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文档网 - www.qiying88.com 2024年05月20日 03:02 星期一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2年度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归档资料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2-06-29 15:25:0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度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归档资料,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度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归档资料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归档资料5篇

    【篇一】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归档资料

    民族团结进步宣传资料

    一、我国的民族国情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有1个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有五个民族自治区。

    我国56个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

    二、我国的民族关系

      内容: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相互关系:平等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石,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线,互助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保障,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

       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民族关系的具体措施:写入宪法、建国初期的民族问题的宣讲团,西藏的民族改革,西部大开发政策,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民族团结表彰大会等。

    三、我国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

      1.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平等的含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异同,都在社会生活中,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民族平等权利是广泛的汉利,它包含各民族当家作主,以平等的地位管理国家事务和地疗事务的权利,也包括各民族平等地享有发展经济、接受教育、发展科学文化事业等权利。我国在法律上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还采取多种措施,使各民族在实际生活中切实享受到真正的民族平等权利。

        2.维护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国家稳定的基础,是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保证。民族团结的主要内容是各民族要和睦相处,情同手足。民族团结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国家经常性地进行民族团结和民族政策宣传教育,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表彰活动,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禁止煽动民族分裂、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在各族人民中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问也相互离不开的观念。及时和妥善处理民族关系中的矛盾和问题。对进行民族分裂活动的,依法进行处置。

        3.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党和国家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国家基本的政治制度之一。实践证明,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我国的具体实际,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充分尊重、保障各民族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权利,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要继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经济发展是各民族自身发展的基础,也是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保证。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民族工作,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这既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我们社会主义民族政策的根本原则。国家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如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投资力度、实施对口支援与合作等等,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

        5.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根据民族工作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专业院校教育以及社会实践等多种渠道,培养了大批民族干部,促进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事业的快速发展。实践证明,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加强党的领导,做好民族工作,增强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有效途径,是推动少数民族各项建设事业发展的可靠保障。

        6.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语言文字平等是民族平等的重要标志和体现,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都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自治地方有使用民族语言文字的自治权,各民族公民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诉讼的权利,各类学校可以使用民族语言教学和开展双语教学,国家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发展实行扶持政策,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彼此的语言文字。

        7.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风俗习惯是民族特点的一个重要内容,表现在饮食起居、节日庆典、婚姻和丧葬习俗等方面。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有利于促进民族平等与团结,有利于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我国尊重各民族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防止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事情发生。对严重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宗教在少数民族中有广泛影响,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各民族公民有宗旺信仰的自由,信教与不信教的人地位平等。国家机关、社会团仁和个人都不得以各种方式和手段强制任何人信仰宗教或不信仰丢教。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依法对宗教事务进行管理。

    四、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各个民族饮食起居、礼仪交往的风俗习惯中,也有一些禁忌。这些禁忌是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成为约束人们行为的准则。比如,达斡尔族人和鄂温克族人忌讳用刀、剪等带利刃的东西指人;
    满族人、瑶族人、畲族人禁食狗肉;
    高山族人在祭祀、出猎、丧葬的时候忌吃鱼……特别提到的是,我国少数民族中的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保安族、撒拉族、东乡族十个民族信奉伊斯兰教,在饮食起居上也有忌食猪肉,不吃自死的动物和动物的血等禁忌。这些禁忌,是穆斯林民族兄弟的一种社会生活习俗。大家应该相互尊重,关照彼此的习惯和喜好,不要随便说三道四,更不能乱开玩笑。因为这样做,会极大地伤害民族感情,影响民族和睦与团结。同样,人口众多的汉族也有自己的生活习惯,也需要尊重。只有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才能避免产生误解、误会,才能赢得对方的信任。如果因一时不了解兄弟民族的风俗习惯,无意当中触犯了兄弟民族的禁忌,就要及时真诚道歉,求得谅解。但如果是故意冒犯少数民族的禁忌,破坏民族团结,情节十分严重的,那就违反了国家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五、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民族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牞维护社会公平和实现社会正义。民族团结的基础是平等牞团结的前提是根本利益的一致性牞即通过共同团结奋斗实现共同繁荣发展。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实现了各民族政治上的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具备了根本政治条件,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相互帮助,共同因素会不断增多,但民族特色和民族差异、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差距将长期存在。这些差异和差距的存在,必然影响各民族的利益关系和民族团结,从而影响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始终要充分认识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民族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形成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如果没有各民族的团结,就不会有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更不会有互助互利的社会风尚。也就是说,没有各民族的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就不可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目前,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2004 年,我国民族自治地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全国平均数的67.4%,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数的71.4%。因此,我们必须以民族团结为前提条件,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和谐社会。

      民族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各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统一,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团结,领土的完整,国家的统一,都是以各民族的团结为基础的。没有各民族的团结,中国就会陷于动乱和分裂,中国就不成其为中国。只有团结才有凝聚力。团结则兴盛,分裂则衰败。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民族问题还将长期存在。同时,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成为影响我国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西方敌对势力不愿看到我国的强大,总是利用民族宗教问题企图对我国实行“西化”和“分化”,并策动极少数分裂主义分子从事分裂活动,危害社会的安定和祖国的统一。因此,我们要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的民族政策和爱国主义教育,坚持“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原则,积极开展反对分裂主义的斗争,以增强国内各民族的团结,维护祖国的统一,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六、安徽省少数民族情况

       安徽省属少数民族散居省份,55个少数民族成份俱全,现有少数民族常住人口39.56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0.66%。回族、满族、畲族为我省世居少数民族,其中回族人口最多,约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83%,居全国第9位。少数民族在全省呈“大分散、小聚居”状分布,沿淮淮北多且相对集中,沿江江南少而分散。全省现有9个民族乡(场)、1个民族农场(享受民族乡待遇)、136个少数民族聚居村、116所民族中小学。

    七、 我县少数民族情况

    我县居民历代均为汉族,抗日战争后始有少数民族迁入。如今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保安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八、各族青年如何自觉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促进者?

    维护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一名青年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

    1.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更多地了解掌握民族理论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不断增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我们要立足本职,以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我们要坚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以实际行动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我们要在学习了解兄弟民族不同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在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中消除不应有的误解或偏见,在相互沟通和相互帮助中增进各民族的团结友谊。

    3.我们要坚持原则、明辨是非,旗帜鲜明地与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是对社会主义法制的严重践踏,是对人民根本利益严重损害,是对国家安全的严重危害。我们每一个青年都要头脑清醒,擦亮眼睛,认清各种破坏势力的险恶用心和反动本质,不信谣、不传谣,不受坏人挑拨煽动,不发表伤害民族感情的言论,更不能参与违法犯罪活动。我们要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涉及民族因素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和谐因素。

    只要我们每一个人自觉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促进者,中华民族就一定能够形成坚如磐石的团结,拥有坚无不摧的力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篇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归档资料

    阜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创建民族团结进步

    模范单位(2015-2017)三年规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新时期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根据阜创建办〔2015〕8号《关于在全市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届满零基创建工作的通知》的通知》,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大力弘扬民族团结模范单位和个人的先进事迹,激励全校各族干部更加坚定地高举爱国主义和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促进我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创建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宗教政策,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围绕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学校工作有机结合,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积极组织广大教职工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活动,增进各族师生的大团结,优化发展环境,推进学校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奠定基础。

    二、总体目标

    认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通过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活动,积极营造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良好氛围,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活动的过程,变为不断推动民族团结事业进步和学校工作全面发展的过程,形成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强大舆论和良好社会风气,把创建活动与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的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全面开展区、州、市三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活动,力争2015年实现创建市级、州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优秀等级,到2017年,创建为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并鼓励广大教职工争创阜康市民族团结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三、创建措施

    1、按照统一部署,结合实际制定学校创建方案,明确创建目标、任务、方法步骤、组织领导和工作要求,组织召开动员会,并大力宣传关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指示精神和学校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创建目标,在校园内营造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的浓郁氛围。

    2、将宣传活动纳入党总支学习计划,进一步澄清历史事实,统一思想认识,让各族教职工进一步感受到中央的关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不断增强学校各族干部的免疫力、鉴别力。

    3、深入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学校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列入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的重点。大力开展“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人民军队好、弘扬新疆精神、各族人民好”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这些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使民族团结深入人心。

    4、深入开展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和新疆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的“六史”宣传教育,组织好《新疆历史》、、《“四个认同”教育读本》、《民族理论常识教育》等教材的学习。

    5、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要立足引导,重在教育。坚持专项教育与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相结合;
    课堂教育与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相结合;
    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与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相结合;
    过程、方法与目标相结合;
    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
    统一要求与体现各民族和地区的特点相结合;
    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情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要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巩固,注重实效。

    6、统一思想,增强认识。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是,使我校各族学生思想认识和行为自觉地统一到党和国家的要求上来,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历史、文化的了解,促进56个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相互交流、继承和发扬;
    增进各族学生对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伟大祖国历史的认识,增强各族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及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
    在社会交往中,具备正确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素质;
    自觉维护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关系,促进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祖国繁荣昌盛。民族团结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民族政策,按照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重视中华历史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加深师生对民族团结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不断丰富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使各族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
    加强 “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教育;
    了解和把握在处理影响民族团结问题的事件中坚持“四个维护”(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原则;
    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活动,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

    7、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慰问离退休老教师活动。认真做好扶贫解困工作,把党的恩情、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送到离退休老教师当中。

    8、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周。包括田径运动会、技能大赛、篮球赛、足球赛、校园艺术团等各种活动,广泛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形成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

    9、加强教育管理,提高教学成效。加强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努力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考证率和就业率,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增强阜康市职业技术教育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加速阜康市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

    10、改善办学条件,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积极争取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着力改善办学条件。为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关注民生、教育公平的体现,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进一步激发各族师生感恩情感。

    11、打造平安校园,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着力提高学校的技防、人防、物防水平。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进一步完善安全制度和应急预案,使师生掌握基本的避险、逃生、防灾、自救、互救等自我保护技能。建立校园安全长效管理机制,为学校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提高学校的文化软实力。深入排查和化解矛盾纠纷,做好舆情分析和引导,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认真研究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做好信访工作的回复,依法按政策及时解决师生反映的突出问题。

    12、搞好宣传,营造氛围。积极宣传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提高全体教职工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认识,充分调动大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组织广大教职工参与组织的各种活动,学习宣传创建活动中的先进典型,及时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信息上报,做好民族团结教育的宣传。

    13、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座谈会,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在全校开展评选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科室和模范个人,形成人人讲团结、个个求进步的良好风气。

    阜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015年11月8日

    【篇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归档资料

    第三中学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规划

    拜城县第三中学

    2018年9月3日

    第三中学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规划

    为更好地做好学校创建第三中学团结进步先进学校工作,根据拜城县教科局下发的文件精神,促进我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创建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宗教政策,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围绕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与学校工作有机结合,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积极组织广大教职工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活动,增进全体师生的大团结,优化发展环境,推进学校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奠定基础。

    二、总体目标

    认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通过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活动,积极营造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良好氛围,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活动的过程,变为不断推动民族团结事业进步和学校工作全面发展的过程,形成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强大舆论和良好社会风气,把创建活动与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的创建活动结合起来,全面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活动,力争2019年实现创建县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优秀等级,到2021年,创建为地区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并鼓励广大教职工争创拜城县民族团结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三、创建措施

    1、按照统一部署,结合实际制定学校创建方案,明确创建目标、任务、方法步骤、组织领导和工作要求,组织召开动员会,并大力宣传关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指示精神和学校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创建目标,在校园内营造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的浓郁氛围。

    2、将宣传活动纳入党支部学习计划,进一步澄清历史事实,统一思想认识,让各族教职工进一步感受到中央的关怀、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不断增强学校教职工的免疫力、鉴别力。

    3、深入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学校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列入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的重点。大力开展“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弘扬民族精神、各族人民好”等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这些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使民族团结深入人心。

    4、深入开展党领导人民的奋斗史、创业史、改革开放史和历史、民族发展史、宗教演变史的“六史”宣传教育,组织好《“五个认同”教育读本》、《民族理论常识教育》等教材的学习。

    5、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要立足引导,重在教育。坚持专项教育与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相结合;
    课堂教育与寓教于乐的实践活动相结合;
    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与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相结合;
    过程、方法与目标相结合;
    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
    统一要求与体现各民族和地区的特点相结合;
    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情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要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断巩固,注重实效。

    6、统一思想,增强认识。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是,使我校学生思想认识和行为自觉地统一到党和国家的要求上来,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历史、文化的了解,促进56个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相互交流、继承和发扬;
    增进全体师生对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伟大祖国历史的认识,增强全体师生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及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
    在社会交往中,具备正确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素质;
    自觉维护我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关系,促进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祖国繁荣昌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民族政策,按照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重视中华历史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加深师生对民族团结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不断丰富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使全体师生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
    加强 “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教育;
    了解和把握在处理影响民族团结问题的事件中坚持“四个维护”(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原则;
    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活动,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

    7、开展“献爱心、送温暖”慰问离退休老教师活动。认真做好扶贫解困工作,把党的恩情、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送到离退休老教师当中。

    8、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包括田径运动会、文化活动、篮球赛、足球比赛、校园艺术展演等各种活动,广泛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形成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

    9、加强教育管理,提高教学成效。加强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10、改善办学条件,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积极争取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着力改善办学条件。为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关注民生、教育公平的体现,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进一步激发各族师生感恩情感。

    11、打造平安校园,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着力提高学校的技防、人防、物防水平。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进一步完善安全制度和应急预案,使师生掌握基本的避险、逃生、防灾、自救、互救等自我保护技能。建立校园安全长效管理机制,为学校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提高学校的文化软实力。深入排查和化解矛盾纠纷,做好舆情分析和引导,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认真研究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依法按政策及时解决师生反映的突出问题。

    12、搞好宣传,营造氛围。积极宣传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提高全体教职工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认识,充分调动大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组织广大教职工参与组织的各种活动,学习宣传创建活动中的先进典型,及时将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信息上报,做好民族团结教育的宣传。

    13、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座谈会,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在全校开展评选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科室和模范个人、模范班级,形成人人讲团结、个个求进步的良好风气。

    拜城县第三中学

    2018年9月3日

    【篇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归档资料

    围绕中心 突出重点

    唱响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

    市场环境所提供的创业机会是客观的,但还必须具备自身的创业优势,才能使我们的创业项目成为可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所具有的优势在于:XX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争创活动的发起城市之一,自1988年起,连续28年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周活动,迄今已荣获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市”荣誉称号。为巩固和发展创建成果,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XX市深入开展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五年规划》(2010—2015),按照规划要求,XX民委牢牢把握民族工作主题,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在全市不断掀起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新高潮。

    XX是民族大市。其特点:一是少数民族人口比例高。全市现有36个少数民族,人口53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31%。回族人口2.54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1.5%,回族人口总数位居全省第二,人口比例数位居全省第一。二是民族区域多。XX市下辖XX、桓仁2个满族自治县,1个民族乡(雅河朝鲜族乡)和6个享受民族乡待遇的镇。三是民族自治土地面积大。民族自治地区国土面积710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4.36%,比例为全省之最。四是历史文化悠久。桓仁五女山作为两千年前的高句丽开国都城,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XX、桓仁满族自治县均是满族发祥地之一。五是战略地位重要。桓仁满族自治县地处边境地区,战略地位重要。

    一、坚持政府主导与群众参与相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和社会化

    活动要求逐步制度化。制定了《中共XX市委 XX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的意见》和《XX市深入开展争创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市五年工作规划(2011年至2015年)》,建立了“各级党委和政府每年至少专门研究一次民族工作”,“定期召开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民族工作目标责任制”,“民委委员工作制度”等一系列民族工作制度,为创建活动持续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活动组织逐步规范化。成立了XX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对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行统筹协调,统一进行考核评比。组织、人事部门把民族团结情况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部门业绩的重要内容,与干部提拔、重用、奖惩相挂钩。通过这些措施,使创建活动有计划、有安排、有监督,逐步走上了规范化轨道。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族法律法规监督检查工作,特别是中央和省三部委《关于进一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意见》文件下发以来,我市能够严格开展贯彻党和国家民族政策自查自纠工作。2010年以来,省、市人大、政协先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等民族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进行了4次监督检查,听取审议政府有关情况报告7次,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在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工作。

    可见“体验化消费” 广受大学生的欢迎、喜欢,这是我们创业项目是否成功的关键,必须引起足够的注意。活动内容日益社会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是一项社会工程,只有全社会都参与进来,才能形成氛围,取得实效。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继续强调抓重点、抓关键的同时,努力扩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参与面、覆盖面和影响面,组织创建活动进社区、进厂矿、进学校、进军营,组织吸引各行各业、各族干部群众积极支持广泛参与,使创建活动成为和谐XX建设的主旋律、最强音。

    二、坚持政策宣传与典型引导相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始终适应时代新要求

    标题:大学生究竟难在哪?—创业要迈五道坎 2004年3月23日狠抓宣传教育,打牢思想基础。把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作为创建活动的基础性工作,重点开展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等“四项”教育。市民委制作了大型民族团结教育专题教育片《团结颂》,组织了全市10万人参与的民族知识竞赛,举办多次参加全省民族团结宣传月暨全市民族团结宣传周启动仪式,市委、政府、人大、政协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各级党校开设了民族理论政策课,定期举办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系统地对各级干部进行民族政策教育。

    大力选树典型,营造创建氛围。在全市289个社区中开展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社区活动,召开了全市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社区推进会,省民委副主任赵佐贤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投入资金近百万元改善部分社区办公条件,催生了平山区兴隆社区“民族和谐楼道”、溪湖区井泉社区“少数民族之家”、明山区程家社区“评选民族团结进步家庭”、南芬区细河社区“少数民族岗前培训基地建设”、高新区祥和社区“民族团结教育进高校、进万家活动”等一批特色活动,总结出了具有XX特点的“三三四”城市民族工作模式,丰富了创建活动内容。2011年5月,召开了全市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社区表彰大会,会议表彰了30个先进社区、30名先进个人和10个优秀组织单位。2014年召开了全市第九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大会表彰了民族团结模范集体40个,模范个人39名。在这些典型中,有替夫还债,致富不忘他人的全国道德模范标兵——XX满族自治县满族妇女武秀君,有爱心报社会、危难勇现身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XX消防支队朝鲜族警官金春明,有靠双手勤劳起家、无偿建立全市首个穆斯林厨师培训中心的回族企业家周金龙。这些感人的事例,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历史积淀,折射出了XX各族人民之间厚重的民族情谊。

    价格便宜些□ 服务热情周到□ 店面装饰有个性□ 商品新颖多样□三、坚持发展民族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蓄积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正能量

    4、如果学校开设一家DIY手工艺制品店,你是否会经常去光顾?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民委协调市直各部门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和《XX省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办法》,加大了对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在上级国家机关的帮助下、在民族地区各族群众的共同努力下,XX、桓仁满族自治县财政收入不断增长,人均收入不断提高,工业经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社会事业健康推进,各族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民族地区的科学发展受到上级国家机关、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关注。2013年7月第三届全国民族自治县(旗)科学发展经验交流会(北方片会)在桓仁满族自治县召开,南方60个民族自治县书记或县长、XX省8个自治县县长参加会议。桓仁满族自治县介绍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及社会事业发展的经验。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民委主任王正伟,对我市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
    对XX市坚持不断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活动和支持XX、桓仁满族自治县科学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桓仁满族自治县被国家民委确定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县。

    为了解目前大学生对DIY手工艺品制作的消费情况,我们于己于人2004年3月22日下午利用下课时间在校园内进行了一次快速抽样调查。据调查本次调查人数共50人,并收回有效问卷50份。调查分析如下:四、坚持改善民生和繁荣民族文化相结合,不断丰富民族团结创建活动新内容

    月生活费 人数(频率) 百分比市民委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群众最关心、最突出的民生问题,积极帮助解决特殊困难,保障合法权益。近年来,市政府先后投资1300万元异地重建原平山清真寺,在太子河畔建起东北“最美最好”的新清真寺(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陈广元大阿訇评语)。妥善解决了回民墓地扩建和朝鲜族文化活动场所等问题。全市少数民族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城市少数民族低保对象受到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关心、关爱和帮助,城市少数民族低保户、低保边缘户生活有保障。保障性住房、廉租房、棚户区改造优先安排少数民族低保户、低保边缘户、动迁户。XX、桓仁满族自治县养老保险覆盖面逐年扩大,新农保、新城保参保率分别达95%和98%。积极落实民贸优惠政策,扶持了XX天龙洞满族民俗村等一批民族工艺品生产基地,“十一五”以来,全市民贸企业享受贷款利率贴息1700万元,争取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资金1100余万元。

    繁荣文化生活,促进民族融合。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精神,市委、市政府责成市委宣传部牵头,督促有关部门加大对繁荣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全市共建成143个农家书屋,实现民族村100%全覆盖。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资金2120余万元,挖掘保护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3个。其中,桓仁五女山高句丽历史文化遗产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朝鲜族乞粒舞表演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省级“非遗”项目满族寸跷秧歌夺得央视《舞蹈世界》展演最高奖。近年来,辽砚、满族剪纸、核桃木雕、草编、版画等民族工艺品产业发展迅猛,已成为该地区民族特色产业,特别是满族剪纸创意产业园区的建成使用,目前已与国家汉语办公室达成合作意向,为全世界的孔子学院提供教材,将XX的剪纸作品推向世界讲堂。

    五、坚持完善少数民族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外来少数民族管理与服务工作水平

    在全市设立了40个少数民族服务站,服务外来少数民族。2010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做好新疆少数民族群众来溪务工经商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对全市30多名维族同胞开展定期走访,帮助解决就业、子女上学等一些实际困难,2010年以来,市民委领导出面协调5名维族儿童免费进入市重点小学就读,妥善处理了两起在我市经商的维族意外死亡事件。市民委还十分关心来自青海玉树地震灾区800多名藏族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发动少数民族企业家向玉树学生赠送学生服、书包等学习用品,民品生产企业为学校购买了8万余元的音响设备。为在XX科技学院岗前培训的新疆塔城地区270多名维族师生配备了回族厨师和服务员,组织他们参加“各族人民心向党、信教群众爱祖国”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文艺演出。

    (一)大学生的消费购买能力分析回顾几年来的工作,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必须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把全市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加快XX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上来;
    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切实改善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走符合实际、特色鲜明的发展路子;
    必须不断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基础,切实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必须切实加强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激发创造活力,推动民族工作科学发展。这些经验和体会,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坚持、完善和发展。

    (2) 文化优势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正视存在的问题。一是民族地区经济总量偏小,历史欠账较多,一些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比较落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二是经济结构不够合理,服务业发展速度慢、水平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任务较重。三是城市民族工作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凸显,服务管理难度日益加大。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将继续牢牢把握“两个共同”主题,积极探索新常态下开展创建活动的新方法新举措,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入开展。第一,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各民族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同繁荣进步,不断夯实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
    第二,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大力发展繁荣民族文化事业,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培育各民族共同理想,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壮大民族团结进步的精神力量;
    第三,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民族工作,大力营造团结和谐的浓厚氛围,为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2) 文化优势

    【篇五】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归档资料

    word 民族团结进步宣传资料

    一、我国的民族国情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有1个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有五个民族自治区。
    我国56个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织居住;
    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分布很广。

    二、我国的民族关系
    内容: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相互关系:平等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石,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线,互助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保障,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
    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民族关系的具体措施:写入宪法、建国初期的民族问题的宣讲团,某某的民族改革,西部大开发政策,西部地区的根底设施建设,民族团结表彰大会等。

    三、我国民族政策的根本原如此
    1.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平等的含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开展程度上下,风俗习惯异同,都在社会生活中,依法享有一样的权利,履行一样的义务。民族平等权利是广泛的汉利,它包含各民族当家作主,以平等的地位管理国家事务和地疗事务的权利,也包括各民族平等地享有开展经济、承受教育、开展科学文化事业等权利。我国在法律上规定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还采取多种措施,使各民族在实际生活中切实享受到真正的民族平等权利。
    1 / 8
    word 2.维护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国家稳定的根底,是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保证。民族团结的主要内容是各民族要和睦相处,情同手足。民族团结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国家经常性地进展民族团结和民族政策宣传教育,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表彰活动,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禁止煽动民族分裂、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在各族人民中结实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问也相互离不开的观念。与时和妥善处理民族关系中的矛盾和问题。对进展民族分裂活动的,依法进展处置。
    3.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党和国家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项根本政策,也是国家根本的政治制度之一。实践证明,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我国的具体实际,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充分尊重、保障各民族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权利,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要继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开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经济开展是各民族自身开展的根底,也是民族关系和谐开展的保证。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好民族工作,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开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这既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我们社会主义民族政策的根本原如此。国家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如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投资力度、实施对口支援与合作等等,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开展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
    2 / 8
    word 5.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中华人民某某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根据民族工作和社会开展的需要,通过专业院校教育以与社会实践等多种渠道,培养了大批民族干部,促进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事业的快速开展。实践证明,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加强党的领导,做好民族工作,增强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有效途径,是推动少数民族各项建设事业开展的可靠保障。
    6.尊重和开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语言文字平等是民族平等的重要标志和表现,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都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开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自治地方有使用民族语言文字的自治权,各民族公民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诉讼的权利,各类学校可以使用民族语言教学和开展双语教学,国家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开展实行扶持政策,鼓励各民族互相学习彼此的语言文字。
    7.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风俗习惯是民族特点的一个重要内容,表现在饮食起居、节日庆典、婚姻和丧葬习俗等方面。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有利于促进民族平等与团结,有利于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展。我国尊重各民族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防止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事情发生。对严重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8.尊重少数民族某某信仰自由。某某在少数民族中有广泛影响,民族问题与某某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各民族公民有宗旺信仰的自由,信教与不信教的人地位平等。国家机关、社会团仁和3 / 8
    word 个人都不得以各种方式和手段强制任何人信仰某某或不信仰丢教。国家保护正常的某某活动,依法对某某事务进展管理。

    四、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各个民族饮食起居、礼仪交往的风俗习惯中,也有一些禁忌。这些禁忌是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成为约束人们行为的准如此。比如,达斡尔族人和鄂温克族人忌讳用刀、剪等带利刃的东西指人;
    满族人、瑶族人、畲族人禁食狗肉;
    高山族人在祭祀、出猎、丧葬的时候忌吃鱼……特别提到的是,我国少数民族中的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柯尔克孜族、塔塔尔族、保安族、撒拉族、东乡族十个民族信奉伊斯兰教,在饮食起居上也有忌食猪肉,不吃自死的动物和动物的血等禁忌。这些禁忌,是穆斯林民族兄弟的一种社会生活习俗。大家应该相互尊重,关照彼此的习惯和喜好,不要随便说三道四,更不能乱开玩笑。因为这样做,会极大地伤害民族感情,影响民族和睦与团结。同样,人口众多的汉族也有自己的生活习惯,也需要尊重。只有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才能防止产生误解、误会,才能赢得对方的信任。如果因一时不了解兄弟民族的风俗习惯,无意当中触犯了兄弟民族的禁忌,就要与时真诚道歉,求得谅解。但如果是故意冒犯少数民族的禁忌,破坏民族团结,情节十分严重的,那就违反了国家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五、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民族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牞维护社会公平和实现社会正义。民族团结的根底是平等牞团结的前提是根本利益的一4 / 8
    word 致性牞即通过共同团结奋斗实现共同繁荣开展。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实现了各民族政治上的平等。各民族共同繁荣开展具备了根本政治条件,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开展,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相互帮助,共同因素会不断增多,但民族特色和民族差异、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开展上的差距将长期存在。这些差异和差距的存在,必然影响各民族的利益关系和民族团结,从而影响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始终要充分认识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增强做好民族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不断巩固和开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民族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形成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如果没有各民族的团结,就不会有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更不会有互助互利的社会风尚。也就是说,没有各民族的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开展,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就不可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开展,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个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目前,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开展仍然面临着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同沿海兴旺地区相比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2004 年,我国民族自治地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全国平均数的67.4%,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数的71.4%。因此,我们必须以民族团结为前提条件,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开展,逐步缩小开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开展,最终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和谐社会。


    民族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5 / 8
    word 迫切需要。各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统一,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团结,领土的完整,国家的统一,都是以各民族的团结为根底的。没有各民族的团结,中国就会陷于动乱和分裂,中国就不成其为中国。只有团结才有凝聚力。团结如此兴盛,分裂如此衰败。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民族问题还将长期存在。同时,民族问题和某某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成为影响我国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西方敌对势力不愿看到我国的强大,总是利用民族某某问题企图对我国实行“西化〞和“分化〞,并策动极少数分裂主义分子从事分裂活动,危害社会的安定和祖国的统一。因此,我们要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的民族政策和爱国主义教育,坚持“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原如此,积极开展反对分裂主义的斗争,以增强国内各民族的团结,维护祖国的统一,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六、某某省少数民族情况
    某某省属少数民族散居省份,55个少数民族成份俱全,现有少数民族常住人口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0.66%。回族、满族、畲族为我省世居少数民族,其中回族人口最多,约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83%,居全国第9位。少数民族在全省呈“大分散、小聚居〞状分布,沿淮某某多且相对集中,沿江江南少而分散。全省现有9个民族乡〔场〕、1个民族农场〔享受民族乡待遇〕、136个少数民族聚居村、116所民族中小学。

    七、 我县少数民族情况
    6 / 8
    word 我县居民历代均为汉族,抗日战争后始有少数民族迁入。如今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保安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八、各族青年如何自觉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促进者? 维护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一名青年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
    1.我们要不断加强学习,更多地了解掌握民族理论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根本知识,不断增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我们要立足本职,以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我们要坚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以实际行动营造良好气氛,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我们要在学习了解兄弟民族不同文化、风俗习惯、某某信仰的根底上,在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中消除不应有的误解或偏见,在相互沟通和相互帮助中增进各民族的团结友谊。
    3.我们要坚持原如此、明辨是非,旗帜鲜明地与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是对社会主义法制的严重践踏,是对人民根本利益严重损害,是对国家安全的严重危害。我们每一个青年都要头脑清醒,擦亮眼睛,认清各种破坏势力的险恶用心和反动本质,不信谣、不传谣,不受坏人挑拨煽动,不发表伤害民族感情的言论,更不能参与某某犯罪活动。我7 / 8
    word 们要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涉与民族因素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和谐因素。

    只要我们每一个人自觉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促进者,中华民族就一定能够形成坚如磐石的团结,拥有坚无不摧的力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8 / 8

    推荐访问:民族团结 归档 创建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归档资料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归档资料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资料整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