社会调查、小论文、小项目或方案设计等方式,加强平时学习过程中的考查,提倡开卷、半开卷、口试、论文、讲座、答辩等多维度的考核方式,全方位地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考评,真正把考试模式由单一、封闭转向多元、开放。强调考试的灵活性、自主性、有效性、综合性,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考核不是对学生表现的终结评价,而是要促进学生的继续学习,充分体现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适当的情况下,也可以把传统的课外活动纳入正规的教育教学体系中,建立必要的考核、规范和激励措施,如设置研究性学分等。

    篇九:育人方式变革教育实践论文

      据此重新确立专业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师范教育与高职教育相融合育人模学前教育专业育人模式创新举措21四维一体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根据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学前教育专业形成学院为主体教育局推动行业协会指导托幼机构积极参与四维一体合作育人机制夯实课程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及学生学业评价等工作

      学前教育专业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

      InnovationandPracticeofPreschoolEducationProfessionalEducationMode

      ――TakeShanghaiXingjianCollegePreschoolEducationProfessionalasanexample

      HOUSuwen,CAIHong

      (ShanghaiXingjianCollege,Shanghai200072)

      AbstractShanghaiXingjianCollegePreschoolEducationInnovationandPractice

      since2019tocarryout"teachereducation"and"vocationaleducation"theintegration

      ofpre-professionaleducationmodel.Professionalre-establishprofessionalstandards

      ofeducationbeforevocationalcollegestodeveloptrainingprogram.Constructionof

      "Teachereducation"and"vocationaleducation"theintegrationofpreschooleducation

      curriculumsystemandfosterprofessionalisminternet.Meanwhile,theProfessional

      Instituteasthemainform,thecountyDepartmentofEducationtopromotethe"one

      dimensional"cooperationmechanismforindustryassociationstoguideeducation,

      childcareagenciestoparticipateactively,effectivelyenhancethequalityof

      personneltrainingfortheNationalVocationalTrainingprofessionalsfrompreschool

      toleadingandexemplaryrole.

      1学院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育人模式创立背景

      2019年,上海市由于幼儿师范院校撤并与出生人口高峰导致学前教育师资短缺。学院经上

      海市教委批准开设全国首批、上海唯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由于人才培养定位、学制、学情不同,

      以及师范教育特殊性,专业开办之初就遇到不能简单沿用传统师范教育与职业教育育人模式问

      题,必须剖析“师范教育”与“高职教育”相融合全新育人模式。

      2019年学前教育专业开展“师范教育”与“高职教育”相融合学前教育专业育人模式创新

      与实践。在特聘系主任、华东师范大学王振宇教授带领下,专业对300家幼儿园用人需求调研

      将培养具国际视野、时代特色与职业能力幼儿园一线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目标。据此,重新确立专

      业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师范教育”与“高职教育”相融合育人模式。

      2学前教育专业育人模式创新举措

      2.1“四维一体”合作育人机制创新

      根据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学前教育专业形成学院为主体、教育局推动、行业协会

      指导,托幼机构积极参与“四维一体”合作育人机制,夯实课程建设、实践基地建设及学生学业

      评价等工作。

      2.2创建课程体系,落实育人模式

      学前教育专业根据自身职业教育院校特点确立理论课程精致化、专业技能课程职业化、艺术

      教育学前化、实践课程系列化原则,重建课程体系,在全国开创《学前教育思想史》《幼儿行为

      观察与指导》《幼儿钢琴弹唱》《0-3岁儿童早期教养》等课程,落实育人模式新理念。

      2.2.1理论课程精致化

      从幼儿园教师终身发展需要来看,必须掌握扎实理论素养。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建设

      对理论课程改革要求是精致化。2019年,专业在全国首创了《学前教育思想史》,并邀请华东师

      范大学专家专门编写《幼儿教育思想史》教材。该课程将传统学前教育专业一般开设《中国幼儿

      教育史》《外国幼儿教育史》等内容进行融合与精炼,重点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懂得教育思想演

      变,培养科学儿童观与教育观。

      2.2.2专业技能课程职业化

      在专业课程建设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强调在讲授必要

      知识与原理同时,培养与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2019年专业在全国率先开设《幼儿园教育活

      动设计与实施》《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0-3岁儿童早期教养》等课程。以《幼儿园教育活动设

      第1页

      计与实施》为例,基于学生前期教法课学习,让学生学会剖析幼儿园教材主题、组织与安排集体活动,备课、上课、评课等技能。

      2.2.3艺术类课程学前教育化2019年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幼儿钢琴弹唱》是学前教育专业艺术类课程学前教育职业化首创举措。课程强化学生钢琴弹唱、伴奏与即兴编配等综合技能,适应当前幼儿园对幼儿教师音乐教育能力要求。课程形成三本系列化教材,在全国150家学前教育专业院校与幼儿园使用,总发行量近6万册。课程教学团队于2019年被评为上海市市级教学团队。2.2.4实践课程系列化重视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特色,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关键。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按照学生认知规律与幼儿园教师成长规律,从基础到专业、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单项到综合,循序渐进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关键技能不断深化,共同促进学生实践技能及实践智慧提高。2.3幼儿园教师职业素养培育平台创新学前教育专业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专业实践,支持学生专业特长发展,鼓励学生用专业能力回报社会为理念,创新五大幼儿园教师职业素养培育平台:(1)围绕“为人、为学、为师”,开展系列主题班会,渗透对学生师德教育。(2)以社团活动为特色,加强培养职业技能。其中“合唱社”“舞蹈社”屡次获得“上海市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3)根据各年级学生专业能力水平,举办钢琴弹唱、幼儿美工制作、幼儿舞蹈创编、说课等比赛,激励学生专业特长发展。(4)以毕业汇演为舞台,全面检验学习效果。毕业汇演内容有幼儿钢琴弹唱、幼儿舞蹈、儿童故事表演、幼儿体操、儿童音乐剧表演等。在历年毕业汇演中,市托幼协会领导与幼儿园园长、对学生在毕业汇演中所表现出来扎实基本功表示赞赏。(5)开展志愿者服务,强化社会责任。以志愿者形式募心社,2019年以来先后在上海市普陀区悦苗寄养院、闸北区彭浦镇阳光之家、闸北区哈贝早教中心、宝山区海博幼儿园等服务基地,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专业帮助。3学前教育专业育人模式保障3.1研教互动,夯实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承担国家级、市级课题12项,课题内容涵盖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课程建设、教材开发、教学方法改革、课程考核改革等,以学术研究为引领,并将研究成果及时纳入人才培养工作中。同时,80%专业教师在幼儿园进行挂职锻炼,具备扎实对学生实践活动指导力。。3.2内外联动实践教学基地构建根据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要求,专业努力构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1)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目前,已建成四大类综合实训室,基本具有仿真模拟幼儿园教室教学环境;艺术实训室,设备总值达1125万。实训室占地面积约为31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450名学生。(2)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前教育专业己经挂牌有10所幼儿园,如芷江中路幼儿园、安庆幼儿园、音乐幼儿园、浦东新区东方幼儿园等校外实践基地。此外,专业依托各区教育局为学生安排见实习幼儿园200多所。4育人成果推广应用效果4.1创新实践,为全国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育人模式起到引领与示范作用(1)专业在全国率先创立“师范教育”与“高职教育”相融合学前教育专业育人模式,为全国340家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起到引领与示范作用。国内同类院校教师400多人次来学院进行中短期学习。其中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在我专业学习后建设课程《钢琴弹唱》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2)专业为高职院校开办学前教育专业提供具首创性、实用性全新课程与配套教材。近年来,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近年来与幼儿园专家及一线教师共同进行了优质核心课程教材开发两大系列10本教材。其中《幼儿钢琴弹唱》被评为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遴选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钢琴即兴弹唱》被评为全国“十二五”规划教材,被全国150家学前教育专业院校使用,发行量近6万册。《幼儿卫生与保健》《幼儿美术教育》等教材作为全国学前教育专业高职高专统编教材全国各地师范院校广泛使用。

      第2页

      4.2弥补短缺,为地方学前教育发展输送高质量学前教育人才(1)学前教育专业至今培养9届毕业生,共3277人。毕业生教师资格证获得率与就业率均在99%以上,高级育婴师职业资格证获得率80%以上,专业对口率95%,事业单位进编率87%,就业稳定率90%以上。毕业生遍布上海市500多所各级各类幼儿园,占每年新进教师总数近50%,较大程度缓解了上海由于幼儿师范院校撤并与出生人口高峰导致学前师资严重短缺现象。园方对毕业生总体满意率93.2%。100多位毕业生担任幼儿园保教主任、教研组长。(2)学生在校期间在各级各类专业比赛中屡获殊荣。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获“全国首届师范生职业技能大赛”特等奖、一等奖、最佳说课奖;学生连续四届获全国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优秀毕业论文评选一等奖;学生连续三届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上海市艺术活动作品类一等奖;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上海市活动优秀社团。4.3育人拓展,师生用专业能力积极回报社会(1)学院经上海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批准设立上海市级“高级育婴师”鉴定站考点,已承担3466人次鉴定。(2)2009年舒仙桃等老师教学录像在上海市社区教育资源征集评比中获二等奖,在上海各区县200多个社区学校中广泛使用。(3)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与校外实践基地幼儿园骨干教师共同开发《幼儿钢琴弹唱120首》、《幼儿园手工平面剪贴》等教材,被上海市200多所幼儿园作为教师教学参考书。(4)学前教育专业师生为特殊儿童提供专业指导,连续4年获得上海市肢残联颁发“上海市智力助残先进集体”称号,积极投身2019年上海世博会、上海学前教育年会、上海亲子嘉年华、上海市早教节等志愿者活动,用专业能力回报社会。

      课题项目:本文系上海行健学院《“师范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学前教育专业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教学成果之一。课题于2019年获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职业教育)一等奖,团队成员:蔡红、侯素雯、郭宏、李佳、舒仙桃。该项目设计与实施获得华东师范大学王振宇教授专业引领,在此表示感谢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1、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2、“我欲”是贫穷的标志。事能常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3、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人生至愚恶闻己过。

      第3页

    篇十:育人方式变革教育实践论文

      转变育人方式--提高教育质量(总7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转变育人方式,,提高教育质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在教育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教育发展新的价值取向,深刻反映了当今时代发展的趋势与教育的本质特征。

      以人为本的教育质量观改变了传统教育中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人的能力培养、人格养成和全面发展的倾向,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育人质量作为評价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明确了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的新要求,开拓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境界。

      内涵发展、质量提高的根本途径是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关键环节是转变育人方式。要以转变人才培养观念为前提,以转变教育教学方式为重点,以转变学校管理模式为支撑,以转变教育評价制度为关键,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守教育的本位价值和基本原则,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

      2

      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推动教育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转变人才培养观念转变育人方式,要求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全面发展观

      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和系统培养观念,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多样化发展和全过程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造适合人才成长的教育。

      适合每个学生成长需要的教育,应该是能够体现多样性、个性化的教育,应该能为每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性格和志向的学生提供相适应的学习和成才机会。

      适合每个学生成长需要的教育,要求在教育发展中既要尊重教育规律,更要尊重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既要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重视他们的能力培养、人格修养和身心健康;既要关心学生当前的表现,更要关心他们长远的发展;既要面向全体,更要区分层次、尊重个性。注重面向人人,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使教育能够满足每一个学生成长的需求和发展的期望。

      转变教育教学方式转变育人方式,要以转变教育教学方式为突破口。坚持以教

      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为着力点。改进教学方法,变灌输式、被动式的教学方式为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转变

      3

      学习方式,注重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促进发展为目的,引导学生多样而富有个性地学习,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转变师生交往方式,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转变成“价值引导—主动参与”的关系,从单向传授转变为互动对话,以学定教,教学相长。

      转变育人方式,要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三级课程结构完备、有序衔接、优势互补的课程体系。在确保国家和地方课程设置、安排的基础上,立足于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开发校本课程,增加课程的多样性、适应性和选择性,使学校课程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有利于学校特色、风格的形成。

      转变教育教学方式,要直面现实,破解难题,高度重视并下气力解决好“减负”问题。要积极推动“减负增效”工作,改革课堂教学,减少课堂教学的低效环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改革作业的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选择机会和自由发展空间;改革考试方法,增强考试的教育性、激励性和发展性;逐步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加大“减负”政策、措施的执行和监督力度。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不仅要为学生减负,也要为教师减负,要切实通过改革创新,减轻师生的身心负担。

      转变教育教学方式,要求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德才兼备,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

      4

      任务来抓;变说教式为体验式,变被动发展为自主发展,变注重形式为注重实效,提高学生快乐学习、幸福生活、主动发展的能力。

      转变学校管理方式转变育人方式,要求转变学校管理方式。《规划纲要》明确

      要求: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是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树立“管理促进发展”的理念,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核心任务,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努力克服教育管理功利化、行政化、模式化的倾向,扭转牺牲学生和教师的快乐和健康,换取学校的升学率;牺牲多数师生的发展权益,换取少数人的功名;牺牲学校的长远发展,换取眼前利益等错误做法。要真正把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机制,应有利于维护学生的合法权利,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有利于促进每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学校管理应改变以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为主的管理方式,根据教育规律和办学目标,运用科学与人本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和策略,整合资源、创造条件、优化管理,使制度机制服务于人的发展。学校管理的核心要素是人的管理,关键是教师队伍的管理。学校管理要坚持教师优先原则,不仅要关注教师工作业绩,更要关注教师专业精神,关注教师专业成长。要以教师为本,满足教职员工

      5

      合理的发展需求,努力形成融洽、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要加强学校的民主管理,改变以命令、控制、束缚为特征的刚性管理手段,代之以尊重、信任、理解、宽容、激励等柔性的管理手段,要从抓好教师行为方式的变革入手,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心教师、服务教师、发展教师、成就教师,让学校成为教师幸福工作的精神家园。

      转变学校管理方式,要创新管理制度和机制,强化教学资源配置,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现代化水平。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挥校长的聪明才智和首创精神,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确立清晰的学生培养目标和学校办学目标,以思想引领发展,以目标凝聚力量,以改革增强活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科学发展。

      转变学校管理方式,还要理顺政府、学校、社会的关系,关键是激发学校办学活力。重点要明确各级政府责任,做到统筹有力、权责明确。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机制,改变过去直接管理学校的单一方式,综合应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措施,维护教育公平和教育秩序。积极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实现依法治校、自主管理,促进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转变教育評价方式转变育人方式,必须抓住转变評价方式这个“牛鼻子”,坚

      6

      持育人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注重发挥評价的教育、引导、激励、改进功能,淡化选拔、甄别的功能,探索构建发展性評价体系,以科学、全面的評价指导教育教学管理改革。

      转变教育評价方式,根本是要改革学生評价,要倡导并践行新课程的評价理念,促进評价功能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評价内容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多方面发展的潜能;評价技术从过分强调量化转向更加重视质性的分析;評价方式从只重视纸笔考试转向开放及多样化;評价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凸显評价的育人功能。

      转变教育評价方式,重点是要改革教师評价,要把关心学生成长,促进学生发展作为評价教师的关键指标,把教师科学有效地評价学生,作为評价教师教育效果的重要依据,引导教师树立全面而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評价观。由于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对教师的評价不能简单地采用量化評价,而应采用增值評价,更加注重过程,更加注重实效。学校对教师的評价应有利于调动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减轻教师的精神压力和工作负担,有利于增强教师的工作价值感和职业幸福感,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转变教育評价方式,关键是要改革学校評价。評价一所学校,既要关注其所取得的业绩,也要关注办学的理念;既要关注办学的规模、效益,也要关注教育公平;既要关注优秀的群体,也要关注后进的个体;既要关注当前的状态,也要关注未来的发展。教

      7

      育行政部门要改变单纯以考试分数和升学率評价学校的方式,改变以规模增长为主的发展思路和模式,更加注重提高教育质量。教育督导評价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引导学校不仅对升学负责,更要对学生发展负责。通过科学、全面的評价,引导学校依法治校、规范办学,同时鼓励学校办有特色、自主发展。

      总之,加快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推动教育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转变育人方式是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要重视改革的系统设计和整体安排,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课程教学改革为根本途径,以提高校长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为支点,合力促进首都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8

    篇十一:育人方式变革教育实践论文

    P>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转变育人方式,,提高教育质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在教育活动中的具体体现,是教育发展新的价值取向,深刻反映了当今时代发展的趋势与教育的本质特征。

      以人为本的教育质量观改变了传统教育中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人的能力培养、人格养成和全面发展的倾向,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育人质量作为評价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明确了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的新要求,开拓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境界。

      内涵发展、质量提高的根本途径是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关键环节是转变育人方式。要以转变人才培养观念为前提,以转变教育教学方式为重点,以转变学校管理模式为支撑,以转变教育評价制度为关键,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守教育的本位价值和基本原则,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推动教育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1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转变人才培养观念转变育人方式,要求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全面发展观念、

      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和系统培养观念,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多样化发展和全过程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造适合人才成长的教育。

      适合每个学生成长需要的教育,应该是能够体现多样性、个性化的教育,应该能为每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智力水平、不同性格和志向的学生提供相适应的学习和成才机会。

      适合每个学生成长需要的教育,要求在教育发展中既要尊重教育规律,更要尊重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既要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重视他们的能力培养、人格修养和身心健康;既要关心学生当前的表现,更要关心他们长远的发展;既要面向全体,更要区分层次、尊重个性。注重面向人人,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使教育能够满足每一个学生成长的需求和发展的期望。

      转变教育教学方式转变育人方式,要以转变教育教学方式为突破口。坚持以教师

      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为着力点。改进教学方法,变灌输式、被动式的教学方式为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转变学习方式,注重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促进发展为目的,引导学生多样而富有个性地学习,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

      2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学”为“我要学”;转变师生交往方式,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转变成“价值引导—主动参与”的关系,从单向传授转变为互动对话,以学定教,教学相长。

      转变育人方式,要深化课程改革。构建三级课程结构完备、有序衔接、优势互补的课程体系。在确保国家和地方课程设置、安排的基础上,立足于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开发校本课程,增加课程的多样性、适应性和选择性,使学校课程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有利于学校特色、风格的形成。

      转变教育教学方式,要直面现实,破解难题,高度重视并下气力解决好“减负”问题。要积极推动“减负增效”工作,改革课堂教学,减少课堂教学的低效环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改革作业的内容和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选择机会和自由发展空间;改革考试方法,增强考试的教育性、激励性和发展性;逐步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加大“减负”政策、措施的执行和监督力度。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不仅要为学生减负,也要为教师减负,要切实通过改革创新,减轻师生的身心负担。

      转变教育教学方式,要求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德才兼备,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来抓;变说教式为体验式,变被动发展为自主发展,变注重形式为注重实效,提高学生快乐学习、幸福生活、主动发展的能力。

      3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转变学校管理方式转变育人方式,要求转变学校管理方式。《规划纲要》明确要

      求: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是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树立“管理促进发展”的理念,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核心任务,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努力克服教育管理功利化、行政化、模式化的倾向,扭转牺牲学生和教师的快乐和健康,换取学校的升学率;牺牲多数师生的发展权益,换取少数人的功名;牺牲学校的长远发展,换取眼前利益等错误做法。要真正把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机制,应有利于维护学生的合法权利,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有利于促进每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学校管理应改变以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为主的管理方式,根据教育规律和办学目标,运用科学与人本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和策略,整合资源、创造条件、优化管理,使制度机制服务于人的发展。学校管理的核心要素是人的管理,关键是教师队伍的管理。学校管理要坚持教师优先原则,不仅要关注教师工作业绩,更要关注教师专业精神,关注教师专业成长。要以教师为本,满足教职员工合理的发展需求,努力形成融洽、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要加强学校的民主管理,改变以命令、控制、束缚为特征的刚性管理手段,代之以尊重、信任、理解、宽容、激励等柔性的管理手段,要从抓好教师行为方式的变革入

      4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手,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关心教师、服务教师、发展教师、成就教师,让学校成为教师幸福工作的精神家园。

      转变学校管理方式,要创新管理制度和机制,强化教学资源配置,加强科学管理,提高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现代化水平。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挥校长的聪明才智和首创精神,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确立清晰的学生培养目标和学校办学目标,以思想引领发展,以目标凝聚力量,以改革增强活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科学发展。

    推荐访问:育人方式变革教育实践论文 育人 变革 实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