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文档网 - www.qiying88.com 2024年05月20日 05:35 星期一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五年级《分数意义》教学设计,菁选五篇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3-03-04 15:55:09

    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60——64页。  教学目标  1、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单位。  2、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悟分数的意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分数意义》教学设计,菁选五篇,供大家参考。

    五年级《分数意义》教学设计,菁选五篇

    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60——64页。

      教学目标

      1、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单位。

      2、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悟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获得成功、兴趣、愉悦、兴奋这些丰富的情感体验,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分数。

      教学重点

      自主探究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建立单位“1”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出示分数3/7 6/8 1/4 认识吗?读一读。这些数都是我们曾经学过的分数。

      师:你们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想知道吗?从古至今,我们在进行测量、分物的时候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就用分数来表示。(课件演示)

      二、探究新知

      1、动手操作,理解1/4

      师:今天我们就进一步来认识分数,了解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分数的意义,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个正方形、4支笔、8颗糖。

      活动要求:现在我们以1/4为例,请同学们4人一组,通过折一折、分一分、涂一涂的办法表示出它的1/4。

      2、小组合作,交流方法

      师:分好的同学就与同组的小伙伴交流一下,说说1/4是怎么得到的?1/4的含义是什么?

      组1:我们选的是正方形。我们把正方形*均分成了4份,每一份是这个正方形的1/4。

      组2:我们选的是4支笔。把4只笔*均分成了4份,其中一份是这些笔的1/4。

      组3:我们选的是8颗糖。把8个糖*均分成了4份,其中一份是8个糖的1/4。

      3、建立单位“1”的概念

      师:仔细观察这3幅图,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1:都是*均分成了4份,都表示了各自的1/4。

      生2:被分的东西不一样,每一份也不一样。

      师:对,大家都发现原来是因为被分的东西不一样,有的是一个物体、有的是一些物体。像这样的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我们都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整体。(板书“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

      4、归纳分数的意义

      师:谁来说说什么是分数?

      生:把单位“1”*均分成一份或几份,就可以用分数表示。

      师:一个整体用什么表示?*均分是什么意思?若干份是什么意思?(生:很多份)

      5、练习:

      四、认识分数单位

      自学课本,学生汇报什么是分数单位。

      生: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师:你能个举例子来说明吗?

      生:2/3的分数单位是1/3。(板书2/3)

      师:他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2个)

      师:3/4的分数单位是多少?11/23呢?17/120呢?你们找分数单位怎么又准又快呀?有什么简便的好方法?”

      生: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五、巩固练习

      六、全课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学习情况进行简单评价。有收获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百)在学习评价的时候也用到了分数,分数真是无处不在,希望大家课后到生活中去寻找分数,进一步去了解分数。

    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2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好,这一节课又是我们的数学课,数学,顾名思义,“学习数”,当然,“学习数”并不是我们数学的全部,但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数。请同学们告诉老师,我们都学过了哪些数啊?(单数,双数,小数,整数,质数,数,自然然,等等……)

      师:对,我们已经学过了这么多数,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研究分数的意义。

      出示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学习新课。

      (一)分数的产生。

      1、再现旧知识。

      师:同学们看,我们有这有两个小朋友正在争论两人该怎么分吃一个饼。同学们,你觉得该怎么分呢?

      生:*均分,从中间切开。

      师:哦,同学们都说,从中间分开,*均分。老师知道了。这样分。(操作课件分饼)

      师:嗯,这个方法真不错,那你能用学过的分数表示每们小朋友分得的份数吗?

      生:12(师演示操作。)

      师:你能说说这个12它表示什?

      生:表示把一个饼*均分成两份,每个小朋友分得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饼的12。

      对,在进行分物,测量或者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2、你还能说出哪些像这样的分数。你能分别指出它们的名称吗?

      生:12,24,57……

      (二)分数的意义。

      1、认识单位“1”。

      (1)动手操作:

      同学们,我们已经熟悉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现在请你们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四分之一,看谁做得又快又好。(折一折,或画一画)

      (2)展示学生成果。

      (3)出示课件,在每一幅图上表示出它的四分之一。(交流,汇报,师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说出每个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4)概括总结:

      师:刚才同学们在表示四分之一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甲:都是把物体*均分成四份,表示其中的一份。

      学生乙:有的是把一个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有的是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均分成四分,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四分之一。

      师:对,一个实物好理解,但是有的是由几个单个的物体组成的,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个整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5)像这样的整体,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一筐鸡蛋,一堆煤,一个年级的人数,一些桃子,一个年级的人数………………)

      师:也就是说,单位“1”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它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少,可以很多也可以很少。

      (6)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强调*均分)

      2、学习分数单位:

      (1)出示课件:师引导学生填一填。

      (2)说说,这些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3)分数单位的意义。

      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就是分数的分数单位。

      (4)分数单位的特点。

      A、都是几分之一。为什么:分数单位是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就是分数单位。

      B、分数是由分数单位组成的,因为不同分母的分数,把单位“1”*均分成的份数不一样,所以不同分母的分数有不同的分数单位。

      三、课堂作业设计。

      四、总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呀?你学会了吗?

    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特别是理解单位“1”、分子、分母的意义,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情。

      2、培养学生动手操能力和概括能力。

      3、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主动参与,在操作体验中,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分数的意义,正确认识单位“1”。

      教学难点:

      单位“1”概念的建立。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图片,电子白板。

      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自学、带着问题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习导入

      1、提问:

      (1)把2个苹果*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的几个??

      (2)把1个苹果*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人分的几个?(每人分得这个苹果的2/1)?

      活动二:

      1、关于分数,你知道了分数哪些知识?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呢?能说出几个简单的分数吗?

      2、关于分数,你还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为建立单位“1”打下基础。

      活动三:

      探究单位“1”是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的分数

      初步得出: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我们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活动四:探究单位“1”是许多物体的一个整体。

      引导学生说出:原来是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看作一个整体,现在是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

      练习:举例,然后说出各个例子中的单位“1”。

      设计意图:把单位“1”从一个物体过渡到一个整体,初步建立单位“1”概念。

      小结:单位“1”可以指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指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能说说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看作单位“1”?

      设计意图:进一步认识单位“1”,使学生理解单位“1”,不仅可以是一个物体,许多物体也可以看成单位“1”。为充分理解分数的意义基础。

      练习

      活动五:归纳分数的意义

      ⑴我们学到这里大家能说说什么叫做分数?(同学试着说说)

      ⑵读读书上是怎么说的?

      ⑶课件出示分数的意义:让学生再读一遍。

      ⒎认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同桌同学说分数,说名称。

      活动六:巩固应用??拓展练习??思考题

      ?课件出示

      (五)总结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

      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分数的产生?生活的需要

      分数的意义

      1/4?3/4

      把一个整体*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都可以用分数表示。

    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4

      一、复习

      (1)一袋大米,吃了。

      (2)一袋大米,吃了千克。

      这两题中的有什么不同?

      二、导入新课

      老师这有一张卡片,谁愿意读一读!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数,谁找到了?你们知道这样的数叫什么数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百分数。

      三、新授

      1、百分数的读、写法。

      你们知道为什么把这些数叫做“百分数”?

      它们就相当于分数中分母是100的分数,百分之几的分数,所以叫做百分数。只是通常百分数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写成59%、41%这样。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练写百分数。

      2、百分数的意义。

      你们知道黑板上的这些百分数表示什么意义吗?如:棉51%、涤49%等。

      这些百分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表示两种量、两个数的关系。我们把像这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数和我们学习过的分数有什么不同呢?

      四、练习

      1、课前复习题中,谁能换成百分数表示?

      2、在规定时间内,写10个你喜欢的百分数,用含有百分数的语言告诉大家你写了几个?

      3、飞标游戏,说明什么?

      4、成语中的百分数。

      如:百里挑一、一箭双雕、百发百中、十有八九、事倍功半、事半功倍。

      在这节课的最后,老师再送给大家一句话,“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反思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89—90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充分理解分数意义,能解决一些简单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以后学习百分数应用题的基础。百分数意义是分数意义的延伸,学习百分数的意义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利率、利润、折扣等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使学生联系生活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读会写百分数。2、使学生理解百分数和分数意义的不同。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相互学习中增进师生间的感情。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通过生活实例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其价值。难点能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通过教学,我觉得在以下几方面反思:

      1、让学生们对课前搜集的百分数进行研究这一环节耐人回味。这一节课中老师并没有急于自己讲解新知或自学课本,而是给学生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素材中去积累对百分数的感性认识,主动建构个体对“百分数”的理解。在各个个体对百分数积累了大量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建立在认知发展水*和已有数学经验的基础之上的,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并且这样的学习是现实的、有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它与分数既有联系,又有一些区别,同时,百分数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

      2、课堂练习的设计突出练习的针对性和全面性。既有促进学生对百分数含义的理解,让学生牢固掌握百分数概念的练习,也有巩固百分数的读,写练习。根据成语说百分率。如:百战百胜、十拿九稳、百里挑一等。

      3、结语中的爱迪生的名言:“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看似不经意的一个百分数的实例,但却独具匠心。既是文化的渗透,又是育人意识的集中体现对现实而有意义的生活素材的研究,体现了数学的价值。

      在课堂教学中还应注意一些细节地方,比如我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回答问中的错误没能及时纠正,对于学生学习百分数可能会造成一些错误的印象,因此,我觉得,要上好数学课,不但要认真备课、上课,还要注意*时的积累。

    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探究活动中,逐步理解一个整体,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自制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读一读下列分数

      2、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分数是怎么产生的呢??

      二、分数的产生

      1、板书课题

      师:课前我们一起聊到了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分数。

      师:你知道古人是怎样表示分数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三、理解分数的意义

      1.理解一个整体

      (1)、你能举例生活中的四分之一吗?

      师:那就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好好想想

      (2)、汇报交流

      教师进行规范:

      生:我把正方形*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1/4。

      生:我是把这个圆*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条圆的1/4。

      突出整体:

      师:谁能用分数表示被涂上颜色的小喵咪?

      生:把8个小喵咪看作一个整体,*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

      师:说得不错。只要把这4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3)小结:

      把这个整体*均分成4份,表示了这样的一份,得到了这个整体的四分之一。

      2、理解单位“1”。

      (1)深化理解一个整体

      学生自主创作:

      师:现在,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小棒。同桌合作,任选一些小棒,分一分、找一找他们的1/4。开始吧。

      交流汇报:

      师:你用几根小棒表示1/4?你把几根小棒看作一个整体?你能说说这个1/4的含义吗?(多说几个)

      师:一根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两根也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三根、四根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也就是说把什么*均分成4份,每份就可以用1/4进行表示呢?——一个整体

      学生说4根小棒、8根小棒,师:4根小棒、8根小棒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2)揭示单位“1”。

      师:说的"真好。在数学中,通常把一个整体叫做单位“1”。把单位“1”*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可以用1/4来表示。(板书单位1)

      (2)、汇报交流

      师: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所找到的分数?

      生:把4个苹果看作单位1,*均分成4份,这样的2份就是2/4。

      (3)比较:

      师:在刚才同学们动手涂一涂,写一写的时候,老师发现,有些同学找到了,这几个分数。

      4. 揭示分数的意义。

      (1)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师:我们通过动手分一分,涂一涂等方法已经认识了很多的分数。

      黑板上的三个分数,你能说说它的含义吗?

      生: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单位1的几份之几。

      师:已经会用单位1来说了,真好。谁也愿意来试一试呢?

      小结:像同学们所理解的,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板书)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分数的意义。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理解分数单位

      师:分数和整数一样,也有计数单位。像这样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我们叫做分数单位。

      生:分数单位就是表示一份的数

      师:也就是说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四、练习巩固。

      1、说出下列题中的单位‘1’。

      2、学生汇报交流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一的习题


    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菁选5篇)扩展阅读


    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菁选5篇)(扩展1)

    ——小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3篇

    小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1

      一、复习

      (1)一袋大米,吃了。

      (2)一袋大米,吃了千克。

      这两题中的有什么不同?

      二、导入新课

      老师这有一张卡片,谁愿意读一读!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数,谁找到了?你们知道这样的数叫什么数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百分数。

      三、新授

      1、百分数的读、写法。

      你们知道为什么把这些数叫做“百分数”?

      它们就相当于分数中分母是100的分数,百分之几的分数,所以叫做百分数。只是通常百分数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写成59%、41%这样。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练写百分数。

      2、百分数的意义。

      你们知道黑板上的这些百分数表示什么意义吗?如:棉51%、涤49%等。

      这些百分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表示两种量、两个数的关系。我们把像这样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数和我们学习过的分数有什么不同呢?

      四、练习

      1、课前复习题中,谁能换成百分数表示?

      2、在规定时间内,写10个你喜欢的百分数,用含有百分数的语言告诉大家你写了几个?

      3、飞标游戏,说明什么?

      4、成语中的百分数。

      如:百里挑一、一箭双雕、百发百中、十有八九、事倍功半、事半功倍。

      在这节课的最后,老师再送给大家一句话,“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反思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89—90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充分理解分数意义,能解决一些简单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以后学习百分数应用题的基础。百分数意义是分数意义的延伸,学习百分数的意义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利率、利润、折扣等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联系生活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读会写百分数。

      2、使学生理解百分数和分数意义的不同。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相互学习中增进师生间的感情。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通过生活实例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其价值。难点能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通过教学,我觉得在以下几方面反思:

      1、让学生们对课前搜集的百分数进行研究这一环节耐人回味。这一节课中老师并没有急于自己讲解新知或自学课本,而是给学生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素材中去积累对百分数的感性认识,主动建构个体对“百分数”的理解。在各个个体对百分数积累了大量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上升到理性认识。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建立在认知发展水*和已有数学经验的基础之上的,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并且这样的学习是现实的、有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它与分数既有联系,又有一些区别,同时,百分数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

      2、课堂练习的设计突出练习的针对性和全面性。既有促进学生对百分数含义的理解,让学生牢固掌握百分数概念的练习,也有巩固百分数的读,写练习。根据成语说百分率。如:百战百胜、十拿九稳、百里挑一等。

      3、结语中的爱迪生的名言:“天才=99%的汗水+1%的灵感”。看似不经意的一个百分数的实例,但却独具匠心。既是文化的渗透,又是育人意识的集中体现对现实而有意义的生活素材的研究,体现了数学的价值。

      在课堂教学中还应注意一些细节地方,比如我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回答问中的错误没能及时纠正,对于学生学习百分数可能会造成一些错误的印象,因此,我觉得,要上好数学课,不但要认真备课、上课,还要注意*时的积累。

    小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分数的意义。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和其它数学知识一样是由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际中产生的。

      2.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及分子、分母的含义。

      3.培养学生形象思维,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4.使学生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观念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讲清单位“1”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具准备:

      电脑软件一套。

      学具准备:

      每人一张正方形纸片、每组一个信封里面装有一张圆形、长方形纸片,4个苹果图片,6个玩具熊猫图片。

      教学过程:

      课前组织教学

      今天我们和许多小动物一起去参加小猴的生日聚会高兴吗?你们看小猴准备了许多好吃的、好玩的东西(电脑显示画面)请同学们观察一下都有什么?它还想测测同学们的智力利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帮它分一分、算一算能做到吗?(上课)

      一、 分数的产生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进行测量和计算的时候,有时不能得到整数得结果,例如,用一个计量单位“米”测量黑板的长度(屏幕显示)量了3米后,剩下的一段不够1米了,还能用整数表示吗?又如,老师只有一个苹果要*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多少个/还能用整数表示吗?这就需要用新的数,谁知道用什么数来表示?

      板书:分数

      对于分数同学们并不陌生,在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初步认识过谁能说几个分数(指名说老师板书),谁还记得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到底什么样的数叫分数呢?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意思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分数的意义,板书:的意义

      二、 分数的意义

      1。把小猴准备的一部分礼物装在信封里,倒出来看一看都有什么?下面小猴要利用这些东西测测同学们的智力,看哪一个小组表现的好?听要求小组同学研究想办法表示出每种东西的 。小组研究汇报。

      2.根据刚才分的过程,把这些物体归两类,为什么这样分?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一个物体、一个整体(解释整体的含义)。

      说明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叫做单位“1”

      上面我们分的这些物体就可以用一句话表示出来谁能说出来?(把单位“1”*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 )

      3.请同学们看屏幕,仔细观察回答问题

      (1)把一块饼*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 )。

      (2)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 ),其余的3份是它的( )。

      (3)把一条线段*均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 )其余的是它的( )。

      (4)同时显示以上3幅图,让同学们认真观察它们的分法和表示每一部分的分数有什么异同?小组讨论汇报。

      4.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苹果和熊猫图片,*均分看有几种分法,其中的一份用什么数表示,小组讨论汇报,电脑显示*均分的苹果和熊猫图画,让学生按照第一幅图的说法说一说其余的几幅图的意思。

      5.电脑同时显示一块饼、一张正方形纸、一条线段、四个苹果、六只熊猫图,提问:刚才我们分了这些物体都是把谁看作单位“1”?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做单位“1”?电脑显示单位“1”的含义。

      6.根据刚才所学的知识小组讨论到底什么样的数叫做分数呢?引导学生总结分数的意义,电脑显示分数的意义。

      7.根据分数的意义指名说出刚才写的这些分数表示的意义。

      8.教学分子、分母的含义:电脑显示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指名回答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写几个分数让学生说出分子、分母所表示的含义。

      9.做一做 电脑显示。

      三、 课堂练习:

      1.让同学们闯三关,电脑显示三关题。

      2.三关闯过了,别忘了还要帮小猴分东西呢,苹果、熊猫已分过,还有西瓜和蛋糕,看小狗分西瓜(电脑显示)学生回答。提问:如果小狗把西瓜*均分成8块,小猴吃了3块,吃了西瓜的几分之几?小兔吃了2块,吃了几分之几?还剩下西瓜的几分之几?

      分蛋糕,蛋糕上有四朵小花、12 支蜡烛,*均分成4份,每份都能用 来表示,但是这个 所表示的数量一样多吗?为什么?

      四、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五、 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一个物体

      一个计量单位 单位“1” 2/3 4/15 5/11

      一个整体

      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小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产生,让学生理解单位“1”不仅是一个物体,许多物体也可以看成单位“1”。

      2、学生能掌握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分数。

      3、能用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4、学生能知道某一个量是整体的几分之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母,分子及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数的意义。

      二、揭示目标:这节课的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能当堂达到吗?:

      三、自学指导:请同学们打开书第45-46页,认真看课本内容边看书,并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情况下用分数表示。

      2、分数四分之一表示什么

      3、什么叫单位“1”

      4、什么是分数单位?

      五分钟后比一比,谁自学最认真,谁能做对检测题。

      四、先学

      一)看书(看一看)

      学生看书自学,教师巡视,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在紧张的自学。

      (二)检测(做一做):

      1、完成课本46页做一做,指明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练习本上。(要求字写的大小适中,字体端正。)

      2、教师巡视发现错例,准备二次备课。

      五、后教

      (一)更正:

      观察黑板上的题,发现错误的进行更正。(不同颜色的粉笔)

      1、看做一做的第1空,若对,问: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若错,问:为什么错了?

      2、看做一做的第2空,若对,问: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若错,问:为什么错了?

      3、看做一做的第3空,若对,问: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若错,问:为什么错了?

      4、看做一做的第4空,若对,问:认为对的举手?为什么?若错,问:为什么错了?

      通过刚才的解答,我们可以看出,(总结)一堆糖可以看作是一个整体,可以把这个整体*均分成若干数,所以分数单位也不相同。(学生一分钟时间记忆)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意义,知道了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可以看作单位1,把这个整体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学生记忆并板书)

      七、当堂训练

      1、课本63面练习十一第1、2、3题。(必做题)

      2、有三个小盒里面装有小棒,我从第一个小盒中拿出一根小棒,这一根小棒是这个整体的五分之一,我从第一个小盒中拿出二根小棒,这二根小棒是这个整体的五分之一,我从第一个小盒中拿出三根小棒,这三根小棒是这个整体的五分之一。你能猜出每个盒子里面原来有几根小棒吗?那你能不能说一说这三个五分之一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吗?(思考题)

      八、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可以看作单位1,把这个整体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的重点就是分数的意义。考虑到如果让我自己概括分数的意义,概念中“一份”我也会把它纳入到“几份”中去,让学生自主、完整地概括出这一概念几乎不可能。因此我主要是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各个分数的产生,使学生在回顾的过程中感受、理解、提炼出分数意义的模型,结合教师的板书补充,逐步形成分数的意义。而对于分数单位的教学,我是在分数的意义教学之后,让学生通过看书,再通过尝试回答,去理解。在多次回答“它的分数单位是多少?它里面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之后,学生势必会有一些发现,再请学生概括出分数单位、分数单位的个数与分数分子、分母的关系,使学生在数学技能方面得到发展。

      在设计练习时,我着重围绕本课重点既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行安排,既安排了完成书本上的习题,也设计了一道综合性、生活化、渗透数学思想的习题。首先是让学生在具体的实际生活问题中理解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其次是使学生感受到同一个分数,“单位1”的量变化,所对应的数量也随之变化。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感受到“单位1”的量的变化是如何影响分数所对应的数量的变化的。二是发展学生数感,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其实也渗透深化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三是渗透数学思想,极限的思想。引导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景中,通过想象,体会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学生数感的发展需要专项的训练,但更需要教师课堂教学进行长期的、适时地渗透进行,数学思想、数学文化更是如此。这不是一蹴可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但是回顾整课的"教学,还是存有一些遗憾。比如一些细节上处理还是不够好。在新授部分将许多物品作为整体呈现时还是需要用一些符号使学生深入感受到将它们看作一个整体,在学生看书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引导和指导。还有就是练习的量还是较少,学生在技能层面发展不够。


    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菁选5篇)(扩展2)

    ——小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菁选2篇)

    小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分数的产生和意义》。

      学情分析: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的学习中,已经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数大小还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设想:

      本节课的教学,单位“1”和分数单位这两个概念非常重要,应从直观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用利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适当展开概念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在过程中获得者得感悟,自己构建这些概念的意义。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原有分数知识基础上,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2、经历认识分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利用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质疑和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明确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教学难点:

      对单位“1”的理解。

      教具和学具:

      卷尺、四张长方形白纸、四条一米长的绳子、若干个小立方体和一捆绘画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温故引新。

      1、师: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板书:分数)谁来说几个分数?(板书:如1/4)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板书):师:那你们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

      二、教学分数的产生。

      2、能根据成语说出下面的分数吗?

      1、请一个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说一说,用“米”做单位,看看测量的结果能不能用整数表示。那剩下的不足一米怎么记?

      2、在古代,人们就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师用一根打了结的绳子演示古人测量的情况)。呈现情境图,介绍分数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3、总结:在测量、分物的时候,可能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需要用一种新的数表示——分数表示。所以分数是人类为了适用实际需要而产生的。

      4、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均分配一些东西,也常常会遇到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情况。比如两个小朋友*分一个橘子、一块月饼、一块饼干等,每人分到的能用整数表示吗?用什么分数表示?

      三、教学分数的意义。

      师:下面老师要先考考大家,你能举例说明1/4的含义吗?(投影出示题目,学生口答)

      出示一个1/4的正方形的阴影部分。

      师:阴影部分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它表示什么意思?

      2、师:下列图中的阴影部分能用1/4表示吗?为什么?

      如生说可以,则问:你为什么觉得可以用1/4表示呢?生说理由。

      (强调一定要*均分)(板书:*均分)

      3、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操作。

      师:现在我给每一个小组都提供了四种材料,一张长方形纸、一条一米长的绳子、6个小立方体,4根绘画笔。下面请每组根据这四种一样的材料,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分一分等方法,创造出几个不同的分数。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2)交流

      师:谁愿意上来说一说,你得到了哪些分数?这个分数是怎样得到的?

      小组交流。

      (3)认识单位“1”。

      师:利用这四种材料,同学们创造出了好多分数。刚才在表示这些分数时,我们都是把哪些东西来*均分的?

      生:一张长方形纸、一米长的绳子、6个小立方体、4根绘画笔*均分。

      师:象把一张长方形纸*均分,我们可以称之为把一个物体*均分

      (显示:一个物体)

      把一米长的绳子*均分,我们可以称之为把一个计量单位*均分。(显示:一个计量单位)

      把6个小方块、4根绘画笔*均分,我们又可以称之为把一些物体*均分。(显示:一些物体)

      师小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显示)

      师:(投影出示):我们可以把这3只象看作一个整体吗?

      我们可以把这6颗草莓看作一个整体吗?这4只老虎呢?

      我们还可以把哪些物体也看成一个整体呢?(学生举例。)

      师:象这样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我们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显示)强调说明:①单位“1”不仅可以指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也可以是很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如:一个苹果、一枝铅笔、一个计量单位、一堆煤、一仓库粮食等等,把什么*均分,就应把什么看做单位“1”。②单位“1”和自然数“1”的区别:自然数1是一个数,只表示一个具体事物。如:一个人、一本书、一间房子……它是自然数的计数单位。而单位“1”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事物,还可以表示一堆、一群……它表示被*均分的整体。

      概括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4)理解分子分母的意义。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大家知道了分数的意义,请同学们想一下,这个“若干份”是分数中的什么?(分母,表示*均分的份数)“这样的一份或几份”是分数中的什么?(分子,表示取的份数)

      (5)师:接下来我想出几道题来考考大家,你们愿不愿意接受挑战?

      ①把这个文具盒里的所有铅笔*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

      生:1/2

      ②师:为什么可以用1/2来表示?

      ③师:如果把这盒铅笔*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

      如果把这盒铅笔*均分给10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

      如果把这盒铅笔*均分给50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2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

      如果把这盒铅笔*均分给100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10个同学得到这盒铅笔的几分之几呢?

      ④师:现在这个文具盒里有6支铅笔,把它*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的铅笔能用1/2表示吗?是几支铅笔?

      ⑤如果我再增加2支铅笔,把8支铅笔*均分给2个同学,每个同学得到的铅笔还能用1/2表示吗?是几支铅笔?为什么同样是1/2,铅笔的支数不一样?

      师:因为一个整体表示的具体数量不同,所以同样是1/2,铅笔的支数不一样。

      四、教学分数单位。

      师:整灵敏有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分数是否也有计数单位呢?它的计数单位又是怎样规定的?

      显示: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师:也就是说分数单位是由一个分数的分母决定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师举例说明后,并说出几个分数让学生回答,后再让学生自己举例说明)

      加强练习,深化概念。

      五、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你有哪些收获?

    小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探究活动中,逐步理解一个整体,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自制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读一读下列分数

      2、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分数是怎么产生的呢??

      二、分数的产生

      1、板书课题

      师:课前我们一起聊到了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分数。

      师:你知道古人是怎样表示分数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三、理解分数的意义

      1.理解一个整体

      (1)、你能举例生活中的四分之一吗?

      师:那就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好好想想

      (2)、汇报交流

      教师进行规范:

      生:我把正方形*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1/4。

      生:我是把这个圆*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条圆的1/4。

      突出整体:

      师:谁能用分数表示被涂上颜色的小喵咪?

      生:把8个小喵咪看作一个整体,*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

      师:说得不错。只要把这4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3)小结:

      把这个整体*均分成4份,表示了这样的一份,得到了这个整体的四分之一。

      2、理解单位“1”。

      (1)深化理解一个整体

      学生自主创作:

      师:现在,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小棒。同桌合作,任选一些小棒,分一分、找一找他们的1/4。开始吧。

      交流汇报:

      师:你用几根小棒表示1/4?你把几根小棒看作一个整体?你能说说这个1/4的含义吗?(多说几个)

      师:一根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两根也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三根、四根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也就是说把什么*均分成4份,每份就可以用1/4进行表示呢?——一个整体

      学生说4根小棒、8根小棒,师:4根小棒、8根小棒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2)揭示单位“1”。

      师:说的真好。在数学中,通常把一个整体叫做单位“1”。把单位“1”*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可以用1/4来表示。(板书单位1)

      (2)、汇报交流

      师: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所找到的分数?

      生:把4个苹果看作单位1,*均分成4份,这样的2份就是2/4。

      (3)比较:

      师:在刚才同学们动手涂一涂,写一写的时候,老师发现,有些同学找到了,这几个分数。

      4. 揭示分数的意义。

      (1)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师:我们通过动手分一分,涂一涂等方法已经认识了很多的分数。

      黑板上的三个分数,你能说说它的含义吗?

      生: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单位1的几份之几。

      师:已经会用单位1来说了,真好。谁也愿意来试一试呢?

      小结:像同学们所理解的,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板书)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分数的意义。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理解分数单位

      师:分数和整数一样,也有计数单位。像这样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我们叫做分数单位。

      生:分数单位就是表示一份的数

      师:也就是说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四、练习巩固。

      1、说出下列题中的单位‘1’。

      2、学生汇报交流


    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菁选5篇)(扩展3)

    ——小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优秀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探究活动中,逐步理解一个整体,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自制教学课件

      学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读一读下列分数

      2、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分数是怎么产生的呢?

      二、分数的产生

      1、板书课题

      师:课前我们一起聊到了分数,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分数。

      师:你知道古人是怎样表示分数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三、理解分数的意义

      1.理解一个整体

      (1)、你能举例生活中的.四分之一吗?

      师:那就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好好想想

      (2)、汇报交流

      教师进行规范:

      生:我把正方形*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1/4。

      生:我是把这个圆*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条圆的1/4。

      突出整体:

      师:谁能用分数表示被涂上颜色的小喵咪?

      生:把8个小喵咪看作一个整体,*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师:说得不错。只要把这4个苹果看作一个整体,*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3)小结:

      把这个整体*均分成4份,表示了这样的一份,得到了这个整体的四分之一。

      2、理解单位“1”。

      (1)深化理解一个整体

      学生自主创作:

      师:现在,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小棒。同桌合作,任选一些小棒,分一分、找一找他们的1/4。开始吧。

      交流汇报:

      师:你用几根小棒表示1/4?你把几根小棒看作一个整体?你能说说这个1/4的含义吗?(多说几个)

      师:一根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两根也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三根、四根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也就是说把什么*均分成4份,每份就可以用1/4进行表示呢?——一个整体

      学生说4根小棒、8根小棒,师:4根小棒、8根小棒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

      (2)揭示单位“1”。

      师:说的真好。在数学中,通常把一个整体叫做单位“1”。把单位“1”*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可以用1/4来表示。(板书单位1)

      (2)、汇报交流

      师: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所找到的分数?

      生:把4个苹果看作单位1,*均分成4份,这样的2份就是2/4。

      (3)比较:

      师:在刚才同学们动手涂一涂,写一写的时候,老师发现,有些同学找到了,这几个分数。

      4。揭示分数的意义。

      (1)逐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师:我们通过动手分一分,涂一涂等方法已经认识了很多的分数。

      黑板上的三个分数,你能说说它的含义吗?

      生: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就是单位1的几份之几。

      师:已经会用单位1来说了,真好。谁也愿意来试一试呢?

      小结:像同学们所理解的,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板书)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分数的意义。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理解分数单位

      师:分数和整数一样,也有计数单位。像这样表示其中一份的数我们叫做分数单位。

      生:分数单位就是表示一份的数

      师:也就是说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这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四、练习巩固。

      1、说出下列题中的单位‘1’。

      2、学生汇报交流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一的习题


    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菁选5篇)(扩展4)

    ——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5篇

    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1

      一、故事引人,揭示课题。

      1、教师讲故事。猴山上的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了。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均切成四块,分给猴1一块。猴2见到说:“太少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均切成八块,分给猴2两块。猴3更贪,它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均切成十二块,分给猴3三块。同学们,你知道哪只猴子分得多吗?

      讨论:哪只猴子分得的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出示三块大小一样的饼,通过师生分饼、观察和验证,得出结论:三只猴子分得的饼一样多。

      引导:聪明的猴王是用什么办法来满足小猴子们的要求,又分得那么公*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就清楚了。(板书课题)

      [一上课,先听讲一段故事,学生非常乐意,并会立即被吸引。思考故事当中提出的问题,学生自然兴趣浓厚。通过故事设疑,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2、组织讨论。

      (1)既然三只猴子分得的饼同样多,那么表示它们分得饼的分数是什么关系呢?这三个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让学生小组讨论后答出:这三个分数是相等关系,1/4=2/8=3/12,它们*均分的份数和表示的份数也就是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但分数的大小不变。

      (2)猴王把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子一部分后,剩下的部分大小相等吗?你还能说出一组相等的分数吗?通过观察演示得出:3/4=6/8=9/12。

      (3)我们班有50名同学,分成了五组,每组10人。那么第一、二组学生的人数占全班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分数表示,然后得出:1/2=2/4=20/40。

      3、引入新课:黑板上三组相等的分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板书: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分数的大小不变。

      它们各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共同研究这个变化规律。

      3、出示例2:把1/2和10/24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思考:要把1/2和10/24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分子怎么不变?变化的依据是什么?

      4、讨论:猴王运用什么规律来分饼的?如果小猴子要四块,猴王怎么分才公*呢?如果要五块呢?

      [得出性质后,再让学生说出猴王的想法,并回答如果小猴子要四块,猴王怎么办?既前后照应,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帮猴王想办法的过程中,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5、质疑:让学生看看课本和板书,回顾刚才学习的过程,提出疑问和见解,师生答疑。

      通过举例,沟通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分数与除数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如:3/4=3÷4=(3×3)÷(4×3)=9÷12=9/12

      [有助于学生顺利地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性质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实现新知化归旧知。]它们各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呢?我们今天就来共同研究这个变化规律。

      二、比较归纳,揭示规律。

      1、出示思考题。

      2、比较每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

      (1)从左往右看,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2)从右往左看,又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让学生带着上面的思考题,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再翻开教科书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2、集体讨论,归纳性质。(1)从左往右看,由3/4到6/8,分子、分母是怎么变化的?引导学生回答出:把3/4的分子、分母都乘以2,就得到6/8。原来把单位“1”*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现在把分的份数和表示份数都扩大2倍,就得到6/8。

      板书:

      (2)3/4是怎样变化成9/12的呢?怎么填?学生回答后填空。

      (3)引导口述:3/4的分子、分母都乘以2,得到6/8,分数的大小不变。

      (4)在其它几组分数中,分子、分母的变化规律怎样?几名学生回答后,要求学生试着归纳变化规律: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板书:都乘以相同的数)

      (5)从右往左看,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又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通过分析比较每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得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板书:都除以)

      (6)引导思考:都乘以、都除以两个“都”字,去掉一个怎么改?(去掉第二“都”字,换成“或者”)再对照教科书中的分数基本性质,让学生说出少了什么?(少了“零除外”)讨论:为什么性质中要规定“零除外”?

      (板书:零除外)

      (7)齐读分数的基本性质。先让学生找出性质中关键的字、词,如“都”、“相同的数”、“零除外”等。然后要求关键的字词要重读。师生共同读出黑板上板书的分数基本性质。

      [新知识力求让学生主动探索,逐步获取。“猴王分饼”和分析班级学生人数得出的三组相等的分数为学生探索新知提供材料,出示的思考题是学生探求新知、独立思考的指南,教师环紧扣的提问以及引导学生逐步展开的充分的讨论,帮助学生一步步走向结论。]

    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分数基本性质的探究过程,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初步建立数学模型。

      2、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为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等思维能力及(渗透变与不变)数学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它是约分,通分的依据

      三、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初步建立数学模型。

      四、教学准备:

      课件、正方形的纸。

      五、教学设计过程:

      (一)迁移旧知、提出猜想

      1、回忆旧知

      猜信封:老师手上的信封里有一个数、一道算式,我抽出其中一张,谁能猜出另一张是什么?出示:2÷3

      你为什么这样猜呢?引导学生回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媒体演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

      谁能说一道与2÷3商一样的除法算式?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板书算式。你为什么认为这些算式的商是一样的?引导学生回忆什么是商不变的性质?媒体出示:商不变的性质: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不变。

      2、提出猜想:

      既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么紧密、除法有商不变性质,那分数是否也会有这样的性质,请大家大胆猜想一下。(学生可能根据商不变性质推导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学生汇报后投影出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二)验证猜想,建构新知

      A、看图分类

      下面是一组相等的正方形,请写出每个图形阴影部分所表示的分数,并把相同的分数分在一起。

      B、讨论方法

      师:你是怎么判断它们相等的?

      师:它们相等,用算式可以怎么表示?

      1/2=2/4=4/8

      C、研究规律

      师:这些相等的式子,除了我们从图上看到的大小相等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秘密呢?

      利用研究卡进行研究。

      确定的研究对象

      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者

      除以一个相同的数

      得到的分数

      研究对象与得到的分数相等吗?

      相等()不相等()

      猜想是否成立?

      成立()不成立()

      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成资源:揭示课题: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板书)

      师:为什么要0除外?

      师:对于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让学生互相讨论,并进行说明。)

      练习:2/3=()/18、6/21=2/()、3/5=21/()、27/39=()/13

      师:这里面什么变了,什么不变?(生:分子和分母变了,但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分子与分母是怎样变化的?(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师: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性质有什么联系?

      D、质疑完善

      3/4=3×()/4×()

      师:括号中可以填哪些数?

      预设:可以填无数个数

      师:如果只用一个数来表示,填什么数好?

      预设:字母

      师:这个字母有什么特殊要求吗?(0除外)

      得到一个初级的数学模型。3/4=3×X/4×X(X≠0)

      让学生打开课本进行阅读、内化,并想一想还有什么问题吗?

      (三)练习升华

      1、5/7=()/35、3/4=9/()、3/()=12/20、16/24=()/3

      2、把5/6和1/4都化为分母为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把2/3和3/4都化为分子为6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4、把2/5的分子加上2以后,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多少?

      5、和哪一个分数大,你能讲出判断的依据吗?

      (四)总结延伸

      师:这节课学了什么?

      师:如果一个分数为A/B,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分数的基本性质吗?

      A/B=A×X/B×X(X≠0)或A/B=A÷X/B÷X(X≠0)(板书)

      六、作业

      p87-1、2

    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结合趣味故事经历认识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

      初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数的改写。

      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归纳分数的性质。

      学生准备:

      长方形纸片。

      一、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揭示课题。

      编了一个唐僧师徒4人分西瓜的故事,利用孙悟空的机智聪明和猪八戒贪吃的特点。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把一个西瓜*均分成4块,猪八戒吃了一块,再把这西瓜*均分成8块,猪八戒吃了2块。最后把西瓜分16块,猪八戒吃了4块,设计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和分数知识的背景下,了解猪八戒没有多吃到饼的事实,为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提供实践经验。在看完故事后向学生提问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想到了什么问题?

      让学生讨论并用自己的方法说明八戒没有多吃到饼。让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分一分、比一比,通过课件从直观上让学生感受到这三个分数大小是相等的。而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不相等,可分数却相等,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呢,从而来揭示课题。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动手操作、形象感知

      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讨论图中分数的涂色部分是多少?

      A、谈话: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张正方形的纸,你能先对折,并涂出它的1/4吗?

      B、追问:你能通过继续对折,每次找一个和1/4相等的其他分数吗?

      C、学生操作,并组织交流:每次对折后,正方形被*均分成多少份。涂色部分有几份。并思考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涂色的部分,得到的分数与1/4是否相等。交流时让不同对折方法的学生充分展示。

      2、观察比较、探究规律

      (1)通过动手操作,你认为它们谁大?请到展示台上一边演示一边讲一讲。

      (2既然这三个分数相等,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把它们连接起来?

      (3)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相同,为什么分数的大小却相等的?你们能找出它们的变化规律吗?请同学们四人为一组,讨论这两个问题

      (4)通过从左到右的观察、比较、分析,你发现了什么?

      使学生认识到这四个正方形同样大,虽然*均分的份数不一样,但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四个分数也相等。课件出示连等式子。

      【通过展示不同的对折方法,使学生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拓展学生的思维。】

      3引导观察:请大家观察每个等式中的两个分数,它们的分子、分母是怎样变化的?

      观察思考后。在课文上填空,再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教师再集中指导观察:

      先从左往右看:1/4是怎样变为与它相等的2/8的?由2/8到4/16,分子、分母又是怎样变化的?谁用一句话说出它的变化规律?再从右往左看:4/16是怎样变化成与之相等的2/8的?2/8、1/4呢?用一句话说出它的变化规律?

      4、归纳规律

      提问:综合以上两种变化情况,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其中的规律?

      学生交流归纳,最后全班反馈“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6、小结

      同学们在这节课的学习中表现得很出色,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

      【通过小结,既对整个课堂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总结,又能让学生产生后续学习和探究的欲望,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延伸到了下节课】

      四、巩固强化,拓展应用

      多样的练习可以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游戏找朋友。

      六、布置作业:

      在上这课之前,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课堂思路,准备好教具。课前,活跃气氛。开始可能是由于农村吧,基本上,上课都是用黑板,难得一次上课时利用多媒体上课的。学生对此也是很有兴趣的,特别是在创设情景的时候,很开心的投入课堂气氛来。紧接着动手操作等步骤都很好。唯一不足是学生没感大胆发言。对于问题,答得不是很清晰。教师让学生主动探索,逐步获取规律,最后也都一一的解答并归纳分数的性质。对于从左到右的变化,分子分母都变大了,但分数大小不变。从右到左,分子分母都变小,分数大小不变。从而得出规律。对于这分数的性质要让学生抓住几个重点词,“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重点让学生熟记分数的性质。多层的巩固练习。加深学生的理解。并且能运用分数的性质完成作业。最后,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应用着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找朋友的游戏。

    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分数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性质的关系。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及动手实践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感受“变与不变”,“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情感状态,养成注意倾听的习惯,体验互助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自主探究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

      PPT课件、每小组准备三个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三张完全一样的长方形(正方形)纸、直尺、彩笔等。

      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激趣引思

      引言:细心的同学一定听出来了,刚刚老师播放的是哪部动画片的主题歌?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就从西游记的故事说起。

      讲故事:话说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路上历经磨难。一天,他们走得又累又饿,幸好路过一个村庄,化缘得到三块同样大小的饼。唐僧心想:三块饼,四个人不太好分呀!但是很快他就想到了一个分饼的方案,他对徒弟们说:我准备将第一块饼,*均分成2份,八戒吃其中的二分之一;将第二块饼*均分成4份,沙和尚吃其中的四分之二;将第三块饼*均分成8份,悟空吃其中的八分之四,你们同意这样的分配方案吗?师父的话音未落,猪八戒便跳出来说:“我不同意这样的分法,师父你太偏心了,凭什么猴哥吃那么多有八分之四,而我却吃那么少才二分之一。同学们,请你们判断一下,猪八戒说的对吗,师父真的偏心吗?

      生发表见解。

      二、自主合作探索规律

      1、反馈引导:1/2=2/4=4/8。“三个徒弟分得的饼一样多---等式---仔细瞧瞧这组分数等式的分子分母相同么?但是它们的大小却?再用变化的眼光瞧瞧,(师画正反向两箭头)我们发现分数的分子分母改变了,什么却没有变?师贴板帖分数可真与众不同呵!

      2、提出探究任务:那如果我让们动手做或者联系生活实际想,像这样大小相等的分数,只有一组吗?你们能不能找出一些给老师看看?找之前请位同学为我们读一读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每个小组找出一组大小相等的分数,并想办法证明这组分数大小相等。

      (2)思考:在写分数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组内商量一下然后开始行动!

      3、小组研究教师巡视

      4、全班汇报

      交流评价(教师相机板书)圆纸片汇报长方形纸汇报正方形纸汇报及联系一组人数说发现规律把每组数从左往右或者从右向左仔细观察你能发现分子分母的怎样的变化规律?(可以举例说演绎推理深入)随机更换贴图

      板书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打出幻灯

      5、反思规律看书对照找出关键词要求重读共同读

      6、引证规律:3/4=12/16刚刚动手做我们验证了这组大小相等的分数的正确性并由此发现了分数的基本性质那你能否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性质,再一次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

      三、自学例题运用规律

      过渡:同学们刚刚的精彩表现展示出了你们强大的学习能力,所以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老师请你们自学课本96页的例2并完成相应“练一练”。现在开始

      生自学

      集体评议:例2练一练1和2,请说说你的根据和想法!重点让学生说说根据什么,分母、分子是如何变化的"。

      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

      2/9=8/36,4/9=2/3,3/4=3a/4a,5/10=3/6,1/5=4/8

      2、把6/20,70/100,45/50,1/2,4/5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思考:分数的分母相同,能有什么作用?

      3、圈分数游戏圈出与1/2相等的分数

      4、对对碰与1/2,2/3,3/4生生组组师生互动

      五、课堂小结课堂作业

      结语:你看,运用数学知识玩游戏,也是乐趣无穷。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

      作业:余下来的时间请完成课本97页练习十八的1-3题,做在书上。

    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了解它与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之间的联系。

      2.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3.较好的实现知识教育与思想教育的有效结合。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能熟练、灵活地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同学们,为了让你们了解到更多的科技知识,在科技周活动中,学校做了三块科普展板(投影出示教材中的三块展板)。同学们认真观察,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

      师:猜想对解决问题很重要,它们到底相不相等?下面以小组为单位,想办法来验证一下。

      二、新授

      师:同学们想了很多好的方法,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

      生1:我们组是用画图的方法来验证的。我们先画了三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表示三块展板,把它们分别*均分成2份、4份和8份,再分别去其中的1份、2份和4份涂上颜色(展示学生画的图)。通过比较我们发现,涂色部分的大小是相等的,所以

      生2:我们组是用折纸的方法来验证的。我们先取了三根同样长的纸条,通过对折把它们分别*均分成2份、4份和8份,分别涂色表示(展示学生的折纸情况)。通过折纸我们组也发现(学生在小组中讨论、验证)

      师: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同学们现在小组内总结一下,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学生认真讨论)

      师:同学们汇报一下你们的讨论结果。

      三、 自主练习 巩固提高

      课本第80页1、2、3、题。

      其中,第1题引导学生通过涂色和比较,加深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直观感受。

      第2题二生爬黑板板演,第3、4 题学生自做。师巡视指导。

      课堂小结 :

      一生小结,他生补充,教师评判。


    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菁选5篇)(扩展5)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教学反思5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教学反思1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抓住乘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借助线段图,分析题中的等量关系式,发现这类型的应用题的特点和解答的规律。

      教学中注重对知识的概括,对比。复习题与新知,新知与新知的对比,从乘法应用题改成一道除法应用题,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到新课中,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本课应用题的特点,掌握解题方法,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让学生主动探索学会数学知识。激起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给学生学习探索的空间。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得到发展。

      同时注重拓展学生思维能力,学会分析解决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方法。在解答应用题的时候,鼓励学生画线段图多角度分析问题,明确解答这类应用题的两种方法的`特点,充分让学生亲身实践体验,让学生在探究中加深对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和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

      从练习的效果来看,绝大多数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另一个数的方法,数量关系正确,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只会依葫芦画瓢,不会深究其为什么,数量关系也不太清晰,这样的学生在后续学习中问题就会显露得更多,正确率随着学习的深入会更加糟糕。加强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数量关系的训练不能有一丝懈怠。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了数学自学学习习惯的养成,许多知识是由学生自学得出的结论。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教学反思2

      个数除以分数是在一个数除以整数的基础上,让学生从一个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迁移到一个数除以分数,教材通过图形和多个例子来证明一个数除以分数就是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我采用数形结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分析题意、弄清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理解算理、探究算法。实际上就是先让学生画线段图,用图形语言揭示分数除法计算过程的几何意义,然后,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将“图”和“式”对照起来,进行分析和说理。帮助学生理解除以一个分数怎么就可以转化为乘它的倒数了呢?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教学目标我是这样定位的:

      1。 通过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概括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提高迁移类推、分析比较的综合能力。

      3。 获得成功的体验,认同数学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

      在新课之前,我先做了个复习铺垫,让学生算算小红步行每小时走多少千米,引出数量关系式,路程÷时间=速度。然后呈现了书本上的主题图,把抽象的计算置于具体的情意中,通过解决“谁走得更快些”,列出分数除法的算式,接下来,让学生根据学习经验初步猜想“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了猜想以后,我引导学生借助线段图来解决小明速度的问题,感受算理,推导算法,从而来验证当初的猜想。这部分的数学内容我主要渗透了数形结合、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把除法转化成乘法计算,对学生来说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不断引导学生发现将2÷2/3转化为2÷2×3表示的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进而转化为2×3/2的依据又是什么”,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把新知纳入已有的认识结构的过程中,自然感受到每一步的转化都是新、旧知识、方法的转化。质疑:对于两个数都是分数的除法算式适合吗?再次组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验证“前面总结出的方法是不是对其他除数是分数的除法也同样适用?”深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这样的设计,我意图让学生真实地经历知识的探索、发现过程,从而起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作用。

      总结出算法之后,我首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先来概括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然后又出示了一个数除以整数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解决一个数除以整数的计算,用比较简练的语言概括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将上节课与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进一步理解算理,统一了算法。

      对于这堂课,我感觉学生对于算法比较好理解和接受,但对于算理的理解存在有很大的难度,需要在练习中慢慢去理解和体会。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教学反思3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中的第三节课。本节课旨在借助图形语言,在操作活动中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为此,根据本节课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已有的个体经验,本节课做了如下三个层次的设计:

      第一层次:

      “分一分”的活动。通过学生动手分饼活动,让学生经过观察、比较与思考,发现整数除以整数与整数除以分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借助图形语言,初步感知体会“除以一个数”与“乘这个数的倒数”之间的关系。这样做不仅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更好理解分数除法意义的机会,更主要的是教会学生一种学习的方法,即分数除法的意义可联系整数除法的意义进行学习。最后,通过启发性的问话:“观察这一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激发学生思考、求知、解答的愿望,为下一步的探究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层次:

      “画一画”的活动。在第一层次分饼的基础上分线段,虽然线段图比圆形图更抽象,但学生已有分饼的经验,所以学生根据问题不难列出算式,怎样求出结果就成为这一操作活动要解决的问题。其中(1)(2)小题比较容易,学生从图上可以看出结果,关键是第三小题不容易突破,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主要是让学生弄清第(2)小题的算理,再将此方法迁移到地(3)小题。

      第三层次:

      “想一想、填一填”的活动。由于学生有了前面操作的基础,这部分比较大小的题目,他们不难填出答案。但关键是让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从而发现题目中蕴含的规律。这一活动是学生对前面问题思考过程的整理,对分数除法意义进一步的理解。

      第四层次:实践应用活动。是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内化知识的过程。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教学反思4

      《分数除法三》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分数应用题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如何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呢?教学时,我没有采用书上的情境,而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教学一开始我就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例如:我们班有多少女生?有多少男生?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现在知道“全班人数”和“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求女生有多少人,怎样求?学生很快就知道列出乘法算式解决。反过来,知道“女生人数”和“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求全班人数呢?这样引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已的身边,在生活中学数学,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让学生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是解决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关键。教学中,我通过省略题中的一个已知条件,让学生发现问题,亲自感受应用题中数量之间的联系,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从而让学生体会并归纳出: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从题目的关键句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本课重点是要让学生学会用方程的方法解决有关的分数问题,体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借助线段图的直观功能,引导孩子们理清解题思路,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在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后,我把分数除法应用题与分数乘法应用题结合起来教学,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对比,感受它们之间的异同,挖掘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从而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掌握了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后,我又鼓励他们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解法,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中,给学生提供探究的*台,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究解题方法,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探究不同的解题方法。使学生经历独立探究、小组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对“分数除法问题”的算法有初步的感悟,对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及解法有清晰的理解,为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除法》教学反思5

      一个数除以分数是在一个数除以整数的基础上,让学生从一个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迁移到一个数除以分数,教材通过图形和多个例子来证明一个数除以分数就是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我采用数形结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分析题意、弄清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理解算理、探究算法。实际上就是先让学生画线段图,用图形语言揭示分数除法计算过程的几何意义,然后,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将“图”和“式”对照起来,进行分析和说理。帮助学生理解除以一个分数怎么就可以转化为乘它的倒数了呢?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

      教学目标我是这样定位的:

      1、通过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算理,概括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提高迁移类推、分析比较的综合能力。

      3、获得成功的体验,认同数学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

      在新课之前,我先做了个复习铺垫,让学生算算小红步行每小时走多少千米,引出数量关系式,路程÷时间=速度。然后呈现了书本上的主题图,把抽象的计算置于具体的情意中,通过解决“谁走得更快些”,列出分数除法的算式,接下来,让学生根据学习经验初步猜想“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为学生提供开放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了猜想以后,我引导学生借助线段图来解决小明速度的问题,感受算理,推导算法,从而来验证当初的猜想。这部分的数学内容我主要渗透了数形结合、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把除法转化成乘法计算,对学生来说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不断引导学生发现将2÷2/3转化为2÷2×3表示的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进而转化为2×3/2的依据又是什么”,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把新知纳入已有的认识结构的过程中,自然感受到每一步的转化都是新、旧知识、方法的转化。质疑:对于两个数都是分数的除法算式适合吗?再次组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验证“前面总结出的方法是不是对其他除数是分数的除法也同样适用?”深入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这样的设计,我意图让学生真实地经历知识的探索、发现过程,从而起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的作用。

      总结出算法之后,我首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先来概括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然后又出示了一个数除以整数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解决一个数除以整数的计算,用比较简练的语言概括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将上节课与这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进一步理解算理,统一了算法。

      对于这堂课,我感觉学生对于算法比较好理解和接受,但对于算理的理解存在有很大的难度,需要在练习中慢慢去理解和体会。


    五年级《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菁选5篇)(扩展6)

    ——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说课稿3篇

    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说课稿1

      一、说教材及学情

      《分数的意义》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了解不仅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许多物体看作的一个整体也可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进而总结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基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编排情况,我确立该课如下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1、知识目标: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及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并形成分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观察及创新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的重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的难点:建立单位“1”的概念。

      二、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我探究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自主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使学生观察、操作、口头表达等能力得以培养,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以开发与增强。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动手操作及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即把问、说、讲、做的权利和时间交给学生,力途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眼、口、脑、手等多种感官参与认识活动,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我能行”。全课以“实践导入,唤醒已知—动手操作,创造分数—媒体演示,揭示产生”三大主线贯穿全课。

      三、说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做“说一不二”游戏

      (1)2块橡皮泥:1+1=?错了!一块橡皮泥再加一块橡皮泥等于一块。

      (2)5块糖:你猜2+3=?

      2+3怎么等于1呢?(5块糖放进一个袋子里,不是一袋糖了吗?)

      (3)50+50=?反应太快了!怎么等于“1”呢?这100个苹果不是就是“1”筐苹果吗?

      (4)谁也举一个说一不二的例子呢?

      通过游戏导入,使学生在出乎意料的答案中产生对学习分数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对分数单位“1”在生活中有初步感知,为后面突破难点奠定基础。

      (二)动手操作,创造分数

      1、动手操作,感知意义

      学生四人一组为单位,每组有一套学具,8颗棋子、2块糖、10粒豆子、一幅熊猫图等,然后让学生选一种或几种学具自己动手创造分数,并提出要求:在创造分数的过程中,你可以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你把谁看作了一个整体,你是怎样分的,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分数。学生操作、汇报交流展示的是学生把不同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所创造的分数。(课件)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直观地感知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都可用分数来表示,也就是初步感知分数的意义。

      2、师生互动,理解意义

      在学生初步感知意义的基础上,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意义。互动分为两次,第一次借助小旗图,(课件)以教师首创了一个分数1/2为例,激活学生的思维,“还是这幅图,你能创造不同的分数吗?”激发他们创造的欲望,学生动手操作一定会创造出不同的分数如(课件)。第二次出示熊猫图的辨析题(课件)教师引题“当我们把6只熊猫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由于教师给出了三个答案,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学生辩解、交流中,知道把这个整体*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三分之一。(课件)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直观的帮助学生感知份数与个数的不同,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分数的意义,为概念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深化整体,总结意义

      在上一环节成功教学之后教师小结“刚才我们把8面小旗,6只熊猫分别看作了一个整体。”从而再一次揭示了一个整体,通过直观演示、使学生明确单位“1”可以是一个圆、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由此拓展“我们还可以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学生自由回答,有的可能会说“我把一张饼看作一个整体,把4个棋子看作一个整体,把全班50套桌椅看作一个整体,把全校师生看作一个整体等等,从而深刻体验了一个整体的含义,进而引出单位“1”。最后借助一组练习题,通过对1/2、3/5两个分数意义的理解,逐步总结出分数的意义,即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进而揭示课题,完成板书。

      4、巧妙练习,强化意义

      比如为“1/4”这一分数配图(课件)教师提出要求“大家看这里有一个分数,你能试着给它配几幅图吗?配出一幅的是达标,2幅以上的是良好,3幅以上的是优秀。”借助激励性的语言,学生们一定会跃跃欲试,可能会出现许多不同的作品。那么同是分数1/4,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不同的作品呢?那是因为学生假设的整体不同,也就是单位“1”不同,因此所配出来的图是不一样的。借助为分数配图这一环节,从另一个侧面进一步强化了分数的意义。

      (三)媒体演示,揭示产生

      其内容就是分数的产生过程,其目的就是创造一种宽松、愉悦的氛围感受数学文化。(课件)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引导、点拨,学生是在一种自主、自动的时间和空间中,通过自己的思考,达到学习目标的。实现了先进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融合。

      (四)反馈练习,拓展创新

      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控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达到训练和提高的目的。为了能使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相结合,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我设计下列练习: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2、用下面的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对吗?为什么?

      以上两道题是基本练习题,目的是: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深化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3、游戏“夺红旗”

      男、女各一队,派代表到前面夺红旗,但要听老师指挥,拿对了红旗归这一队,错了机会自动转给下一队,老师当发令员,其他同学当小小裁判员。女同学代表到前面拿走全部的2/11、男同学拿走剩下的1/9、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4、男同学拿走剩下的2/3、女同学拿走剩下的1/2,剩下的一面奖给全班。

      此题设计加深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又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

      (五)、全课小结,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于分数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哪!同学们课下继续去学习、去探究吧!”教师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延伸到了下节课。

    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十册书P60——62《分数的意义》。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及作用

      《分数的意义》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主干,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分数"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一张白纸。是他们在四年级学习中已借助操作、直观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读写法、以及知道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均分成若干份,取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节课的学习是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也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尽管教材在知识呈现上显得比较简单,但是使学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为知识点较多,一共有五个。分别是分数的意义、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含义、以及分数单位和单位"1"的含义等。而理解分数的意义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的学习重点。这节课教学难点是单位"1"的理解。学好这节课是后面学习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基本性质以及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前提,对以后学习有关分数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等学习活动,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单位、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在分析、比较、辨析活动中,拓展思维、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3、感受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由于学生对分数意义的学习虽然不是从零开始,但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的思维特点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对概念的理解还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朦胧到明晰的过程,所以这一过程就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充分感知,形成表象,把理性知识物化在演示、操作过程中,使具体形象向抽象转化,建立分数的概念。基于以上教学理念,这节课我主要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感知,在发现中交流,在交流中体验,在体验中得到发展。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体现以下三个特点:

      1、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

      2、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感知—表象—抽象)

      3、让学生在练习巩固、内化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具体安排有四个环节:

      (一)揭示课题,忆旧引新。

      师:关于分数,你们已知道了哪些知识?"在唤醒学生已有知识的同时,学生可能会谈到分数的读写法、分数的产生、分数的各部分名称、简单分数的含义等(如1/21/4),这时教师作适当的小结。

      (二)提供材料,学习新知。

      1、动手操作,初步感知。(利用实物感知)

      根据学生在前面提到的一个分数作例子(如:1/4)让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师:你能否用学具袋中的学具(学具袋中有三角形、长方形、圆形、多根小棒、多个正方体)来表示1/4?

      (1)小组合作分一分或摆一摆

      (2)大组汇报(边说边展示作品)

      (3)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以上的表示过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归纳说明单位"1"的含义。

      (5)列举单位"1"。

      2、利用图像,加深感知。(利用图像感知)

      (1)出示图例(略)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其中两个不能用分数表示)。

      (2)说一说它们的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意思?

      (3)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围绕以下几点说一说有什么体会

      A、一个物体、一些物体可以用"1"表示;

      B、"*均分",没有*均分就没有分数;

      C、其中的一分或几分的数都可以用分数表示。

      3、创造分数,加深理解。

      用画图的方法把12个小正方体分一分,画一画,表示出一个分数,并把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说给同桌听。分数有:1/21/32/31/42/41/62/65/61/12等

      4、深化整体,总结意义。

      (1)师:我们已学了那么多的分数,那什么叫分数?

      (2)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3)最后接着问: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会是多少呢?(自学书本书p62)

      (三)巩固练习,强化意义。

      数学练习是巩固知识,培养基本技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节课练习的安排主要体现本节课的基本内容、重难点。

      1、从第一个纸盒里拿出1根小棒,就拿出了这盒的1/5,第一个纸盒里有几根小棒?

      2、从第一个纸盒里拿出2根小棒,就拿出了这盒的1/5,第一个纸盒里有几根小棒?

      3、从第一个纸盒里拿出3根小棒,就拿出了这盒的1/5,第一个纸盒里有几根小棒?

      (四)课堂总结。

      课堂总结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这节课我采用说一句话的形式来总结课堂。如: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你能用一个分数说一句话吗?把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真实、亲切,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说课稿3

    各位评委: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分数的意义》。

      首先我将对教材进行一些简要的分析:

      《分数的意义》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几分之几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又学习了把若干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均分成几份,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概括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的单位。为进一步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习分数四则运算以及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奠定了基础。

      教材安排了一道例题,例1要求学生用分数表示每个图中涂色部分,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感受被*均分的对象是非常广泛的,从而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以及概括分数的意义并认识分数的单位。“试一试”和“练一练”要求学生说明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以及该分数含有多少个这样的分数单位,使学生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同时,不断巩固对分数单位的认识。练习六的1-5题主要是加深对“单位1”的理解,进而理解分数的意义。

      根据上述教材内容与结构的分析,考虑到五年级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和生活经验,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让学生在经历分数意义的抽象、概括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

      3、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培养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结合学生的基础,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的意义

      难点:认识分数单位以及对单位1的理解

      接着我将谈谈本节课的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我将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观察以及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的过程中,体会分数的意义,在小组交流中,抽象出单位1的含义以及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进而认识分数的单位,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的学习数学。

      为了掌握这部分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通过动手写一写,动脑想一想,抽象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我将说说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这部分我将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复习回顾,激活记忆

      首先,通过谈话问学生“把一个蛋糕分成2半,每半表示多少?”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能很快回答是1/2,然后通过媒体呈现例1的几幅图,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并引导学生小组间相互说一说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在小组内交流且学生汇报所填写的分数,预设学生在填写最后一幅图的分数时,出现“2/3、2/6、1/3”,这时肯定1/3这个答案是正确的。

      二、自主探究,概括新知

      这一环节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一)合作交流,理解单位“1”

      先让学生观察思考这几个分数,小组间交流这些分数分别是把什么*均分后得到的?再全班交流,预设学生能认识到这里分别是把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均分的,这时向学生明确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把它叫做“单位1”,接着要求学生根据对单位1的理解,同桌间相互说说这几个分数分别是把单位1*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再指生回答。

      (二)概括分数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先让学生说一说把什么看作单位1,再交流这几个分数是把单位1*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对于第一个物体预设学生能说出把这个饼看作单位1,3/4是把单位1*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中间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学生能仿照第一个物体较容易的说出,对于最后一个由许多物体组成的整体,向学生明确是把这若干个物体组成的整体看作单位1,然后把单位1*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的1份,根据上述对4个分数的讨论,引导学生小组交流,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再组织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结果适时总结分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揭示本节课的课题并板书——分数的意义。全班齐读分数的意义。接着让学生试着说一说练习六的第3题各分数表示的意义,并仿照第(1)中的格式相互间说一说,第(3)小题,通过画直观的钟面图,让学生认识到一节课的时间与1小时的关系。在对分数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上,向学生说明什么是分数单位,接着让学生结合例1完成试一试中的问题,小组里相互说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再说一说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期间要帮助那些对分数单位不是很理解的学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中,体会对单位1的理解以及认识分数的单位,感受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内化知识,解决问题

      为了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我安排了如下的练习:

      练一练是要求学生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且说出每个分数单位是什么以及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使学生在例1基础上巩固了对分数单位的认识。

      练习六的第1题要求学生先读一读各个分数,再说一说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体会并知道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第2题让学生根据2/3涂一涂,由于被看作1的桃的数量不同,每次需要涂的桃的个数也不同,有利于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特别是对单位1的理解。

      练习六的4-5题作为课堂作业。第4题要告诉学生0到1这一段表示单位1,通过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使学生更加清楚地理解分数的意义,把握分数与整数的关系,第5题让学生在比较中更加透彻地理解分数。

      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不仅加深了对单位1的理解,进而内化了分数的意义且进一步认识了分数的单位,也为后面学习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作了准备。

      四、课堂总结,全面升华

      课结束前,让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

      通过总结,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加深了印象,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以上就是我本节课的说课内容。谢谢各位评委!

    推荐访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