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尔文档网 - www.qiying88.com 2024年04月29日 20:15 星期一
  • 热门搜索:
  •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规章制度 >

    诊所规章制度【优秀范文】

    来源:网友投稿 发布时间:2022-08-17 09:25:03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诊所规章制度【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诊所规章制度【优秀范文】

     

     AA 诊所工作制度 药房工作制度 一、认真遵守技术常规及操作规程,收方后对方的内容进行查对无误后。将用法写在瓶签袋上,向患者说明注意事项,方可发出。遇到处方用量用法不妥时要直接与医师联系解决。

     二、对含有毒、麻限剧药品的处方调配时应按毒、麻限剧药品管理制度办理。

     三、调配处方时应细心、谨慎,遇有标签模糊或疑似变质的药品,查清后再行调配。做到称量准确,切勿估计取药。

     四、储药瓶在补充药品时,须经核对,尤其是同一类型更应注意。储药瓶应保持清洁并按固定位置陈列,补充药品后放回原处,防止拿错及便于工作的有序性。

     五、保持肃静,不得大声喧哗、交谈说闹、吸烟、洗衣服等。工作人员要经常保持室内整洁,注意个人卫生工作时衣帽要整齐。其他人员非因公不得进入药房。

     六、做好药品消耗统计,定期盘点,填表上报。

     七、已调配的处方,应分别装订并写上标记,严格按处方制度执行。

     八、调剂人员要坚守工作岗位,不得擅离职守,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

     九、定期提供新购进药品及其作用、剂量、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信息,并及时提供即将过期失效药品名录,以减少浪费。

     处方管理制度

     一、处方应该按照规定格式用钢笔书写。字迹清楚、内容完整。

     二、处方书写必须达到项目齐全,姓名、性别、年龄、日期、住址、诊断、药名、剂量、数量、用法、签全名等不得漏项。

     三、要做到处方用药合理,药价结算正常。

     四、处方上药品数量用阿拉伯数字码书写。药品用量单位以克、毫克、毫升国际单位计算,中药片、丸胶、囊以付、片、丸、粒为书写单位,注射剂以支、瓶为单位。

     五、处方剂量一天为宜,三天为限,慢性病或者特殊情况不超过一周。

     六、不得使用毒、限、剧毒药。

      诊断室工作制度

     一、 遵守工作纪律,不迟到,不早退,工作时间不脱岗。

     二、认真填写门诊日志,按时统计上报。

     三、按规定建立各类档案,要求管理规范化。

     四、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坚持查对制度。

     五、保持环境整洁,落实消毒隔离措施,坚持定期紫外线消毒。

     六、对户及家庭病床,按规定访视、体检,提供咨询。

     七、协助开展计划免疫,开展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慢性病管理。

     八、对疑难重病患者及时转诊,建立工作差错、事故登记制度。

     九、遵守财会制度及药品、物品领取规定,严格保管,防火防盗。

     十、开展便民服务,服务热情、耐心,按标准收费,树立良好医德医风。

     二、

     治疗室工作制度

     一、工作人员应了解注射药物的作用,毒性药物和过敏性药物的紧急处理,具有高度责任心。

     二、保证室内整洁卫生,地面先拖后扫,次湿式清扫两次,非工作人员不得进入本室。每天紫外线空气消毒一次,并做好登记。

     三、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分类放置,标识明显,字迹清楚。

     四、严格执行对制度,密切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

     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进入工作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无菌溶液、无菌容器、各种消毒液应定期更换,保持有效浓度。

     六、注射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对使用后的注射器等一次性物品,进行消毒毁形处理。

     处置室工作制度 一、凡各种注射应按处方或医嘱执行,对过敏的药物必须按规定做好注射前的过敏实验。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患者热情、体贴。

     三、密切观察注射后的情况,发生注射意外,应及时进行处置,并报告医师。

     四、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定,操时应戴口罩、帽子,器械要定期消毒和更换。保证消毒液的有效浓度。注射应该做到每人一针一管。

     五、准备抢救药品机械,放于固定位置,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更换。

     六、室内定期消毒,定期采样培养。

     七、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八、换药时除固定敷料外(编带等),一切换药物品均需要保持无菌,并注明灭菌日期,超过有效期重新灭菌。

     九、器械要定期消毒更换,保证消毒液有效浓度。

     十、换药时,先处理清洁伤口,后处理感染伤口。

     十一、特殊感染不得在处置室内处理。

     消毒隔离制度

     一、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认真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二、医务人员在工作区内,要衣帽整洁,严禁着工作服到非工作场所,诊疔前后应及时洗手,必要时使用消毒液浸泡消毒。

     三、敷料卸、持物钳等医疗器械用品要定期消毒。体温计、止血带、压舌板要一人一用一消毒。

     四、治疗室门窗应密闭良好,定时通风换气每日使用紫外线消毒。定期监测,并记录完整。治疗室紧外线消毒时。应具备避光条件,以免对治疗室外的人员造成伤害。

     五、各种医疗用具使用后均须及时消毒后备用。被褥、床垫要定期洗晒、消毒、更换。

     六、应尽量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降低感染率。对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应当按照医疗废物处置规定处理。严禁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

     医师工作职责 一、在有关负责人员领导下和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门诊、巡诊。出诊、家庭病床、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等工作。

     二、经常深入社区居民住户,及时了解掌握社区人口动态、居民健康状况,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多种形式卫生服务,满足群众基本卫生需求。

     三、开展一般常识病、多发病诊疗,对病人进行体格检查和相应辅助检查,并提出诊断和制定治疗、康复方案,负责病人的治疗、指导、帮助其康复。

     四、进行急、重、危病人的现场抢救,并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确定病人的转诊,应按要求书写病例摘要、记录处理情况,协助转诊。

     五、认真、及时完成有关医疗文件书写。认真执行各项规

     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亲自操作或指导护士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严防差错事故。

     六、开展流行病、传染病的预防、检测与处理。开展社区妇女保健、儿童保健与老年保健。开展健康教育与心理卫生咨询。

     七、建立家庭卫生保健合同制及家庭病床,主动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八、参加在职全科医学学习和社区专项技术服务培训、不断拓展知识面,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技能。

     九、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各项登记、统计、分析总结工作,完善社区卫生服务。

      护士工作职责

     一、认真执行各项护理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正确执行医嘱,准确及时地完成各项护理工作,做好三查七对工作,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二、做好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密切观察并记录危重病人的病情变化,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师。

     三、协助医师进行各种诊疗工作。

     四、认真配合危重病人的抢教工作,并负责病区的各种抢救物品、药品的准备和保管工作。

     五、经常观察候诊患者的病情变化,对较重的患者应提前诊治或送上级医院。

     六、宣传卫生知识,经常征求病人意见,做好指导和解释工作,采取改进措施,做好病人康复指导。

     七、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交叉感染,做好各种物资、器械的使用和保管工作,并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

     八、积极参加业务学习,提高业务质量。

     九、按质按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查八对一注意 三查

     操作前查 操作中查 操作后查 八对

     对姓名,对床号,对药名 对剂量,对用法,对浓度 对时间,对有效期 一注意

     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传染病报告制度

     一、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规范》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全面做好传染病报告工作。

     二、建立门诊日志,传染病登记本等相关登记并按照规范认真填写。

     三、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或者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性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 2 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辖区乡镇卫生院报告。对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应于 24小时内上报,严禁漏报、瞒报、缓报。

     四、医务人员应定期参加传染病预防知识和相关法规的学习、培训。

     五、配合县疾病控制中心做好传染病流调、随访、疫点处理及密切接触者隔离等工作。

     医疗废物处置制度 1、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其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职责,防止因医疗废物导致传染病传播和环境污染事故。

     2、医疗卫生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时,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并在 48 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同时向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通报。

     3、医疗卫生机构密当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料至少保存 3 年。

     4、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及时对本单位产生的医疗废物进分类,分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的标准和警示标识的规定》的包装物或者容器内。

     5、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废物的暂时贮存设施、设备,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 2天;医疗废物的暂贮存设施、设备应当定期消毒和清洁。

     6、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就近集中处置的原则,及时将医疗废物交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

     7、医疗废物中的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在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前应当就地消毒再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

     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提供及时、科学的防治决策信息,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报告范围 一、传染病 1、鼠疫:发现 1 例及以上鼠疫病例。

     2、霍乱:发现 1 例及以上霍乱病例。

     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发现 1 例及以上传染性非典型防炎病例病人或疑似病人。

     4、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现 1 例及以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5、炭疽:发生 1 例及以上肺炭疽症病例;或 1 周内,发生3 例及以上皮肽炭疽或肠炭疽病例或 1 例及以上职业性炭疽病例。

     6、甲肝/戊肝:1 周内,发生 5 例及以上甲肝/戊肝病例。

     7、伤寒(副伤寒):1 周内,发生 5 例及以上伤寒(副伤寒)病例,或出现 2 例及以上死亡。

     8、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3 天内,发生 10 例及以上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病例,或出现 2 例及以上死亡。

     9、麻疹、风疹、流腮、水痘:1 周内,发生 10 例及以上。

     10、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 天内,发生 3 例及以上流脑病例,或者有 2 例及以上死亡。

     11、登革热:1 周内,发生 5 例及以上登革热病例;或首次发现病例。

     12、流行性出血热、钧端螺旋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1 周内,发生 5 例及以上,或者死亡 1 例及以上。

     13、流感:1 周内,发生 30 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或 5 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或发生 1 例及以上流感样病例死亡。

     14、感染性腹泻(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1周内,发生 20 例及以上感染性腹泻病例,或死亡 1 例及以

     上。

     15、猩红热:1 周内,发生 10 倒及以上猩红热病例。

     16、输血性乙肝、丙肝、HIV:医疗机构、采供血机构发生3 例及以上输血性乙肝、丙肝病例或疑似病例或 HIV 感染。

     二、食物中毒: 1、一次食物中毒人数 30 人及以上或死亡 1 人及以上; 2、发生食物中毒,一次中毒人数 5 人及以上或死亡 1 人及以上; 3、其他中市出现食物中毒、取业中毒以外的急性中毒病历3 例及以上事件。

    推荐访问:诊所规章制度 诊所 规章制度 优秀

    Top