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文档网 - www.qiying88.com 2024年05月04日 19:12 星期六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新时代党外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现状与提升路径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4-02-06 14:45:03

    赵国华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随着媒介新兴技术的发展,传播环境、媒体格局、舆论生态随之发生深刻改变,进而导致社会治理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正如学者喻国明所说,传播的技术革命正在促成一种新的社会结构——“共景监狱”,管理者在信息资源把控方面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1]在信息由以前的单向控制性传播转为现在的多向互动式传播的形势下,政府管理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监督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不断提高治国理政能力和水平。”[2]提升媒介素养是党中央对新时代领导干部提出的殷切期望,也是各级领导干部积极适应媒介环境变化,提升履职能力的现实需要。

    媒体的社会影响力以及政府与媒体之间的关系共同决定了媒体对于政府工作的重要意义,而政府官员自身角色的特殊性则导致其在处理政府与媒体关系中的关键地位。[3]可以说,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关系到党的执政能力及其执政目标的实现。[4]党外领导干部作为领导干部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媒介素养开展调查研究,对于该群体加强能力建设、应对国际国内复杂形势、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都具有重要意义。

    提升党外领导干部媒介素养是加强其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基本政治制度,需要不断加强党外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其能力素质。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提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主动适应信息化要求、强化互联网思维,不断提高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对信息化发展的驾驭能力、对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的要求[5]。党外领导干部需要重视媒介素养的提升,利用网络走好群众路线,汇集民意民智,及时反馈问题,化解矛盾冲突,做好群众工作,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塑造党和政府良好形象。

    提升党外领导干部媒介素养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的紧迫需要。当今社会已进入媒介生存化社会,境外敌对势力借助各种媒介形式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国内各种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社会思潮激荡碰撞,这些都对党和政府执政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面对这一形势,习近平总书记从加强和改进党对新闻舆论工作领导角度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媒介素养,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因此,党外领导干部要有提升自身媒介素养的紧迫感,熟练掌握媒介运作规律,积极开展网络问政,做好主流意识形态引导,防范化解舆情危机,如此才能从容应对当前复杂严峻的政治形势,促进政府执政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提升党外领导干部媒介素养是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应然之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统一战线作为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作用愈加凸显,在争取人心、汇聚力量、凝聚共识方面的功能作用愈发重要,[6]为此,党外领导干部应充分发挥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政治协商等职能作用,深入人民群众特别是分散在各领域的党外人士中间,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社会热点、痛点、难点。而具备较高的媒介素养,可以让党外领导干部更加快速全面了解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最大程度收集反馈社情民意,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不断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开展党外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分析,问卷设计包含个人基本信息、媒介基本认知、媒介个人使用、媒介信息辨析、媒介应对、媒介运用、媒介素养教育培训等七大类39个题目。问卷为电子问卷形式,调研对象为参加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各类培训班次的党外领导干部。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共回收有效问卷265份。

    其中,男性150人,占比56.60%;
    女性115人,占比43.40%,男女人数比例基本平衡。在年龄分布上,30岁以下人群占比3.4%,31-40岁人群占比37.74%,41-50岁人群占比42.26%,51岁以上人群占比16.6%,即调研对象年龄结构呈橄榄型,31-50岁人群是主要构成主体。在调研对象教育程度分布上,大专及以下的占比3.4%;
    本科占比60%;
    硕士研究生占比23.77%;
    博士研究生占比12.83%,可以看出,调研对象普遍学历水平较高,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工作年限方面,工作1年—5年以下的占比5.66%,5年-10年的占比8.3%,10年—20年以下的占比39.25%,20年及以上的占比46.79%,即调研对象大多工作10年以上,是工作经验丰富的群体。调研发现,省部级人员占比1.13%,厅局级人员占比4.91%,县处级人员占比50.68%,乡科级人员占比43.28%,即调研对象行政职务以乡科级、县处级居多,同时,调研对象所在单位行政级别以县处级和厅局级为主,共占比72.83%。综上可知,此次调研对象是一个男女比例相对均衡,青壮年为主,学历水平较高,工作年限较长,所在单位以县处级和厅局级为主,行政职务以乡科级、县处级居多的党外领导干部群体。

    通过问卷汇总分析,当前党外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现状如下:

    (一)媒介认知整体状况良好,但仍存在一定偏差

    调研对象普遍认为媒介素养应包含媒介认知、媒介应用技术、媒介信息选择收集、媒介参与互动、媒介信息分析研判、媒介信息生产发布等诸多方面,同时认为,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应重点包含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运用媒体处理、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运用媒体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的能力,控制、引导社会舆论能力,有效管理媒体能力等方面,认为自身最需要加强媒介应用技术方面的媒介素养。

    在政府与媒体关系上,党外领导干部普遍认为媒体会对政府工作产生积极作用,认为媒体是政府形象塑造者和传播者(占比87.17%)、政府和公众之间的桥梁(占比86.79%)、公共管理的有效载体(占比83.77%)、党和政府的喉舌(占比73.58%)、政府工作的监督者和合作者(分别占比71.70%、58.87%)。在媒体监督问题上,党外领导干部普遍认为媒体监督有利于政府执政水平提升和反腐治理,同理,失范的媒体监督则会对政府施政带来负面影响。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仍有17.74%的调研对象认为媒体是政府工作的挑战者;
    2.26%的调研对象认为政府与媒体关系不太重要;
    23.02%的调研对象认为并非所有的政府行为都需要媒体监督;
    21.89%的调研对象认为政府有权拒绝媒体或记者的采访。这些数据都说明仍有少部分党外领导干部对媒体职能和监督作用认识不全面、不准确,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

    (二)媒介使用紧跟时代发展,且具备较强的媒介辨析能力

    调研发现,绝大多数党外领导干部具有10年以上网龄,通过具体对比党外领导干部每天接触报刊、广播、电视、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手机、平板等)时长可知,党外领导干部对广播、电视、报刊的使用时间多集中在1小时以下,PC端互联网使用时间多集中在1小时以下及1-3小时的区间,移动互联网(手机、平板等)使用时间集中在1-3小时和3-5小时的区间。由此可以看出,手机、平板、电脑已成为党外领导干部主要的媒介接触载体。

    党外领导干部使用报刊、广播、电视的主要目的是浏览新闻,使用PC端互联网的主要目的是工作需要,使用移动互联网(手机、平板等)的主要目的则相对多样,占比前三位的,分别是工作需要(28.68%)、浏览新闻(24.53%)、增加知识(24.53%)。由此可以看出,移动互联网更能满足党外领导干部多样化的需求。

    调研发现,党外领导干部普遍关注主流新闻网站(如人民网、新华网等)、官方网站(如中国政府网、中共山东省委统战部官网等),占比均达70%以上。此外,对门户网站(如新浪、搜狐等)、政务微信(如统战新语、山东统一战线等)的关注度均达到了50%以上,抖音、快手等的官方短视频账号、政务微博(如山东发布、微博济南等)均达到了20%以上,说明随着信息传播途径的多元化,党外领导干部能够紧跟时代发展,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各类媒介信息。

    通过调研可知,党外领导干部更容易全盘接受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报道,对电脑、手机等新媒体报道则更倾向于独立思考,一般会查看多家媒体报道再作判断。在怀疑某一信息的真实性时,53.34%的调研对象会依内容重要程度决定是否去核实信息真实度,34.72%的调研对象会利用多方渠道进行核查,弄清事实真相。由此说明,党外领导干部具有较强的媒介信息辨析能力。

    (三)媒介应对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党外领导干部在对待媒体问题上,表现出很强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态度也偏谨慎,占比67.55%的调研对象表示只有上级领导同意后,才会接受采访,而且只接受主流媒体采访的达到20.75%。具体到面对媒体的主要障碍,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缺乏经验,不知如何应对媒体(占比55.85%);
    未经组织许可,直面媒体会有顾虑(占比52.08%);
    能力不足,担心说错话要承担责任(占比35.09%)。除组织纪律方面的顾虑,媒介应对能力成为面对媒体的主要障碍,所以党外领导干部媒介应对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对于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媒体应对策略,不是很了解的问卷选项中,党外领导干部达到40.38%,完全不了解的,党外领导干部占比2.64%。当危机事件发生时,正确的处理方式是第一时间发声,做好正向舆论引导,以避免谣言产生,造成社会恐慌,同时后续及时发布事件发展动态、调查原因及处理结果等。根据调研汇总,针对“所在单位发生危机事件时,媒体应对措施”这一问题,调查对象选择“第一时间安排新闻报道,传递真相”的占比只有37.74%,说明党外领导干部利用媒介开展危机处理的能力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媒介参与热情有待提升,媒介运用态度偏谨慎

    调研发现,在媒介参与中,党外领导干部以个人的身份职责,营造网络正能量(占比47.17%)和根据判断表达对时政等话题意见的普通网民(占比32.45%)居多,没有通过网络发泄对现实生活不满的案例,说明党外领导干部网络媒介素养整体水平较高。调研还发现,2.64%是有一定号召力和影响力的网络意见领袖,17.74%的人从不发表任何网络言论,25.28%的调研对象选择不想做公众人物。可以看出,党外领导干部媒介参与热情有待提高,在网络阵地上的作用发挥仍有待加强。

    具体到党外领导干部媒介运用问题,有28.03%的调研对象认为利用微博等平台与公众交流,本质并没有改变,只是方式创新,保持中立态度;
    对于直播带货现象,39.62%的调研对象表示赞同但不会参与,18.11%的调研对象表示不赞同,说明党外领导干部对媒介运用态度还偏谨慎。

    针对目前党外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现状,本文认为只有从体制机制层面加以规范约束、激励保障,才能进一步引导党外领导干部注重日常学习,保持媒介运用热情,重视网络民意收集,走好网络群众路线,以不断助推治国理政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一)完善网络问政方式

    目前,我国各党政部门开辟的网络问政平台和渠道日益丰富多样,但内容多集中在政策宣传、工作报道上,与群众开展互动交流的网络问政方式较为缺乏。结合调研来看,43.02%的调研对象认为,单位政务平台民意诉求版块未发挥应有作用;
    20%的调研对象认为,单位政务平台民意诉求版块流于形式;
    7.17%的调研对象所在单位政务平台没有开设民意诉求版块。因此,应在政务平台设置互动交流版块,并安排专人负责,秉承为民服务理念,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及时”指导原则,“对建设性意见要及时吸纳,对困难要及时帮助,对不了解情况的要及时宣介,对模糊认识要及时廓清,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7],以平易近人的态度、通俗易懂的语言,及时回复群众遇到的疑惑,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使“上网交心下网服务”“网上问题网下解决”成为工作新常态,实现网上网下同频共振,推动形成网络空间和现实社会协同治理的新局面[8]。

    (二)建立健全舆情应对机制

    根据调研可知,调研对象所在单位没有设立舆情分析机制或部门的占比29.43%,不清楚是否设置的占比15.47%;
    调研对象所在单位没有设立新闻发言人的,占比48.30%,不清楚是否设立的,占比15.47%。新时代网络舆情传播机制日趋复杂,并且伴随着“混沌现象”与“蝴蝶效应”相互叠加,形成了不规律的连锁反应[9],对此,需要建立健全舆情应对机制,以提升政府舆情应对及处理能力。

    1.建立健全舆情监测与预警机制。各部门应建立健全舆情监测与预警机制,加强与专业机构的合作,实时了解各大新闻平台、微信、微博、论坛的重大新闻、热点话题等,熟练运用各类舆情监测软件,分析研判各类舆情信息发展走向,适时做好舆论正向引导,构建舆情预警评估体系,明确预警分级分类与处理方案,快速发出相应预警信号,做到能回复解决的及时回复,不能立即解决的,迅速汇报上级,联合各相关部门共同解决,避免舆情升级到不可控态势。

    2.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根据国办发〔2016〕80号《〈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实施细则的通知》规定,对涉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务舆情,要快速反应,最迟要在5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并根据工作进展情况,持续发布权威信息,有关地方和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带头主动发声。[10]因此,各单位需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提前做好单位新闻发言人选拔工作,积极公开政务信息,特别在应对舆情危机时,更要遵循舆情处理的“黄金4小时”原则,快速组织人员调查事件来龙去脉、发展态势,在摸清大体情况后,迅速召开新闻发布会,通过及时、迅速、准确的权威信息发布,让公众吃上定心丸,严防虚假信息和谣言的产生蔓延,避免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完善激励问责机制

    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激励问责机制,才能有效激发党外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学习热情,保持不断学习提升的内驱力。

    1.完善考评任用机制。将媒介素养细分为政务平台管理、媒介运用能力、日常教育培训等具体标准,纳入单位考核及领导干部录用、考评机制,作为单位绩效考核及领导干部职位晋升的重要依据,可以有效增强党外领导干部对媒介素养的重视程度。

    2.建立健全干部容错纠错机制。很多领导干部不敢面对媒体,存在诸多顾虑,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就是担心说错话造成不良影响,进而影响个人发展及单位、政府形象,因此需要建立健全干部容错纠错机制,对真心办实事的领导干部要建立保护机制,保护其干事创业热情和敢闯敢干劲头,对在媒体面前产生的非原则性问题,应以宽容失误的态度予以应对,并通过进一步细化具体标准,明确可包容的范畴。

    3.完善问责机制。明确职责权限,加强行政问责,对媒介运用重视不足、应对不力、处理不当,造成不良影响和严重后果的,应严格执行责任落实制度,进行追究和处罚,并按照程序公布处理结果,达到警示告诫效果。

    (四)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

    通过调研可知,高达47.17%的调研对象所在单位没有开展过媒介素养教育培训,开展过一两次的占比39.25%,只有13.21%的调研对象所在单位经常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且党外领导干部在提升媒介素养途径问题上,对“加大培训力度,强化领导干部媒介意识和能力建设”的呼声最高,占比达89.43%,这也反映了党外领导干部对提升自身媒介素养的迫切需求。

    因此,应加强顶层设计,自上而下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党外领导干部日常教育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各个培训班次学习内容,开展分部门、层级、岗位的针对性培训,突出培训的系统性和持续性。另外,调研显示,参加过和没有参加过新闻发布会或接受过媒体采访的调研对象基本持平,分别占比49.81%和46.79%,经常参加的只占比3.10%。由此可知,党外领导干部媒介素养实践锻炼比较匮乏,对此,除加强危机事件的处理与演练外,还应加强党外领导干部日常接触、使用媒体以及通过媒体塑造自身良好形象的实践指导与应用,使媒介运用能力成为日常工作不可或缺的能力。

    (五)建立网络意见领袖培养机制

    美国学者保罗·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二级传播”理论认为,只有一小部分的人才是舆论传播中的消息源头,也仅有一小部分人是能对舆论导向造成重大影响的“主力军”[11],这些人被称为“意见领袖”。在网络信息时代,意见领袖主要通过网络发表言论和观点建立起庞大受众群体,他们具有极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在受众群体中威望很高,对此,针对党外领导干部媒介素养提升,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积极联系党外代表人士队伍中的网络意见领袖。党外领导干部为提高媒介运用能力,应积极与网络意见领袖建立联系,开展沟通交流,使其对党和政府的政策决策有更为全面理性的认识,并通过他们来引导群众立足大局和长远来看待当前面临的问题,学会理性、客观地分析问题矛盾,发挥正向引导网络舆论的作用。

    2.积极培育党外领导干部群体中的网络意见领袖。加强意识形态引导,应积极培育党外领导干部群体中的网络意见领袖担当体制内大政方针的解读员、矛盾问题的沟通者和疏导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是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7]应通过党外领导干部群体中的网络意见领袖来开展政策解读、解疑释惑、解决问题、引导舆论,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了解群众所思所愿,做好意见建议收集汇总,以不断深化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提升政府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

    猜你喜欢舆情调研媒介媒介论争,孰是孰非传媒评论(2019年7期)2019-10-10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人大建设(2019年2期)2019-07-13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人大建设(2018年10期)2018-12-07书,最优雅的媒介好日子(2018年9期)2018-10-12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中国设备工程(2017年7期)2017-04-10消费舆情消费电子(2016年12期)2017-01-19舆情中国民政(2016年16期)2016-09-19舆情中国民政(2016年10期)2016-06-05脚踏实地扶贫调研红土地(2016年9期)2016-05-17舆情中国民政(2016年24期)2016-02-11

    推荐访问:新时代 素养 领导干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