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文档网 - www.qiying88.com 2024年04月30日 14:10 星期二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2023年度五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23篇【优秀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4-04-17 10:15:06

    五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0页,练习五第12~14题、思考题。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进行有条理思考。2.通过练习,使学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23篇,供大家参考。

    五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23篇

    五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 第1篇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0页,练习五第12~14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进行有条理思考。

    2.通过练习,使学生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公倍数和公因数的含义,弄清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难点:弄清公倍数和公因数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完成一些公因数、公倍数的有关练习。

    二、基础训练

    1.写出36和24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是多少?

    2.写出100以内10和6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的?

    三、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12题。

    谁能说说什么数是两个数的公倍数?两个数的公因数指什么?

    在书上完成连线后汇报方法。

    你是怎样找出24和16的公因数的?你是怎样找到2和5的公倍数的?

    2.完成第13题。

    独立完成。交流各自方法。

    3.完成第14题。

    独立完成。交流各自方法。

    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什么情况下可以直接写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什么情况下可以直接写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4.完成思考题。

    (1)小组讨论方法。

    (2)指导解法。

    把46块水果糖分给同学后剩1块,也就是同学们分了多少块糖?(46-1)38块巧克力分给同学后剩3块,也就是分了多少块巧克力?(38-3)每种糖都是平均分给这个小组的同学,因此这个小组的人数既是45的因数,又是35的因数。要求小组最多有几人,就是求45和35的什么?(最大公因数)(45,35)=5因此这个组最多有5名同学。

    5.阅读“你知道吗”介绍了我国古代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重要方法————辗转相除发法,以及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四、课堂

    大家在学习公倍数和公因数这一单元时,首先要明白公倍数和公因数的意义,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其次要掌握找公倍数、公因数、最小公倍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才能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 第2篇

    教学目标

    1.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统计技能,增强学生的统计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众数,理解众数的意义及作用。

    教学难点: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的相互区别,在具体情境中如何选择恰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回忆平均数及中位数的求法,指生回答。

    2、求下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生独立完成后课件出示。

    (二)完成例1

    1.出示例题:

    五(2)班要选10名同学组队参加集体舞比赛.下面是20名候选队员的身高情况.(单位:米)

    1.32 1.33 1.44 1.45 1.46 1.46 1.47 1.47 1.48 1.48 1.49 1.50 1.51 1.52 1.52 1.52 1.52 1.52 1.52 1.52

    师:提出集体舞的要求:身高接近,跳出的舞才更整齐。你认为参赛队员的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

    2.学生小组合作选择10名队员。

    3.根据学生汇报,师课件随机演示选择结果。

    平均数= (1.32+1.33+1.44+1.45+1.46+1.46+1.47+1.47

    +1.48+1.48+1.49+1.50+1.51+1.52+1.52+1.52

    +1.52+1.52+1.52+1.52)÷20

    =29.5÷20

    =1.475

    中位数=(1.48+1.49)÷2

    =2.97÷2

    =1.485

    接近1.485m的同学人数太少,不适合大多数同学的

    身高。最高的与最矮的相差6cm。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485,身高接近1.485m的比较合适。

    身高是1.52m的人最多,1.52m左右的比较合适。最高的与最矮的相差3cm。

    1 . 52出现的次数最多,最能应这组同学的身高情况.

    4.小结:以众数1.52为标准选择队员身高会比较均匀。

    师:(小结)集体舞一般要求队员身高差不多,这组数据中1.52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1.52是这组数据的众数。所以以众数1.52为标准选出来的队员身高会很均称,组成的舞蹈队形也会很整齐很美观!

    5.师生共同归纳众数概念。

    师揭示众数的概念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是这组数据的众数。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6、做一做,

    7、小练习:

    学校举办英语百词听写竞赛,五(1)班和五(2)班参赛选手的成绩如下:

    求这次英语百词听写竞赛中学生得分的众数.

    三个数据存在的数量和意义:

    比较三个统计量:

    (三)学习众数的特征

    师出示练习题:

    1、五(1)班21名男生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如下(单位:次):

    19 23 26 29 28 32 34 35 41 33 31

    25 27 31 36 37 24 31 29 26 30

    (1)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各是多少?

    (2)如果成绩在31~37为良好,有多少人的成绩在良好及良好以上?

    2、一个射击队要从两名运动员中选拔一名参加比赛。在选拔赛上两人各打了10发子弹,成绩如下:

    甲:9.5 10 9.3 9.5 9.6 9.5 9.4 9.5 9.2 9.5

    乙:10 9 10 8.3 9.8 9.5 10 9.8 8.7 9.9

    (1)甲、乙成绩的平均数、众数分别是多少?

    (2)你认为谁去参加比赛更合适?为什么?

    生先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

    师:在找三组数据的众数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师小结:在一组数据中,众数有一个,也有多个,甚至没有。同时众数也反应了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2、三个数据存在的数量和意义

    (四)综合练习

    你去商场买过衣服吗?你知道休闲类服装型号的“均码”是什么意思吗?均码一般是根据人的平均身高、胸围等数据确定的统一商品型号,与多数人的型号接近。所以,均码里蕴涵着平均数和众数的原理。

    (五)联系情境,应用众数

    销售衣服问题。

    师:小明很喜欢做社会调查。他到一家服装店调查后,给我们带来了这样的一则信息:服装店销售了20件T恤,尺寸如下:(单位:cm) 42 39 38 40 41 41 42 39 40 41 41 41 41 40 41 40 41 40 40 41

    师:从表格中,你发现了什么?如果你是这家服装店的经理,你会怎样进货?

    生:讨论交流,发表自己想法。

    师:(小结)从中可以看出,在衣服的尺码组成的一组数据中,41cm是这组数据的众数,也就是41cm衣服销售量最大。所以,可以多进一些41cm的衣服。商品的销售里面也要用到众数的知识,由此看来,生活中还真少不了众数啊!

    (五)拓展延伸(“生活中的数学”)均码问题。

    师:同学们去商场买过衣服吗?如果你去买过会发现,商场里很多休闲的服饰,它的型号都是均码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师:课后请同学们调查和了解一下:什么是“均码”?

    (六)全课小结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上了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五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 第3篇

    一、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比较合发现的过程,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并会根据需要进行简单计算。

    3、在观察、比较、测量等学习活动中,培养操作能力,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二、学情分析

    根据本班学生情况,学生都很熟悉类似长方体正方体形状的物体,面对这一节知识点,学生们更倾向于从实际物体中,通过自己的观察、探索找出书本上的答案,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也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难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问同学们所在的教室是什么形状,装书包用的抽屉是什么形状,出示自己制作的课件上的图画,问学生是什么形状。学生回答:长方体。这节课就让我们学习长方体有哪些特征。

    二)、初步认识长方体

    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体,自己先观察,摸一摸长方体感受它的面、棱、顶点是什么感觉,从而给出其概念。

    棱:面和面的线段。

    顶点:棱和棱的交点。

    三)、小组活动

    将学生相交分为6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1、长方体有6个面。

    2、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长方形或正方形

    3、那些面完全相同的?

    前和后、左和右、上和下

    4、长方体有12条棱。

    5、哪些棱长度相等?

    相对的4条棱

    6、长方体有8个顶点。

    四)、小组制作并讨论

    用细木条和橡皮泥做一个长方体框架。让学生先思考并拿出橡皮泥和细木条。制作好以后回答以下问题

    (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为3组。

    (2)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不相等。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五)课堂练习

    剪下本书附页中的图样做一个长方体。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复习之前的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及其长、宽、高。引入正方体。

    二)、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让学生拿出已准备好的正方体观察并填下表。

    1、正方体的6个面都相同。

    2、正方体的12条棱都相等。

    三)、动手操作题

    1、照书上后面附页的图样做一个正方体,

    2、讨论长方体于正方体的联系于区别。

    3、讨论长方体于正方体的关系。

    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我们可以用下图来表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做一做

    用棱长1cm的小正方体搭一搭。

    (1)用12个小正方体搭一个长方体,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搭法?记录搭的长、宽、高。

    (2)搭一个四个面都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你发现了什么?

    五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 第4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准确识别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并熟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六个面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操作、体验和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归纳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能力。通过观察和比较弄清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养成敢于探索科学之谜的精神,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

    1、认识长方体特征:12条棱、6个面、8个顶点,理解并掌握相互平行的棱长度相等、相对面面积相等。

    2、认识正方体特征:12条棱、6个面、8个顶点,理解并掌握12条棱相等、6个面面积相等。

    三、教学难点

    1、理解长方体棱长总长、正方体棱长总长。

    2、对比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弄清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异同。

    四、教材分析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是人教版(20xx)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中第一节的内容,包括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知识,其中长方体含有例1、例2,正方体含有例3。

    教材设计意图:重在观察、操作、体验和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归纳能力,通过观察和比较弄清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五、学情分析

    因为学生普遍对空间概念非常陌生,所以学生对新知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理解可能会比较困难。因此唯有联系生活实际入手,由浅入深,逐一穿插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观察、观察、操作、体验和交流过程中来分析和比较,从而认识长方体、正方体,最终弄清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相关知识导入。

    1、回顾长方形及正方形。

    2、联系生活实际,认识体的空间概念。

    (二)师用实物展示法和生交流,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量。

    1、师分别展示长方体、正方体模型。

    2、生认真观察并详细记录观察结果。

    3、生可在桌间或小组内交流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数量特征。

    ①长方体有12条棱,8个顶点,6个面(通常都是长方形,特殊2个正方形和4个长方形)。

    ②长方体有12条棱,8个顶点,6个面(都是正方形)

    (三)引导生通过操作、讨论,来理解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棱长间的特征。

    1、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一):

    ①利用手中的学具,动手制作一个长方体。

    ②进一步理解长方体的特征:棱长间的区别与联系。

    (长、宽、高的定义;
    相互平行的棱长长度相等)

    2、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二):

    ①利用手中的学具,动手制作一个正方体。

    ②进一步理解正方体的特征:棱长间的联系。

    (所有棱长长度相等;
    统称棱长)

    3、对比长方体和正方体棱间区别。

    (四)激励生再操作、讨论后归纳长方体和正方体面间特征。

    1、生各自独立完成(活动三):

    请学生课前剪下教材后的附页,备好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

    ①认真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展开图,猜想长方体和正方体面间的区别与联系。(有一些面面积相等)

    ②沿虚线折长方体和正方体,验证猜想。

    ③初步归纳长方体或正方体特征的异同。

    (长方体:相对面面积相等;
    正方体:所有面面积相等)

    (五)师生互动作课堂小结。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共同点:都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

    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不同点:

    ①长方体:相互平行的4条棱长度相等,相对面面积相等。

    ②正方体:12条棱长度都相等,6个面都相等。

    (六)课外作业

    一根绳子既可做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框架,又可做一个棱长是多少厘米的正方体宽架?

    五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 第5篇

    教学目标:

    1、认识等式,以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活动,初步理解等式的.特征。

    2、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感受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是特殊的等式。

    教学重点:理解等式的性质,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利用等式性质和方程的意义列出方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出示天平。

    知道这是什么吗?你知道它是按照什么原理制造的吗?

    说说你的想法。

    如果天平左边的物体重50克,右边的放多少克才能保持天平的平衡的呢?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例1图。

    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把它写出来。

    50+50=100 (板书)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指出等式的左边,等式的右边等概念。

    等式有什么特征?(等式的左边和右边结果相等;
    等式用等号连接)

    能说说什么样的式子叫做等式吗?(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2、教学例2。

    (1)出示例2图。

    天平往哪一边下垂说明什么?(哪一边物体的质量多)

    你能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学生独立完成填写,集体汇报。

    板书:x+50>100  x+50=150

    X+50<200  x+x=200

    如果让你把这四个式子分类,应分为几类?为什么?

    指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就叫做等式,而这些等式与前面所看到的等式又有什么不同?(等式中含有未知数)

    知道像x+50=100,x+x=100这样的等式叫什么吗?(方程)

    说说什么是方程?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含有未知数、等式)

    (2)讨论: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关系?

    小组讨论。

    指出: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方程是特殊的等式。他们的关系可以用集合圈表示。

    3、教学“试一试”。

    独立完成,完成后汇报方法。

    让学生说一说,每题中的方程哪个更简洁一些?

    指出:像500÷2=x,20-12=x虽然也是方程,但在列方程时应尽量避免这样x单独在等号左边或右边的方法。

    4、完成“练一练。

    (1)完成第1题。

    独立完成判断后说说想法。

    (2)完成第2题。

    (3)完成第3题。

    交流所列方程,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列?你是怎么想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1题。

    能说说每个线段表示的意思吗?方程怎样列呢?

    小组中交流列式。

    2、完成练习一第2题。

    理解题意,说说数量关系是怎样的?

    列出方程并交流。

    3、完成练习一第3题。

    四、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方程

    等式  50+50=100  x+50>100   x+50=150

    方程   X+50<200  x+x=200

    五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 第6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能力目标:通过操作比较,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情感目标:在亲自动手操作过程中,让学生建立起空间观念,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重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难点: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想像力。

    教学过程

    一、数学来源生活,从实物中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

    1、出示实物,根据形状给它们归类。(长方体、正方体、球、其它)

    2、课件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长文体和正方体。(顶点、棱、闪烁)

    导入:为什么,我们能很快地挑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呢?因为,它们有着与众不同的特征。

    二、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归纳事物特征。

    1、学生用小圆木棒和橡皮泥制作多个不同的长方体和正方体。(三组面都不同的、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超高的、超扁的)

    2、小组中每个人都要独立动手制作,组员中相互指导、评议。

    3、思考:怎样选取木棒才能又快又好地做出长方体和正方体。(选取三种长度的木棒,每种4根)

    4、选取合适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纸将框架围起来,制成一个立体的小盒子。

    5、利用学生自己做的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棱、面、顶点。

    6、结合制作过程,师生共同总结:长方体的特征和正方体的特征。

    7、请每小组把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变成正方体(事先用长白萝卜削好的)。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会:正方体具备了长方体所有的特征,是特殊的长文体,并用韦恩图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

    8、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通常把水平方向的两条棱中较长的叫长,较短的叫宽,竖直方向的棱叫高。)

    三、回归生活,用数学的眼光看事物。

    1、量一量手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的长宽高和棱长。

    并说一说每个面的长和宽。指出哪些是等长的棱,哪些是相同的面。

    2、知道了一个长方体的长为14cm,宽为10cm,高为7cm,想像这个长方体。

    3、通过你的观察,从某个角度看一个长方体,最多能看到几个面?一个非正方体的长方体中,最多有几个面是相同的?

    4、长方体广告箱长5米,宽0.5米,高3米,要用铝条镶嵌框架,至少要用多少铝条?

    5、有6米长的铁丝,要制成一个棱长为40厘米的灯笼框架,够瞧用吗?6、要将一个长30厘米,宽20厘米,高10厘米的礼品盒系上彩带,至少要买多少彩带才够用?

    拓展应用

    用数学创造生活。

    欣赏水立方、长方体建筑物、美丽的盒子、装饰品,让学生感受数学创造的美,也感受数学的重要作用。

    总结

    在这40分钟的四步学习环节中,你最喜欢哪个部分?为什么?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你喜欢什么样的数学课吗?

    作业布置

    用12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长方体。能有多少种摆法?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多少?请你亲自动手试一试。

    板书设计

    五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 第7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体积的概念和体积单位,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单位的大小。

    能力目标动手操作,正确推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并能熟练计算它们的体积。

    情感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推理能力,进一步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体验探索的乐趣。

    重点:引导学生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趣引入

    同学们,最近你们发现的城市有哪些变化呢?在城市里为什么要建这么多高楼大厦呢?如果建平房,会怎么样?

    老师带来一件衣服,谁想试一试?(点名让一胖一瘦上来)问:同样一件衣服,为什么有的宽松,有的紧?(因为他们体型不一样,也就是占的空间不一样)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跟空间有关的内容。板书课题:体积

    二、学习“体积”、“体积单位”的概念

    1、出示大、小苹果,问:哪只苹果占的空间大?你能从自己的身边选两件物体,比比它们的大小吗?

    2、出示差不多大的土豆和一个长方体石块,你知道它们哪个大吗?那你有什么办法?

    演示书上的实验,得出:土豆占的空间小,石块占的空间大。

    3、师揭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土豆和石块相比,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

    4、计量体积的大小,要用到什么呢?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请同学们自学14页中间部分。

    5、学生汇报:

    (1)常用的体积单位

    (2)拿出课前做的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说说哪边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

    (3)立方米是怎么规定的?老师用3根1米长的木条搭成一个互相垂直的架子,放在墙角感知1立方米的大小,并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跟1立方米差不多大。

    6、摆一摆:用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摆成下图中不同形状的模型,你知道它们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见教材)

    得出: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三、自主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

    1、猜一猜: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跟什么可能有关?

    2、实践:拼摆长方体,四人一组,用不少于16块小正方体拼摆长方体,并分别记下摆出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和体积。

    3、小组合作:学生四人一小组操作并做好实验记录。

    四、知识迁移推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1、师: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体。

    师:根据这种关系,你能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吗?

    2、师生共同归纳: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用字母表示为:V= a×a×a= a3

    师强调:读作a的立方,表示3个a相乘。3 a表示3个a相加。

    拓展应用学校要在操场修建一个长方体的沙坑,如果长6米,宽4米,里面要铺垫0。9米厚的沙子,需要多少立方米沙子?按每立方米沙子重1。7吨计算,这些沙子重多少吨?

    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最高兴的是什么?你还有什么疑惑?

    作业布置33页8、9题

    板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小正方体的个数=每排个数×每层排数×层数

    ‖ ‖ ‖ ‖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 = a×a×a= a3

    五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 第8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能用列举的方法求100以内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能通过直观图理解两个数的因数及公因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借助直观认识公因数,理解公因数的特征;
    通过列举探索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体会方法的合理和多样;
    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能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发展分析、推理等能力。

    3.使学生主动参加思考和探索活动,感受学习的收获,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学难点:

    理解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铺垫准备

    1.直观演示,作好铺垫。

    出示边长6厘米和边长5厘米的两个正方形。

    提问:观察这两个正方形,哪一个能正好分成边长都是2厘米的小正方形?

    2.引入新课。

    谈话:根据上面我们看到的,如果一个长度是原来边长的因数,就能正好全部分割成小正方形。现在就利用这样的认识,学习与因数有密切联系的新内容,认识新知识,学会新方法。

    二、学习新知

    1.认识公因数。

    (1)出示例9,了解题意。

    启发:观察正方形纸片的边长和长方形的长、宽,哪种纸片能把长方形正好铺满,哪种不能正好铺满?先在小组讨论,说说你的理由。

    交流:哪种纸片能把长方形正好铺满,哪种不能?你是怎样想的?

    结合交流进行演示,引导观察用正方形纸片铺的结果,理解边长6是长方形两边12和18的因数,能正好铺满;
    (板书:126=2 186=3)边长4是12的因数,但不是18的因数,就不能正好铺满。(板书:124=3 184=4......2)

    (2)启发:想一想,还有哪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也能把这个长方形正好铺满?为什么?先独立思考,再和同桌说一说,并说说你的理由。

    五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 第9篇

    教学目标:

    1.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会计算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2.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新知,通过计算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增强学生细心计算的意识,锻炼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规范脱式计算的格式。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唤醒已有经验

    1.回顾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练习题。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指名学生与全班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并强调脱式计算的格式:横式的等号写在式子的右边,而脱式计算的等号写在下面,上下对齐,还要写在式子的左边。

    2.复习小括号的知识。

    师:你还记得58-(14+6)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吗?

    【学情预设】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师:你能进行脱式计算吗?

    学生在进行脱式计算时,提醒学生注意,用横线标出第一步的计算内容。没参与运算的部分就照写。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也与小括号有关。(板书课题:带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让学生独立计算、集体交流,进一步梳理同级运算、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回顾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下面的自主探究作铺垫。

    二、自主探究,建构新知识

    1.自主尝试进行脱式计算。

    课件出示教科书P49例3。

    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情预设】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学生独立解答,请学生板演,教师巡视指导。

    【学情预设】大多数学生会结合脱式计算的格式和小括号的作用,写出脱式计算的过程,但脱式计算的格式掌握得还不够熟练,教师巡视时注意引导并收集相关的教学案例。

    【设计意图】关于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学生并不是一无所知,他们已有这方面的学习经验。所以通过独立练习,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为明确概念留下真实而宝贵的素材。

    根据学生板演,进行集体讲解。

    2.总结运算规律。

    师: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之处?

    【学情预设】都有小括号;
    都是两级运算;
    有乘除法,也有减法。

    师:两道算式都含有小括号,有乘除法,也有减法,还没学你们怎么就会做了呢?

    【学情预设】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回顾旧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含有括号的算式,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呢?

    师小结: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板书)

    【设计意图】学生已有脱式计算的经验,对小括号也有一定的认识,尝试知识迁移,独立计算,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在计算过程中理解算理。

    3.对比练习,发现小括号的作用。

    课件出示练习题。

    指名说说各题的运算顺序,然后独立完成,再指名板演,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课件出示练习题。

    师:每列上下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

    【学情预设】预设1:上面的算式有括号,下面的没有;

    预设2:第一列上面先算减法,再算乘法;
    下面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第二列上面先算减法,再算除法;
    下面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预设3:结果不同。

    师:小括号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

    【学情预设】小括号能改变运算的顺序。

    【设计意图】在唤起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迁移类推,自主学习,亲身体会规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必要性,理解并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又在算式的比较中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三、练习提升

    1.完成教科书P49“做一做”第1题。

    师:这6道题有什么相同点?

    【学情预设】都是含有小括号的两步运算。

    师:有小括号的算式,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学情预设】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教师巡视指导,最后全班交流。

    2.完成教科书P49“做一做”第2题。

    指名学生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进行计算。

    师:加小括号之前和之后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在计算顺序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比一比每组两题的得数,你能发现什么?

    【学情预设】每组算式都是两级运算,每组算式中的数和运算符号都相同,但由于加了小括号,运算顺序和结果都不同。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小括号的作用--改变运算顺序。

    3.完成教科书P49“做一做”第3题。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树状图,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学情预设】大部分学生能很好地解决填空,但是列综合算式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65-(5×6),21÷43-36。

    教师针对典型错误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写综合算式时,要和树状图的运算顺序相同,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是否要给算式添加小括号。

    师小结:根据树状图写综合算式时,先找运算顺序,再写算式,最后看是否需要加小括号。需要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的,就要加小括号。

    4.课件出示练习题。

    师: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你是怎样列综合算式的?需不需要加小括号?

    【设计意图】在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基础上,设计有层次性的练习。在练习中不仅凸显小括号的作用,而且训练学生列综合算式的能力。这样既巩固了新知,也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学情预设】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律;
    小括号的作用;
    树状图如何改写成综合算式。

    板书设计: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教学反思:

    在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会计算带小括号的同级混合运算。有此基础,在今天的学习过程中,通过知识迁移,很容易发现含有小括号算式的运算规律,再次感受小括号的作用。但在将分步算式或树状图改写成综合算式(小括号的应用)上困难很大。所以需要通过教师指导以及有针对性的练习来加深学生对其的熟练程度,以实现教学目标。

    五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 第10篇

    教学目标:

    1、认识等式,以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活动,初步理解等式的特征。

    2、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感受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与区别,体会方程是特殊的等式。

    教学重点:

    理解等式的性质,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利用等式性质和方程的意义列出方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出示天平。

    知道这是什么吗?你知道它是按照什么原理制造的吗?说说你的想法。

    如果天平左边的物体重50克,右边的放多少克才能保持天平的平衡的呢?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例1图。

    你会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把它写出来。

    50+50=100(板书)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指出等式的左边,等式的右边等概念。

    等式有什么特征?(等式的左边和右边结果相等;
    等式用等号连接)

    能说说什么样的式子叫做等式吗?(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2、教学例2。

    (1)出示例2图。

    天平往哪一边下垂说明什么?(哪一边物体的质量多)

    你能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学生独立完成填写,集体汇报。

    板书:x+50>100x+50=150

    X+50<200x+x=200

    如果让你把这四个式子分类,应分为几类?为什么?

    指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就叫做等式,而这些等式与前面所看到的等式又有什么不同?(等式中含有未知数)

    知道像x+50=100,x+x=100这样的等式叫什么吗?(方程)

    说说什么是方程?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含有未知数、等式)

    (2)讨论:等式与方程有什么关系?

    小组讨论。

    指出: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方程是特殊的等式。他们的关系可以用集合圈表示。

    3、教学“试一试”

    独立完成,完成后汇报方法。

    让学生说一说,每题中的方程哪个更简洁一些?

    指出:像500÷2=x,20-12=x虽然也是方程,但在列方程时应尽量避免这样x单独在等号左边或右边的方法。

    4、完成“练一练”

    (1)完成第1题。

    独立完成判断后说说想法。

    (2)完成第2题。

    (3)完成第3题。

    交流所列方程,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列?你是怎么想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1题。

    能说说每个线段表示的意思吗?方程怎样列呢?

    小组中交流列式。

    2、完成练习一第2题。

    理解题意,说说数量关系是怎样的?

    列出方程并交流。

    3、完成练习一第3题。

    四、课堂总结

    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方程:

    等式50+50=100x+50>100x+50=150

    方程X+50<200x+x=200

    五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 第11篇

    一、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比较合发现的过程,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并会根据需要进行简单计算。

    3、在观察、比较、测量等学习活动中,培养操作能力,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二、学情分析

    根据本班学生情况,学生都很熟悉类似长方体正方体形状的物体,面对这一节知识点,学生们更倾向于从实际物体中,通过自己的观察、探索找出书本上的答案,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也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难点: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问同学们所在的教室是什么形状,装书包用的抽屉是什么形状,出示自己制作的课件上的图画,问学生是什么形状。学生回答:长方体。这节课就让我们学习长方体有哪些特征。

    二)、初步认识长方体

    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长方体,自己先观察,摸一摸长方体感受它的面、棱、顶点是什么感觉,从而给出其概念。

    棱:面和面的线段。

    顶点:棱和棱的交点。

    三)、小组活动

    将学生相交分为6组,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1、长方体有6个面。

    2、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长方形或正方形

    3、那些面完全相同的?

    前和后、左和右、上和下

    4、长方体有12条棱。

    5、哪些棱长度相等?

    相对的4条棱

    6、长方体有8个顶点。

    四)、小组制作并讨论

    用细木条和橡皮泥做一个长方体框架。让学生先思考并拿出橡皮泥和细木条。制作好以后回答以下问题

    (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为3组。

    (2)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不相等。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五)课堂练习

    剪下本书附页中的图样做一个长方体。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复习之前的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及其长、宽、高。引入正方体。

    二)、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让学生拿出已准备好的正方体观察并填下表。

    1、正方体的6个面都相同。

    2、正方体的12条棱都相等。

    三)、动手操作题

    1、照书上后面附页的图样做一个正方体,

    2、讨论长方体于正方体的联系于区别。

    3、讨论长方体于正方体的关系。

    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我们可以用下图来表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做一做

    用棱长1cm的小正方体搭一搭。

    (1)用12个小正方体搭一个长方体,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搭法?记录搭的长、宽、高。

    (2)搭一个四个面都是正方形的长方体,你发现了什么?

    五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 第12篇

    教学目标:

    1、 借助天平明白等式的含义,并在分类的基础上充分感受、认识什么是方程。

    2、 会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3、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应用等能力。

    4、 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

    重点:理解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难点:方程的意义抽象的过程。

    课前谈话:渗透平衡和等量(谈体验)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出示天平,(见过天平吗?在那里见过?有什么作用啊?)根据天平的状态列出不同的式子,(不平衡让学生想办法得出让天平两边平衡)。

    二、探究新知

    1、对不同的式子进行分类(不要有任何要求)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想法。

    2、小组汇报分类的想法。小组之间在倾听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本组的想法。

    让小组的代表说说自己组是怎样分类的?为什么这样分类?

    3、教师根据各小组的分类进行小结:像这样的用等号连接左右两边的叫做等式。像这样的这一类叫方程。板书课题。(在学生分类的基础上)

    4、小组探究“什么是方程?”(先观察式子,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5、小组汇报各组的想法。在各组倾听的基础上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

    6、教师在学生小组汇报的基础上进行小结: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7、生举例。

    8、师举例,让学生说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并说明理由。

    9、通过刚才的几道算式,让学生说说对方程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10、判断两句话: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所有的等式都是方程。

    11、画图表示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三、应用练习

    1、判断下列式子是不是方程。

    2、看图列方程。

    3、根据题意列方程。

    四、拓展延伸

    1、谈谈自己在知识和情感上的收获。

    2、送给同学们一个方程:天才+X=成功。

    五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 第13篇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方格纸(每人一张)。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

    教师出示一组卡片,让学生说一说卡片上各数的倍数有哪些。

    教师再出示一组卡片,让学生说一说卡片上各数的因数有哪些。

    2.导入。

    师:我们学会了求一个数的因数,想不想学习怎样求两个数或三个数公有的因数呢?今天我们就通过游戏来学习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二)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找伙伴的游戏。(课件出示游戏规则:学号是12的因数的同学站到讲台左边,学号是16的因数的同学站到讲台右边)同学们想好了吗?1~16号同学现在开始找伙伴。

    学生开始找伙伴,站好后发现问题,有三个同学不知道该站在哪边才好。

    师:你们3个为什么没有找到伙伴?

    生1:我的学号是1,既是12的因数,又是16的因数,不知道该站在哪边才好。

    生2:我的学号是2,既是12的因数,又是16的因数,不知道该站在哪边才好。

    生3:我的学号是4,既是12的因数,又是16的因数,不知道该站在哪边才好。

    师揭示概念:1,2,4是12和16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4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设计意图:游戏环节的设计在教学中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们在这样的氛围中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既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又提高了自己的判断能力。

    (三)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1.明确方法,提出要求。

    师:先找两个数的因数,然后圈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再找出最大公因数,这就是我们求最大公因数的一般方法。那么你会求下面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吗?

    课件出示教材60页例2: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2.学生试做后,组内交流。

    3.讨论:如果只找出一个数的因数,你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吗?

    (先找较小的数18的因数,再看因数中哪些是27的因数,最后找出最大的一个)

    4.反馈练习。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做题情况。学生做完后,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师:做完这道题,大家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后汇报)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主要认识了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初步了解了它的应用价值。

    (五)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 第14篇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

    重点难点:

    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约5分钟)

    课件展示教材62页例3,今天我们要给这个房子铺砖大家感兴趣吗?要求要用整数块。

    二、自主学习

    (约5分钟)

    1.几个数( )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 )

    2.16的因数有( ),24的因数有( ),16和24的公因数是( ),最小公因数是( ),最大公因数是( )。

    3.A=225,B=235,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

    4.用短除法求出99和36的最大公因数。

    三、合作交流

    (约13分钟)

    小组合作学习教材第62页例3。

    1.学具操作。

    用按一定比例缩小的方格纸表示地面,用不同边长的正方形纸表示地砖,我们发现边长是 厘米的正方形的纸可以正好铺满,没有剩余,其它的都不行。

    2.仔细观察,你们发现能铺满的地砖边长有什么特点?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

    3.总结。

    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把铺砖问题转化成求公因数的问题来求。

    四、精讲点拨

    (约8分钟)

    根据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情况明确展示任务,进行展示。教师引导讲解。

    五、测评总结(约9分钟)

    1.达标练习

    (1)要将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正方形的纸,没有剩余,边长可以是几厘米?最长是几厘米?

    (2)玫瑰花72朵,玉兰花48朵,用这两种花搭配成同样的花束(正好用完,没有剩余),最多能扎成多少束?每束有几朵玫瑰花和玉兰花?

    (3)有一个长方形纸,长60厘米,宽40厘米,如果要剪成若干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而没有剩余,剪出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最长是多少?

    2.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3.作业布置

    练习十五5,6题。

    板书设计:

    最大公因数(2)

    铺砖问题:求公因数

    五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 第15篇

    一、教学内容

    课本P38~40。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意义;
    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探索体积和体积单位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形成空间观念,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体积概念的建立以及对体积计量方法的理解。

    2.教学难点

    感知物体的体积以及建立体积单位的概念。

    四、教学用具

    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模型;
    水杯,水,沙子,大小石块(用线系好),木块等;
    10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

    五、教学设计

    (一)铺垫选择研究方向

    1.引入:在装有半杯蓝色水的玻璃杯中(先在水面处做个记号)放入一块石块。

    2.观察思考。

    (视频脚本三:长方体和正方体4.土豆放入水杯的动画片。)

    (1)水面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杯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

    (2)杯中的水为什么会上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二)发现并认识体积

    1.想一想: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用桌上提供的物品验证。有:木块、沙子、火柴盒、工具箱、石块、玻璃球……

    2.教师巡视与学生一起探讨。

    3.提问汇报。

    (1)你们是怎样进行实验的?

    (2)你们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3)学生动手操作。

    (4)学生回答。

    生:我们拿出自带的装满细沙的杯子,先把细沙倒在纸上,把一块木块放入杯中,然后再把细沙倒入杯中,沙子不能全部倒入杯中,有剩余部分,因为木块占有一定空间。

    4.表象再现。

    (1)闭眼回忆刚才验证物体的样子。

    (2)学生闭眼想象。

    5.抽象体积的概念。

    (1)物体所占的空间一样吗?

    (2)学生回答。

    生:我们先把小石块放入杯中,然后在水面上升处作个记号。取出石块,再放入大一些的石块,发现水面比原来的水面高了。

    (3)为什么上升的水面会比原来的高?

    (4)学生回答。

    生:因为大石块占的空间大,所以上升的水面比原来的高。也就是说,物体的大小不一样,所占空间的大小也不一样。

    6.看来物体所占空间有大有小,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就是物体的体积。

    (1)什么叫物体的体积?

    (2)学生回答: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7.看书质疑。

    (三)自我探索体积单位

    1.要知道一个物体的体积有多大,或者一个物体的体积比另一个物体的体积大多少或少多少,该怎么办?这就需要计量,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 】

    2.猜想。

    你听说过哪些体积单位?

    (1)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2)汇报:将你们学习到的说给大家听听。

    (3)学生回答。

    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

    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

    棱长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

    (视频脚本三: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5.视频“1立方米的空间有多大”的演示)

    3.估量体积单位。

    (1)1立方厘米的空间有多大?比画比画。

    (2)什么物体的体积大约接近1立方厘米?

    (3)1立方分米有多大?比画比画。

    (4)什么物体的体积接近1立方分米?

    (5)1立方米呢?

    (6)1立方米有多大?利用一些工具体验大小,你们钻进去试一试。(准备3个米尺)

    4.填入适当的单位。

    (1)橡皮的体积大约是5()。

    (2)桌子的体积大约是240()。

    5.质疑。

    (四)体积的初步计量

    1.教师演示(学生跟着摆)。

    (1)出示2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它的体积是多少?为什么?

    (2)出示6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它的体积是多少?为什么?

    (3)(改变长方体的摆法)这是长方体吗?它的体积是多少?为什么仍是6立方厘米?

    (4)(再改变形状)形状变了,体积有没有变?为什么?

    (5)为什么不管摆什么形状,体积都是6立方厘米?

    2.学具操作。

    (1)你们每人桌上都放有10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现在请你们摆一个体积是9立方厘米的长方体,想想怎么摆?

    (2)为什么所摆的长方体的体积都是9立方厘米?

    3.归纳概括。

    (四人一组讨论)根据刚才所摆的图形,你怎么知道这些物体的体积是多少的?

    (五)巩固练习

    1.填空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常用的长度单位有()、()、()。

    棱长()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

    棱长()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分米。

    棱长()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根粉笔的体积大约是10()。

    (2)讲台桌的体积大约是0.4()。

    (3)一本《新华字典》的体积大约是0.35()。

    (4)一张信纸的面积大约是5()。

    (5)一块城砖的体积大约是3()。

    3.拼一拼,说说是由几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组成的?

    (六)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哪些心得和体会?你还有哪些问题?

    (七)板书设计

    体积和体积单位

    意义: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计量: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五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 第16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正方体,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2.理解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3.发展空间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活动,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教学准备

    正方体纸盒、长方体和正方体对比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忆长方体的特征,请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

    2.操作:同桌交流,分别说出长方体的棱有几条?可以分别分成几组?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叫做什么?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种特殊的立体图形。

    二、新课讲授

    1.探索正方体的特征。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纸盒,观察并思考。

    师:这些都叫什么立体图形?

    生:都是正方体。

    师:要探究正方体具有什么特征,我们应该从哪方面去思考?

    生:从面、棱、顶点这三个方面

    2.合作学习。

    学生根据手中的正方体学具,小组合作探究。

    3.集体交流。

    (1)组:正方体有6个面,6个面大小都相等,6个面都是正方形。

    (2)组:正方体有12条棱,正方体的12条棱的长度相等。

    (3)组:正方体有8个顶点。

    请学生到讲台前,手指正方体模型,按“面、棱、顶点”的特征有序地数一数,摸一摸,其他同学观察思考。

    师:怎样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正方体?

    4.教学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老师出示一个正方体教具。请学生讨论:它是不是一个长方体?

    学生充分讨论,集体交换意见。

    学生甲组:这个物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它不是长方体。

    学生乙组:长方体6个面是对面的面积相等,而这个物体是6个面的面积相等,所以我们也认为它不是长方体。

    学生丙组:我们组有不同意见,因为我们认为它的6个面虽然都是正方形,但是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它的12条棱也包括每组4条棱长度相等;
    6个面面积相等,也包括了相对的面面积相等这些条件,所以我们认为它是长方体。

    师:我们把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或者叫立方体。

    三、课堂作业

    1.教材第20页的“做一做”。

    2.教材第21~22练习五的第4、5、8、9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学生畅所欲言谈收获,教师将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

    五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 第17篇

    教材分析

    《圆柱的表面积》包括圆柱的侧面积和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例2是求圆柱的表面积。先说明圆柱的表面积的意义,在给出圆柱表面积的展开图,让学生了解圆柱表面积的组成部分,求表面积。例3是让学生运用求圆柱表面积的方法求出做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的用料,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让学生了解进一法取近似值的方法。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动手能力不是很强,自主探究方法、方式较少。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运用公式计算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和掌握求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励自主探索

    在导入新课时,老师用孩子们喜欢喝饮料的爱好创建生活情景:“同学们爱喝饮料吗?”“爱喝。”“给你一个饮料罐,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提了很多问题,“有的问题以后在研究,今天我们来解决用料问题。假如你是一个小小设计师,要设计一个饮料罐,至少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

    (二)创设探究空间,主动发现新知

    1、 认识圆柱的表面

    师:我们先来做一个“饮料罐”(出示模型)薄纸壳当铁皮,你们想怎么做?

    生:要卷一个圆筒,要剪两个圆粘合在圆筒的两边就行了。

    师:用什么形状的纸来做卷筒呢? (有的学生动手剪开模型)

    生:我知道了,圆筒是用长方形纸卷成的

    师:各小组试试看,这位同学说的对吗?

    (其他小组也剪开模型,有的得到了长方形,有的得到了平行四边形,有的得到了正方形。)

    师:还有别的可能吗?如三角形、梯形。

    生:不能。如果是的话,就不是这种圆柱形的饮料罐了。

    (评析:学生能拆开纸盒看个究竟,说明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学生是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完成了对圆柱各部分组成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2、 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师:我们先研究把圆筒剪开展平是一个长方形的情况。“求这个饮料罐要用铁皮多少?”这一事件从数学角度看,是个怎样得数学问题?

    学生观察、思考、议。

    生A:它是圆柱体:两端是同样的两个圆,当中是长方形铁皮卷成的圆柱。

    生B:求饮料罐铁皮用料面积就是求:

    圆面积X2+ 长方形面积

    生C:必须知道圆的半径、长方形的长和宽才能求面积。

    生D:我看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和高就可以求出用料面积。

    师:我们让这位同学谈谈他的想法。

    生D: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宽与高相等。

    所以只要知道圆的半径就可求出长方形的长,也可求出圆的面积。

    师随着板书:长方形 = 长 × 宽

    圆柱的侧面积 = 底面周长 × 高

    (三)自主总结规律 验证领悟新知

    让学生就顺利地导出了圆柱的侧面积计算方法:
    S = 2 r h

    师:如果圆住展开是平行四边形,是否也适用呢?

    学生动手操作,动笔验证,得出了同样适用的结论。

    (四)解决生活问题 深化所学新知

    师:大家谈得很好,现在小组合作,计算出“饮料罐”的铁皮面积。

    生汇报。

    师:通过计算,你有哪些收获?

    生E:我知道了,圆柱的则面积等于地面周长乘以高,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则面积加上底面积和的两倍。

    生F:在得数保留时,我觉得应该用进一法取值,因为用料问题应比实际多一些,因为有损耗,所以要用进一法。

    板书设计

    长方形 = 长 × 宽

    圆柱的侧面积 = 底面周长 × 高

    五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 第18篇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与分数相乘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养成教育训练点:

    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1.每人准备一条约10厘米长的纸条;

    2.每人准备5张长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

    一、探索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先让学生读一读教科书第7页的一段话。再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一张纸条,按照例题所述剪一剪。

    剪好后,师问:怎样列式求“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

    并根据剪的结果写出得数。

    1/2×1/2=1/41/4×1/2=1/8

    学生列出算式后,师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引导学生理解,求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2的1/2是多少,与上节课学习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意义相同,所以用乘法计算。

    折一折,涂一涂3/4×1/4-=?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张长方形纸,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折一折,涂一涂。

    讨论:(1)请你说一说,红色部分占斜线部分的几分之几?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

    (2)你能按照上面的方法先涂出1/4,再涂出1/4的3/4吗?

    做一做:按照上面的方法折一折,想一想,并算出结果。

    2/3×1/55/6×1/3

    说一说:你能总结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吗?

    小结: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想一想:此法与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方法有矛盾吗?

    试一试:

    1/4×2/33/52/97/8×5/14

    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二、课堂练习

    1.计算练习。

    教科书第x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计算后观察:分数相乘的积一定小于每一个乘数吗?

    2.解决问题。

    (1)教科书第x页“练一练”第3、4、5、6、7题。

    学生完成后,说说解题思路。

    (2)教科书第x页数学故事“唐僧分瓜”。

    板书设计:

    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法则:分子相乘,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约分。

    五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 第19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稍复杂的生活问题.

    2,学会找出生活问题中相等的数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点:

    用方程解"已知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

    教学难点:

    分析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会列出方程解答.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解下列方程.

    X+2x=147y-34=71

    2,根据下面叙述说说相等关系,并写出方程.

    ①公鸡x只,母鸡30只,是公鸡只数的2倍.

    ②公鸡有x只,母鸡有30只,比公鸡只数的2倍少6只.

    3,(媒体出示教材情景图)讲述:一天,学校的足球场上,善于观察的小军,勤于研究的小华和爱提问题的小刚三人休息时,突然发现足球的秘密.小军发现……小华发现……小刚提出……

    (足球上黑色的皮都是五边形,白色的皮都是六边形的黑色皮共有12块,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共有多少块白色皮)

    让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时,(板书线段图).

    二,合作探究:

    1,教学例1(媒体出示教材情景图).

    "足球上黑色的皮都是五边形,白色的皮都是六边形的白色皮共有20块,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共有多少块黑色皮"

    (1)审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有用信息.

    提问:"例题与复习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教师说明:例1就是我们以前见过的"已知比一个数的几倍少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今天我们学习用方程解答这类问题.

    教师板书:稍复杂的方程

    (2)分析,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教师板书线段图讲解)

    看图思考:白色皮和黑色皮有什么关系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可能出现的等量关系是:黑色皮的块数×2-4=白色皮的块数

    黑色皮的块数×2-白色皮的块数=4

    黑色皮的块数×2=白色皮的块数+4

    (3)同桌讨论怎样列出方程.

    (4)交流汇报并让学生根据题意说出所列方程所表示的等量关系.允许学生列出不同的方程.

    板书学生的方程并选择2x-4=20讨论它的解法.

    学生小组讨论解法.

    汇报交流板书:

    解:设共有x块黑色皮.

    2x-4=20

    2x-4+4=20+4

    2x=24

    2x÷2=24÷2

    x=12

    检验:(引导先生口头检验)

    答:共有12块黑色皮

    (5)学生选择其余的方程解答.

    2,变式练习.

    (1)教师:如果把例1中的第二个条件改成"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多4块"该怎样列方程(课件演示把白色皮比黑色皮的2倍少4块中的"少"换成"多")让学生列出方程解答.

    (2)把它和例1加以比较,使学生清楚地看到,这种用算术方法解需要"逆思考"的应用题,不论是"几倍多几"还是"几倍少几"列方程都比较容易.

    3,引导学生总结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

    ①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用x表示.

    ②分析,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③解方程.

    ④检验,写出答案.

    三,巩固应用

    1,只列式不计算.(课件出示)

    ①图书室有文艺书180本,比科技书的2倍多20本,科技书x本.

    ②养鸡厂养母鸡400只,比公鸡的2倍少40只,公鸡x只.

    ③学校饲养小组今年养兔25只,比去年养的只数的3倍少8只,去年养兔x只.

    ④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86厘米,底是38厘米.它的`腰是x厘米.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汇报交流

    ①北京故宫的面积是72万平方米,比广场面积的2倍少16万平方米.广场的面积是多少万平方米

    ②世界上的洲是亚洲,最小的洲是大洋州,亚洲的面积比大洋州面积的4倍还多812万平方千米.大洋州的面积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③猎豹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动物,能达到每小时110km,比大象的2倍还多30km.大象最快能达到每小时多少km

    ④共有1428个网球,每5个装一筒,装完后还剩3个.一共装了多少筒

    3,拓展提高.

    ①甲乙两数的和是90,甲数是乙数的2倍.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②甲乙两数的和是183,甲数比乙数的2倍还多3.甲乙两数各是多少

    四,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板书设计:

    先把2x看作一个整体

    五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 第20篇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 ,探索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与分数相乘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养成教育训练点:

    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具体情境, ,探索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1、每人准备一条约10厘米长的纸条;

    2、每人准备5张长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

    一、探索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先让学生读一读教科书第7页的一段话。再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一张纸条,按照例题所述剪一剪。

    剪好后,师问:怎样列式求“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

    并根据剪的结果写出得数。

    1/2×1/2=1/4 1/4×1/2=1/8

    学生列出算式后,师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引导学生理解,求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2的1/2是多少,与上节课学习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意义相同,所以用乘法计算。

    折一折,涂一涂 3/4×1/4-=?

    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张长方形纸,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折一折,涂一涂。

    讨论:(1)请你说一说,红色部分占斜线部分的几分之几?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

    (2)你能按照上面的方法先涂出1/4,再涂出1/4的3/4吗?

    做一做:按照上面的方法折一折,想一想,并算出结果。

    2/3×1/5 5/6×1/3

    说一说:你能总结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吗?

    小结: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想一想:此法与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方法有矛盾吗?

    试一试:

    1/4× 2/3 3/52/9 7/8×5/14

    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二、课堂练习

    1、计算练习。

    教科书第8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计算后观察:分数相乘的积一定小于每一个乘数吗?

    2、解决问题。

    (1)教科书第8--9页“练一练”第3、4、5、6、7题。

    学生完成后,说说解题思路。

    (2)教科书第9页数学故事 “唐僧分瓜”。

    板书设计:

    五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 第21篇

    一、教学内容

    最大公因数(二)

    教材第82、83页练习十五的第2一9题。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合作交流的能力,能用不同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掌握找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四、教具准备

    投影。

    五、教学过程

    1.完成教材第82页练习十五的第2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找最大公因数的经验,并将这8组数分为三类。

    2.完成教材第82页练习十五的第3一5题。

    学生独立填在课本上,集体交流。

    3.完成教材第83页练习十五的第6题。

    学生独立填写,集体交流,体会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的几种情况。

    4.完成教材第83页练习十五的第7一11题。

    学生独立审题,理解题意,然后试着解答,集体交流。

    5.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83页的“你知道吗”。

    请学生试着举例。提问:互质的两个数必须都是质数吗?你能举出两个合数互质的例子吗?

    思维训练

    1.某服装厂的甲车间有42人,乙车间有48人。为了开展竞赛,把两个车间的工人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每组最多有多少人?

    2.有一个长方体,长70厘米,宽50厘米,高45厘米。如果要切成同样大的小正方体,这些小正方体的棱长最大可以是多少厘米?

    3.把一块长8分米、宽6分米的铁皮切割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铁皮,如果没有剩余,正方形个数又要最少,那么可以切割成多少块?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主要掌握了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可以先分别写出这两个数的因数,再圈出相同的因数,从中找到最大公因数;
    也可以先找到一个数的因数,再从大到小,看看哪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因数,从而找到最大公因数。

    五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 第22篇

    教学内容

    正方体的认识

    教材第20页的内容及练习五第4、第9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掌握正方体的特征,建立正方体的概念。

    2.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明确正方体的特征,掌握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区别与联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

    难点: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正方体实物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当右面长方体的长、宽、高都相等的时候,这个长方体变成了什么?

    生:正方体。

    师:同学们猜得对不对呢?老师暂时先保密,相信学完本节课的内容,大家就都清楚了。

    【设计意图:通过把长方体变成正方体,把正方体的特征化难为易,学生初步体会到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投影出示例3 。

    1.探究正方体的特征。

    师:谁还记得上节课我们是从哪几个方面研究长方体的特征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面、棱、顶点。

    师:那正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呢?请你也用探究长方体的方法,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师:请同学们观察正方体的特征。(出示观察要点)

    (1)正方体有几个面?有什么特点?

    (2)正方体有几条棱?有什么特点?

    (3)正方体有几个顶点?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进行看、数、量、比的实践活动,凸显知识的形成过程,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小组合作研究,发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生学会学习方法,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组汇报:

    (1)正方体有6个面,这6个面都完全相同。

    (2)正方体有12条棱,这12条棱长都相等。

    (3)正方体有8个顶点。

    2.探究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区别与联系。

    师:通过制作正方体,相信同学们一定对正方体的特征有了更深的了解,到现在为止,我们已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两种立体图形,那么让我们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学生对照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在组内交流观察到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投影展示:

    相同点不同点面棱顶点面的形状面积棱长6个12条8个6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相等6个12条8个6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12条棱的长度都相等

    师:说它是特殊的长方体,它特殊在哪儿呢?(让学生明确正方体是一个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师:现在我们之前的那个猜测,是不是得到验证了呢?如果我们画图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该怎样画呢?

    板书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对长方体及正方体的特征的比较,从而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辩证思想。以图文表结合的形式,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现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铭刻记忆,融会贯通】

    三、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在这节课里,我们认识了正方体,知道了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完全相同,有8个顶点,12条棱,每条棱的长度都相等。了解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区别与联系,知道了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知识的条理性,培养学生有条理地研究问题和总结结论。在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和联系时,我让学生分别从面、棱、顶点三方面去研究,学生对于研究有了方向。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结束后,我组织学生有条理地总结,并有条理地板书。让学生自己先研究再交流,为后面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作铺垫。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因为正方体是长、宽、高都( )的长方体,所以正方体是( )的长方体。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棱长之和是( ),当a=6厘米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 )厘米。

    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多少厘米?

    B类

    用72厘米长的铁丝焊接成一个正方体的框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相等特殊2. 12a 72 3. 5×12=60(厘米)

    B类:

    72÷12=6(厘米)

    教材习题

    教材第20页做一做

    (1) 8个(2)略(3)搭成的是正方体

    教材第21页练习五

    4.正方体10厘米6个9. C F D

    五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 第23篇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⑴在探索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意义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猜测、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

    ⑵学会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学生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意义,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我们鲸园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展的丰富多彩,同学们都报了自己喜欢的课程去学习,这样更有利于我们充分的展示自己的爱好特长。我们四五班就是每次校本课程的剪纸活动班,你喜欢剪纸吗?瞧,这是老师搜集了一些同学们在活动中的好作品。(课件展示剪纸作品)

    师:现在我们来制作奥运福娃。第一步必须先裁好纸张。老师这里有一张长方形的纸长12厘米,宽18厘米。把这张纸剪成边长是整厘米的正方形,猜猜看,要想剪完后没有剩余,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几厘米呢?(学生猜)

    师:这只是我们的猜测,你要用具体的事实来说服大家。

    二、解决问题

    1、师:到底哪位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呢?为了验证一下,请每个组拿出准备好的学具,用小正方形纸片(要求学生剪成彩色的)在长方形的纸上摆一摆,把摆的情况记录下来,看有几种不同的摆法。

    用手中的学具摆摆看。(学生分组进行拼摆并记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师:请每个组汇报一下你们摆的结果。

    小组汇报

    师:如何剪才能没有剩余?

    师:那么这张纸能剪几张?

    师:还有其他剪法吗?(2、3、6让学生充分进行交流)

    师:请大家认真观察我们摆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这些1、2、3、6与12和18有什么关系?我们能不能从12和18的因数上来解释上面的剪法呢?

    独立观察,总结规律,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小结。

    师:也就是说,要想正好摆满,正方形纸片的边长数应既是12的因数,也是18的因数。所以,1、2、3、6是12和18的公有的因数,我们可以把这4个数叫做12和18的公因数,公因数中最大的数是几?

    师:我们把这个数称为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

    师:为了更形象地表示出1、2、3、6与12和18的关系我们可以用集合圈的形式表示出来。出示相交的集合圈

    (用集合圈的形式分别板书12和18的因数,然后把两个集合圈连起来,用交集的形式板书12和18的公因数。)

    师:中间部分1、2、3、6既是12的因数,也是18的因数。它们是12和18的公因数,其中6最大,是24和18的最大公因数。(出示课件)

    3、怎样找12和18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呢?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在小组内合作探索一下找公因数的方法

    学生探索并交流。

    4、练一练:用集合圈的形式求出16和28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5、师: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还可以用列举法。(出示课件)

    6、师: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除了用集合圈和列举法之外,还有一个更简便的方法(出示用短除法求12和18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师引出最大公因数是它们共有质因数的乘积。

    三、练习

    1、用短除法求36和42的最大公因数。

    2、生活中的数学:

    用这两朵花搭配成同样的花束(正好用完,没有剩余),最多能扎成多少束?

    推荐访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